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姚丰先生,醉心於绘画,且视这种兴趣作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之,每天都能过得绚丽多彩;若失,则生活也显得稍稍无趣。幸好,在约半个世纪的时光中,他坚持着自己对画画不改的初心,人生也因此染上了艺术斑驳的色彩。在他精心创作的一幅幅画作中,既记录着在澳门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时代的变化凝固於画纸上;更有内地多个省市的优美景色,画出了永恒与变化。他的画,与时间交织,妙笔生辉之时,亦是画出了如歌岁月。
画出情怀
“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相连,表达情感,展示人的灵性。”这是2011年9月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为《姚丰画集》所作《总序》中的一句话,书的作者姚丰先生,则是此话最好的诠释人。锺情於绘画的他,在实现艺术乐趣的同时,也追求着艺术的高度与深度。手中的画笔,画出了傑出的作品,也让他的生命变得如艺术一般精彩。
姚丰先生4岁随家人移居澳门,中学就读爱国学校濠江中学。1965年,他成功考入广州美术附属中学,这在当时的澳门是“史无前例”的。在省城就读专业的艺术学校,各种艺术资源丰富,素描、速写、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等,把年轻的姚丰先生带入一个美仑美奂、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他在其中享受无尽的乐趣,仿佛能感觉时间也停下了匆忙的脚步。
直到十年浩劫的发生,姚丰先生不得已离开广州,回澳门濠江中学完成学业,但对於艺术的执著和热爱,已经在他心中形成,仿佛一棵坚忍不拔的幼苗,悄然地成长着,期待着能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期待着向广阔的天地尽情舒展自己的枝叶。
中学毕业後,姚丰先生在镜湖医院从事化验工作,整天与显微镜一类仪器打交道,又常常要值夜班,未免显得单调而乏味。於是,他就用画画作为调剂,且比以前更喜欢这种爱好:“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我画得最勤奋的时候,医院中午十二点下班,我就背起画板拿着画具到外面写生,医院里的景色,外面的街道……每天都画两个小时,剩下半小时就去喝杯咖啡、吃个麵包即到了上班的时间了。”当时的他,沉迷画画到达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有时间他就拿起画笔,逢年过节时仍捨不得停下来:“有一年过年,我把家里打扫好,看看还有一段时间就要跨年了,想想还是用来画画吧。结果作品好了,年也跨了。後来为了专心作画,我甚至在外面租了一个房子,有空就跑过去,画速写、水彩、素描、钢笔等等,自己收藏的画册、资料、以及原创作品都堆在那里。”久而久之,姚丰先生的构图、画技变得娴熟精湛,用色自如、画境真实,不少作品得到赏识,被刊登在报纸杂誌上,澳门美协陆昌、谭智生等画家也予以支持和帮助。在澳门的艺术界里,姚丰先生渐渐被人们熟知。其中,水彩画《三巴圣蹟》更得到了澳门艺术博物馆收藏。
自三十岁起,姚丰先生常常利用休假,跟随澳门的艺术同好到内地、香港及国外採风、创作,他的作品题材,也从澳门的大街小巷,变成了各地的名胜古蹟、秀美河山。而且姚丰先生擅於寻找景物与众不同的视角,发现不同寻常的美丽。一个地方,他总会创作出一两幅作品再走;一个带给他灵感和激情的主题,创作起来能兴致勃勃,大呼过瘾。若景物令他留恋,他会对着同样的建筑、景物等等画出多幅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收获自然也是成倍增长,旅途的辛苦,环境的影响皆能忘卻脑後。岁月也在这种炽热不减的情感中,悄无声息地流淌过去。
2012年,姚丰先生退休,医院邀请他回去帮忙,不过一段时间後,即辞职、真正退休了他希望自己有更多时间作画。现在,他全身心地投入绘画艺术的世界中,正一步步地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此景,令人喜悦;此情,历经时间,本色如初,至真至美。
画出往昔
“姚丰先生对澳门有强烈的乡土情怀,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汗水,他对於澳门的名胜古蹟,横街窄巷有独特的观察和多角度的描绘。”同样出自《姚丰画集》的序,徐新卻用另一种角度描述姚丰先生:“他几乎画遍了澳门历史城区25个景点,讴歌澳门自16世纪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宏扬澳门海纳百川、和谐包容的人文精神,为宣传澳门的世界遗产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贡献。”
