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和大学师生自身素质提高的保证,更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措施,顺应了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但暂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完善教学方法,不断研究探索与实践,推进大学素质教育,从而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学;教育;素质;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扩展延伸,是以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专业知识、人文修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为教育内容,以大学师生基本素养和品格全面质变升华为终极目标的中国特色教育模式。
2013年9月30日,在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时,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然,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探索与实践,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一、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所缺位
1.人文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大学素质教育是内涵外延俱丰实的系统教育工程,但人文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一直普遍存在,并把人文课程的铺设视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公共课“重文轻理”、公选课“文多理少”现象,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密切而比其更为全面,但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的狭隘认识致使其“弱化”现象有所加重,通识教育代替素质教育趋势明显。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一项本土化创新,以知识传授为指向,仅适存于本科教育期的前半段;素质教育则是中国相对于应试(就业)教育的本土化创新,以人的发展为指向,涵盖思想、道德、通识、健康、专业、创新等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
3.专业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型、知识型人才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就业形势近年较为严峻,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大学教育的指挥棒,专业教育、科学研究至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无形中致使素质教育缺乏全面性和重强调轻落实、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生轻教师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课程设置缺位
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暂时还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稳定性和科学性,除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外,其他诸如人文、健康和创新教育类等课程较少,课时更少,而且位置不稳,教材也因职称和科研利益驱动而缺乏相对的规范性。同时,素质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现象也较为普遍,其相当一部分课程设置并非基于学生实际期望或需求,而是出于校方或教师的意愿和爱好,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起到启发引导作用,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奖评标准缺位
随着“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深化,从奖贷助学金到评先评优,大学对学生的奖励力度不断加大。但奖评标准看似公允,实则较为单一,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占比过重过大,甚至有的就是对其成绩的考察评估。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只重视学习成绩,而不注重整体素质及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群体不断扩大。
(四)教育氛围缺位
从大学师生的素质现状和其常规管理水平来看,大学素质教育氛围仍然不够浓厚,暂时还存在认识缺位、定位模糊、与多元文化融合缺乏深度、进取奉献风气淡薄、无心施教现象有所发展、校园建设缺乏文化风格以及文体活动缺乏普及性、吸引力和凝聚力等问题。
二、大学素质教育的推进举措
(一)转变教育理念,强化育人意识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谈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按蔡元培先生的诠释,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大学教育的回报,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育人意识,平衡好教学和研究的激励措施,研究探索与实践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
1.以“全面观”为基点研究构建完善的大学素质教育体系,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综合素养、整体能力、基本规范等环节制定大学素质教育质量国家标准,适时发布实施《全国大学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2.有机融合西方通识教育和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在本科教育前半阶段推行本土化通识教育,通过广博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训练,深入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识和素养,实现其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3.适应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刚需,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保护和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实践性教学比重的增加和实践性教学质量控制的强化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
4.加快大学素质教育保障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构建可量化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奖评标准,并引入评估机制。
(二)组建教育队伍,课堂导读引领
过硬的队伍和适宜的课程是大学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要从价值重构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对教师人格和治学行为予以约束,组建一支自身素质高的教育队伍,并强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课堂导读引领功效。
1.优化队伍。至善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和最深远的教育,但部分大学教师政治、人格、治学等修养较低,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观念淡漠,敬业精神欠缺,功利性思想浓重,文凭造假、学术造假现象屡有发生,甚至有的难以为人师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身教重于言传,大学素质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学生,以不同形式对教师予以素质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优化课程。课堂教学现在依然还是主体教学模式,应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合理开设幸福、婚恋、情商、健康、文化、艺术、音乐、美学、信息、环境等人文课程和创造学原理、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科技方法论等系列创新教育课程,以及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创造性强的实验、实践及研讨类等课程留足空间,真正使素质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课堂导读引领作用,充当点燃热情的使者,重新燃起大学生兴趣和爱好之火。
3.优化教材。逐步研究实施素质教育教材准入制度,对其编写与使用予以规范。
(三)改革教育方法,践行教书育人
大学素质教育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是一项孕育合格人才的系统工程,并非现有知识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显然,大学素质教育既非一门具体的课程和方法,也非哪一类教师的单独责任,需要教育主体全员自觉参与方可完成。
1.人文社科类教师要积极研究探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增强课程灵活性、生动性和实用性,避免条条框框和照本宣科。同时,还要加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体系问题的研究,探讨现代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
