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国粹生辉(二)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变迁,政治、文化、艺术的定位和发展都形成了新的格局,但谭派老生依旧与时代同步,与岁月同歌。谭家从谭志道开始,经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到谭正岩,七代人皆投身于京剧艺术,他们受到过质疑,也得到了加倍的追捧。荣耀与压力似乎与这个家族结下了不解的渊源。谭家传到第七代只有唯一的传人,貌似星星之火却预示着燎原之势。因为谭家传人个个身兼众长,不拘一格。他们秉承的唱腔与身法蕴含着谭派几代名伶对京剧艺术的不断求索和谨慎创新。
  
  谭元寿,余香正浓
  
  为采访谭元寿先生而准备资料的时候,越是了解他的家族背景我越是充满忧虑。谭家的家族史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京剧发展史,谭富英的祖父、父亲的名号响彻整个梨园行。单说谭元寿,凡是年纪40岁往上的人无人不晓,他几乎成了那个时代京剧老生的标志。这样的角儿会有怎样的傲骨与凌人之气?事先很难想象,后来坐在我面前精神矍铄的老者,将一件一桩的经历娓娓道来时,透出何等的慈祥与谦逊。
  他仿佛活在俗世凡尘之外,宽仁超脱,又身兼重责,为传承劳心忧虑。他是我以往只能在书本中读到的人物,在传说中听闻的一代名伶。
  
  “七年大狱”
  提到学艺,就要提到旧社会的富连成。富连成科班以管吃管住、又打又骂、边学边演的独特方式,为中国京剧艺术培植了700多名有很高表演技艺的演员。
  今天谁毕业于北大,谁就拥有了最好的文化背景。而当年谁毕业于富连成,就有了成为中国京剧史上一代名伶的机会,而且是很大的机会。然而,持封建礼教的富连成,又被它的学生们暗暗称为“大狱”,坐科的年头则被称为“七年大狱”。
  谭元寿是在10岁那年进的富连成。进富连成首先要由家长签一道生死文书,内容大意是:今将谭元寿,年十岁,志愿投于富连成为徒,习学梨园生计。言明七年为满,凡于限期内所得银钱,俱归社中收入。无故禁止回家。倘有天灾病疾,各由天命。如遇私逃等情,由自家寻找。空口无凭,立字为证。这道文书说得明明白白,既打死无论,也不会对学生逃跑负任何责任。
  谭元寿就这样开始了每日练功、跟老师学戏的日子,同时也真真地体会到了“打戏”的苦,即一边挨打一边学戏。富连成独创了几种打法,其中包括“打通堂”。一个学生淘气、犯错,在场的所有学生都要挨打。而打人的方式也几乎接近酷刑。其中两次格外痛苦的经历像烙印一样血淋淋地刻在谭元寿心里。
  旧时老师并不识字,唱词皆是口传心授,而某些唱词上口后又往往不再是普通话发音。三国戏《赤壁鏖兵》中鲁肃有一句:“收蔡中、蔡和呢?”这里“蔡和”的“和”上口后发音类似“活”。本来就惧怕老师威慑力的谭元寿慌了口角,第一遍学唱成“蔡虎”,老师立马拉下脸子,冷冷地问:“你唱的是什么?”谭元寿心里已经在打颤,明知道可能不对还是硬着头皮回答:“蔡虎……”“哪儿来的老虎啊?”老师勃然大怒,话不多说,打!刚十来岁的谭元寿战战兢兢地趴到长条凳上,腿已吓得发软。老师气定神闲地走近院子当间儿的大水缸,抽出一条两寸宽一尺长的竹坯儿,熟练地用粗布拭去水珠……15下左右,谭元寿的屁股上已经起了一层水泡。后来又有词唱错,接着打21板。谭元寿在院子里挨打,屋里的师兄弟们已经踅摸着打鸡蛋了。待两个同期学生把谭元寿架进里屋,他们赶紧用剥离出的蛋清给他敷伤口,再用香熏,能多少缓解疼痛。
  “有一天跟老师学《受禅台》这出戏,有一大段的唱,我总记不住词。加上看见老师害怕,心里更没底了,吓得直哆嗦。这回他改打手了。让我把手放在桌子上,手心手背两面打。打完了,老师还告诉你这叫‘两面焦’。10个指头张也张不开,闭也闭不了,就这样还得练唱功、练武功。”艺人学艺的惨痛经历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谭元寿的语气平和,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那会儿恨老师恨得不得了,可现在还得感谢他。我80岁了还在舞台上唱戏,要念他的好处。”打得瓷实,唱词记得也瓷实,一记就是70年;打得瓷实,武功底子练得瓷实,一用也是70年。对富连成的爱恨情仇,外人实在很难说道。
  
  处处感恩
  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对各行当的艺人说:“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人民需要你们,欢迎你们。”
  折腰惭,迎尘拜,苦尽甘来。旧社会被称作下九流的戏子一夜之间随着全国人民一起翻身了,他们不仅成了自己的主人,也成了国家的主人。难以置信,似在梦里。说起当年的心情,谭元寿的语调、表情都渗透着道不尽的动容与感激。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哪儿有我们今天啊!”这些以往只能在歌里听到词儿,却真切流露着经过绵长岁月沉淀在谭元寿心间的感叹。因为他不能淡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几代国家领导人给予了谭家厚重的关爱。“走在街上看着自己生活的地界儿一天一变,这是国家蒸蒸日上啊。”
  回首自己的学艺历程,再看看今时今日的学生们。“解放后不仅艺人有了身份和社会地位,老师教戏、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了。现在的学生不挨打,还能坐着听课。”这些看来理所应当的学习条件,在谭元寿眼里显得格外珍贵,他非常认可新式教学的成果,“解放后中国戏校、北京戏校培养了大批的京剧人才,现在正活跃在舞台上。”
  
