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伦理审视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y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媒体时代,人人成为信息传播者,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以纸质媒体为主的传播模式,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以突破道德底线的网络暴力现象最为严重。本文以全媒时代为背景,以“江歌被杀案”为个案,对案件所反映出的伦理冲突及其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为网络环境环境的净化带来一些建议,并提出网络暴力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全媒时代 网络暴力 伦理审视
  一、全媒时代的网络暴力及伦理冲突
  (一)全媒时代的网络暴力的表现
  全媒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模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人人都可以通过移动超级终端拥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平等参与信息生产与交流,拥有话语权,分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影响网络舆情,甚至形成网络暴力。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在狂热、非理性的情绪支配下,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网络言论而给当事人带来的伤害行为[1]。网络暴力在性质上可分为“非理性人肉搜索”和“网络谣言”两种形式。在“江歌”案中,网友因为想要帮助江歌母亲“伸张正义”,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对刘鑫进行人肉搜索,并公之于众,对当事人带来伤害,正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而网络谣言,顾名思义,是不法恶意者编造的虚假言论和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通过网民传播,严重伤害了网络群体之间的信任感。是虚假的言论,是由不法者恶意编造,网民成为被利用者,谣言伤害了网民群体的相互信任感。在“江歌”案中,网民对刘鑫信息的泄漏,以及不明真相的傳播各种谣言都是网络暴力的体现。
  (二)全媒时代网络暴力的伦理冲突
  1.“伸张正义”与“侵犯隐私”的冲突
  全媒体时代,在实现数据信息的公开与共享的同时,“侵犯隐私”与“伸张正义”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在“江歌案”中,由于无法联系到刘鑫,江歌的母亲为了给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将刘鑫的个人信息公布于众,而很多网友为了“伸张正义”,对刘鑫进行骚扰,通过网络暴力对刘鑫进行“人身攻击”,对刘鑫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从伦理学角度来,我们同情江歌的母亲,但网络暴力给刘鑫一家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小觑。不得不承认的是,全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友在为江歌“伸张正义”,将刘鑫的信息发布到网络时,却忽视了对刘鑫隐私的侵犯,但我国可能还没有十分健全的法律来规范,所以,即使在全媒时代,我们也应该在网络上保持理智,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这也是规范网络行为的一种意识与手段。
  2.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中的权力与义务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随着媒介的融合,在媒介权力格局中个体是有权利、有机会、有渠道发表言论和主张,全媒体让公民更便捷的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特性,使网民在网络空间没有束缚,这也让网民意识到没有了现实社会中的限制,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故意忽略和选择性遗忘其在虚拟空间中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以来,严重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也对现实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全媒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
  (一)由全媒体的时代特点决定
  1.“全息”媒体。当下媒介传播形式不断丰富,更加多元和深层次化。图文、音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发展更加完善化,声光电等各种全息媒介,突破了各种产品之间的技术壁垒,使人们深度卷入,信息可以在各种介质之间进行高效的传播,新的技术环境在给媒体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信源的多种多样也导致信息的爆炸,人们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而传播的各种信息就会引发网络暴力。也正是因为媒介的多种多样,“江歌”案一夜之间在网络上传的人尽皆知,导致全面民围观,产生网络舆情,成为网络暴力爆发的根源和基础。
  2.“全程”媒体。 “全程”描述的是媒体的无界化,信息传播逐渐突破时空的局限,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被现代网络技术捕捉、记录并保存,无时无刻不在的媒体也让事件公开化、透明化,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所有环节,全部都在传播链条之中。“江歌”案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也正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事件发展的每一步都会产生不同的舆情,网友对事件的密切关注不断地影响事件的发展及其方向,从“江歌案”到“江歌遇害案再起波澜”事件,网友在不停转换的舆论中,各抒己见,难免产生争执,引发网络暴力。
  (二)由虚拟空间引起的群体极化效应影响
  群体极化最早由美国学者詹姆斯·斯托纳提出,是指群体成员本具有某种态度倾向的观点,经过互动之后群体的态度和观点会比讨论之前成员个体态度的平均值更趋向于极端化。简单地说,若群体内成员的观点原本比较积极,在经过交流与讨论之后,观点就变得更加积极,反之亦然。这就是群体的特点,愤怒和伤心的情绪可以互相传染。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受到别人情绪或者观点的干扰,从而失去了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易怒,极端情绪出现在网络平台时,借助互联网传播速度,这种情绪蔓延得十分快,一度达到失控地步,导致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演变[2]。对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和伤害。
  三、全媒时代网络暴力治理对策
  (一)主流媒介及时、即时舆情引导
  主流媒体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在社会各种热点事件的冲击中,首先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坚持主流舆论思想阵地。其次,要顺应新媒体发展态势,转变传播策略,充分发挥主流舆论宣传优势,增强自身政治引领地位,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另外,主流媒体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让主流思想深入民心。
  (二)加强公民互联网法治思维
  1.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虽然我国加大了对网络舆论保护和规制的力度,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此国家应该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完善舆论监督体系,对网络暴力施暴者追究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保护被施暴者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恶意发表网络暴力和不实言论的人,违法必究,追踪到底。   2.是处理好用网和治网的关系
  自媒体在拥有言论自由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过去网民把自己隐秘起来,打着维护正义的旗子,在网上肆意妄为,却不用承受一丝责任。但法治社会,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武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必须加快网络立法,维护网络秩序,进行上网的实名制,进行事后追责,惩罚参与暴力言论者的不良行为,不能让互联网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避难所”[3]。并对允许发布网络暴力的平台进行规范,不让平台成为网络暴力的土壤。因此,要严格把握网络传播的内容,不断提升对网络事件的分析,规范网上用语规范,明确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4],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3.是加强媒介素养,从娃娃抓起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从孩子做起,提升网络原住民一代在虚拟空间的文明道德水平。
