8月寿险保费跌幅扩大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太保寿+平安寿+国寿+新华+太平寿+人保寿)原保费收入合计1033亿元,同比下降7.38%;产险业务(人保产+平安产+太保产+太平产)原保费收入合计641亿元,同比下降8.23%。1-8月: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太保寿+平安寿+国寿+新华+太平寿+人保寿)原保费收入累计13039亿元,同比微增0.04%,产险业务(人保产+平安产+太保产+太平产)原保费收入累计6086亿元,同比下降1.85%。
  分公司来看,8月,太保寿原保费收入为151亿元,同比下降16.25%;平安寿为306亿元,同比下降2.46%;中国人寿为354亿元,同比下降6.1%;新华保险为90亿元,同比下降3.71%;太平寿为85亿元,同比增长2.6%;人保寿为47亿元,同比下降30.66%。
  1-8月,太保寿原保费收入为1664亿元,同比下降0.13%;平安寿为3321亿元,同比下降3.46%;中国人寿为5043亿元,同比增长2.33%;新华保险为1189亿元,同比增长2%、太平寿为1093亿元,同比增长3.25%;人保寿为729亿元,同比下降5.96%。
  8月,人保产险原保费收入为298亿元,同比下降3.88%;平安产险为211亿元,同比下降14.18%;太保产险为115亿元,同比下降4.21%;太平产险为18亿元,同比下降23.81%。1-8月,人保产险原保费收入为3098亿元,同比增长0.72%;平安产险为1751亿元,同比下降9.18%;太保产险为1052亿元,同比增长4.27%;太平产险为185亿元,同比下降1.67%。
  8月,国寿、平安寿、太保寿、人保寿单月保费跌幅较7月分别扩大3.1、0.3、13.2、47.1个百分点。华金证券认为,8月寿险单月保费跌幅比7月扩大5.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如下:疫情反复对居民消费能力增长和险企展业形成制约;8月社零增速下滑至2.5%,终端需求疲弱;代理人队伍规模持续下滑;行业竞争加剧,上市险企产品竞争力略显不足。
  寿险单月保费持续下跌,拖累板块整体表现。代理人流失严重,规模下降的同时质量未见明显提升,渠道改革成效仍待检验。但就长期来看,寿险仍具较大发展空间,改革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险板块在经历持续下跌后,当前P/EV估值已处于近5年低位。随着将来渠道改革成效显现、人力企稳,板块估值迎来修复。

寿险保费未见边际改善


  数据显示,1-8 月,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实现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043亿元、中国平安为3567 亿元、中国太保为1664亿元、新华保险为1190亿元、中国人保为1019亿元,A股上市险企合计为12482 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0.04%。1-8月,中国财险实现原保费收入3098亿元、平安产险为1751亿元、太保产险为1052亿元,众安在线为146亿元,上市险企合计为6047亿元,同比增速为-1%。
  从寿险角度来看,行业疲态延续,上市险企8月保费未见边际改善。1-8月累计保费同比增速继续放缓。1-8月,上市险企寿险原保险保费累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人寿(2.3%)、新华保险(2%)、中国太保(-0.1%)、中国人保(-0.9%)、中国平安(-3.3%),上市险企累计同比增速较上月普遍出现了回落。上市险企8月单月保费同比均呈现负增长,负债端压力不减。上市险企8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平安(-1%)、新华保险(-3.7%)、中国人寿(-6.1%)、中国太保(-16.3%)、中国人保(-22.9%)。从业绩冲刺期转入备战调整期,大部分险企单月保费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其中中国太保降幅较为明显,环比上月扩大12.7 个百分点。

图1:8月上市险企年累计寿险保费同比继续承压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2:8月上市险企单月寿险保费同比继续放缓