  角儿
  “怎么评价父亲呢?”82岁的谭元寿提起父亲,略微停顿,眼神定格在某个不属于这个时空的点上,似乎很远很远。“当初唱老生的有几百号人,父亲能跻身四大须生……”言语的留白里充满了谭元寿对父亲谭富英的敬仰与思念,“他18岁刚出科,一个上海的资本家看中了父亲,约他去上海演出。父亲的打炮戏《定军山》,让他一炮而红。”这条记忆的线被长长地牵出来。“他在上海一天比一天红。每唱完一期(旧时演出以期为单位,一期12天),不仅再续约还给涨钱。一个多月唱下来,赚了3000多块大洋。真是了不得!”
  谭富英刚出科就火了,正是少年得志。他的父亲谭小培已经在为儿子的未来筹划,同时也加大了对谭富英的约束,走到哪儿玩什么,无不悉数过问。他不能让儿子走上歪道。
  其实谭小培自己也爱玩。旧时艺人身份卑微,但又在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和追求,高低难就的结果往往是行内结下姻亲。谭小培的女婿就是著名京剧小生叶盛兰的弟弟叶盛长(文武老生)。翁婿聚在一块儿,不怎么聊戏,经常聊玩。比如两人聊到溜冰,什么“里刃”“外刃”“正8字”“倒8字”,专业名词一套一套的,别人根本听不懂。但谭小培对谭富英的管教十分严格,他生怕儿子染上部分名角儿骄纵奢靡、玩耍轻狂的性情,无论谭富英去哪儿,谭小培都派人跟随。谭富英也很明白父亲的苦心,不赌不嫖。整个梨园行都知道谭家家教极好。
  “祖父谭小培是我们家的功臣,没有祖父看着父亲,父亲日后也没有四大须生之说。”据谭元寿说,当谭富英正红得发紫时,给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均挎过刀(唱配角),多少朋友上门劝谭小培让儿子挑班挂头牌。“可祖父不这么想,他说,还是让父亲在外边多闯荡闯荡。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保守,祖父说‘我得对他负责,我不能让他脑袋一热挑了班,不行再给人家挎刀。那就没意思了。如果挑班,就不能让班社毁在谭富英手里,一挑就要到底。’”
  1935年,谭富英挑班挂头牌,从此,他更是一天红过一天。
  
  谭元寿在富连成吃的苦从没跟父亲提起,一次家人议论,父亲听见了也只是淡淡地说:“他挨这点儿打,连我三分之一也没有。”谭元寿再也不抱怨了,他心里明白父亲坐科时更苦。
  还没出科,谭元寿已小有名气。那时候,有名的角儿自己挑班,每天晚上唱戏。比如梅兰芳先生,马连良先生都是如此。富连成的东家是叶盛兰的父亲叶春善,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有经济头脑、懂得经营的人。他安排学生在白天唱戏,刚好与角儿们的演出岔开时间。这就迎合了一大批晚上没空白天想看戏的人。
  十来岁的谭元寿每天跟着百十号师兄弟们排成长队,一路从富连成(虎坊桥,纪晓岚故居对面)走到位于前门大街上的广和剧院。富连成靠坐科的学生赚了数不清的金银。“那会儿生活非常单调,一睁眼就是戏。”全神贯注地学艺和舞台锤炼让年纪轻轻的谭元寿得到观众的认可。梨园有句老话叫“科里红”,实则指在科班的学生红了,但由于倒仓(变声)时期被用得太狠,唱不了主角,或者干脆唱不了戏了。如果说谭元寿“科里红”,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他的好时代还在后头呢。
  在中国历史中被称为“10年浩劫”的岁月,谭元寿以独特的方式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他融入了对英雄人物的理解,以谭派独特的唱腔与细腻的表演成就了样板戏《沙家浜》中的人物郭建光。甚至有不甚了解京剧的人叫不上谭元寿的名字,却能用“郭建光”代为称呼他,可见人物塑造得何等深入人心。这出革命样板戏被学生、工人各路社会人士学习和效仿,如果撇去特殊的历史背景,单说这出戏对于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当真功不可没。
  “文革”后,著名老生演员谭富英和马连良相继去世。已经成为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演员的谭元寿和马长礼等扛起谭派、马派大旗展开了频繁、精彩的演出。说到这儿,谭元寿提起了父亲和马连良的一段佳话。“父亲和马连良先生,这老哥儿俩的感情特别好。解放后,他们要合演《十道本》,两个这么大的角儿同台可是头一回。父亲在科班没学过这出戏。马先生主动提出给他说戏。”那段日子,谭元寿每天陪着父亲去西单报子胡同马连良的家,他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态度恭谨。“看着马先生说戏,父亲就像学生一样谦卑地站着,一字一段地学。”要知道,这时候的谭、马都是红遍半边天的名角儿,这样的伶人旧事,怎不叫人感叹——京畿之地,人气最厚,人情也浓,难怪它能如此长久地维系着中国古典艺术的脉缘。
  多少年后,谭富英之子谭元寿、马连良义子马长礼像父辈一样为了演出聚集一堂,他们勤善谦诚、精于专业。谭元寿所在的一团大火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有他名字的戏单只要贴出去就爆满,甚至同为北京京剧团旗下的二、三、四团只能避开一团的剧目演出,可见势头甚旺。1983年,谭元寿在香港连演了十几天,别说座无虚席,买票的长队排得看不见尽头。他自谦地说:“红火了那么一阵。”
  其实谭元寿唱功了得,他所演的谭门本戏《定军山》《战太平》《南阳关》《桑园寄子》等,深得父亲谭富英亲传,尤其“快板”,快而不乱,高亢响亮,充满着浓郁的谭味儿。坐科7年,也决定了谭元寿幼工扎实。他的武生戏能《三岔口》《白水滩》《长坂坡》《连环套》《落马湖》《战宛城》等,还曾多次贴演过文武“双出”,既唱老生又扮武生,别瞧唱的时间长,可嗓子是越唱越亮,大气磅礴,文武兼优正是谭派的拿手好戏。今年80岁的谭元寿仍能粉墨登场,演出《龙凤呈祥》《空城计》《定军山》等,功底之深可见一斑。
  “父亲演出忙,很多时候是我亲娘舅宋继亭给我说戏。他跟了父亲几十年,父亲的戏,他全会。”谭元寿对舅舅的感情不亚于对父亲,他说:“真得念我舅舅的好处。”舅舅教戏在先,父亲看戏在后。只要谭富英有空,就让儿子走一遍新学的戏,技艺的大成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交流里了。
  
