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

来源 :搏击·体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ss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重大比例,农民身体素质的好坏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对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有重大的意义。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一步步推进,作为农村精神文化方面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意义也日渐突出。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而,我们必须认清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发展对策进行积极的引导探索。这对于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农民生活素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体育 问题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27-04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其中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多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充分肯定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中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便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体育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政治文明建设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农村体育已然成为了农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农村体育也一直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难点以及薄弱环节,因而,可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好契机,全面发展农村体育,为实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提高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1 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如今,政府相关部门也在开始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在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自然也包括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现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开展,在农村也修建了许多健身器材,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健身器材的修建,农村公共体育场馆的修建对提高农民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政府对于新农村体育建设的投资有限,虽然对于改善农村基础体育设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却难以满意众多农民的需求。并且由于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够广泛,体育活动锻炼在农村的开展存在着很多阻力。当前农村体育的发展也仍处于开始摸索前进的阶段。针对这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等各方面的投资力度,必须努力完善农村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而努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但是农民仍然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团体,只有有效提高农民身体素质,才可保证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才可从真正意义上使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展农村体育的作用
  2.1 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虽然最新的统计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已有所下降,但仍然不能改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事实。现今,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开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民对娱乐活动、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应该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农村体育的有效发展,不但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而且对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
  2.2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实践证实发现,农村体育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因而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会使得农民有更多的精力与金钱去投入到体育活动锻炼中去,可见,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必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能够促进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2.3 提高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的初级阶段,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民的精神生活却仍得于初级阶段,走访许多农村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农民的业余休闲活动大多都是打牌赌博。因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农民的精神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农民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而从打牌赌博这种不良嗜好中解脱出来。农民通过参加体育活动锻炼,不但可以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还必须意识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让农民了解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开阔其视野,因而在此过程中对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3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问题分析
  即使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3.1 农民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许多农民都认为,自己每天干农活,进行体力劳动,因而便不需要再参与任何体育活动。与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没能够转变思想,没能够将农村体育列为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便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一方面,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少;另一方面,想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也找不到组织者,不知从何锻炼,不知怎样锻炼。除此之外,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认为必须要有钱才可参加体育锻炼;第二,没有相关政策的制定,没有相关部门的安排,农民就不需要参加体育活动;第三,认为必须要有专业的教师或教练员指导才可参加体育活动。总而言之,必须转变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才可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   3.2 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缺乏正规的管理体制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综合而言,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农村还很少有正规的农村体育组织,缺乏组织者,这样就使得许多想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因找不到组织而放弃锻炼。除此之外,缺乏正规的管理体制,虽然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许多农村都已经建成了一些基础体育设施,但是缺乏相关的管理,许多都处于废弃状态,能够利用健身器材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很少。据统计,农村人口相比城镇人口而言,其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十分低,并且这种差距还正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3.3 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不足,人才不足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农民生活水平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国家对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预算也相对较少。综合上述多种原因,使得用于投入农村体育发展的资金就更少了,这就使得当前我国许多农村体育组织部门以及管理部门都成为了“摆设”。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十分简陋,能用于举办大型体育活动的场地更是稀缺,很难满足广大农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除此之外,农村体育人才方面的不足也成为了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原因之一,缺乏体育人才,使得农村体育活动陷入一个无人教导的发展误区。