  在缺少伦理道德的虚拟空间,人们只能依靠主观行为意识来传播。因此国家要加强网民的道德宣传[5],培训网络伦理课教师,在学校或社区开设文明上网的课程,并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举办网络暴力危害的讲座,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一时冲动带来的情绪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学会文明上网,教导他们要有自己独立判断精神,尊重事件的客观真相,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本着尊重事实和尊重人格的原则,争取人人做一个学法,懂法,用法的有道德的网民[6]。
  结 语
  人们常说网络发达了,网络文明还很远。现在我国有八亿多的网民,如果不提高这些网民的素质,让他们随意在网上畅所欲言,滋生网络暴力,必将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干扰了正常的信息机制,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人们自杀推动力之一,要把网络暴力这堵无形杀手的墙推翻,政府必须要增强网民的道德规范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第19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导,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向社会传播各种正能量,感化和引导群众往积极向上的言论方向发展,淡化社会矛盾,把社会舆论风气引入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安利梅,从网络暴力谈网民道德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2):93
  [2] 毛向樱.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治理之策[J].人民论坛 2017(7):78~79
  [3] 杨嵘均.网络暴力的显性歧视和隐性歧视及其治理――基于网络暴力和网络宽容合理界限的考察[J].学术界·学科前沿2018(10): 105~106
  [4] 林爱珺,网络暴力的伦理追问与秩序重建[J]暨南学报2017(4):112~114
  [5] 左月,孫乐怡.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治理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19,39(02):121-124
  [6] 刘绩宏.网络谣言到网络暴力的演化机制研究[J].当代传播2016(3):83~85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刑诉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专门增设了缺席审判程序一章。自此,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终于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一制度的讨论研究以及实施经过了很长时间,存在其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关键词】 刑事 缺席审判制度 公平 效率  一、形式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刑事缺席审
期刊
【摘 要】 格式条款现被大部分企业运用,我国的格式条款已经被作为所签合同的重要部分,因人们对格式条款的认识存在差异,实务中亦存在大量因所签格式条款的公平性存有异议而引起纠纷的情形。本文将探讨格式条款与公平原则的结合,试图从减少商家纠纷与保障合同相对方权益的角度出发做深入讨论。  【关键词】 格式条款 公平原则 相对人 利益均衡 解释原则  《合同法》第39条第2款,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
期刊
【摘 要】 黑名单作为新兴监管手段,许多学者认为它具有行政处罚的特征,应当按照行政处罚的方式加以规制。经营异常名录作为行政黑名单的一种,结合它的制度特性和运行模式分析可知,它属于行政强制执行而非行政处罚。  【关键词】 经营异常名录 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处罚  一、問题的提出  近年来,黑名单作为新兴监管手段,由于其自身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使得其备受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业协会、企业的青睐。一时间
期刊
【摘 要】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经济统计的各个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着整体经济水平和居民幸福水平的提升。本文收集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上海浙江江苏二十个城市的2015年末居民存款余额与2015年本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和手段,利用 Eviews 软件对影响
期刊
【摘 要】 随着大数据及5G大环境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迎来了巨大挑战,计算机软件加入著作权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我国计算机软件的侵权现状,总结我国目前在软件著作权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出对于软件著作权法律保护的一些对策,明确计算机软件作品表达的范围界定以及著作权侵权判定标准,提倡多角度对软件不同部分进行保护等,以期对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完善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对环境信息与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作了简要概述,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信息公开领域的义务主体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义务主体的范围过窄,有关义务主体的法律规定不健全以及缺乏对义务主体的有效监督机制,需要扩大义务主体范围,将社会组织包含进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义务主体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各个国家
期刊
【摘 要】 國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作为国际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共同课题。中国已在《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上签字,表明我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态度开始有所转变,逐渐接受限制豁免理论。通过对该原则的内涵、发展等作简要概述,在分析当前我国关于国家豁免理论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豁免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国际事务中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关键词】 国家豁免 绝对豁
期刊
【摘 要】 通过黑客软件入侵某网上商城非法充值积分并进行转售的行为,如何定性?  【关键词】 网上商城积分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一、基本案情  2017年,胡某联系瞿某,有无途径获取A有限公司经营的F网上商城的积分,后瞿某联系陈某,陈某联系张某,张某联系汪某,汪某联系李某,李某答复称可以通过黑客技术获取F网上商城积分,并约定以1个积分0.05元的价格卖给汪
期刊
【摘 要】 《民法典》通过后,其有关胎儿民事权益保护的条款比之以往有了较大改变。但《民法典》依旧未厘清胎儿的法律概念,这必然导致无法从根本上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同时,该条款字词含义模糊,也未具体表明胎儿应受保护的民事权益种类,这些都将限制法律对胎儿权益的有效保护。因此,未来《民法典》仍应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设立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明确其应受保护的权益范围,完善其相关权益的救助体系,重构《民法典》第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造福于人类,特别是生殖技术与基因技术,催生了代孕技术的发展。代孕技术的发展为许多想要子女却无法拥有子女的家庭带来了福音,但是却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道德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代孕带来的亲子关系认定以及亲子关系认定对公证工作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代孕。代孕,是指将受精卵子植入代孕母亲子宫,由代孕母亲完成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从概念来看,在代孕活动中,可能牵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