  不等到扼腕叹息
  谈及旧事总惹人哀思,那是对故人的思念。而论及谭派传承,谭元寿的双眼顿时明亮非常,神采奕奕,仿佛看到了角儿在台上的“眼”。对一件事,他十分确定:“现在有些人不知道谭派好在什么地方,但终归有一天谭派会发扬光大的。我坚信不疑。”谭元寿反复说了两遍,他坚信不疑。
  最让谭元寿担心的是谭派戏的流失流逝。“谭派戏很多很多,就说比较简单的一出《坐楼杀惜》,奚啸伯先生演过,近几十年舞台上几乎看不到了。我现在恨不能一晚上就能培养出几个好角来,真是太难了。”
  谭元寿认为,有两个人为京剧作的贡献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原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提议的“京剧精粹音配像”和原中宣部部长丁关根组织建立的京剧艺术研究生班。“没有继承就谈不到创新。音配像保存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经典传统剧目。而研究生班,也给我们这些老人机会,能把我身上这百八十出戏传下去。研究生班真是培养了一大批好角儿,这几天我还在电视上看见他们演出,非常出色。”谭派怎么传承是谭元寿一直思索的问题,他说研究生班给了他很大启发:“不是不能改戏,但一定先把老先生的戏继承下来,继承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谭派戏该怎么演?先要琢磨透彻剧情、人物,一字一句地推敲修改。不符合剧情的可以改,但不能伤到筋骨。”谭派戏在谭元寿心里、眼里,就像一件瑰丽、珍稀的宝贝,一万倍数万倍地悉心爱护、传承也远远不够。谭家人对京剧艺术谨慎、虔诚的态度正是谭派能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谭孝曾,百转千回
  
  他生在梨园世家,在考入戏校前却没学过一句唱腔一个招式;他备受祖父宠爱,却在父亲的光环下默默黯淡了十几年;他终于有所成就,但也人过花甲;他志存高远,甘做伯乐,代父授艺,不求功名。谭孝曾,作为谭门第六代传人,可谓成就路上百转千回。
  
  万千宠爱于一身
  “好像生在世上注定要干这一行。” 谭孝曾身材修长、前额开阔、鼻梁笔直、眼神明澈,同行采访的摄影师说谭孝曾的剧照怎么拍怎么好看,张张是美图。谭孝曾是谭元寿的长子,是谭富英的长孙,他与生俱来的除了谭家的好嗓子与艰巨的责任,还有来自祖父的宠爱。
  当谭孝曾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孩时,他在家中的地位就明显优于他人。“祖父去外地演出回来,汽车停在家门口,不把我举到车窗边上,他是不下车的。”谭孝曾沉浸在那段幸福的童年记忆中。说起谭家的家规,离不开“请安”和“请示”。每日清晨,晚辈要到每一位长辈房内请安。白天出门即便有保姆陪同,也必须提前请示,汇报去哪儿做些什么。谭孝曾说,只要祖父谭富英早上没睡醒,没见他拉开窗帘,谁走到他窗根下都得蹑手蹑脚的,免得惊扰。“小时候,只有我在家可以调皮,其他人连大声都不敢出。”
  守着这般宠爱,谭孝曾在考入戏校前竟没有从家里学来一句唱腔。
  1959年,小学三年级的谭孝曾在保姆的陪同下偷偷赶到戏校,准备参加考试。戏校老师认得他是谭家的人,但还是拒绝招收他。因为在当年出了规定,戏校只招收有小学四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考生。规定之前,亲友家的比谭孝曾年幼的孩子都进了戏校。
  1960年,谭孝曾在戏校的招生老师面前展示了他的才艺——唱歌,技惊四座。这里的“技”可不是说他技艺高超,而是所有老师惊讶谭家的长子长孙,居然不唱京剧唱歌曲。
  说来奇怪,无论是祖父谭富英,还是父亲谭元寿,从没有问过谭孝曾是否有意继承祖业,更别说教他唱腔、身法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思考,为什么家里没主动让我学戏,后来渐渐明白了。他们从旧社会科班出来,学戏太苦了。他们疼我,所以舍不得让我吃这个苦。”话虽这么说,但从小跟着家人进戏院的谭孝曾,早早领略到祖父和父亲在舞台上的风光。“大人抱着我站在幕后,时常能看见观众一上来就给他们个‘碰头好(开场喝彩)’,还有他们赢得的掌声和尊重……我想这就是我追求的。”
  戏校的录取通知书寄到谭家,谭孝曾这才向家人禀明。在这个家教严格、长幼有别的大家族里,一向威严肃穆的祖父和父亲竟然露出了欣慰而兴奋的笑容,那真是难得一见的笑容。可以理解,他们一直对谭孝曾有着深深的期待,只是因为疼爱他才不忍强加。
  
