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姬十三,本名嵇晓华,75后,复旦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后不出国、不进企业,是科学专栏的自由撰稿人。在5个月之后,他把一批“孤独”的科学作者组织起来,成立了群博“科学松鼠会”。松鼠会能量爆发之快之大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人们欣喜地发现,科学原来可以如此Sexy。
“焦虑就是患得患失,当你与某样东西的得失陷入拉锯战的时候。焦虑感就油然而生。因此,治疗焦虑症有两种捷径:彻底失去某物,或者牢牢拥有。英国作家德·博顿指出,观看古代废墟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因为面对历史久远的石头,我们会觉得急吼吼地去获得成就是多么俗不可耐的事,而且你大概不会萌生拥有它们的念头。你还能随手找到缓解焦虑症的一系列工具:河莉秀、茂陵、新疆干尸、大西洋洲、外星生物、流星雨。”
上面这段话节选自姬十三的科学专栏,听上去是不是让人心里麻酥酥的?这也是为什么姬十三的专栏被众多读者追看的原因。他笔下的科学有股浓浓的人情味儿,文字特别友好。讲的都是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模模糊糊感觉得到、只是没有仔细想过或者想不明白的事情,让你愿意去了解、去探究、去倾听。虽然这个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不愿被人说成具有“文艺气质”,但人们还是坚持认为,这个理工男与众不同。
如果看他的文章,感觉这个文理通吃的人应该有颗七窍玲珑心,不过面前的人长得很清秀,也很腼腆。有的人问一答十,说了此想到彼,那就继续说彼。姬十三说话则像答题,谈自己的性格时就更泛泛。或许像松鼠会成员喜欢调侃他的那样——“内心热烈”。
科学松鼠会的办公室在北京崇文门一栋居民楼的顶层。顶层举架比较高,又可以被间隔成两小层。下层年轻的“松鼠”们在电脑前工作,上层的小间可以会客。除了墙上贴了Logo,房间里的布置仍然以舒适、居家为主。只要牵上一条网线,姬十三就可以和一群年轻人快乐地在这里工作、传播科学了。
理科男的文科情怀
姬十三如果学文科,大概也能学得很好。在高中读书时,他并不是坚定站在理科阵营里的学生。分科之前,他在班里文科排名第一,理科排名第五,为了能更广泛地选择专业,才选择了读理科。他喜欢哲学,在大学时也常写点诗当作业余爱好。只不过那时他的文学和EQ的天赋还处于自我消化阶段,没有机会全力爆发出来。
2004年读博士时,姬十三突然想“写点东西”,于是将自己的论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在网上投给了几家杂志。一位主编给他回了信,认为他是“可以培养”的。他的科普写作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博士毕业时,他已经同时在为几家杂志撰写科学专栏,并在一家杂志开设科学问答,在业内小有名气。
如果人人选择职业都可以完全遵循内心的喜好,也就没有那么多工作的烦恼了。生物学博士有两大坦途,也是姬十三多数的同学们选择的:出国深造,或者进入研究所和药学、生物学企业。在家人和外界的眼中,神经生物学博士出来做科学作家,是有些屈才了。父母开始也反对姬十三弃理从文。“但后来父母也默许,所幸他们都是开明的人。”姬十三说。
科学不光可以用,
还可以欣赏
一毕业就成了自由职业者,姬十三没感到什么不安。做了五个月的自由撰稿人,姬十三发现,这个圈子其实很小,圈子里的人也很孤独。姬十三说:“国内科学作者的报酬比较低,能全职写作的不多。科学写作需要相当的专业背景、学术素养,还要具备表达能力。写作条件其实很艰苦,但影响力却不大,能得到的回应也有限。他们一般不善于与传统媒体做各种合作和互动,也不善于推销自己。”
除了科学作者自己的局限,大环境留给科学写作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科学本应是很温暖的东西,积极、努力地去解释现象,帮人们打开未知、战胜恐惧,但近年来,人们感觉科学殿堂高高在上,越来越冰冷和遥不可及。当科学对自己没有实用价值时,就丢给科学家束之高阁。姬十三也感到科学之美正在被忽略:“科学当然有实用价值,也是以实用价值为基础的。但科学不仅能被拿来用,也可以拿来像电影和音乐一样欣赏。科学其实是一个特别丰富的体系,其中的美无以言喻,几辈子也研究不完。让人们爱科学、欣赏科学,其实就是让人们用理性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
于是,2008年春节后,在一次“孤独者”们的聚会上,姬十三提议组织一个群博。有了群博,既可以上传大家的最新作品,互相交流,也能用集中效应扩大影响,增加与媒体的合作,帮助争取稿费,还能培养新的科学作者。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做科学的人效率果然高,2008年4月28日,名为“科学松鼠会”的群博就正式上线了。