因此,就有了不同时代中的大三巴牌坊,或在碧空如洗、一尘不染的蓝天之下,或是遊客如梭,驻足欣赏之际,还有与背後高楼浑然一体,集新旧、中西特色为一身的场景。另外,曾经是海边成群结队的水上的士,现在已在人们记忆中渐行渐远,姚丰先生用暖暖的色调,将之画在纸上。透过画面,观众似乎能看到那个年代,听到怀旧的旋律。
此外,由於常常外出作画,姚丰先生的作品也有不少成为记录内地和国外历史的资料,如过去珠海拱北关口四周仍是一望无际,开阔平坦。现在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湖南凤凰古镇以前古韻浓厚,人文情浓,现在已是商铺云集,配套成熟。肇庆七星岩牌坊沐浴在清凉的晨风中的景象,如今添加了两旁鲜艳的木棉花。加拿大多伦多议会大楼前春来荫绿,现在恐怕是枫红如火。
通过绘画,姚丰先生把一个个往昔的画面留存下来,恰似一部永不过时的相机,能拍出无数张不会褪色的照片,供前辈怀念,供後辈参详。“我希望把往日那个年代画下来,用自己直接又简单的方法留下过去的景象。毕竟有的景物,现在再看,已经没有过去的感觉了。”与其说姚丰先生在画过去的景象,不如说那是他对岁月持有的一种特殊情怀,他把对过去的留念,化作艺术的表现,並在今日及未来得以彰显和流传。
因此,在与文史相关的方面,姚丰先生也作出了贡献: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他曾参加绘製国庆牌楼的美术工作。2014年,澳门美术协会推出《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一册,他积极帮忙,收集资料,整理分类,提供设计意见,把历年的画作与照片放在一起对比,告诉读者有关牌楼的历史和艺术。
“每当我翻阅那发黄的国庆牌楼影集,每一张相片都勾起我的回忆,仿佛又回到那热火朝天的年代。一座座精緻的牌楼,渗透着每一个牌楼製作参与者的汗水和喜悦,他们的辛勤劳动,把牌楼文化写入了历史,为澳门的爱国美术活动增添了未来。”姚丰先生表示,對比自己参与的众多的画册,《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是个人最喜欢、最有意义的一部作品。能有此佳作,他深感欣慰。此外,姚丰先生还在澳门镜湖医院筹建历史纪念馆时担任美术设计,且编撰镜湖医院历史系列丛书。他描绘澳门大学新校园的作品,被印成邮票,发行纪念。画作之外,他也努力为昔日留下印跡。
“因为爱绘画的缘故,不知不觉从事这一类业餘爱好四十多年,颇有古人‘丹青不知老将至’之感。实际上,绘画,尤其是水彩画,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它可以促使人细味世间的一草一木,也能品味人间的情怀。”於《姚丰画集》的後记中,姚丰先生如是感慨,他对绘画的用情至深,已无需赘言。
姚丰先生,醉心於绘画,且视这种兴趣作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之,每天都能过得绚丽多彩;若失,则生活也显得稍稍无趣。幸好,在约半个世纪的时光中,他坚持着自己对画画不改的初心,人生也因此染上了艺术斑驳的色彩。在他精心创作的一幅幅画作中,既记录着在澳门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时代的变化凝固於画纸上;更有内地多个省市的优美景色,画出了永恒与变化。他的画,与时间交织,妙笔生辉之时,亦是画出了如歌岁月。
画出情怀
“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相连,表达情感,展示人的灵性。”这是2011年9月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为《姚丰画集》所作《总序》中的一句话,书的作者姚丰先生,则是此话最好的诠释人。锺情於绘画的他,在实现艺术乐趣的同时,也追求着艺术的高度与深度。手中的画笔,画出了傑出的作品,也让他的生命变得如艺术一般精彩。
姚丰先生4岁随家人移居澳门,中学就读爱国学校濠江中学。1965年,他成功考入广州美术附属中学,这在当时的澳门是“史无前例”的。在省城就读专业的艺术学校,各种艺术资源丰富,素描、速写、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等,把年轻的姚丰先生带入一个美仑美奂、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他在其中享受无尽的乐趣,仿佛能感觉时间也停下了匆忙的脚步。
直到十年浩劫的发生,姚丰先生不得已离开广州,回澳门濠江中学完成学业,但对於艺术的执著和热爱,已经在他心中形成,仿佛一棵坚忍不拔的幼苗,悄然地成长着,期待着能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期待着向广阔的天地尽情舒展自己的枝叶。