2.自然科学类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增强严谨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的素质教育责任,拓展课程的创新教育功效,并选用科学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诠释真理的可贵、知识的严谨,辅以生动的形式输出“正能量”,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加快新形势下体育、美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与提高。
4.管理、教辅、服务类教师要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己任,从健康、生活等方面强化管理和服务育人意识,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
(四)探索育人模式,夯实竞争基石
创新教育是大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根据创新、创业一般原理和规律而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实践证明,缺乏创新教育的素质教育,其体系是不科学的。因此,大学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做文章,一方面传承孔子“因材施教”和孟子“润物、成德、育才、解惑、自学”差别教育法,基于学生思维和才能的差异,设置有的放矢的教学计划,实行差别化培养。另一方面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实践“3+1”等教育模式,合理规划创新教育,最大化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栋梁之才。
(五)营造校园氛围,潜移默化熏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素质的培养始于人性的自觉,倚重心灵自悟与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营造不仅有必要,而且重要和有效。因此,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制定和实施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规划,积极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着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各种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学术性、文体性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打造读书等文化品牌,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大学素质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是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教育主体理当从教育自觉做起,转变教育观念,研究探索与实践,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改革教育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并构建其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方军.美国最好本科的教育风度[N].中国教育报,2013-9-12.
[2]李晓晴.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N].光明日报,2013-1-1.
[3]傅进军.大学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谢建军.对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5).
[5]周运清,陈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大缺失[J].学习月刊,2005,(1).
[6]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7]刘一鸣.浅议大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9).
[8]钱国兴,韩星臣.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
[9]孙明英,戴林富.大学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隐性课程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10]高杨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6).
[11]敬枫蓉.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理念与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责编:一 萧
关键词:大学;教育;素质;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扩展延伸,是以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专业知识、人文修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为教育内容,以大学师生基本素养和品格全面质变升华为终极目标的中国特色教育模式。
2013年9月30日,在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时,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然,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探索与实践,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一、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所缺位
1.人文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大学素质教育是内涵外延俱丰实的系统教育工程,但人文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一直普遍存在,并把人文课程的铺设视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公共课“重文轻理”、公选课“文多理少”现象,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密切而比其更为全面,但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的狭隘认识致使其“弱化”现象有所加重,通识教育代替素质教育趋势明显。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一项本土化创新,以知识传授为指向,仅适存于本科教育期的前半段;素质教育则是中国相对于应试(就业)教育的本土化创新,以人的发展为指向,涵盖思想、道德、通识、健康、专业、创新等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
3.专业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型、知识型人才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就业形势近年较为严峻,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大学教育的指挥棒,专业教育、科学研究至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无形中致使素质教育缺乏全面性和重强调轻落实、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生轻教师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课程设置缺位
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暂时还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稳定性和科学性,除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外,其他诸如人文、健康和创新教育类等课程较少,课时更少,而且位置不稳,教材也因职称和科研利益驱动而缺乏相对的规范性。同时,素质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现象也较为普遍,其相当一部分课程设置并非基于学生实际期望或需求,而是出于校方或教师的意愿和爱好,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起到启发引导作用,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奖评标准缺位
随着“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深化,从奖贷助学金到评先评优,大学对学生的奖励力度不断加大。但奖评标准看似公允,实则较为单一,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占比过重过大,甚至有的就是对其成绩的考察评估。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只重视学习成绩,而不注重整体素质及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群体不断扩大。
(四)教育氛围缺位
从大学师生的素质现状和其常规管理水平来看,大学素质教育氛围仍然不够浓厚,暂时还存在认识缺位、定位模糊、与多元文化融合缺乏深度、进取奉献风气淡薄、无心施教现象有所发展、校园建设缺乏文化风格以及文体活动缺乏普及性、吸引力和凝聚力等问题。
二、大学素质教育的推进举措