之所以叫科学松鼠会,因为“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
或许科学松鼠会创始之初只是一个互相取暖的松散组织,但十几天后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迅速将松鼠会的能量激发出来。地震当天下午,松鼠会就贴出一篇原创文章《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又在随后的20天内发稿30余篇,纠正了很多地震的常识性错误,被众多媒体转载,日IP点击量达到了16000人次。
松鼠会一夜之间被大家熟知,姬十三也希望利用这个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播科学的美感。科学的起点现在被放得越来越高,成了专业人士才能用的工具。但日常生活中就遍布着许多没有标准答案、等待人们去思考的题目。引导人们从这些小事中爱上科学,科学作者也自然会找到广阔的天地发挥。
用这样的思路,姬十三设计了一个明星栏目:Dr.Y0u。意思就是“你自己就能成为Doctor”。这个栏目会设计一些常见又刁钻的问题,你无法在Google或百度中找到答案,比如“为什么我刷牙时牙膏总会掉出一块”;“为什么吸鼻涕不会呛着但吸水会”;“为什么字看久了会变得陌生”等等。向所有读者征集答案,然后由松鼠会的专业评委会选出每期的优胜答案。
群体的智慧被开启,出现了很多很牛的答案。比如关于鼻涕的问题,有人这样回答:“呛着是因为管理气管、食管分流的那块小骨头(会厌骨)没反应过来,让该进入食管的水进入了气管。水的黏度小、流速快,会厌骨对水要从鼻子进入这种行为很不理解,从而呛着。而鼻涕被倒吸,最后进入的是食管。有一种擤鼻涕的方法,就是抽吸鼻涕,让它通过后鼻孔进入食管,然后再像吐痰一样吐出来就好了。”
从作者到管理者
松鼠会初剑时,姬十三曾经为了平衡收入,在一家美国百科网站工作,不过在前几个月离职了。这也是他做过的唯一一份传统意义上需要按时上下班的工作。对比自由职业者、传统职业和组织管理者, 姬十三觉得他们分别是对自己、对上级、对下属负责。相比较而言,对上级负责的职业可能不太适合自由散漫的他。
姬十三说,目前松鼠会满足了他对工作的全部幻想。松鼠会把他的专业与兴趣连接在一起,同时接触到了科学界、媒体、商业领域,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管理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发挥。当然,他还希望能走得更远。《读库》的老六有一次对姬十三说:你要把松鼠会当成百年协会做下去。这句话对姬十三触动很大。要将这样一个组织发展壮大,当然要用盈利模式来支撑。
目前松鼠会还是在依靠成员自愿自觉地贡献智慧,除了一些基本的服务器租赁费用,松鼠会没有太多支出。为了维持松鼠会的持续发展,姬十三注册成立了北京一群松鼠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做一些图书出版、媒体协作、线下活动的盈利业务。但姬十三在采访时总是提醒我要将公司与松鼠会的概念分开,开公司是为了“养”松鼠会,保证松鼠会能自给自足,而松鼠会将是永久的非营利组织。
管理知识他也在边走边学,毕竟松鼠会刚刚成立一年半,互联网这股湍流的力量会把松鼠会推向哪一步,谁都无法预测。但姬十三对将松鼠会维持下去还是很有信心,我问他觉得自己是否有经商的天赋,“应该有吧,毕竟我是个浙江人嘛。”
姬十三的独门道
科学本来就很美
虽然媒体总说我有“文艺气质”,可能是因为人们臆想中的理工科不善表达。但我也并不觉得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特别出众,科学本来就很美,文理本来也应该是相通的。
看科学也可以像看电影一样
科学以前要么是被人想得太神圣,要么是太妖魔。但我们希望是让科学流行起来,大家可以像看电影一样去欣赏科学。我们组织大家看一些经典的科学纪录片,请嘉宾来讲解。开办一些写作沙龙,做各种线下活动。这个圈子的人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灵活,大家就会消除那些对科学的误解,把科学当作爱好来看、来学习、来阅读。
我想做自由的工作
写作和科学都是我的爱好,我也擅长。企业的工作比较重复枯燥,做科学作者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认识很多人;薪水和刚毕业进外企做个小白领差别不大,我也可以接受。
民间组织的活力
过去科普主要由官方机构或者协会来做,我们作为民间组织,一出现就表现出优势:写作水平高,更新及时,传播速度快,与线下有很多互动,媒体争相报导,特别有活力。
为什么松鼠会不做营利