中学毕业後,姚丰先生在镜湖医院从事化验工作,整天与显微镜一类仪器打交道,又常常要值夜班,未免显得单调而乏味。於是,他就用画画作为调剂,且比以前更喜欢这种爱好:“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我画得最勤奋的时候,医院中午十二点下班,我就背起画板拿着画具到外面写生,医院里的景色,外面的街道……每天都画两个小时,剩下半小时就去喝杯咖啡、吃个麵包即到了上班的时间了。”当时的他,沉迷画画到达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有时间他就拿起画笔,逢年过节时仍捨不得停下来:“有一年过年,我把家里打扫好,看看还有一段时间就要跨年了,想想还是用来画画吧。结果作品好了,年也跨了。後来为了专心作画,我甚至在外面租了一个房子,有空就跑过去,画速写、水彩、素描、钢笔等等,自己收藏的画册、资料、以及原创作品都堆在那里。”久而久之,姚丰先生的构图、画技变得娴熟精湛,用色自如、画境真实,不少作品得到赏识,被刊登在报纸杂誌上,澳门美协陆昌、谭智生等画家也予以支持和帮助。在澳门的艺术界里,姚丰先生渐渐被人们熟知。其中,水彩画《三巴圣蹟》更得到了澳门艺术博物馆收藏。
自三十岁起,姚丰先生常常利用休假,跟随澳门的艺术同好到内地、香港及国外採风、创作,他的作品题材,也从澳门的大街小巷,变成了各地的名胜古蹟、秀美河山。而且姚丰先生擅於寻找景物与众不同的视角,发现不同寻常的美丽。一个地方,他总会创作出一两幅作品再走;一个带给他灵感和激情的主题,创作起来能兴致勃勃,大呼过瘾。若景物令他留恋,他会对着同样的建筑、景物等等画出多幅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收获自然也是成倍增长,旅途的辛苦,环境的影响皆能忘卻脑後。岁月也在这种炽热不减的情感中,悄无声息地流淌过去。
2012年,姚丰先生退休,医院邀请他回去帮忙,不过一段时间後,即辞职、真正退休了他希望自己有更多时间作画。现在,他全身心地投入绘画艺术的世界中,正一步步地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此景,令人喜悦;此情,历经时间,本色如初,至真至美。
画出往昔
“姚丰先生对澳门有强烈的乡土情怀,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汗水,他对於澳门的名胜古蹟,横街窄巷有独特的观察和多角度的描绘。”同样出自《姚丰画集》的序,徐新卻用另一种角度描述姚丰先生:“他几乎画遍了澳门历史城区25个景点,讴歌澳门自16世纪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宏扬澳门海纳百川、和谐包容的人文精神,为宣传澳门的世界遗产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贡献。”
因此,就有了不同时代中的大三巴牌坊,或在碧空如洗、一尘不染的蓝天之下,或是遊客如梭,驻足欣赏之际,还有与背後高楼浑然一体,集新旧、中西特色为一身的场景。另外,曾经是海边成群结队的水上的士,现在已在人们记忆中渐行渐远,姚丰先生用暖暖的色调,将之画在纸上。透过画面,观众似乎能看到那个年代,听到怀旧的旋律。
此外,由於常常外出作画,姚丰先生的作品也有不少成为记录内地和国外历史的资料,如过去珠海拱北关口四周仍是一望无际,开阔平坦。现在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湖南凤凰古镇以前古韻浓厚,人文情浓,现在已是商铺云集,配套成熟。肇庆七星岩牌坊沐浴在清凉的晨风中的景象,如今添加了两旁鲜艳的木棉花。加拿大多伦多议会大楼前春来荫绿,现在恐怕是枫红如火。
通过绘画,姚丰先生把一个个往昔的画面留存下来,恰似一部永不过时的相机,能拍出无数张不会褪色的照片,供前辈怀念,供後辈参详。“我希望把往日那个年代画下来,用自己直接又简单的方法留下过去的景象。毕竟有的景物,现在再看,已经没有过去的感觉了。”与其说姚丰先生在画过去的景象,不如说那是他对岁月持有的一种特殊情怀,他把对过去的留念,化作艺术的表现,並在今日及未来得以彰显和流传。
因此,在与文史相关的方面,姚丰先生也作出了贡献: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他曾参加绘製国庆牌楼的美术工作。2014年,澳门美术协会推出《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一册,他积极帮忙,收集资料,整理分类,提供设计意见,把历年的画作与照片放在一起对比,告诉读者有关牌楼的历史和艺术。
“每当我翻阅那发黄的国庆牌楼影集,每一张相片都勾起我的回忆,仿佛又回到那热火朝天的年代。一座座精緻的牌楼,渗透着每一个牌楼製作参与者的汗水和喜悦,他们的辛勤劳动,把牌楼文化写入了历史,为澳门的爱国美术活动增添了未来。”姚丰先生表示,對比自己参与的众多的画册,《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是个人最喜欢、最有意义的一部作品。能有此佳作,他深感欣慰。此外,姚丰先生还在澳门镜湖医院筹建历史纪念馆时担任美术设计,且编撰镜湖医院历史系列丛书。他描绘澳门大学新校园的作品,被印成邮票,发行纪念。画作之外,他也努力为昔日留下印跡。
“因为爱绘画的缘故,不知不觉从事这一类业餘爱好四十多年,颇有古人‘丹青不知老将至’之感。实际上,绘画,尤其是水彩画,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它可以促使人细味世间的一草一木,也能品味人间的情怀。”於《姚丰画集》的後记中,姚丰先生如是感慨,他对绘画的用情至深,已无需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