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甘薯品种(系)抗病性的测定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11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1987年从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广泛采集病害标样99个,经分离,根据病原物形态鉴定以及寄主范围的测定,确认甘薯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batatas McClure〕。同时采用新的甘薯根腐病人工接种方法对56个甘薯品种(系)的抗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2个甘薯品种(系)对根腐病具有中等以上的抗病性。
其他文献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小麦种子中绿黄隆残留量。当添加水平为0.04、0.2、0.4ppm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81%、86%。方法的检测低限为1纳克。
1986—1987年测定了大豆植株水分状况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分析了其基本特点,并比较了不同播期、不同叶位和不同耐旱性品种对它们的影响。在失水或吸水过程中,水势和相对含水
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可以有效地脱除宝塔菜病苗中的病毒,获得无互健壮种苗。据连续三年试种验证,用脱毒种苗种植亩产一般达5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1300公斤,比未脱毒线系增产3—5
陆地棉11个芽黄突变体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其中9个可能是已鉴定过的芽黄基因的等位基因,仅nv_(17)和81Av两个和所有已鉴定的V_1,V_2,V_3,V_4,V_5V_6,V_8,V_9,V_(10),V_(11),V
棉属40个不同种、远缘杂种的宿根棉株的茎尖。腋芽离体培养结果如下:在0.1mg/1ZT,0.02mg/1IBA,1.9g/1KNO_3,3%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茎尖和腋芽为幼芽。幼芽诱导率达87.5%;幼芽
应用~(15)N示踪研究移栽棉花氮肥经济施用技术及增产原理。结果表明:单施安家肥的棉花需在肥力较好的土壤上栽培;花铃肥需在施适量安家肥的基础上施用;初花期前,棉株80%以上氮
从水稻白叶枯病叶标样151份中,分离获得80个原始菌株,又从原始菌株稀释分离得单菌落菌株441个。对感病品种金刚30、金南风和抗病品种早生爱国3号、矢租,徐444分别剪叶接菌。
用低钾、适量钾及高钾三种钾水平处理,研究钾营养对杂交稻光合作用的生理参数及产量形成的效应。用土壤盆栽和水培相结合,后者专用以研究光合产物的运输同分配。试验结果:(1)低
多效唑处理后,水稻植株内源脱落酸含量比对照升高452.4%,而吲哚乙酸下降82.1%。用外源GA_3逆转多效唑的抑制作用时,脱落酸含量比单施多效唑的减少61.7%,而吲哚乙酸升高560.6%。用
<正>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微菌核长期在土壤中存活,检测其土壤中的数量是开展该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籍秀琴,1986;Ashworth,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