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所谓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往往成为了机械的、古板的、填鸭式的讲授课堂。而诵读,这种自古至今在语文教学中最具亲和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教学手段却日渐衰微。本文就诵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见解和实际的操作办法,指出了诵读对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所起的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诵读 高中语文 第一使命
古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一个十分浅显、又易被忽略的道理——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靠的是反复诵读。但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很多教师不约而同地花大量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文章的分析上,追求的是“短、平、快”的教学效果,而不是通过反复诵读“自然而然”地理解和领悟。
不可回避的是,当前的高中课堂,一直在这样一种“庖丁解牛、条分缕析”的传统模式下挣扎徘徊,往往把一篇语言优美、意蕴丰厚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经典篇目的美感在这种看似高效的教学中渐行渐远,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这种盲目机械的理解中慢慢消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要以诵读为基础,要以情感为触媒,启发学生的个性,在释放个性的同时去捕捉作品的细节,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进而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乐趣。
具体来讲:
一、诵读——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是一个饱含激情的参与者。古人就曾说过“三分诗,七分读”,恰如其分的朗读有利于情感氛围的营造。从形式上说,诵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文章风格的多样化,就决定了朗读风格的多样化。朗读的语调或高亢或轻柔,或激越或悲伤,或急促或沉缓。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长沙》,上阕要读出诗人的意气昂扬,下阕要读出诗人的豪情万丈,最后三句要读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
当然也有教师以录音代替朗读,但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就在于它是游离在课堂之外的,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自然也是脱节的。所以,只有亲自参与了才能领悟,只有被感染了才能深刻,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把自己的探索和作品的思想进行一次淬火,阅读也才能个性张扬。
如果真正能把诵读当作学好语文的“第一使命”,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成为灌输知识的一潭死水。文本的思想、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构成三维的立体空间,巧妙利用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三者不断地相互撞击,把课堂演绎为激扬个性、彰显思想的摇篮。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不时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照亮了课堂,也点燃了学生的生命之火。尤其重要的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地前行,体验到个性化阅读带给语文课堂的灵动与生机。
二、诵读——需要感情的强烈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没有了激情就没有了生命。满怀激情的阅读会把平淡的读成生动的,会把平面的读成立体的,会把逝去的读成鲜活的。感同身受才能诉诸于情,有了自己感情的烙印,阅读才能真正走向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教改,有着许多的喧嚣与骚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却始终不能在“情”字上踏实渗透。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情感苍白,情感教育缺失,实在无法渗透。但对于教师而言,我们不能老是抱怨体系的缺憾。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是否饱含激情?如果脱离了教师的本体意识,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汶川大地震中一首小诗——《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不管你是满腹经纶或是目不识丁,无不潸然泪下。而我在课堂上阅读时,学生更是泣不成声。事后我也思考,为什这首小诗有这么大的魔力?而那些经典阅读却无法真正阅读出经典?答案在于,是否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教师诵读的激情能够点燃学生的激情。但教师的激情不能毫无节制地膨胀,必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抒发的氛围。而这却是我们教学中很难真正做好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一个人的精彩,而学生要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要么就彻底成了一个观众,教师注重“教”,而遗漏了“学”。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教师饱含激情的诵读只是一个引子,一架桥梁,真正要引出来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比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诵读起自己所写的一篇回忆散文,写的是我上中学时母亲的背影,那是为了我的学费,年近五十的母亲和一群女孩子外出打工,在窈窕的女孩中间,我母亲的背影是那么的臃肿不堪,我泪如泉涌,一辈子也忘不了。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诵读,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于是我让大家回忆和父母的交往,去捕捉生活当中的细节,结果大家踊跃发言,在体会了父母之爱的同时理解了作品着力刻画的细节,恰到好处地激发出学生的感情共鸣,课文主旨也就豁然开朗。
三、诵读——需要“言”“文”并重
诵读的过程,就是通过“言”感悟“文”的过程。“言”是修建知识大厦的黄沙、水泥,教师如果不能引领学生解决“言”的问题,这座知识大厦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文”是学习“言”的目标,只有建成了这座伟岸的知识大厦,这些黄沙、水泥才有存在的必要。“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是学生了解、欣赏泱泱五千年文明的途径;“文”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硕果。经典的文言篇目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仅是因为其语言文字的精练典雅,更是因为其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好书不厌百回读。古人学习最讲究一个“读”字,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心理学的角度,诵读能调动学生的口、耳、眼、脑等各种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诵读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诵读经典,披文入情,因情入文,由文明理,是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培养审美情趣、体味文章精髓、接受文化熏陶的不二法门。不读孙犁的《黄鹂》,如何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极致的美,不读韩愈的《祭十二朗文》,如何体会作者欲与韩老成生死相依而不得的辛酸哀痛,不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如何感受骈文的华美,作者的自信?
