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思想成就及主要人物形象解读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金的《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缩影,通过深入刻画封建大家庭的历史,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在描写年轻人的生活与爱情的同时,也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过程。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赞扬了新一代年轻人的觉醒与反抗精神。成功地塑造出一批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文学人物。
  关键词:人物形象 悲剧 叛逆
  《家》呈现了一个大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支离破碎的过程,表面上看是在描写一个具体的封建家庭的兴衰变化,却又不仅仅局限于此。[1]通过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揭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势不可挡地将走向灭亡。
  一、主要人物形象解读
  (一)封建制度的维护者——高老太爷
  他是封建主义声音的维护者、形象代言人。高老太爷的性格蛮横残忍,也是在预示着同样专横与残忍的家庭、封建专制制度必然会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高老太爷在小说中是家族的掌门人,最高统治者,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人可以反抗他,他就是家里的土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觉慧被他禁足在家里,不允许参加任何学生活动,他包办婚姻,强行让觉民淑英接受他为他们选下的“如意郎君”“贤惠妻子”。将小丫头凤鸣当做礼物,去给冯乐山当小老婆,小丫头凤鸣因此而自尽。高老太爷就是一个虚伪、思想腐朽、道貌岸然的“君子”。实际上,他这个剥削者内心深处是空虚的,灵魂是肮脏的,被封建专制制度腐蚀了心灵的人,什么丑事、恶事都干得出来,而且干得心安理得。他身边那位打扮浓妆艳抹、说话阴阳怪气、走起路来扭捏至极的陈姨太,在一定的角度来分析,就是高老太爷内心的真实活动。
  (二)封建制度的牺牲品——高觉新
  他在《家》这部小说中,是作者艺术功力的最高展现。他的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懦弱,在懦弱中苟且偷生是他一生的写照。正是由于懦弱造就了他的性格中的矛盾成分,他接受了新的思潮,并且在内心深处引起了共鸣;另一方面,这样的思潮要求他与伴随着自己成长的家庭为敌,在感情方面,他仍是留恋这个地方,确实是一个让人为难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默不作声,忍气吞声,接受自己被统治的命运。他渴望能够自由地选择婚姻,与自己深爱的表姐结婚,他渴望冲破束缚,但是却没有胆量与父母对抗,表姐因为不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抑郁而终。觉新婚后,也深爱着妻子瑞珏,尽管他根本就不相信那些迷信的东西,但由于性格的懦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妻遭受厄运。[2]这也是他的双重性格,在应该反抗的时候退缩了,既对旧制度嗤之以鼻,又没有勇气走向新制度,成为一个彻底的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二、《家》的思想成就
  第一,《家》最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表达出了对封建旧势力的反抗和对封建腐朽制度的批判精神,透过小丫头鸣凤在受到迫害后自尽这一悲剧看到作者在悲愤中控诉着封建礼制制度吃人的本质。觉慧是在新思潮的影响中诞生的新一代民主力量的代表人物,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就看不起出身卑微的人,他平等待人,最终与鸣凤自由恋爱了。但是高老太爷却将小丫头鸣凤当做礼物,不顾鸣凤的反对,蛮横地将她送给已经60岁高龄的冯乐山当小老婆,鸣凤是爱觉慧的,为了不玷污他们之间的感情,保全自己的清白,毅然地选择和这吃人的封建礼教抗争,最终投湖自尽。15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与这个世界告别了,让人心中一团怒火中烧,痛恨这腐朽没落的时代。
  第二,巴金在写作的构思上,从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角度,随着时间线向前推移,最终再现了历史的“五四”运动,并以此为切入点,突出反封建的主题思想,这也是《家》的第二大思想成就,通过“五四”运动来对传统的中国文化风俗、社会现状进行批判,以历史为根据,使得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第三,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在《家》中性格蛮横、行动专制,他的心灵丑陋,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伪君子。他经历了儿孙堕落和叛逆,最终无法再继续支撑下去,一步步走向毁灭。通过这样的剧情线路发展,预兆着封建大家庭存在的合理性已经没有了,它们和制度全盘的覆灭,只是最后的时间问题,同时,也歌颂了新一代青年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3]
  三、结语
  在《家》这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中,巴金通过自己的笔成功地塑造了多个典型的、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通过他们的遭遇和行为深刻地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批判,很多读者看了他的书加入了革命事业,这也是巴金在促进社会良性变革中的一个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经武.《家》——巴金文学创作的总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
  [2]王俊忠.“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3]肖雪艳.试论巴金《家》的艺术特色[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05).
  (作者简介:林子萱,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要想加深对其诗的理解,分析诗中意象是关键。本文通过介绍云彩、金柳、笙箫、青荇、波光以及天上虹这些意象,分析它们在诗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情感意义,为《再别康桥》的读者加深理解本诗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再别康桥》 意象 象征意义  诗歌中的象征对于诗歌的感情基调有着重要的意义,读者要想全面地、透彻地了解一首诗,要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
摘要:语言会随着时代文明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而语言的变革也代表着社会文明的变化和发展。在20世纪,中国文人发起一场“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文化思想的变革,也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中就有以胡适、鲁迅等人发起的倡导白话文的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化融合时的产物,是一场思想文化创新,鲁迅先生更是发表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场运动为之后的“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摘要:《呼啸山庄》是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以女性细腻的笔触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家族之间的矛盾融入在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中。在时间的安排上,作者将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交错颠倒,在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相互穿插中,交代了人物家族之间的矛盾。同时,作者在天气和季节两个方面也有突出的描写,让人物的角色和情感更加饱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呼啸山庄》里的时空是有限制的,并且在“过去”与“现
摘要:甄士隐和贾雨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他们代表着不同人生际遇下不同的自我选择,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士人心态的深刻反思与儒道互补思想的思考。就二人人生经历而言,甄士隐更多地代表着中国道家文化引导下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但在某些阶段还是带有儒家士子的鲜明特征;贾雨村的宦海沉浮之路则更多的是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追求。“一甄一贾”,即“亦真亦假”,表明了一种不可调和的互补与矛盾
摘要:《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最广为人知的一篇散文作品,他出色的写作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异常优美的书中世界,文中的意境描写如同在仙境漫游,字字句句蕴藏着诗情画意,将朱自清的喜爱与欣喜之感表达得淋淋尽致,实乃现在散文的楷模。  关键词:意境美 立意新 画面美 色彩美  很久一段时间以来,现代的散文家在作品中,都执著地追求着散文的意境。这里所说的意境,就是指将自身的感情放置在一个虚拟的场所里,被营造出一个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经过一年多的此消彼长,尽管当前北京市大部分商业项目已基本走出商住倒挂的窘境,但热市之下仍有洼地存在受住宅调控政策影响,商业地产引发投资狂热追捧,一度备受冷落的商业地
(SCD)按各一级学科人均载文量相同的方法确定各一级学科期刊的入选数量,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自然科学各一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各一级学科
摘要:传统文化塑造了特定区域的人的意志、情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以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点,重点论述了中原地区形成文化自觉的人文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研究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化的协调发展,切实做到让传统音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传统音乐 文化自觉 文化产业  中原地区传统音乐文化丰富,是人们个人情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