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所谓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往往成为了机械的、古板的、填鸭式的讲授课堂。而诵读,这种自古至今在语文教学中最具亲和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教学手段却日渐衰微。本文就诵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见解和实际的操作办法,指出了诵读对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所起的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诵读 高中语文 第一使命
  古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一个十分浅显、又易被忽略的道理——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靠的是反复诵读。但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很多教师不约而同地花大量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文章的分析上,追求的是“短、平、快”的教学效果,而不是通过反复诵读“自然而然”地理解和领悟。
  不可回避的是,当前的高中课堂,一直在这样一种“庖丁解牛、条分缕析”的传统模式下挣扎徘徊,往往把一篇语言优美、意蕴丰厚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经典篇目的美感在这种看似高效的教学中渐行渐远,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这种盲目机械的理解中慢慢消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要以诵读为基础,要以情感为触媒,启发学生的个性,在释放个性的同时去捕捉作品的细节,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进而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乐趣。
  具体来讲:
  一、诵读——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是一个饱含激情的参与者。古人就曾说过“三分诗,七分读”,恰如其分的朗读有利于情感氛围的营造。从形式上说,诵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文章风格的多样化,就决定了朗读风格的多样化。朗读的语调或高亢或轻柔,或激越或悲伤,或急促或沉缓。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长沙》,上阕要读出诗人的意气昂扬,下阕要读出诗人的豪情万丈,最后三句要读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
  当然也有教师以录音代替朗读,但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就在于它是游离在课堂之外的,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自然也是脱节的。所以,只有亲自参与了才能领悟,只有被感染了才能深刻,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把自己的探索和作品的思想进行一次淬火,阅读也才能个性张扬。
  如果真正能把诵读当作学好语文的“第一使命”,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成为灌输知识的一潭死水。文本的思想、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构成三维的立体空间,巧妙利用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三者不断地相互撞击,把课堂演绎为激扬个性、彰显思想的摇篮。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不时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照亮了课堂,也点燃了学生的生命之火。尤其重要的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地前行,体验到个性化阅读带给语文课堂的灵动与生机。
  二、诵读——需要感情的强烈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没有了激情就没有了生命。满怀激情的阅读会把平淡的读成生动的,会把平面的读成立体的,会把逝去的读成鲜活的。感同身受才能诉诸于情,有了自己感情的烙印,阅读才能真正走向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教改,有着许多的喧嚣与骚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却始终不能在“情”字上踏实渗透。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情感苍白,情感教育缺失,实在无法渗透。但对于教师而言,我们不能老是抱怨体系的缺憾。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是否饱含激情?如果脱离了教师的本体意识,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汶川大地震中一首小诗——《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不管你是满腹经纶或是目不识丁,无不潸然泪下。而我在课堂上阅读时,学生更是泣不成声。事后我也思考,为什这首小诗有这么大的魔力?而那些经典阅读却无法真正阅读出经典?答案在于,是否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教师诵读的激情能够点燃学生的激情。但教师的激情不能毫无节制地膨胀,必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抒发的氛围。而这却是我们教学中很难真正做好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一个人的精彩,而学生要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要么就彻底成了一个观众,教师注重“教”,而遗漏了“学”。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教师饱含激情的诵读只是一个引子,一架桥梁,真正要引出来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比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诵读起自己所写的一篇回忆散文,写的是我上中学时母亲的背影,那是为了我的学费,年近五十的母亲和一群女孩子外出打工,在窈窕的女孩中间,我母亲的背影是那么的臃肿不堪,我泪如泉涌,一辈子也忘不了。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诵读,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于是我让大家回忆和父母的交往,去捕捉生活当中的细节,结果大家踊跃发言,在体会了父母之爱的同时理解了作品着力刻画的细节,恰到好处地激发出学生的感情共鸣,课文主旨也就豁然开朗。
  三、诵读——需要“言”“文”并重
  诵读的过程,就是通过“言”感悟“文”的过程。“言”是修建知识大厦的黄沙、水泥,教师如果不能引领学生解决“言”的问题,这座知识大厦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文”是学习“言”的目标,只有建成了这座伟岸的知识大厦,这些黄沙、水泥才有存在的必要。“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是学生了解、欣赏泱泱五千年文明的途径;“文”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硕果。经典的文言篇目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仅是因为其语言文字的精练典雅,更是因为其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好书不厌百回读。古人学习最讲究一个“读”字,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心理学的角度,诵读能调动学生的口、耳、眼、脑等各种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诵读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诵读经典,披文入情,因情入文,由文明理,是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培养审美情趣、体味文章精髓、接受文化熏陶的不二法门。不读孙犁的《黄鹂》,如何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极致的美,不读韩愈的《祭十二朗文》,如何体会作者欲与韩老成生死相依而不得的辛酸哀痛,不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如何感受骈文的华美,作者的自信?