即使是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学生最难学的文言文,也应在诵读中实现“言”“文”并重,培养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意识。事实上,每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背后都是一位血肉丰满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他们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或慷慨悲歌,傲骨嶙嶙,或俯仰天地,哲思古今……站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个有着丰富而细腻内心活动的人,而不是陌生、干瘪的一篇篇课文。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语文老师的“第一使命”,仍旧是反复吟咏,通过反复吟咏,帮助学生把这个人“立”起来,让古人鲜活地站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跨过时间的距离,与文章背后的古人交流对话。
笔者所理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课堂,是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摒弃“繁难偏旧”、“满堂填鸭式灌输”、“用学科成绩简单地评价学生”的课堂,是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是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生难忘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应该先从“诵读”开始;诵读,理应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第一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证大中学。
【关键词】诵读 高中语文 第一使命
古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一个十分浅显、又易被忽略的道理——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靠的是反复诵读。但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很多教师不约而同地花大量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文章的分析上,追求的是“短、平、快”的教学效果,而不是通过反复诵读“自然而然”地理解和领悟。
不可回避的是,当前的高中课堂,一直在这样一种“庖丁解牛、条分缕析”的传统模式下挣扎徘徊,往往把一篇语言优美、意蕴丰厚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经典篇目的美感在这种看似高效的教学中渐行渐远,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这种盲目机械的理解中慢慢消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要以诵读为基础,要以情感为触媒,启发学生的个性,在释放个性的同时去捕捉作品的细节,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进而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乐趣。
具体来讲:
一、诵读——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是一个饱含激情的参与者。古人就曾说过“三分诗,七分读”,恰如其分的朗读有利于情感氛围的营造。从形式上说,诵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文章风格的多样化,就决定了朗读风格的多样化。朗读的语调或高亢或轻柔,或激越或悲伤,或急促或沉缓。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长沙》,上阕要读出诗人的意气昂扬,下阕要读出诗人的豪情万丈,最后三句要读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
当然也有教师以录音代替朗读,但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就在于它是游离在课堂之外的,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自然也是脱节的。所以,只有亲自参与了才能领悟,只有被感染了才能深刻,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把自己的探索和作品的思想进行一次淬火,阅读也才能个性张扬。
如果真正能把诵读当作学好语文的“第一使命”,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成为灌输知识的一潭死水。文本的思想、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构成三维的立体空间,巧妙利用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三者不断地相互撞击,把课堂演绎为激扬个性、彰显思想的摇篮。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不时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照亮了课堂,也点燃了学生的生命之火。尤其重要的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地前行,体验到个性化阅读带给语文课堂的灵动与生机。
二、诵读——需要感情的强烈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没有了激情就没有了生命。满怀激情的阅读会把平淡的读成生动的,会把平面的读成立体的,会把逝去的读成鲜活的。感同身受才能诉诸于情,有了自己感情的烙印,阅读才能真正走向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教改,有着许多的喧嚣与骚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却始终不能在“情”字上踏实渗透。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情感苍白,情感教育缺失,实在无法渗透。但对于教师而言,我们不能老是抱怨体系的缺憾。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是否饱含激情?如果脱离了教师的本体意识,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汶川大地震中一首小诗——《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不管你是满腹经纶或是目不识丁,无不潸然泪下。而我在课堂上阅读时,学生更是泣不成声。事后我也思考,为什这首小诗有这么大的魔力?而那些经典阅读却无法真正阅读出经典?答案在于,是否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教师诵读的激情能够点燃学生的激情。但教师的激情不能毫无节制地膨胀,必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抒发的氛围。而这却是我们教学中很难真正做好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一个人的精彩,而学生要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要么就彻底成了一个观众,教师注重“教”,而遗漏了“学”。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教师饱含激情的诵读只是一个引子,一架桥梁,真正要引出来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比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诵读起自己所写的一篇回忆散文,写的是我上中学时母亲的背影,那是为了我的学费,年近五十的母亲和一群女孩子外出打工,在窈窕的女孩中间,我母亲的背影是那么的臃肿不堪,我泪如泉涌,一辈子也忘不了。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诵读,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于是我让大家回忆和父母的交往,去捕捉生活当中的细节,结果大家踊跃发言,在体会了父母之爱的同时理解了作品着力刻画的细节,恰到好处地激发出学生的感情共鸣,课文主旨也就豁然开朗。
三、诵读——需要“言”“文”并重
诵读的过程,就是通过“言”感悟“文”的过程。“言”是修建知识大厦的黄沙、水泥,教师如果不能引领学生解决“言”的问题,这座知识大厦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文”是学习“言”的目标,只有建成了这座伟岸的知识大厦,这些黄沙、水泥才有存在的必要。“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是学生了解、欣赏泱泱五千年文明的途径;“文”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硕果。经典的文言篇目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仅是因为其语言文字的精练典雅,更是因为其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好书不厌百回读。古人学习最讲究一个“读”字,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心理学的角度,诵读能调动学生的口、耳、眼、脑等各种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诵读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诵读经典,披文入情,因情入文,由文明理,是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培养审美情趣、体味文章精髓、接受文化熏陶的不二法门。不读孙犁的《黄鹂》,如何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极致的美,不读韩愈的《祭十二朗文》,如何体会作者欲与韩老成生死相依而不得的辛酸哀痛,不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如何感受骈文的华美,作者的自信?
即使是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学生最难学的文言文,也应在诵读中实现“言”“文”并重,培养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意识。事实上,每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背后都是一位血肉丰满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他们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或慷慨悲歌,傲骨嶙嶙,或俯仰天地,哲思古今……站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个有着丰富而细腻内心活动的人,而不是陌生、干瘪的一篇篇课文。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语文老师的“第一使命”,仍旧是反复吟咏,通过反复吟咏,帮助学生把这个人“立”起来,让古人鲜活地站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跨过时间的距离,与文章背后的古人交流对话。
笔者所理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课堂,是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摒弃“繁难偏旧”、“满堂填鸭式灌输”、“用学科成绩简单地评价学生”的课堂,是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是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生难忘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应该先从“诵读”开始;诵读,理应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第一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证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