(一)转变教育理念,强化育人意识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谈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按蔡元培先生的诠释,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大学教育的回报,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育人意识,平衡好教学和研究的激励措施,研究探索与实践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
1.以“全面观”为基点研究构建完善的大学素质教育体系,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综合素养、整体能力、基本规范等环节制定大学素质教育质量国家标准,适时发布实施《全国大学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2.有机融合西方通识教育和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在本科教育前半阶段推行本土化通识教育,通过广博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训练,深入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识和素养,实现其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3.适应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刚需,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保护和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实践性教学比重的增加和实践性教学质量控制的强化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
4.加快大学素质教育保障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构建可量化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奖评标准,并引入评估机制。
(二)组建教育队伍,课堂导读引领
过硬的队伍和适宜的课程是大学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要从价值重构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对教师人格和治学行为予以约束,组建一支自身素质高的教育队伍,并强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课堂导读引领功效。
1.优化队伍。至善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和最深远的教育,但部分大学教师政治、人格、治学等修养较低,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观念淡漠,敬业精神欠缺,功利性思想浓重,文凭造假、学术造假现象屡有发生,甚至有的难以为人师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身教重于言传,大学素质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学生,以不同形式对教师予以素质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优化课程。课堂教学现在依然还是主体教学模式,应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合理开设幸福、婚恋、情商、健康、文化、艺术、音乐、美学、信息、环境等人文课程和创造学原理、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科技方法论等系列创新教育课程,以及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创造性强的实验、实践及研讨类等课程留足空间,真正使素质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课堂导读引领作用,充当点燃热情的使者,重新燃起大学生兴趣和爱好之火。
3.优化教材。逐步研究实施素质教育教材准入制度,对其编写与使用予以规范。
(三)改革教育方法,践行教书育人
大学素质教育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是一项孕育合格人才的系统工程,并非现有知识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显然,大学素质教育既非一门具体的课程和方法,也非哪一类教师的单独责任,需要教育主体全员自觉参与方可完成。
1.人文社科类教师要积极研究探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增强课程灵活性、生动性和实用性,避免条条框框和照本宣科。同时,还要加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体系问题的研究,探讨现代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
2.自然科学类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增强严谨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的素质教育责任,拓展课程的创新教育功效,并选用科学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诠释真理的可贵、知识的严谨,辅以生动的形式输出“正能量”,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加快新形势下体育、美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与提高。
4.管理、教辅、服务类教师要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己任,从健康、生活等方面强化管理和服务育人意识,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
(四)探索育人模式,夯实竞争基石
创新教育是大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根据创新、创业一般原理和规律而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实践证明,缺乏创新教育的素质教育,其体系是不科学的。因此,大学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做文章,一方面传承孔子“因材施教”和孟子“润物、成德、育才、解惑、自学”差别教育法,基于学生思维和才能的差异,设置有的放矢的教学计划,实行差别化培养。另一方面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实践“3+1”等教育模式,合理规划创新教育,最大化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栋梁之才。
(五)营造校园氛围,潜移默化熏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素质的培养始于人性的自觉,倚重心灵自悟与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营造不仅有必要,而且重要和有效。因此,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制定和实施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规划,积极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着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各种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学术性、文体性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打造读书等文化品牌,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大学素质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是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教育主体理当从教育自觉做起,转变教育观念,研究探索与实践,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改革教育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并构建其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方军.美国最好本科的教育风度[N].中国教育报,2013-9-12.
[2]李晓晴.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N].光明日报,2013-1-1.
[3]傅进军.大学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谢建军.对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5).
[5]周运清,陈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大缺失[J].学习月刊,2005,(1).
[6]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7]刘一鸣.浅议大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9).
[8]钱国兴,韩星臣.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
[9]孙明英,戴林富.大学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隐性课程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10]高杨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6).
[11]敬枫蓉.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理念与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责编:一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