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漱口液预防和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漱口液预防和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均采用调强放疗(IMRT),并同步TP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2个周期。两组患者均于放疗开始时使用漱口液防治口腔黏膜炎,观察组给予rhGM-CSF漱口液,对照组给予复方硼砂漱口液。采用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结束时口腔黏膜炎以及口腔疼痛的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开始出现的时间以及放疗总时间。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同步放化疗计划,观察组总放疗时间[(46.4±1.6)d]短于对照组[(48.2±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0,P=0.009)。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30/32)和96.9%(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554)。观察组发生1、2、3级口腔黏膜炎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0.9±2.5)、(29.3±2.4)、(34.5±1.8)d,晚于对照组的(16.3±2.0)、(24.2±2.2)、(31.0±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5,P=0.000;t=8.840,P=0.000;t=6.944,P=0.001)。观察组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3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31.2%(10/32),低于对照组的56.2%(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7,P=0.028),观察组在同步放化疗结束时2、3级口腔黏膜炎的总发生率为53.1%(17/32),低于对照组的81.2%(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8,P=0.007)。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引起的中、重度口腔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6.9%(15/32)和6.2%(2/32),低于对照组的59.4%(19/32)和15.6%(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9,P=0.045)。

结论

rhGM-CSF漱口液能延迟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降低口腔黏膜炎和口腔疼痛的发生率,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16、Ki-67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治疗分流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伴子宫颈高危HPV感染、经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CINⅡ级的337例患者存档蜡块及于该院行子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的病理结果。对其切片行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对活组织检查组织中p16、K
目的评估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吡柔比星(40 mg/m2)+多西紫杉醇(75 mg/m2)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91例,比较化疗前后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检测水平的变化。结果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心电图出现ST-T段改变14例(4.8%),房性期前收缩6例(2.1%),室性期前收缩8例(2.7%)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54例恶性实体肿瘤并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未发生DIC的实体肿瘤患者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恶性实体肿瘤并发DIC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并发DIC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肿瘤晚期(OR=0.252,P=0.019)、合并低蛋白血症(OR=0.
波形蛋白(vimentin)是一种Ⅲ型中间丝蛋白,是间质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vimentin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但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研究结论不一致,其相关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就vimentin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07年9月至2017年7月17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形态改变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症状起病隐匿,常因鼻塞、流涕、涕中带血等症状就诊。病理检查有明显的坏死和不同程度的炎症背景,炎症背景中可见异型的肿瘤性淋巴细胞,
子宫颈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而如何科学合理地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方式可以减轻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对放疗、化疗起到增敏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与生存率。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和生命。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不断向"最小最有效"的模式发展,前哨淋巴结(SLN)活组织检查术(SLNB)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SLNB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大大减少了ALND的并发症。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SLN阳性乳腺癌患者即使不接受ALND,其预后也未受到影响,SLN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一定要行ALND的问题有待研究。
目的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KBCT)研究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范围,推算鼻咽癌计划靶体积外放范围。方法通过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利用kV-KBCT获取扫描图像,采用灰度配准和骨性配准与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150例鼻咽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数据,推算鼻咽癌计划靶区(PTV)大小。结果利用PTV计算公式,放疗前X、Y、Z 3个坐标方
目的探讨检测不同免疫表型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至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4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骨髓及外周血样本后行流式细胞术进行抗原表达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及MM组和对照组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差异。结果CD138、CD38、CD56、CD19、CD20、CD45在MM组和对照组中表达分
目的检测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十堰市太和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TNBC患者51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NBC组织及其部分对应癌旁组织中BAG-1 mRNA和EGFR mRNA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AG-1 mRNA和E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