  3.4 沿海发达城市农村与贫困山区农村发展距离较大,发展极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首先发展了沿海周边城市,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但中西部的山区农村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却有着极大的差距。据调查,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农村,许多农民其生活状态仍处于温饱的层面,因而根本没有余暇的金钱与时间去开展体育活动,而比如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他们的生活质量就相对较高,体育活动的开展也相对较好,因而,农村与农村之间因为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发展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
  4 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路径
  4.1.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毋庸置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必须重视三农问题的发展,在发展农村体育方面,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将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活水平为目的,以寻求和谐发展的道路。
  4.1.1.1 农民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所在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三农问题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农村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领域。农民身心健康得不到实现那么也就难以实现农民的生活小康;农民的生活小康得不到实现也就难以实现全中国的小康,因此,注重农民身心健康的发展,关注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要求,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农民问题方面,需要提高的不只是物质层面,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体育活动可成为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此意义上而言,农民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所在。
  4.1.1.2 农民康泰是国家强盛的基本保障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应将身体健康水平放在首位。因为,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可从事劳动生产,只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去享受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去参加体育活动。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最根本目的便是为了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群体是我国最主要的群体,因此,只有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农民康泰是我国国家强盛的基本保障。
  4.1.1.3 农村体育是国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占总土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在国家体育的发展方面也一定要将它与农村体育相结合,农村体育发展的如何也应成为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甚至可以说,农村体育的发展水平才能够真正反映国家体育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必须努力改变现今农村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大对农村体育的资金、人才方面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制度基础,使得农村体育能够顺利发展。
  4.1.1.4 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体育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发现,在我国的优秀运动员当中,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于农村。农村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而言,更能够吃苦耐劳,更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而农村成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来源地。以前,在农村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年龄过大的问题,而出现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落后,许多运动天才,往往会在缺乏“伯乐”的原因之下没能成为“千里马”,而只能是默默无闻;或者遇到“伯乐”,但是“千里马”已老,也错过了其成长的黄金时期,这无疑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损失。试想,如果在农村,农村小孩从小便有机会参加多项健身与竞技体育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后备人才储备。可见,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也可促进“全民健身”与“奥运金牌”两大战略的协调发展。
  4.1.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在我国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当中,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方面应该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应努力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1)按地域布局。因为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等各方面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所以在农村体育的发展方面也应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以及交通状况等各项因素,做到不同区域不同布局。最基本的体育设施要做到村村都有,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可视情况修建一些体育场馆。在体育设施与场馆的修建时要有前瞻性,便是要结合现实条件,做到科学规划,使其体现出布局的合理性。比如:对于人口密度较小的村落,其足球场便不需要村村都有,可根据村落距离以及村落人口等因素而进行规划建设;在山区体育场地的建设中,因为地形的特点,便不需要一味的强调正规的场地标准,应以适合农村人口参与运动为主要目的,在足球场地的建设方面,可以五人制足球运动为主要发展方向,可修建多块小型足球场地,降低场地建设所带来的不便,也可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运动。   (2)按民族特点布局。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55个,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其自身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在民族区域,不但要帮助其开展一些大众体育项目,同时也要支持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因而在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进程中,除建设一些大众项目器材之外,还应该根据不同民族的民族传统项目的不同修建一些专门性的场地器材。例如,蒙古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赛马、射箭以及搏克,因而对于蒙古族的农村而言,可适当的修建一些赛马场,射箭场以及搏克场地。总之在不同民族地区要做到统筹安排,由简单到全面,做到步步扩展。这样不但可以发展农村体育,也能够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全面的发展。
  (3)按环境特点布局。一个地区的环境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改变的,与城镇体育的发展相比,在农村体育的发展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就显得更为明显。因此在发展农村体育方面就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对于适宜发展山地自行车的地区不可过分苛求改造而发展场地自行车运动场;在运动场地的建设方面,应该以小型便利为出发点,在山地地区,不可过份严格苛求场地的规范程度,应以地方适应性而修建。即使是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也不可脱离地方地域的特色而去盲目追求发展一些不适宜的运动项目。在此,还必须考虑到当地农民运动习惯的问题,发展农村体育的最主要目的便是促进农民身心健康,符合地域特征的运动类型更能够达到促进农民身心健康这一根本目的。
  4.1.3 借助外力,协同发展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可见,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在农村体育的发展中也必须积极寻求一切可借助的外部力量以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借助学校发展。当前,我国大部分行政村都设有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可通过农村中小学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这对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提供了条件。在农村中小学修建的体育场地以及置办的体育器材,不但可以促进农村青少年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当地村民也可共享学校场地与器材。只要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学生与村民交叉使用,可使场地器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因而可将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两者相结合,同时,农村体育也可得到学校体育在师资、技术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使得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都能够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2)借助企业发展。现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镇企业也越来越多,乡镇企业的开办也是国家扶持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乡镇企业必然会带来企业体育运动,企业体育运动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农村体育的发展方面应该做到与临近企业相互结合,做到整体全面规划,有机发展。例如:可由企业出资,农村提供土地以修建场地设施;企业出资在现有的场地上进行调整项目布局,再共同使用,使得场地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在借助企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借助企业的资金投入,这样可以弥补国家预算不足的缺陷。