  自家的戏,学来不易
  “我考上戏校的时候真是一张白纸,能有今天的成绩绝对是王少楼先生(京剧老生、教师)一字一句教出来的。”谭孝曾几次提起王少楼,感激与惋惜交错在他的眼底眉间。“今年是王少楼诞辰100周年,他故去时才五十多岁。”关于王少楼,谭孝曾和祖父间有过这样的对话。
  “你跟谁学戏?”
  “王少楼王先生。”
  “太好了,王先生红的那会儿我还不行呢。”
  谭富英的造诣自然不在王少楼之下,寥寥几句能看出王少楼的本事,更能透出谭家人的心胸。谭富英告诉长孙:“你找到好老师了,跟王先生好好学。”正因有了铺垫,谭孝曾从未质疑过任何一位老师教授的内容,也没有以自家居大的狂妄心态。
  在戏校学艺期间,每周六是回家的日子。谭孝曾本以为进了戏校,家人能多少给说说戏,谁想祖父和父亲最多问问学了什么,让他唱唱,听过之后也只有一句“挺好”。貌似敷衍的对待让谭孝曾开始觉得委屈。直到他从戏校毕业,祖父才说:“咱家有个规矩。我们上科班的时候,家里就不干预老师教什么,诚心诚意和老师学。现在你毕业了,我可以给你说咱谭家的戏了。”
  
  连看戏的也疯了
  1968年,谭孝曾从戏校毕业,正逢“文革”。他最好的青春年华却丧失了舞台实践的机会。真是前程哪里,心事谁同?
  80年代,本该是谭孝曾在舞台大展拳脚的时期。但80年代,也正是父亲谭元寿舞台生命最辉煌的时期,北京京剧院谭派剧目的演出主要是谭元寿参与。1984年,谭孝曾从中国京剧院调入北京京剧团(前北京京剧院),时任副团长的父亲严厉而明确:“孝曾过来从龙套做起。”所以,谭孝曾在老生这个行当中吃的苦、走的弯路似乎比别人多得多。
  岁月如梭,直到90年代末,在原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提议下,“京剧精粹音配像”工程启动了。谭孝曾为祖父谭富英的《三顾茅庐》《南阳关》《武家坡》,父亲谭元寿的《定军山》《将相和》《战太平》等看家戏配音。连续的亮相让很多戏迷开始关注实力不俗的谭孝曾。
  CCTV《空中剧院》已开播8周年。8年前,原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亲自点将,由谭孝曾和其父谭元寿联袂演出《龙凤呈祥》,这是《空中剧院》开播的首场演出。以老带青的传承理念在谭孝曾身上很快见效,他的唱功、做派一日一见长。谭孝曾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厚积薄发。好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他在天津演出《将相和》,谢幕的场面蔚为壮观。观众激动地簇拥在台前热烈地鼓掌,一直不肯散去。谭孝曾索性带着妆、蹲在台口给观众签字。将近半个小时,他耐心、仔细地签完了递给他的每张便签、每个本子……卸完妆,谭孝曾走出剧场后门,他意外地发现二十几名戏迷站在黑幕一般的夜空下,举着手电筒等他,只为了一个签名。他说他实在感动。时任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得知后感叹:“没想到京剧演员也有追星族。”
  都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这一回,连看戏的也疯了。
  质疑与关注往往如影随形。当谭孝曾贴出出演《桑园寄子》时,毁誉参半。《桑园寄子》是开创谭派的谭鑫培的代表剧作,由谭家人演应当是实至名归。但这出大戏的唱腔音域颇高,同时对于表演和身段有着几乎苛刻的要求,可以说,唱、念、做、表都很繁重。其中行内俗称“摔掉毛”的动作技巧,难度可由词望义。整出戏持续两个半小时,从头唱到尾,对于演员的体力也是极大的挑战。要知道谭孝曾在那一年已经58岁。正是因为难度大,在他出色地扮演剧中的邓伯道时,更叫人为那一个唱腔,百转千回的韵律所打动。
  
  德行在言谈举止间
  行内有句老话,没有人缘,就没有戏缘。谭孝曾直爽仗义,自然人缘很好,结交了不少朋友。尤其在近些年,年过六旬的谭孝曾从北京京剧院的演出一线上退下来,但身兼政协委员和谭家传人重责的他没有一刻停歇。他奔走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在行内外朋友的帮助下,凭借着谭派艺术的深远影响力,先后组织了谭派展演、谭富英寿诞百年和谭派老生研讨会等活动。谭孝曾亲力亲为谈下运作经费,他分文不取,悉数交由剧院。足见其人品德行。
  平时,他常回家和父亲聊天,谈话的内容多与艺术相关,从不在背后讲同行的是非与纷争。“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他一直遵守的道德标准。能做到的人,聊胜于无。
  