  即使是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学生最难学的文言文,也应在诵读中实现“言”“文”并重,培养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意识。事实上,每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背后都是一位血肉丰满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他们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或慷慨悲歌,傲骨嶙嶙,或俯仰天地,哲思古今……站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个有着丰富而细腻内心活动的人,而不是陌生、干瘪的一篇篇课文。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语文老师的“第一使命”,仍旧是反复吟咏,通过反复吟咏,帮助学生把这个人“立”起来,让古人鲜活地站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跨过时间的距离,与文章背后的古人交流对话。
  笔者所理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课堂,是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摒弃“繁难偏旧”、“满堂填鸭式灌输”、“用学科成绩简单地评价学生”的课堂,是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是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生难忘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应该先从“诵读”开始;诵读,理应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第一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证大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提出了新课程教学中要落实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高考备考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高雅的情趣,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符合时代主流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优化?要以处理好六种关系为突破口:教材、考纲与学生的关系;精讲与精练的关系;课本与专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要把教育的价值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要建立起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教学价值观,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绿洲,同时也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沃土。为此,我们要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而高效。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高效课堂应体现“三高”、落实“三讲三不讲”,教师要每日坚持“三”反思。  一、落实“三讲三不讲”——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三讲是指:重点讲、难点讲、易混易错易漏
在当今的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时代隔膜感与日俱增,古典诗歌被神秘化了、隔膜化了,他们或敬而远之、或浅尝辄止,他们面对诗歌鉴赏这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索然寡味。要改变这种困境,语文老师平常在古典诗歌鉴赏课堂上的方法指导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探究古典诗歌鉴赏的路径:  一、诵读感知以触动心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典诗歌讲究音韵声律的特性,注定鉴
关于阅读的意义,通常有“阅读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等鼓舞人心话语,而“生命的宽度”的拓展,也就标志着“自我”的升华。青少年学生正值快速成长和成熟的人生重要阶段,通过各种有益的阅读活动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对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意义重大。这里的“阅读活动”指的是除了阅读语文等学科的教科书,更多的还需要坚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进行书籍、网络等文本和非文本的阅读,
【摘要】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词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词人。本文从具体的文本解读入手,深入分析了李煜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情真、境真、意真、语真,从而揭示了李煜词的艺术本质。  【关键词】李煜 情真 境真 意真    李煜字重光,我国五代南唐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律。他的一生大致可分成两个时期:前期过的是纵情享乐的王侯生活;而后期,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正是如此不寻常的遭遇,使得他成为一位杰出的词人。  
[摘要]新课程改革至今,苏教版仅剩三篇鲁迅作品。对于日渐退出的鲁迅作品,笔者以为,长久以来对鲁迅的定位及对其作品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中尝试“平常化地走近”,让学生体悟鲁迅的过程变得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在平常中感受鲁迅的不平常,进而提升自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鲁迅作品 教学 平常    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我们再度捧读鲁迅的作品,是仍然选择仰着头“神化”他,还是抱着一颗平常心走近
闲笔——体悟还是解析  现当代文艺理论在文学解读时惯用解析、剖割的方式去肢解文本,理性的冰冷压制了中国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中重体悟、重赏鉴、重审美的优良传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传统的沦丧,美感的削减。  诗歌和散文都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尤其是诗化的散文和优美散文中诗化的句段,它们和中国传统诗词的神韵是气脉相通的,根骨是一脉秉承的。综观那些植根于中华诗词文化,传统文学底蕴深厚的近现代文人,他们散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积累,讲究方法,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兴趣,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  1.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抒发个性化见解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活泼的个性,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真情,写个性,崇尚学生的真实内心的吐露,挖掘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保证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用真心写,畅快写,倾诉生活的情感;保证
语文在高中众多的学习科目中,就像是一位温情脉脉、仪态万方的美丽女子。学习语文就如和美丽邂逅,作情感交流,应该是多么惬意酣畅的事情。可是事实上,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学生在听讲李杜诗歌时昏昏欲睡,经常苦恼学生的文学鉴赏成绩久滞不前。  这些情况的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各种原因,其中有一条在于教者自身,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文学素养有所欠缺。教师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依词解词,再好的文章听来也会味同嚼蜡。教
每每于三尺讲台阅读、走近、穿越《诗经》,感觉她恰似一脉纵深横流的水,细细的觳纹里藏了千年的秘密。朴素温暖的诗意里,我和着清远流转的歌谣,不倦地吟唱;我的学生,如一朵朵浪花,与我一起流淌、跳跃、奔涌。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如果说《诗经》是一脉水,《关雎》便是这脉水的源头。这优美典雅的序曲,款款而来,仪态大方,演绎了礼仪之邦的古典浪漫。青青河水畔,悠悠鸟儿情。春日水岸,绿草茵茵,雎鸠成双,嬉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