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方程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考验,而且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而在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提出求解方程的有效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五年级是小学的关键阶段,整个小学周期,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都有所增加。解方程不仅是小学时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初中阶段仍有延续和发展,所以学好方程的求解至关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教好解方程。
一、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方程是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鉴于刚开学,学生们注意力和专注度不高,另外,方程的思想学生们一时还难以接受,因此在讲授时,首先应该让学生理解方程的特点,学会判断和识别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展示,如天平等,给出方程形象和直观的解释。其次,在求解方程时,让学生感受到解方程的方法和思想,使得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将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比如说相遇问题,增加学生对解方程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解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利用等式性质,对方程进行简化,最终实现求解方程的目的。在课堂讲解时,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加强引导,让学生对解方程的原理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仍可借助天平,通过两端同时增减相同的砝码来实现平衡这一现象,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也可启发学生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相联系。在具体的解方程步骤中,教师要强调书写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切勿过于冗长和烦琐。如,3x-8=16,第一步写成3x-8 8=16 8,第二步写成3x=24,最后写3x=6即可。这样,解题过程清晰明确,计算过程不易出错,也体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树立了解题的思维。
三、发掘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对于方程而言,解的过程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探索解方程的不同途径,实现一个方程多种解法。例如,方程“3x 12=36”,最初采用的步骤是两边同时减去12,即“3x 12-12=36-12”。在学生熟练掌握后,老师可启发学生,换一种思路去理解,将12移项到方程右边,同时变号,得到“3x=36-12”,接下来合并方程的右边,得到“3x=24”,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3x=8”。此外,将方程的性质加以扩展,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时,方程的解保持不变。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启发学生观察方程中出现的数字特征。这样,方程“3x 12=36”会出现另外一种解题方法,即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可得“=x 4=12”,再通过移项得到“x=8”。对比这两种解法,发现第二种解法比第一种解法简单。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从而灵活掌握所学内容。
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交流互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解方程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五年级虽处于小学的高段,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有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如果教师整堂课都在不停地灌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势必会影响教学应有的效果。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更容易接受知识,消化所学内容。在解方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上黑板做题,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充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与讨论,弄明白方程的本质。学生们通过讨论加深了知识的印象,强化了记忆。同时,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要进行点评与归纳总结,从而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沟通教学的目的。
五、巩固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新知识需要巩固和加强,必须多加练习。学校的练习用书主要是课本和练习册,书上的题,教师在课上会逐一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将重点的类型题、易错题写上作业本上,进行再次强化与巩固。同步的练习册作为课后补充,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解方程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定期地进行解方程的专项练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掌握解方程,逐步地学会将方程的思想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实际问题的表象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可以合理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解方程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与探讨适用学生的教学方法,整理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改善学生学习數学知识的质量和学习知识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
小学五年级是小学的关键阶段,整个小学周期,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都有所增加。解方程不仅是小学时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初中阶段仍有延续和发展,所以学好方程的求解至关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教好解方程。
一、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方程是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鉴于刚开学,学生们注意力和专注度不高,另外,方程的思想学生们一时还难以接受,因此在讲授时,首先应该让学生理解方程的特点,学会判断和识别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展示,如天平等,给出方程形象和直观的解释。其次,在求解方程时,让学生感受到解方程的方法和思想,使得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将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比如说相遇问题,增加学生对解方程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解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利用等式性质,对方程进行简化,最终实现求解方程的目的。在课堂讲解时,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加强引导,让学生对解方程的原理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仍可借助天平,通过两端同时增减相同的砝码来实现平衡这一现象,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也可启发学生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相联系。在具体的解方程步骤中,教师要强调书写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切勿过于冗长和烦琐。如,3x-8=16,第一步写成3x-8 8=16 8,第二步写成3x=24,最后写3x=6即可。这样,解题过程清晰明确,计算过程不易出错,也体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树立了解题的思维。
三、发掘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对于方程而言,解的过程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探索解方程的不同途径,实现一个方程多种解法。例如,方程“3x 12=36”,最初采用的步骤是两边同时减去12,即“3x 12-12=36-12”。在学生熟练掌握后,老师可启发学生,换一种思路去理解,将12移项到方程右边,同时变号,得到“3x=36-12”,接下来合并方程的右边,得到“3x=24”,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3x=8”。此外,将方程的性质加以扩展,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时,方程的解保持不变。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启发学生观察方程中出现的数字特征。这样,方程“3x 12=36”会出现另外一种解题方法,即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可得“=x 4=12”,再通过移项得到“x=8”。对比这两种解法,发现第二种解法比第一种解法简单。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从而灵活掌握所学内容。
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交流互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解方程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五年级虽处于小学的高段,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有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如果教师整堂课都在不停地灌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势必会影响教学应有的效果。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更容易接受知识,消化所学内容。在解方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上黑板做题,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充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与讨论,弄明白方程的本质。学生们通过讨论加深了知识的印象,强化了记忆。同时,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要进行点评与归纳总结,从而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沟通教学的目的。
五、巩固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新知识需要巩固和加强,必须多加练习。学校的练习用书主要是课本和练习册,书上的题,教师在课上会逐一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将重点的类型题、易错题写上作业本上,进行再次强化与巩固。同步的练习册作为课后补充,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解方程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定期地进行解方程的专项练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掌握解方程,逐步地学会将方程的思想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实际问题的表象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可以合理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解方程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与探讨适用学生的教学方法,整理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改善学生学习數学知识的质量和学习知识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