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国际战略与中国的选择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战略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在充满了复杂的利益矛盾中如何选择自己的朋友与对手的问题。既然是战略,就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和外交官纵横捭阖,从不利中争取有利的具体的外交技巧和策略不同。这个稳定性,就体现在一定时期的国际战略与一定时期的力量分布格局相联系。西方学者称之为“国际结构”。中国学者用法比较混乱,主要用“国际格局”这个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国家的绝对力量,而是其所处的相对力量状态。为什么力量的分布对比这么重要呢?原因就在于在实力政治的国际社会现实中,战争还
其他文献
亚洲研究这一学科上个世纪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并于20世纪的50、60年代首先在该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文科学院及综合性大学初步形成显学。从70年代以来,亚洲研究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它在此期间的发展历程对于其他学术领域也很有代表性,它们经历了各个层次的震荡起伏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来自高等教育各科,有的来自基金会及政府官员的不同考虑,还有的来自整个美国社会。因此,在我们对美国亚
期刊
6月7日至10日,我参加了由瑞士日内瓦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举办的“东亚区域主义”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瑞士方面学者有日内瓦大学国际研究学院院长丹尼尔·沃纳博士,日内瓦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瑞纳博士,教授海涅、布鲁纳,该中心高级研究员兼上海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张维为博士,瑞士亚洲研究协会学者安建国博士;大陆方面的学者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教授姜义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
期刊
期刊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1年5月11—13日在北京杏林山庄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10位院友(理事)出席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钱其琛同志非常关心这次会议,特地打来电话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向热情支持我院发展和建设的院友表示感谢。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特意为大会题词:“要爱人类,必先爱国;要爱国,必
期刊
期刊
德国联邦议院欧洲联盟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是德国议会下属的一个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12月德国第十三届联邦议院成立后设立。德国议会为何要新近设立这样一个委员会?它的法律基础是什么?在德国外交政策特别是欧洲政策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展前景怎样?这些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为了加强我校对俄罗斯问题的综合研究,经校领导批准,俄罗斯研究中心于2001年6月30日成立。我国著名外交官和国际问题专家、前驻俄罗斯联邦大使李凤林同志任中心主任。该中心的研究涉及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 该中心在成立之时,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了题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意义和
期刊
在人类政治思想领域,“民主”是一个长论不衰的话题。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思想家倾注自己的毕生精力研究它,也不知有多少人为实现民主的理想不惜赴汤蹈火,流血牺牲。“民主”的理想令人向往,“民主”的制度令人渴望。然而,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和不同的人对“民主”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在不同的国家与社会,民主的模式也不一样。如今,“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期刊
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前苏联以支持朝鲜作为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其在朝鲜半岛的主角地位。冷战后,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俄罗斯对半岛的影响力曾一度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仍是无以替代的,其在半岛问题上的作用也将是不容忽视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以冷战后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为基点,对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演变、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定位以及它在朝鲜半岛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求对冷战后俄罗斯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形成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
期刊
民主与法治是两个既高度关联又互相独立的概念。也是两个长期被误读和滥用的口号。尽管它们已经成为今日中国政治文化的关键词,但大量有意无意的歪曲仍然颇具主流意味,甚至还被目为“前卫”思想,这无疑是值得警惕和反省的。本文即试图在引用和梳理西方政治思想家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重新厘清民主与法治的概念,并且将它们与哈耶克所提出的“和平、自由、正义”三大基本价值建立对应关系,以期证明:“有民主无法治”和“有法治无民主”的政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取的,民主与法治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逻辑联系——这也正是宪政民主的价值所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