  京剧的希望还是在这里
  谭孝曾收到过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安大略省博物馆的讲学邀请。他们准备了房、车和优厚的薪金,但最终谭孝曾拒绝了。他说,传承京剧的希望还是在中国。
  这几年,谭孝曾忙于替父授艺。鉴于父亲年事已高,谭孝曾对父亲在京剧艺术研究生办的学生倾囊教授。他一词一句地说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地示范。北京京剧院的老生韩胜存、天津京剧院的老生王平、天津青年京剧团的老生王立军、张克、马连生等都得到了谭派戏的真传。“遗憾的是他们没见过我祖父的唱段。那会儿连录音机都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文字资料、唱片也流失了很多。”谭孝曾最担心的谭派戏不能完整的流传。“我着手整理了三四出不常在舞台上演出的谭派剧目,逐步教给学生和儿子正岩,不然就失传了。”
  谭孝曾说,在学习传承中有变化,但坚决不离弃谭派的宗旨。“谭鑫培创的唱腔至今不老,再听保留的老唱片,我们唱的旋律、韵味,都是正宗的谭味儿。”他嘴角浅浅的笑意,透露着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豪。
  
  谭正岩,成“角”在途
  
  第一次见谭正岩是在北京京剧院的排练厅。我是冲着“谭爷爷”的威名奔去的,却瞬间被谭正岩优质的外形吸引了目光。他身上有一种可以被称作“阳光”的气质,不知从哪儿汩汩地冒出来。第二次见面是正式邀约采访,后来得知他的艺术成长路颇为坎坷,可专访中他没流露半点,讲述的几乎都是令人愉悦的情节。第三次见面在顺义太阳村,谭正岩张罗、忙碌着给服刑人员的子女送吃送穿送演出。他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毕恭毕敬:“我叫谭正岩,大家可能不认识我。”随后他介绍了爷爷、父亲都从事京剧行当,低调地惹人好感。他说他带来一段《定军山》,随后是两位师兄的《三岔口》,他抛砖,引师兄的玉。他是这么说的。
  
  淘小子与严家教
  在见面之前,对于谭正岩的性格秉性有过很多种猜想。生长在京剧世家,会是颐指气使的少爷做派吗?从事老生行当,会不会少年老成性格无趣?或者干脆是个在爷爷、父亲盛名之下的无知小儿?谭正岩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他穿着时尚,行为绅士,谈吐亲和,性情实在,这才把他归位于同时代的青年。都说心思干净的人才敢于对视,他眼神清澈灵动,仿佛整个鄱阳湖在他眼底光影流转。
  从哪儿说起呢?就从他是个惹人喜欢的淘小子说起吧!
  1990年,正在上小学的谭正岩被学校选入了参与亚运会开幕式展示的儿童武术队,荣誉感自是油然而生。练武功几乎是全体70后男人的童年梦想,用谭正岩自己的话说:“我是看着电影《霍元甲》长大的。”于是爸爸妈妈送小正岩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宫武术队。
  一天,爸爸妈妈到武术队接儿子回家,路上碰见熟人,彼此招呼。大人间的意外交流产生了一个新决定,把正岩从武术队转到京昆少儿团,跟着爸爸的师兄安云武学习少儿级别的京剧基本功。“可以说我的武功和文戏都是安云武老师开的蒙。记得《二进宫》中有一句‘千岁请’,他教了好几节课。老师严格,加上我也接触得少。”谭正岩说自己是“生虎子”(北京话,类似于网络语言“青瓜”)。
  可以说在此之前,谭正岩从没学过京剧。他过着无忧的童年,不必考虑家世与责任。
  谭正岩10岁以前跟着姥姥生活,基本情况可以用“小小子蔫淘,姥姥严格管教”形容。他想起姥姥说的话,就禁不住自顾自地乐起来:“我一写作业就跟姥姥说想去厕所,然后跑去同学家玩了。姥姥常说‘这孩子顺着尿道就跑了’。”上房踩房顶导致漏雨,在邻居家晾的煤渣上盖脚印……他就是个小胡同串子,蔫蔫地淘着,坏坏地乐着,但也被大人们深深地疼爱着。谭正岩说爷爷特别严厉,可却没动过他一个手指头。
  谭家家教严格是从祖辈传下来的。“大家庭,老规矩多。大人说你,对错都得听着。”谭正岩还听爸爸说,家规中有一条,一家人吃饭,晚辈吃完想离席,必须逐个长辈请示“爷爷,偏您饭;爸爸,偏您饭……”这才能走人。
  