松鼠会的优势就在于免费地传播科学的美感,松鼠会的“小红猪”团队不断翻译国外优秀的科学外刊,我们都是在自愿自觉地做这些传播。即使以后热情会消退,用金钱刺激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不排斥未来有人来投资,但松鼠会和公司还是会分开运营,松鼠会的味道是不能变的。
“焦虑就是患得患失,当你与某样东西的得失陷入拉锯战的时候。焦虑感就油然而生。因此,治疗焦虑症有两种捷径:彻底失去某物,或者牢牢拥有。英国作家德·博顿指出,观看古代废墟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因为面对历史久远的石头,我们会觉得急吼吼地去获得成就是多么俗不可耐的事,而且你大概不会萌生拥有它们的念头。你还能随手找到缓解焦虑症的一系列工具:河莉秀、茂陵、新疆干尸、大西洋洲、外星生物、流星雨。”
上面这段话节选自姬十三的科学专栏,听上去是不是让人心里麻酥酥的?这也是为什么姬十三的专栏被众多读者追看的原因。他笔下的科学有股浓浓的人情味儿,文字特别友好。讲的都是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模模糊糊感觉得到、只是没有仔细想过或者想不明白的事情,让你愿意去了解、去探究、去倾听。虽然这个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不愿被人说成具有“文艺气质”,但人们还是坚持认为,这个理工男与众不同。
如果看他的文章,感觉这个文理通吃的人应该有颗七窍玲珑心,不过面前的人长得很清秀,也很腼腆。有的人问一答十,说了此想到彼,那就继续说彼。姬十三说话则像答题,谈自己的性格时就更泛泛。或许像松鼠会成员喜欢调侃他的那样——“内心热烈”。
科学松鼠会的办公室在北京崇文门一栋居民楼的顶层。顶层举架比较高,又可以被间隔成两小层。下层年轻的“松鼠”们在电脑前工作,上层的小间可以会客。除了墙上贴了Logo,房间里的布置仍然以舒适、居家为主。只要牵上一条网线,姬十三就可以和一群年轻人快乐地在这里工作、传播科学了。
理科男的文科情怀
姬十三如果学文科,大概也能学得很好。在高中读书时,他并不是坚定站在理科阵营里的学生。分科之前,他在班里文科排名第一,理科排名第五,为了能更广泛地选择专业,才选择了读理科。他喜欢哲学,在大学时也常写点诗当作业余爱好。只不过那时他的文学和EQ的天赋还处于自我消化阶段,没有机会全力爆发出来。
2004年读博士时,姬十三突然想“写点东西”,于是将自己的论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在网上投给了几家杂志。一位主编给他回了信,认为他是“可以培养”的。他的科普写作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博士毕业时,他已经同时在为几家杂志撰写科学专栏,并在一家杂志开设科学问答,在业内小有名气。
如果人人选择职业都可以完全遵循内心的喜好,也就没有那么多工作的烦恼了。生物学博士有两大坦途,也是姬十三多数的同学们选择的:出国深造,或者进入研究所和药学、生物学企业。在家人和外界的眼中,神经生物学博士出来做科学作家,是有些屈才了。父母开始也反对姬十三弃理从文。“但后来父母也默许,所幸他们都是开明的人。”姬十三说。
科学不光可以用,
还可以欣赏
一毕业就成了自由职业者,姬十三没感到什么不安。做了五个月的自由撰稿人,姬十三发现,这个圈子其实很小,圈子里的人也很孤独。姬十三说:“国内科学作者的报酬比较低,能全职写作的不多。科学写作需要相当的专业背景、学术素养,还要具备表达能力。写作条件其实很艰苦,但影响力却不大,能得到的回应也有限。他们一般不善于与传统媒体做各种合作和互动,也不善于推销自己。”
除了科学作者自己的局限,大环境留给科学写作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科学本应是很温暖的东西,积极、努力地去解释现象,帮人们打开未知、战胜恐惧,但近年来,人们感觉科学殿堂高高在上,越来越冰冷和遥不可及。当科学对自己没有实用价值时,就丢给科学家束之高阁。姬十三也感到科学之美正在被忽略:“科学当然有实用价值,也是以实用价值为基础的。但科学不仅能被拿来用,也可以拿来像电影和音乐一样欣赏。科学其实是一个特别丰富的体系,其中的美无以言喻,几辈子也研究不完。让人们爱科学、欣赏科学,其实就是让人们用理性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
于是,2008年春节后,在一次“孤独者”们的聚会上,姬十三提议组织一个群博。有了群博,既可以上传大家的最新作品,互相交流,也能用集中效应扩大影响,增加与媒体的合作,帮助争取稿费,还能培养新的科学作者。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做科学的人效率果然高,2008年4月28日,名为“科学松鼠会”的群博就正式上线了。
之所以叫科学松鼠会,因为“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
