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文化翻译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正在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有效地对中国文化进行对外传播不仅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更是每一位中国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然而,作为培养高质量文化翻译人才基地的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意在基于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文化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 “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文化翻译能力;大学英语翻译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1-0044-03
  0引言
  中国数千年的璀璨文明及近年来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及其文化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中国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蕴含着巨大而又无形的整合力量。虽然国家早就明确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这一长期坚持的重大发展战略,且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较于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这一战略的推进速度还是有所滞后。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文化失语”和“中国文化赤字”现象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与中国要建立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目标相违背。由此,如何真正有效地实现中华文化的世界之旅,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都是关乎我们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作为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主力军的中国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提高其中国文化翻译能力势在必行。而培养大学生文化翻译能力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应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推介意识,多维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
  1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自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原来的句子补全翻译改为考查内容为中国文化相关知识的段落汉译英以来,很多学者就对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和翻译教学进行研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并通过课堂观察法及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课堂的教学现状特别是翻译课堂中对学生文化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发现总结如下:
  1.1学生中国文化素养较低,文化翻译能力总体欠佳
  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是进行语言输出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然而,很多时候,作为英语学习主体的中国大学生们可以用英语说出西方的圣诞节,汉堡、肯德基等文化知识,但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独有的文化,如馄饨、馒头、冰糖葫芦等中国特色饮食、节日习俗及“一国两制”“菜篮子工程”等特有词汇时,往往会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甚了解,无法用恰当的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而造成交际障碍或失败,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此外,考查内容主要为中国文化相关知识的段落汉译英作为一个独立的题型出现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卷上面已有数年,但是笔者从学生平时翻译作业、课堂测试和对历年四、六级真题考卷中段落翻译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得分很低,译文存在很多问题,如语篇缺乏连贯性、译文中语法错误,错句病句、搭配不当、机械对译、中式英语等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不少学生直接放弃该题型。
  究其原因,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重视程度、人生阅历、受教育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知识积累尚有欠缺,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致使学生文化翻译能力总体偏差,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1.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安排不合理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用于文化翻译“教”与“学”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状况,文化翻译教学一直处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边缘地带”,不受重视。一方面,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专门的文化翻译类课程。与翻译相关的内容基本都是教师利用课堂“缝隙”时间,以检查和促进学生对所学“听、读、写”等能力语言点的掌握为目的,对翻译题目进行“轻轻点水”式的讲解[2]。虽然也有个别教师基于自己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会间或结合翻译题目讲解一些翻译技巧,但受学时和课程进度的限制,往往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课时有限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关注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中国文化的引入介绍,致使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输入严重失衡,致使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特别是中国文化素养不高。在学生翻译学习无保障,中国文化素养不高的情况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可谓举步维艰。
  1.3 教材选用不科学
  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专门的文化翻译教材,学生所做的翻译练习要么源于学校统一订购的大学英语教材,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虽然这些教材在单元习题中会设置一些单句的英汉互译练习,用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课文中所学的词汇与句型等任务点。在内容设置方面,既无涉及翻译相关理论知识及翻译方法和技巧,也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还有些翻译练习来自教师自己整理的自编讲义,但这些学习资料大多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卷中的段落翻译题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并没有将翻译视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素养予以重视[3]。
  没有统一的文化翻译类教材,相关资料也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关知识的翻译只能各自发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难上加难。
  2提升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大学生文化翻译能力的建议
  张红玲(2001)认为,单向地导入西方文化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尚未考虑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现有的教师、教材和教法都无法满足文化学习的需要[3],这种描述可以说是我国许多高校英语教学的写照。长期以来,在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元素缺失,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低,致使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不强,这不仅造成了诸多对外交流的障碍或失败,还严重阻礙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2.1 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思想意识及其中国文化修养
  要提高學生的中国文化翻译水平,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很重要。作为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应该在关注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的同时,侧重关注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只有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具备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国文化素养,笔者认为首先要使学生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输入,然后再通过相应的中国文化相关类汉语语言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其了解汉语言与文化的魅力;其次当代英语教师在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时,应在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注重中国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加强汉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如鼓励学生多阅读人文经典书籍,培养学生文化底蕴,重视学生本土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可指导学生多读多写汉语文章,分析汉语表达方式和词汇含义,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修养,帮助学生提高中国文化翻译水平。除了上述通过合理的课堂课程规划和相关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外,还可以从文化氛围和文化体系入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适合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良好环境氛围。
  2.2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翻译综合素养