資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开源证券研究所

  从财险角度来看,行业缓慢复苏,上市险企8月保费表现分化。1-8月,传统险企保费回落,互联网险企持续高增。1-8月,上市险企累计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众安在线(52.3%) 、 太保产险(4.3%)、中国财险(0.7%)、平安产险(-9.2%)。三家上市传统险企累计保费同比增速较7月继续收窄,整体增速依然位于低位,而互联网财险公司众安在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流量优势正在业绩中逐步兑现。
  车险压力仍存,非车险延续高景气。1-8月,中国财险车险保费收入为1605亿元,累计同比增速较前7月下降0.3个百分点。8月单月中国财险车险保费同比增速为-10.8%,降幅较7月扩大0.8个百分点,车险综改进入完整年度,综改后车险保单的压力或将逐步体现。反观非车险,中国财险1-8月非车险业务仍维持高速增长,其中农险、责任险、货运险、意健险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6.5%、14.8%、25%、19.8%。
  财险方面,随着车险综改优化行业格局,龙头险企优势凸显。车险综改进入完整年度,车险短期虽有压力,但长远来看,部分中小险企或将退出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得到优化,车险保费增速有望边际改善,而龙头险企将深度受益,进一步强化规模、渠道、品牌优势,打造竞争壁垒。寿险方面,中短期行业承压,长期价值显著。上半年以来,行业新单和NBV增长受阻,预计上市险企全年负债端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下半年重点关注险企代理人队伍的质态提升与差异化产品策略的推行。但长期看,险企改革成效将逐步显现,旺盛的康养需求也将支撑行业的增长空间,行业资产、负债两端有望迎来趋势性改善。截至9月22日,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已充分反映短期业绩的承压,看好长期配置价值。   总体来看,8月寿险保费同比继续放缓,保险需求复苏及险企转型进展仍待观察。1-8月,6家上市险企年累计实现寿险保费同比微增0.3%,1-7月增速为0.9%,其中,中国太平增长3.3%、中国人寿增长2.3%、新华保险增长2%、中国太保下降0.1%、中国人保下降0.8%、中国平安下降3.3%。8月寿险保费同比增速为-6.6%,7月为-0.8%,其中,中国太平增长2.6%、中国平安下降1%、新华保险下降3.7%、中国人寿下降6.1%、中国太保下降16.3%、中国人保下降22.9%。
  根据开源证券的分析,普惠性保险产品快速普及对商业健康险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疫情对保险保障需求的递延压制仍在、供给端结构性问题暂无明显边际改善、规模人力处于下降趋势及新上市保障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共同导致8月保费同比依旧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保新单期交、趸交同比均承压,寿险及健康险子公司新单均负增长。中国人保8月新单保费为18.1亿元,同比下降33.2%,比7月同比-0.9%降幅扩大32.3个百分点,长险期交、趸交新单增长均承压,期交业务8月达成9.4亿元,同比下降34.8%,7月为-18.2%;趸交业务达成8.6亿元,同比下降31.4%,7月为25.9%。中国人保8月新单保费同比增速较7月降幅明显扩大,人保健康、人保寿险长险新单表现均承压,人保健康长期期交新单保费同比下降43.4%,7月下降41.4%,人保寿险长险期交新单保费下降29.1%,7月增长1%,预计受保障产品需求降低、队伍规模下降及质态尚未调整到位因素拖累,后续关注保障需求恢复程度及队伍调整情况。
  受车险同期高基数及非车险同比增速不同影响,财险保费同比出现分化。8月,4家上市险企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8.2%,比7月的-9.4%回升1.2个百分点,各险企保费表现分化,人保财险非车险同比增长14.2%带动整体保费增速,太保财险、太平财险受2020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有所放缓,预计车险保费压力较大。
  人保财险8月保费增速为-3.9%,7月为-8.9%;太保财险为-4.2%,7月为-0.6%;平安财险为-14.2%,7月为-14.1%;太平财险为-23.8%,7月為-11.9%。中国人保8月车险同比增速为-10.8%,7月为-10%;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为11.7%,7月为6.4%;农险为49.5%,7月为-4.6%;责任险为1.6%,7月为-0.9%。
  8月,寿险保费收入同比继续放缓,财险同比出现分化,保险行业整体仍面临保障需求复苏进展慢、负债端供给结构性问题暂无明显改善、车均保费降低等挑战。目前来看,上市险企9月或通过推出新产品尝试带动保费,但保费出现边际改善概率较低,后续仍需观察需求端复苏情况、供给端结构性问题改善情况及监管政策边际变化。在疫情对可选消费的递延压制、普惠性保险产品快速普及造成的替代以及保险公司代理人升级、销售模式转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保险负债端改善趋势仍待观察;利率下行对保险资产端带来一定压制,近期保险股明显回调或已对负债端和资产端的悲观预期充分定价,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转型效果不明显