或许科学松鼠会创始之初只是一个互相取暖的松散组织,但十几天后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迅速将松鼠会的能量激发出来。地震当天下午,松鼠会就贴出一篇原创文章《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又在随后的20天内发稿30余篇,纠正了很多地震的常识性错误,被众多媒体转载,日IP点击量达到了16000人次。
松鼠会一夜之间被大家熟知,姬十三也希望利用这个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播科学的美感。科学的起点现在被放得越来越高,成了专业人士才能用的工具。但日常生活中就遍布着许多没有标准答案、等待人们去思考的题目。引导人们从这些小事中爱上科学,科学作者也自然会找到广阔的天地发挥。
用这样的思路,姬十三设计了一个明星栏目:Dr.Y0u。意思就是“你自己就能成为Doctor”。这个栏目会设计一些常见又刁钻的问题,你无法在Google或百度中找到答案,比如“为什么我刷牙时牙膏总会掉出一块”;“为什么吸鼻涕不会呛着但吸水会”;“为什么字看久了会变得陌生”等等。向所有读者征集答案,然后由松鼠会的专业评委会选出每期的优胜答案。
群体的智慧被开启,出现了很多很牛的答案。比如关于鼻涕的问题,有人这样回答:“呛着是因为管理气管、食管分流的那块小骨头(会厌骨)没反应过来,让该进入食管的水进入了气管。水的黏度小、流速快,会厌骨对水要从鼻子进入这种行为很不理解,从而呛着。而鼻涕被倒吸,最后进入的是食管。有一种擤鼻涕的方法,就是抽吸鼻涕,让它通过后鼻孔进入食管,然后再像吐痰一样吐出来就好了。”
从作者到管理者
松鼠会初剑时,姬十三曾经为了平衡收入,在一家美国百科网站工作,不过在前几个月离职了。这也是他做过的唯一一份传统意义上需要按时上下班的工作。对比自由职业者、传统职业和组织管理者, 姬十三觉得他们分别是对自己、对上级、对下属负责。相比较而言,对上级负责的职业可能不太适合自由散漫的他。
姬十三说,目前松鼠会满足了他对工作的全部幻想。松鼠会把他的专业与兴趣连接在一起,同时接触到了科学界、媒体、商业领域,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管理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发挥。当然,他还希望能走得更远。《读库》的老六有一次对姬十三说:你要把松鼠会当成百年协会做下去。这句话对姬十三触动很大。要将这样一个组织发展壮大,当然要用盈利模式来支撑。
目前松鼠会还是在依靠成员自愿自觉地贡献智慧,除了一些基本的服务器租赁费用,松鼠会没有太多支出。为了维持松鼠会的持续发展,姬十三注册成立了北京一群松鼠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做一些图书出版、媒体协作、线下活动的盈利业务。但姬十三在采访时总是提醒我要将公司与松鼠会的概念分开,开公司是为了“养”松鼠会,保证松鼠会能自给自足,而松鼠会将是永久的非营利组织。
管理知识他也在边走边学,毕竟松鼠会刚刚成立一年半,互联网这股湍流的力量会把松鼠会推向哪一步,谁都无法预测。但姬十三对将松鼠会维持下去还是很有信心,我问他觉得自己是否有经商的天赋,“应该有吧,毕竟我是个浙江人嘛。”
姬十三的独门道
科学本来就很美
虽然媒体总说我有“文艺气质”,可能是因为人们臆想中的理工科不善表达。但我也并不觉得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特别出众,科学本来就很美,文理本来也应该是相通的。
看科学也可以像看电影一样
科学以前要么是被人想得太神圣,要么是太妖魔。但我们希望是让科学流行起来,大家可以像看电影一样去欣赏科学。我们组织大家看一些经典的科学纪录片,请嘉宾来讲解。开办一些写作沙龙,做各种线下活动。这个圈子的人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灵活,大家就会消除那些对科学的误解,把科学当作爱好来看、来学习、来阅读。
我想做自由的工作
写作和科学都是我的爱好,我也擅长。企业的工作比较重复枯燥,做科学作者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认识很多人;薪水和刚毕业进外企做个小白领差别不大,我也可以接受。
民间组织的活力
过去科普主要由官方机构或者协会来做,我们作为民间组织,一出现就表现出优势:写作水平高,更新及时,传播速度快,与线下有很多互动,媒体争相报导,特别有活力。
为什么松鼠会不做营利
松鼠会的优势就在于免费地传播科学的美感,松鼠会的“小红猪”团队不断翻译国外优秀的科学外刊,我们都是在自愿自觉地做这些传播。即使以后热情会消退,用金钱刺激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不排斥未来有人来投资,但松鼠会和公司还是会分开运营,松鼠会的味道是不能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