  追求完美的处女座
  谭正岩有个很明显的特点,特别爱给自己定目标,然后超越。他的理由是“我是处女座,追求完美。”以前只注意到处女座有洁癖、话不多,却忽视了这么堂皇的优点。
  20年前在儿童武术队,小正岩的“完美病”已经初露端倪。他发现一位师兄和另一位师姐的功夫好,倒立、压腿、翻跟斗处处比他的动作优质。于是师兄师姐成了目标,很快被勤学苦练的小师弟赶超。“京昆少儿团的训练比武术队苦多了,被动型压腿(搬腿),老师手重,一下压到底。可我好强,疼得龇牙咧嘴也不吭一声。”
  在北京戏校学习的日子里,偶然机会,谭正岩为自己开发了两个体育项目。一项是乒乓球,一项是足球。
  看着同学每天在宿舍里拼两张桌子,中间夹上两双厚底靴当球网,打乒乓。刚巧,两队对垒缺了一员,谭正岩被拽上阵。“我想学什么就特别钻,不说拿世界冠军,但至少得有点样儿。”初学的日子,他录了很多比赛,有机会就练习。在随后的校运动会上,意外在第一场遭到淘汰。怎么想怎么不甘,他趁暑假报了乒乓球学习班。再回学校,基本是无敌手了。偏偏又在运动会遇到个打野路子的选手,“他特‘坏’,这打一个那打一个。11:19(21分制)的时候我给自己叫了一个暂停。”谭正岩爱干净也爱漂亮,不知道他对“行头”的青睐是不是也归于遗传,总之当时他穿着专业运动员的短裤、上衣,还给自己备了条毛巾。“我回忆平时怎么赢的他,总结经验,就把他钉在19分了。”
  乒乓之后还有一段关于足球的故事。起初谭正岩球技弱,只能守门,总挨闷。“我那追求完美的劲儿又上来了。那阵子中央五正好在播《跟我学足球》,我跟着实践。再上场时把师兄们震了。”这个爱好保持到现在,北京京剧院有个实力相当不错的足球队,是谭正岩组织的。
  石康在韩寒那本《独唱团》上发表过一篇关于父亲学习打网球的文章。他的观点是,爱好也应当掌握方法,不断长进。而父亲“我这么大岁数,我又不是专业”的说法完全是弱者遇到困难退缩的表现。换句话说,那些能成功克服困难的人,往往是在任何细节上都勇于突破的人。谭正岩形容自己在戏校苦练《八大锤》的经历。“可比在球上下的功夫多多了。”
  
  脚睡在头边上
  1991年5月,北京戏校招收插班生。那是父亲第一次问谭正岩:“想不想干这行?想就送你去戏校。”他没有丝毫迟疑地说“想”。
  “谭派艺术传到我是第七代,如果因为我人生的几十年而毁了谭家150年,整整6代人的努力,那我就太自私了!”决定进戏校的瞬间,谭正岩并没有想得这么深刻,只是从小到大感受到太多戏迷的期待,知道扛起谭家大旗对于他来说责无旁贷。
  是爷爷亲自把谭正岩送去戏校的。“一定严格要求他,不听话就打他。”老师听爷爷这么说很惊讶:“这社会哪儿能打孩子啊。”爷爷说:“别人可以不打,正岩可以打。”
  爷爷对他的期待早在谭正岩还没落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听我妈说,她刚怀我的时候,爷爷就翻字典,给我找字儿起名。选了‘正岩’,是因为京剧老生谭派和余派本是一家,我太祖谭鑫培的艺术相当一部分来自余三胜,他又收余三胜的孙子余叔岩为徒。而我曾祖谭富英又拜余叔岩为师,谭余两家就这样代代相帮,形成京剧老生行当的主流。爷爷是希望我能继承正宗的谭派和余派,成为‘谭家的余叔岩’,于是取名‘正岩’了。”
  几年后,爷爷看了谭正岩在北京工人俱乐部首演的《八大锤》,很满意。《八大锤》是一出对武功根底要求几近苛刻的武生戏。其中有个技巧行内叫“三起三落”。武生站立,一条腿搬朝天蹬。搬起来后由旁腿变正腿,蹲下起身,再拉旁腿再搬正腿,反复3次。“睡觉的时候我把腿吊在头边(脚挨着耳朵的位置),和别人闲聊几句的空儿也把腿撩墙上。”唱戏没腰、没腿(无腰功、无腿功),到了台上怎么亮相都不好看,谭正岩狠下苦工。
  在北京工人俱乐部的首演告捷让谭正岩浅尝了成角儿的喜悦。这是一种正面的激励,任何人为一项事业付出努力后,认可都将是他最充实的动力。“不管私下受多少苦,只要观众一给掌声,那就是最幸福的事儿。”谭正岩是真地爱上京剧了。
  