  (3)借助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毋庸置疑,现今我国竞技体育已经走向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行列,国家级以及省级的多项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基地也大多新建在农村。即使这些训练场地在布局以及数量方面都远远赶不上农村体育发展的需求,但是,这些训练基地的建设对带动周边区域内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不但要考虑到一些大众健身项目,而且也需考虑与基础训练项目相互靠拢,可借助训练基地的优势来发展农村竞技运动项目,这不但可提高农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对国家体育运动事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竞技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泛的群体基础以及后备人才。
  4.2 寻求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途径的发展模式
  公共服务理念,是新世纪公共行政与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其中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共同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公共体育需求指的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体育需求,公共体育服务指的是公共组织机构为满足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通过以上定义,我们也可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定义为是农村公共组织为满足农村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整体而言,现今我国农村体育仍然不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当前,各方面资金的不足也成为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以及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现如今,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开始实现由政府单一供给向政府、社会、企业等多中心供给的模式转变。就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而言,对于贫困地区,应该是政府部门承担其主要供给责任。但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就可分散承担主体,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努力调动社会各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政府再予以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政策的时候,必须改变原有的“以农补工”的思想,建立起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型理念,加强对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效率。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包括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农村公共体育场馆等等。据调查统计发现,现今我国农村现有体育设施场地大部分都设在学校。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资源以及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资源。以此来带动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民身心素质的提高,也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当前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缺乏正规的管理体制、经济投入不足、场地设施不足、人才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不断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路径,农村体育肯定可以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文章采用文献查阅、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身体健康目标领域的理论构想与现实实施存在着差距。政府相关文件没有落到实处,学校或教师对《新课标》渗透力不强,课程资源的短缺不利于《新课标》的实施,学校的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普遍,出现了一系列身体肥胖和运动能力下降的人群。这需加强学校
期刊
摘要:我国人民生活的水平在一直提高,养身医学也在不断普及和完善,我国学生的饮食营养也得到较好的保障和提高,然而,身体素质却有所下降。在大学里,学生能有主动意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普遍较低,学生总体身体素质也偏低。文章通过对2006——2009级黄河科技学院非体育专业部分大学生2010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比较大学生在身体的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差异,对黄河科技学院在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及测试
期刊
商士芝,字德周,公乐亭人。精少林拳术,尤以力称。师景礼习艺于少林寺。士芝尽其技而又精悟,遂臻精妙。伟躯干长,眉几覆其目,貌恂谨如老农。不识者不悉其为武术专家也。授徒于城内财神庙时,以拳向井口下击,井水沸腾,示其徒以行功运气之法。自城至公乐亭路五里,以小指提布袋,内贮蓟钱二十四千,重二十四斤。往返来去,至老犹然。盖无一日一时不以锻炼为事。故能意力合一,形神俱化也。士芝殁于光绪六年,距今六十余年,而其
期刊
蓟县位于北京东道一百八十华里,处燕山南麓。境内有长城八十二华里,为塞下之地。由于地域之关系,蓟地民风悍勇,尚武成俗。唐人杜甫诗云“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故蓟民习武自卫意识颇强。据《蓟州志》载:元代黄崖关人刘某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善射箭。曾以箭退贼寇猱头工者,使关内民众得以保全。后刘某被追封为武略将军。又据史料介绍:下营镇有哥八坟,乃是明代末年有高氏兄弟八人,皆善武技,后有人诗赞云:杀贼同日死,
期刊
北少林武术起源于盘山北少林寺。它历经两百余年传承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学体系。商氏北少林武术朴实无华、刚劲松柔、灵活多变、虚实相兼,手法滚出滚入、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身法疾如箭、步法稳如泰山,并有拳打一线、拳打卧牛之地等特点。  北少林武术技术体系十分完整,拳脚、器械、合手、散手对练及养生功、武术内功无一不备。按本门方法训练可达到内外兼练、体用结合、阴阳相济、攻若狂风卷云,守则如文士气定神闲,然商
期刊
摘要:“中西部农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实施,旨在为中西部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以推动教师教育改革。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广西省“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培训策略进行研究,为中西部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更好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关键词:广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体育法学的走向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体育法学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法学的形成和发展从体育法的形成和体育法的学术组织与机构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些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主要从体育法教材的体例与内容、体育法的课程建设、体育法人才培养与招生这三个方面对体育学专业建设提出了见解,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法学 中国体育法
期刊
摘要:青少年气步枪是训练是最初级的阶段,是运动员技术成型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进行技术动作定型的最佳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训练对我们来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尤其对运动员自身的发展和对省一级队伍的输送及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文章就青少年气步枪运动员的训练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 气步枪 射击训练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
期刊
摘要:贵州喀斯特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古朴的民风、多彩的体育项目、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已成为开发特色体育旅游的宝贵资源。但体育旅游市场尚未成熟,旅游资源未被充分挖掘,没有形成独特的喀斯特体育旅游品牌,对外影响力小,应立足自我,引进市场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市场开发,开展旅游宣传促销,促使贵州喀斯特体育旅游市场成熟完善。  关键词:喀斯特 体育旅游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商仕芝(1795-1880)清蓟州(今蓟县)城西公乐村人,字德周,满州正蓝旗人,武术家,少林派武术商家拳创始人,以超群的武功,高尚的武德及广泛的支脉流传著称于世。  商仕芝祖籍关外铁岭县(今辽宁省铁岭市)。八旗入关,定鼎中原,商家随正蓝旗进关来到京畿,定居蓟州城西公乐亭村。公乐亭座落在燕山山脉盘山支脉五名山脚下,东离蓟州城五六里。山前有一望无际的沃野良田,山脚下有阳泉一座,溪水一泓,山青水秀,素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