  1-8月,主要上市险企寿险业务累计原保费收入增速仍保持走低,其中,人保8月单月长险首年保费仅小幅下滑1%,主要系趸交保费同比增长25%,但长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下降18%。行业处于转型期,上半年新单、NBV高开低走。总体来看,代理人渠道经 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出现培训不足、展业难度增加、脱退加剧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多元的客户需求,队伍质量仍需提升,而产品也呈现出同质 化的特征。因此亟须渠道转型、产品升级。但转型阵痛期仍存,目前来看,各家险企代理人数量下滑明显、新单和NBV增长乏力、保单继续率下降,险企正积极转型中,但效果不明显,仍需转型的进一步深化。
  产险业务,车险综合改革前加速推广业务,7月、8月基数较高,单月产险保费普遍下滑。截至2021年8月,主要上市险企财险业务累计保费收入增速继续下滑:太保(4.3%)、人保(0.7%)、平安(-9.2%)。8月单月原保费收入均同比下滑:人保(-3.9%)、太保(-4.2%)、平安(-14.2%)。其中,人保财险主要险种8月单月保费增速差异明显:车险为(-10.8%)、为意健险为(11.7%)、为农险为(49.5%)。
  截至2021年9月18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约2.87%,较上年末下降27.12BP;750天移动平均线约为3.15%,较上年末下移10.21BP。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市场空间广阔、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但在行业转型阵痛期下,新单和总保费承压明显,负债端修复有待转型见效。
  8月,上市险企保费数据显示,负债端压力不减,财险或迎回暖。1-8月,7家上市保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853.31亿元,其中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和众安在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317.85亿元、4117.32亿元、5043亿元、2715.67亿元、1189.38亿元、1323.89亿元和146.21亿元。
  保费降幅进一步扩大,负债端压力不减。8月,7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742.92亿元,同比下降6.84%,降幅较7月扩大3.31个百分点。分公司看,众安在线保费增速依旧亮眼,但除新华保险外,其余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具体增速来看,众安在线(38.28%,前值为100.45%)、中国太平(-2.97%,前值为1.34%)、新华保险(-3.71%,前值为-10.09%)、中国人寿(-6.1%,前值为-2.95%)、中国平安(-6.55%,前值为-5.34%)、中国人保(-7.95%,前值为-5.55%)、中国太保(-11.46%,前值为-1.71%)。
  人身险降幅再度扩大,寿险转型依旧在路上。8月6家上市险企共计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为1081.41亿元,同比-6.57%,降幅较7月扩大5.85百分点。分公司看,除中国太平依旧保持正增长外,其余上市险企人身险保费均出现下滑。具体来看,中国太平(+2.72%,前值6.08%)、中国平安(-0.95%,前值0.84%)、新华保险(-3.71%,前值-10.09%)、中国人寿(-6.10%,前值-2.95%)、中国太保(-16.25%,前值-3.04%)、中国人保(-22.90%,前值15.63%)。   与寿险有所不同,财产险综改影响未消,但增速边际或迎回暖。8月,5家上市险企实现财险保费收入共计661.51亿元,同比下降7.28%,降幅较7月进一步扩大0.03个百分点。分公司看,除众安财险表现亮眼同比增长38.28%外,其余保险公司财险保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中国财险保费增速出现逆势回升。具体来看,众安财险(38.28%,前值为100.45%)、中国财险(-3.88%,前值为-8.9%)、太保财险(-4.21%,前值为-0.58%)、太平财险(-23.81%,前值为-11.95%)、平安财险(-14.18%,前值为-14.15%),考虑车险综改一周年将至,四季度车险保费基数压力降低,财险增速或边际好转。

图3:8月上市险企年累计财险保费同比承压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4:8月单月财险保费同比表现分化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开源证券研究所

  受疫情反复影响整体消费需求、新旧重疾切换透支客户需求、普惠型保险挤出同质化产品、车险综合改革及保险代理队伍改革影响,2月以来,上市险企负债端持续承压,当前资负两端负面预期随着保险板块持续回调已较为充分体现,静待保费数据回暖。