  金奖背后,几巴掌扇在心坎上
  “我要把这个奖让给张建峰(老生演员)。”谭正岩的情绪低落到极点。
  妈妈叹了口气说:“傻孩子,你这么做是不尊重评委的判断啊!”
  谭正岩的心口堵着一口气,深深的自责使他原本俊朗、清秀的面庞显得格外痛苦与沉重。妈妈带门出去后,他默默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狠狠地扇了4记耳光。“我就不信我这嗓子练不出来!”
  事因源自2005年的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谭正岩和张建峰分别获得金、银奖项,比赛结束的第二天,来自网友和观众的质疑、谩骂潮水般向谭正岩涌来,有的说“谭家给钱了”,也有的说“这水平还不如票友呢”……
  金奖并不是随便给的。比赛分为三项,专业、才艺和知识问答。在专业表演部分,谭正岩和张建峰的成绩均是98分;才艺表演要求与专业表演有所区别,谭正岩选择擅长的武生戏,而张建峰展示了绘画;最后一轮的知识问答,谭正岩是唯一的答对全部题目的选手。
  现场发挥是一方面,谭正岩在比赛以外是下了苦心和恒心的。为了准备参赛,他反复和爸爸商量选择哪出戏。最终,自己拿主意定了看家文武戏《战太平》。文武戏对于每个京剧演员都是个不小的挑战。谭派一直苦于求索外姓传人,大部分原因是很难找到文武两全的京剧演员。
  谭正岩扮相好、根底扎实、练功勤奋,在戏校就以擅长武戏而小有名气。可谭派文戏,是在谭正岩进入京剧院以后才正经学起的。
  2001年,谭正岩成了北京京剧院的老生演员。但由于同届老生演员多,又处在京剧演出市场放冷的时期,谭正岩的演出机会接近于无。越是高雅的艺术越需要优质的温床。没有舞台,没有戏唱,让他怎么成长?但是谭正岩从没放弃过。
  平日里,总能看见他一个人捂着整身行头在排练厅拉戏(练功),没有琴师伴奏,没有前辈指点,只有他,一个人。能耐得住寂寞,一句唱词、一个技巧练上几十遍,能经得住辛苦,让汗水一遍遍浸透戏装……唱戏这行当是掺不了假的,俗语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经历了数百个锤炼身心的日子,谭正岩站在舞台上尽全力演出了《战太平》,在被舆论攻击后,他只怪自己功夫不够。后来,谭正岩甚至几次练出声带炎,这才明白欲速不达。
  有一个关于雨花石的传说。一位法师说法,感动了上天,落花如雨,雨花落地为石,便有了雨花石。传说固然美好,然而一颗璀璨的雨花石是要经历地壳运动、岩浆喷发、岩石腐化、雨水冲刷万万年后才能析出的瑰宝。同行、观众、戏迷恨不得谭门再出一个谭鑫培,上演一段一夜成角的神话。理想照进现实,难道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京剧演员就不需要一个漫长但又令人为之动容的成长历程吗?像雨花石一样。
  
  谭门第七代,实至名归
  听谭正岩的妈妈(阎桂祥,著名京剧青衣演员)讲,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见戏校门口有人卖一两岁的小小孩,他心生同情非要领回家,让妈妈出钱买下来。他也曾经在公共厕所的地坑里发现大皮包,顶着臭气捞上来送去警察局。只有七八岁的谭正岩猜测里面有贵重物品,果然,皮包里是一个律师丢失的刑事罪案的证据和资料……俗语讲“3岁看大,7岁看老”,有戏迷评论谭正岩是谭门七代里长得最像谭派鼻祖谭鑫培的,不仅如此,他连宅心仁厚、聪颖细致的德行都是极像的。
  今时今日的谭正岩,在香港、上海、天津都有了自己的戏迷。他们追他的戏,喜欢他的人,着迷他甜亮高亢的嗓音调门和传神生动的身法做派,他们自发组成了粉丝团,天天“踩”他的博客,关注他的举动。甚至有戏迷大赞谭正岩唱功做派均不亚于其父,大有赶超之势。
  前不久,祖孙联袂在香港演出《定军山·阳平关》。谭正岩演“双出”,先扮黄忠,再演赵云(这种演法,谭正岩是第一人),他自觉一二场嗓音没调整好,看爷爷在幕帘边站着,自责地说:“爷爷,我发挥得不好,有什么话您回家再骂我。”“没有没有,挺好的,就有几个地儿不准确,我回去再给你说。”不知爷爷是说实话还是安抚孙子情绪,总之奏效了。谭正岩很快调整好心态赶最后一场的赵云,非常出色。他再到幕帘边,爷爷假装嗔怪,实则得意:“好小子,今儿晚上这戏给你唱了。”当天的演出,谭正岩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爷爷谭元寿。
  
