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秦康骨胶囊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归秦康骨胶囊的稳定性。

方法

重点以药品的性状、鉴别、水分、芍药苷的含量为指标,观察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制剂归秦康骨胶囊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结果

强光、高湿及高温等稳定性因素对归秦康骨胶囊无明显影响;经6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及12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该制剂的性状无明显变化;当归、秦艽特征斑点清晰可见;未见吸潮;含量无明显减损。

结论

归秦康骨胶囊稳定性良好,可作为该品有效期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比较CT、MRI及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术前CT、MRI及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分期结果差异。结果 110例宫颈癌患者中,病理分期显示Ⅰa期3例,Ⅰb期37例,Ⅱa期27例,Ⅱb期19例,Ⅲa期13例,Ⅲb期7例,Ⅳa期2例,Ⅳb期2例。CT、MRI、超声分别分期诊断准确98例(89.09%)、106例(96.36%)和95例(86.36%);CT及超声分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颈隐性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颈隐性创伤性骨折患者影像资料,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股骨颈隐性创伤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82例患者,CT诊断可疑骨折16例,表现为骨皮质出现轻度扭曲;60例明确诊断为骨折,表现为骨皮质、骨小梁呈连续性中断,骨折断端显示良好对位。MRI诊断为明确骨折77例,T1WI显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骨髓腔有线状或条状低信号影;脂
目的探讨双能CT在高尿酸血症患者(HUA)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0例HUA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双能CT影像资料,并记录尿酸盐结晶及骨侵蚀情况,根据临床分期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Ⅰ期)、亚临床痛风组(Ⅱ期)、痛风组(Ⅲ期),分析各组间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双能CT影像的差异及临床分期诊断意义。结果 19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Ⅰ期48例,Ⅱ期37例,Ⅲ期105例。Ⅱ期、Ⅲ期患者BMI、血肌酐较Ⅰ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Ⅲ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手术治疗作为棘球蚴病首选治疗方式,存在适用范围小、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及患者负担重等缺陷。而药物治疗不仅是棘球蚴病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所必需的,更是手术不适用情况下的首要选择。本文结合苯并咪唑类药物的理化特性、药代性质,对苯并咪唑类药物新剂型的抗棘球蚴活性做一综述,为今后探索棘球蚴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技术(VRT)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肋骨骨折患者800例,均接受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进行MPR、SSD、VRT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图像对肋骨骨折的显示效果。结果 MPR检出移位骨折887处,未移位骨折274处,肋软骨骨折91处;SSD检出移位骨折841处,未移位骨折261处,肋软骨骨折87处;VRT检出移位骨折839处,未移位骨折275处,肋软骨骨折88处。MPR对肋骨骨
大骨节病是一种病因、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地方性骨关节病,致残率极高。大骨节病患者自身情况的差异和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导致治疗方法千差万别,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本质都是为了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本文查阅文献,对大骨节病治疗方法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旨在为临床诊疗过程提供科学的指导。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
目的了解某院常见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9年某院临床标本中检出的所有肠杆菌目细菌非重复菌株,分析不同种类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2019年1—12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发生VAP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