长期影响因素待解


  2018年以来,多因素叠加致使行业保费增速及上市险企价值增长持续低迷,当前尚未见到反转之势。2017年以前,保险行业人身险保费增速持续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代理人规模增长叠加产品价值率提升,NBV同样维持持续的高增长,但2018年以后,无论保费或NBV增速均显著下降;2018-2020年,国寿、平安、太保、新华的NBV复合增速分别为-1%、-9.7%、-12.6%、-8.7%,全面持续负增长。
  当前对中报及全年的NBV增速表现仍并不乐观,考虑到持续承压的销售现状以及尚未 见到反转之势,我们对中报及全年主要上市险企的 NBV 表现并不乐观。根据国盛证券的预计,2021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国寿、平安、太保、新华的NBV增速分别为-20%、-10%、-1%、-12%;2021年全年考虑到代理人缺口收窄、重疾短期客户透支影响减弱以及年底收官等方面影响,NBV增速分别为-15%、-2%、0%、-5%。
  短期因素是致使保费承壓的主要原因,但长期因素同样持续影响。2018年主要为前期 134号文的影响,对年金两全产品设计形态做出改变,客户接受度显著下降,导致开门红大幅不及预期。2020年主要为疫情影响,代理人线下展业受阻,同时出于包括对疫情、经济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居民消费受到明显影响;2021年预计行业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疫情显著缓解,但对未来仍有一定不确定因素。此外,最大的不及预期因素为重疾炒停后代理人对客户的透支。
  根据国盛证券的分析,对于2021年在低基数之下价值表现仍显著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如下:重疾炒停对客户的大幅透支是当前保单销售持续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由于1月底重疾新老产品切换期间行业公司基本进行“择优理赔”,即在1月购买重疾险,既可 以享受老重疾产品在甲状腺癌等病种100%的保额赔付,同时又可以享受新产品更为友好的病种定义,因此,代理人层面基本对客户的宣传话术基本为:1月底前购买重疾,享受新老重疾双重利好,新重疾产品不如老重疾产品等,使得1月底前后行业重疾新单超预期大幅增长。2月起新重疾产品陆续上线,代理人很难短期内重新对客户宣导关于新重疾产品的优势,同时大量客户在新老产品切换期间满足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加保需求,使得当前重疾险销售持续不及预期。
  代理人数量的缺口以及经历疫情之下的代理人质量变化、士气下降同样是重要原因。 代理人数量方面,一季度,国寿及平安分别有128.2万、98.6万代理人,比2019年底分别下降20.5%、15.5%;当前代理人大多为2020年疫情期间招募,质量有所下降,且由于对居家办公和线上办公的鼓励,代理人在打卡考勤、线下培训、组织活动、客户拜访等方面均有所弱化,当前逐步收紧考核管理会使得大量代理人难以适应;此外,行业整体销售难度加大也会使得代理人士气出现明显下降。
  重疾持续推动加保的边际改善效应在明显减弱。近年来,各家公司都通过加保类产品 推动负债数据短期改善,尤其是2020年疫情以后,各家均开展了新产品推动升级多次赔付、附加特定赔付、增加主险保额等的活动,持续推动加保以及包括惠民保、医疗险的分流也使得边际改善效用明显减弱。
  此外,代理人及产品供需矛盾同样是保单销售持续不及预期的深层次原因。随着行业景气度持续承压,代理人保单销售难度加大,脱落增加、增员难度加大,代理人数量持续存在缺口,且粗放的代理人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产品方面,客户对高保障杠杆、多元化保障的产品仍存在巨大需求,与当前产品供给同质化、保障杠杆低存在明显矛盾。
  当前来看,保险行业长期增长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看待长期保险及保障空间与保费增长持续低迷的矛盾?行业经历持续的尤其是低基数下的负增长以后,市场对保险行业的长期增长产生质疑。海外成熟市场基本均经历了40年以上的保费增长周期,除日本以外其余地区在保险市场高度成熟后仍实现保费、价值、资产的持续增长。GDP增速长周期与保费增速拟合,但保障型产品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即健康险会经历覆盖率快速提升的阶段。立足国内实际情况,我们细分每一类险种测算未来长期增长空间,健康险中重疾仍有一倍以上的新单空间,医疗险在保费增长和覆盖提升的双重逻辑下占比长期稳步增长。随着居民资产的增长、财富集中的趋势、高客对保险更高的配置需求以及大众客群的养老需求,储蓄类产品仍将会保持旺盛需求。预计中国2030年人身险总保费有望达到9万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速达到10.9%。

