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几种图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正确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正确识别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形以及所处的时期?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正确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形
   如何正确识别同一种动物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图形。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形 ——“三看识别法”:
   “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若为奇数,说明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若为偶数,则进行“二看”;
  “二看”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若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则进行“三看”;
  “三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若有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如果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如果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若无上述同源染色体行为,则为有丝分裂,如果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如果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如果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时,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后期。
  2.如果细胞分裂图属于减数分裂,还可以通过细胞质是否均分裂等来做进一步的判断。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细胞不均等分裂,一定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如果细胞均等分裂,一定是精子的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如果细胞均等分裂,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或者极体形成过程;如果细胞不均等分裂,一定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二、同一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所处时期
  如何根据柱形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同一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以及所处的时期,如图:
   1.图甲:
  从图中可以得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的关系,则染色体的形态为:,即染色体中含染色单体,而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为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由此可知,图甲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末期;
  2.图乙:
  从图中可以得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的关系,则染色体的形态为:,即染色体中含染色单体,而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为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n的一半),由此可知图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3.图丙:
  从图中可以得出:染色体:DNA为1:1的关系,则染色体的形态为:即染色体中不含染色单体,而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为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由此可知图丙可表示有絲分裂末期,又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由n变为2n,所以图丙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4.图丁:
   从图中可以得出:染色体:DNA为1:1的关系,则染色体的形态为:
  即染色体中不含染色单体,而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为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n一半),由此可知,图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三、同一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根据坐标曲线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关系判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如图:
  要正确理解图中曲线所表达的含义,我们就必须掌握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当染色体中不含染色单体时,即染色体的形态为,则染色体:DNA=1:1关系,当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时,即染色体的形态为,则染色体:DNA=1:2关系,此时DNA的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对应,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分析出:
  1.AB段:
  图中染色体形态由转变为,即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个DNA,而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以,AB段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
  2.BC段:
  染色体形态为或,即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BC段可以表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而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故BC段也可以表示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CD段、DE段不再列举。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正确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行为,以及DNA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我们就能正确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形以及所处的时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伊芦中学)
其他文献
一    钱从宇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梅西,当时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感人的文章,然后就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找人诉说些什么。可是想来想去,竟然没有一个可以通话的人,于是钱从宇把那篇文章又研究了一遍,而后在文章的末尾,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编辑:梅西”。  钱从宇是球迷,梅西是他的偶像,所以这个发现让钱从宇激动不已,他想人一定是有心灵感应的,否则这篇感动他的故事怎么会有一个他敬佩的名字跟着
白领丽人边丽宁不满丈夫不作为而离婚,她一心一意想做个优秀的单身母亲,可女儿缺少父爱的痛苦让她心如刀绞。无奈,她又打起了前夫的主意。女儿有了父爱,又快乐开心起来。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令人不可思议……    隐瞒离婚真相,单身母亲为女儿费尽心机    边丽宁是2005年4月离婚的。她没有外遇,丈夫洪永石也没有外遇,离婚只是因为洪永石的没出息让边丽宁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离婚的第三天,边丽宁就带着5岁的女
人常说,爱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永恒话题,在我看来,爱又是一种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心灵体验。爱如一首幽远抒情的歌,激荡心海,悦耳动听;爱如一掬泉水,甘洌清甜,沁人心脾。爱有时并非花前月下,爱也不一定是卿卿我我,爱就像平凡岁月中的一条河,静静流淌;爱好似月黑风高下的一盏灯,默默发光发热。其实爱不是恣意的矫情,不是做作的媚态,更不是夸张的言辞虚浮的表白。爱是什么?如同“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的说
1    事情是从一起犯罪开始的。有时候,爱情需要用身体去检验,他就这么要了徐香娣的身体,确切地说,是强暴。  在她敲开他的门,说了一句“先生,您的外卖”之后,索阳就把她拽进了屋,力气很大,接着捂住了她的嘴巴,就像电影里的歹徒一样,然后把她那身难看的工作服一点儿不剩地撕碎。徐香娣一直在挣扎,那架势有点不要命的感觉,直到他进入她的身体,徐香娣才停止了反抗,但她哭了。  索阳问,你要去告我吗?  给我
一个女人,不停地在她的恋情里制造着谎言。当她的谎言一个个被拆穿,当谎言再也无力支撑她的爱情,她只有选择另一种方式来成全自己的爱,但这种方式是疯狂的,可怕的,毁灭性的!  2007年12月4日下午,警方在西南某市市郊的一块菜地里发现了一具男性尸骨。随着调查的深入,凶手的轮廓渐渐清晰,一桩爱恨纠缠的凶杀案浮出了水面……    第一个谎言:我是未婚的健身教练    2005年1月的一天晚上,李艳菲有些无
【内容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进了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技术、互联网、多媒体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不过,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来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数字化为背景,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反思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 高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随之产生了一种新颖的艺术,即电脑绘画,它逐渐运用到了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影响日益扩大,同时,它也是现代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电脑绘画与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使学生对于小学美术的学习保持持续的热忱,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动手的操作能力,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與创新能力。同时,运用电脑绘画与设计对学生
【内容摘要】就高中英语这门学科而言,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就在于对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和组织能力进行考察,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英语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基于此,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高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英语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基于以上,本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以此为相
我和丈夫刚结婚那阵,我们的夫妻生活浪漫而令人陶醉。丈夫的温柔、体贴令我销魂荡魄,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做女人的甜蜜。可是,随着丈夫的升迁,他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亲昵的次数越来越少,他的性兴趣也没有以前高涨了,他的勃起时间也没有以前长久了。我感觉到,应该给丈夫的性能力充电了,我的做法有如下几点:    亲密过后,让丈夫有充足的时间睡眠     激情之后,也许你还渴望一个缠绵温情的“后缀”。但为了他长久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是高中教育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微写作”作为一类既古老又现代的文学作品呈现方式,如今,它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发和研究高中语文“微写作”校本课程,不仅能有效避免学生书面表达的粗俗化和空心化,还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有意义的表达,综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高中语文“微写作”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写作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