  结束了谭家三代人的专访,唯恐有限的笔墨书不下他们的精彩篇章。
  1900年后,大胆、智慧的改革家与创造者谭鑫培创立了谭派老生,代代相传,直到2010年谭元寿被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派的精髓与魅力经历了百余年的薪火相传鼎盛不衰。
  在谭鑫培之前,京剧流派仅以地域、文化划分,如徽派、鄂派、京派。偏偏谭鑫培博采众长,无不择优兼收。他融会贯通,又懂得用己所长,这才能别开生面创立谭姓派系,这是梨园史上第一个以自家姓氏开创门派的名伶,而四大须生中声名显赫的另三家,马派、杨派、奚派的叫法,是后话了。
  要说谭派老生的特点,可借用一位谭派外姓传人的评论,老生一门包括“安工”“衰派”和“靠把”,通俗地讲,是唱功、做工和武功。而谭派老生能兼三长,至今为止仍无其他派系能及。
  在谭派唱腔之前,歌唱的字绝大多数是以北京音为主。而谭派吸收了两种声调,既可依湖广音读,又可用北京音读。谭派唱腔不仅改变了老生唱法,还逐渐影响到京戏的其他行当,据说程砚秋先生就把谭派老生的读音标准适当地融入了青衣唱法。
  难怪民间相传汪桂芬(与谭同一时期的著名老生)和谭鑫培曾各以两字互相评价对方的唱法,谭说汪唱得“太难”,汪说谭唱得“真巧”。横亘3个世纪之久,谭家七代嫡亲仍血脉相传着谭派京剧艺术。无论在旧社会的梨园,还是在建国后的曲艺界,每一代谭家人都有着心照不宣的共识——穷其一生追求京剧艺术。
  编辑/冯 岚 icarusfeng@126.com
其他文献
记者您是如何涉足鉴定领域的?兴趣爱好使然还是工作性质决定?  潘深亮:我本身是学历史的,有爱好的因素,喜欢古代的东西。故宫博物院自古以来就是百宝箱,收藏有古代文物上百万件。到了这里以后,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工作当中也要继续学习。我开始拜徐邦达、刘九庵先生为师,帮助他们抄写一些东西。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才知道鉴定工作怎么搞。  刘九庵先生曾给我们12字箴言:在实际中学习,在比较中鉴定。有的媒体夸奖我
期刊
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乐活”的态度灌输着城市人的观念。社会发展的速度使竞争愈发激烈,平日里疲惫的人们越来越追求新颖、刺激的生活方式,在娱乐休闲中寻找一份平日里难得的闲暇好心情。年轻人喜欢用特别的装扮“武装”自己,而如今这种装扮已不单单停留在服饰方面。  正是基于人们的这种需求,一些商家开发出很多的新产品,这些产品的设计张扬、炫酷,给平时单调的生活增添了
期刊
京华树帜事犹新,  灿灿奎星幸独存。  一曲碟杯千啭妙,  三春桃李沐香云。  这首诗是著名戏剧评论家马少波先生,1986年在李桂云舞台生涯60年纪念活动时的欣然命笔。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高度涵盖了李桂云一生的舞台艺术生涯。2010年是李桂云大师诞辰100周年,北京市文联、戏剧家协会等部门为纪念她为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奉献了全部心血,特此举办了“纪念京梆子大师李桂云百年诞辰”的活动。6名中国戏
期刊
【记者手札】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人是一个矛盾的动物。”这句话,我现在有深切体会。  2009年8月21日,海军第二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舰艇编队凯旋,我也结束了142天随舰记者生活。走下舷梯,我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也不随船出海,漂泊远洋的滋味实在受够了。  回北京不到两个月,一天突然接到一个海军战友的电话,说他们将要远航。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心底竟然涌起一种强烈的冲动,很想跟他们一起出
期刊
15平方米录音棚造就的哥歌星  自幼热爱音乐的成学迅曾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那家公司,他与同事小颖相识相爱。2004年,两人结婚后,成学迅对于自己的职业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辞职做自己的“百姓录音棚”,为自己和爱好音乐的朋友圆梦。成学迅琢磨着录音棚是创业商机,也能自娱自乐。但这个决定遭到家人和爱人全票反对。  温柔的妻子最后还是同意了成学迅的决定,“既然你喜欢,就做吧。”
期刊
去年年底,北京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开展了一次小学生心理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尝试或者曾经想到自杀,在信息最大化的今天,孩子很容易接受到某某大学生为情跳楼、某某研究生因求职不顺割腕的消息,于是他们有了“榜样”,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自然地选择了最不负责任的方式,然而,看似无助的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烦死我了,不活了!”“还不如不生我呢!”很多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实这么说的孩
期刊
报恩寺变孔庙    府学胡同不是一条单纯的供人们行走的夹道,有两个故事构成了它的起源,其中一个传说还有点儿阴差阳错的意味。  为什么这条胡同能够名“学”?《春明梦余录》里讲了一个故事——  元代的时候,这里建有一座寺庙,叫“报恩寺”。原来这儿是一处卖柴的市场,顾客你来我往,乱糟糟的就跟咱们现在的早市似的。到了元代末年,有一位僧人游湘潭时募集了一些资金,回来就造了这座庙。也许当时太匆忙,寺里面连个塑
期刊
捧一碗米粉,神游桂林    卤味粉也叫卤粉或干粉,是桂林人很重要的主食,干脆说是三餐之一吧,因为少有人一天不吃一次卤粉的,而卤味汤粉不怎么招当地人待见,北京人倒是更爱汤粉,我以为是大家没吃到地道干粉的缘故。  半开放的米粉门脸店鳞次栉比地插在各式各样的杂货铺之间。冬末,连绵阴雨中的桂林用透心寒气修理着我这北方人的骨髂。原本瞧不上里外通透的“旺铺”,不封闭的空间,没有空调制暖,更谈不上舒适的座椅,哪
期刊
近几年,南锣鼓巷突然蹿红了,一条全长786米的巷子每天挤满了各色撰体稻游客,铺天盖地甑报道和口口相传则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如今恐怕已无人不知南锣鼓巷的芳名。  它红得理直气壮。一间间新奇特的小店让人们自叹想象力有限,而咖啡馆、酒吧、饭店也家家主题鲜明,鲜有雷同。就是这样一处四合院保护区,古朴又不失宽容,新鲜又不过分商业,它的风情不单单停留在此刻,它的来龙去脉更为动人。    南锣鼓巷的来龙去脉   
期刊
若不是熟客,很难找到这家小店,沿着周转蜿蜒的小街寻来,几乎欺弃了希望,恰又在路口发现它——小曼谷泰国餐厅。  进门的时候和另一个被厚厚棉服包裹的身体撞个满怀,我下意识寻找那人的睑,啊?李俊基?显然不是,一个眼睛酷似李俊基的青年,他自然地为我掀开门帘,推开沉重的大门,体贴的顾及,再细看他装扮,短棉服,休闲鞋,侧跨包,一脸稚嫩,这时刚好晚上6点,该是在这儿打工的学生吧?没错。    吃,就要正宗,泰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