图5: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9%附近震荡



资料来源:Wind、银保监会、开源证券研究所

  对于代理人发展模式问题,如何看待人口红利消失与粗放的代理人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市场时刻保持对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的关注,但人口红利消失、代理人相对占比不低、整体素质较低和增员环境承压是已然的事实,包括日本、韩国也经历了数十年代理人数量持续下行的周期。以境外代理人改革发展路径看,日本及台湾地区代理人改革均持续超过20年。当前行业公司已推动代理人优增,关注质量指标,完善培训课程,优化基本法考核,未来较长周期代理人将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推动渠道模式升级。保险产品供需矛盾:如何看待同质化、低保障杠杆的供给与追求性价比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包括百万医疗、网络互助、惠民保等爆款流量产品频出,反映出居民潜在保障缺口巨大;而与此相对的是以重疾为主的销售承压,体现出保险产品的供需矛盾:产品供给同质化明显、保障杠杆较低、低频接触且价格战虽趋缓但仍存在竞争,而保险的需求更多追求性价比。海外看医疗保障+定额给付的综合产品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力健康险产品,国内也有中小公司当前开始尝试推出类似产品,为未来产品发展提供方向。此外,上市险企均在加速布局康养产业,以期通过健康管理及养老社区布局提升产品溢价、加强客户黏性、推动保单销售。
  当前虽然保险行业保费有所承压,但长期无论健康险、长储产品仍具备巨大空间和长期增长动力,我们对行业长期发展仍保持乐观。未来行业将持续推动代理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于产品供需的矛盾,上市险企也通过产品体系化建设以满足不同客群需求,并加速推动健康管理和养老布局,以提升产品溢价和竞争力、加强客户黏性、推动保单销售。当前上市险企估值整体处于底部区间,后期积极关注保单销售及代理人增员情况。
其他文献
私募基金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逐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但是,对于私募基金的研究,许多投资者仍然延续了之前对公募基金的方法,即只注重研究私募基金产品的收益率。这种方法忽视了私募基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清盘率。  如果一家私募基金累计发行了100个产品、现存只有15个,那么它的清盘率就是85%。  在研究公募基金的时候,一家基金公司的清盘率并不算太重要,因为按内地资本市场现在的状态,公募基
期刊
超预期的半年报披露后,迎驾贡酒(603198.SH)10个交易日内三度涨停,最高涨幅接近60%,大举买进的私募基金成为股价上涨的受益者。  上市以来迎驾贡酒的收入表现并不亮眼,基本稳定在30亿元左右。靠着提价和渠道扩张等,公司净利润才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这些净利润又随着超高分红流入了大股东手中——大股东持股近75%,公司分红基本在60%以上。  2021年上半年,原本表现平平无奇的迎驾贡酒迎来收入
期刊
“价值”一词或许是当前A股市场分歧最大的概念之一了。  “价值”的内涵不是低估值,单纯依靠估值低进行投资实质上是在否定市场的有效性。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制度监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价值化。这种价值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资金越来越向代表未来方向的产业集中,部分行业可能会有长时间的超额收益,而反之另一些行业可能长期跑输大盘;二是资金越来越向好公司集中,类似2000年、2015年这
期刊
9月13日,睿远基金向证监会机构部提交了一份文件,拟申报一只以“平衡配置两年持有期混合型”为名的公募基金。  按照证监会官网的定义,平衡型基金“既注重资本增值又注重当期收入”,混合型基金“同时以股票、债券为投资对象,以期通过在不同资产类别上的投资,实现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  显然,按照相关定义,以“平衡混合型”为名称的公募基金,其投资范围既明确,又兼具很大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避免“风格
期刊
戴康  市场风格切换继续尝试寻找共识的“低估值+X”+高景氣方向。  参考2010年“拉闸限电”和2017年“环保限产”,周期股行情的持续性重点关注两个信号:政策退坡 or 需求证伪。参考上述两年经验,市场每轮对于“供给收缩”的政策力度总是从“将信将疑”到“坚信不疑”,分歧弥合的关键信号是“绩效与排放挂钩”;2021年8月,发改委再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9个省能耗
期刊
近年来,在全球共同关注气候变化、各国政府相续出台控碳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车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由于全球电动化趋势确定,车企共同启动电动化发展大潮,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成长空间。  海目星(688559.SH)是新能源车产业链中锂电池设备制造领域的优势企业,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成為特斯拉等新能源车龙头的供货商,受益于本轮全球电动化红利。紧跟电池厂扩产步伐充分受益全球电动化红利  海
期刊
深圳市显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显盈科技”,301067.SZ)是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3C)周边产品及部件专业供应商,主要从事信号转换拓展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已与全球龙头3C周边品牌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近日,显盈科技首次公开发行1351万股A股,发行价47.58元。公司于9月2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拟用于“Type-C信号转换器产品扩产项目”等。把握
期刊
赵伟  年初以来,欧美电价飙涨,大幅推高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成本,助推全球大通胀。  1月至今,欧洲主要经济体的电价纷纷出现“指数式”上涨。比如,截至7月,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电价分别达到了10.5、9.2、8.1、7.8欧分/度,较1年前大幅上涨166%、167%、170%、134%。美国每度电的平均零售价格达到11.3美分、高出过去3年同期水平,居民用电每度电价更是高达13.9美分/度,创
期刊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大限将至,过渡期内的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将随着过渡期结束而终止,资管行业将进入全面贯彻落实“资管新规”的新阶段。  2021年以来,《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后续关于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减值计提、关联交易等指引文件也有望陆续发布。随着监管政策的不
期刊
当前房地产投资下行拐点已经确立,楼市降温明显,头部房企债务风险持续发酵。接下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望“由紧转稳”,房地产行业风险大规模暴露的可能性不大。  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正在快速下行。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以及房地产行业数据,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跌幅快速走阔至-15.5%和-18.7%,而7月的数据则分别为-8.5%和-7.1%。而且,从9月前两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