  学生各方面学习的最初阶段均源于教师,学生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不例外。然而,文化翻译教学是一门深厚的学问, 涉及到至少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问题[4]。文化翻译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翻译综合素养。虽然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拥有夯实的英语知识储备,但文化和翻译相关方面的知识却相对匮乏,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实际文化翻译能力相对低下,故只有首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文化翻译能力,教师才能将翻译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传递到学生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翻译综合素养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第一,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提高中外文化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待中西方文化知识,即在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的同时,也要对中国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掌握和认同感,特别注重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同时,英语教师必须深谙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利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指导学生的翻译练习;第二,英语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翻译素养,即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西方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也要重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传授,同时拥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掌握中西方翻译理论的精华,娴熟应对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灵活地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特别是中国文化的英译实践中去。此外,英语教师应利用进修、培训等形式进行自我充电,在夯实自身专业素养,特别是翻译知识的同时,主动学习、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深化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知识的理解,灵活且娴熟地将翻译知识与各国文化、其他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将自身文化翻译素养的提高作为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对待。
  2.3合理安排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中国文化翻译类课程,笔者建议大学英语教师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学生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有机融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译”能力的培养放至“听、说、读”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建立“把翻译作为语言基本技能来教”[5]的指导思想,制定翻译教学计划,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本土文化教育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加大中国文化渗透的力度,进而充分利用现有英语教材中提供的翻译材料,有理有序地把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力。
  此外,目前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针对英语“听、说、读”的练习较多,而针对翻译的训练却很少,涉及到翻译理论与技巧及中国文化的可谓凤毛麟角。加之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现状,笔者建议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第一,增设诸如中国文化概况、英语漫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英语教程等中国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来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要做好翻译必须深谙至少两门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故笔者建议增设中西方文化对比相关的选修课,使学生在了解不同语言在文化、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后,进行准确、地道的翻译;开设翻译相关选修课程,如基础翻译技巧、句子汉译英技巧等,激发学生对翻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相信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后,学生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3结语
  将中国丰富绚丽的文化展现给世界不仅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每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培养高质量文化翻译人才重要基地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与优化,竭尽所能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力,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63-66.
  [2]缪肖强.从 CET-6 翻译新题型考试反思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95-1799.
  [3]戴维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2-8.
  [4]Ivir.V.Procedur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J].In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0(2):346-350.
  [5]陈秀,贺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91-93.
  (责编:王锦)
其他文献
科技进步贡献率经济意义明确,能够直接反映技术进步因素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但数据需要量大,计算复杂。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及投入产出方法,以河北省农业为例,通过收集全国和河北省有关历史和预测所需数据,结合农业生产特点,提出了加权计算方法确定生产要素弹性系数和农业对河北省科技进步贡献度的计算方法,完成了河北省农业1997-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和2012-2020年对河北省整体贡献度的测算和分析,并得出重要结论。
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寻找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用系统评价方式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胰腺炎复发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12,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社会改革也逐渐深入,现阶段关于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何提高提问质量的相关探讨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要想通过高效的工作管理实现对新闻采访记者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就需要重视应用严谨的提问机制。本文对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何提高提问质量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促进现代新闻采访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事业单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也是社会改革中的重要部分,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社会整体事业改革的质量。事业单位在组织变革的同时会对员工进行变动,工作人员的情绪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事业单位变革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事业单位在组织变革时,应处理好员工关系。
针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问题,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清水混凝土施工质控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首先,概述了清水混凝土技术要点。其次,结合实例分析了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概述了技术应用管理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高校学生的人数在逐年递增,高校学生管理难度也逐渐增大。面对学生工作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的挑战,大数据可以帮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进行。如何将大数据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本文以大数据为切入点,分析大数据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影响。其次根据信息化重构的实施原则,提出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通过整体规划对高校学生管理与大数据结合提出具体的针对策略,以期为后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之下,建筑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追求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的同时,必须要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保障安全生产、安全施工,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奠定重要基础。就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不少企业和施工单位仍然存在片面追求建设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类高素质技术人员需求也日益增长。提高中职教学水平质量和重视中职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也愈发凸显重要性。数学作为公共基础学科,不仅在生活中还是在日后的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导致教学接受反馈少,教育理念和方法得不到改善。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角度分析,提出带动学生主动性和改善教学方法,使其发挥功能辅导作用的解决方案。
为了新疆棉花生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科学厘定棉花保险差异化费率,促进新疆棉花生产保险的健康发展。以1990~2019年新疆13个地级区域的棉花单产数据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估计各地的棉花产量风险损失率。并结合实际,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新疆13个地级区域的棉花生产风险进行了等级区划。区划结果与目前新疆棉花种植区域的分布和各地自然灾害状况一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股全球竞争的浪潮下,企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企业简介的英译文翻译则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企业简介英译文并不理想,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语言经济学则提出语言具有经济属性,正确有效的使用语言可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由此,本文拟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对己搜集的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文中存在的冗余现象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更加有效的语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