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大熊猫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zh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时10分,兽医院院长汤纯香组织场外所有男职工从梯子翻进饲养场,与黄炎等人汇合,进入大熊猫圈舍,开始实施对大熊猫的营救。
  此时,大熊猫圈舍已是面目全非。
  在“熊猫幼儿园”,运动场上遍布碎石、枝叶,居住在幼儿园里的14个小家伙被“风浪中的航船”颠吓得慌了神,全部爬到了园内的树桩上……这些小猫因年幼容易染病死亡,平日里都需要格外的呵护,而此时浓重的尘烟扼住了它们的呼吸道。工作人员迅速将这些小家伙抱下来,通过梯子转移出去,暂时放到中心大门附近相对安全的售票厅内。
  饲养场最里面是赠台的团团圆圆的圈舍,原本是饲养场最好的地方,依山而建,草木丰茂,而现在却成为坍塌最严重的地方,80%的面积已被滚落的石头掩埋。
  当人们赶到时,看到一只大熊猫正蹒跚着在废墟乱石之上寻找逃生之路,那就是团团。饲养员手里拿着食物缓缓向它走去,试图安抚它紧张的情绪;还有人守在山坡坍塌的一边,防止它误入禁区,丧生于飞石之下。兽医也闻讯赶来,他们要择机给团团注射麻醉药剂,以便将它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尽管团团圆圆是人类一手带大的,但毕竟是孔武有力的动物,情急之下也可能伤人,因此,饲养员和兽医面临的危险不仅有飞石,还有团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十几个小伙子终于将它抬进了较为安全的圈舍。
  团团圆圆的圈舍旁边是晴晴的小木屋,不过此时已成了巨斧下的劈柴,半边房间被压在乱石下面。值得庆幸的是,机灵的晴晴没有丧生于乱石之下,它躲到了没有倒塌的房间的一角。一块足有半间房大的石头将小木屋的门堵住了。饲养员谭成彬用石头在墙上凿出一个洞,然后钻进屋内。他抱起惊惶失措的晴晴,把它从洞口递了出来。
  当时,核桃坪通往管理局所在地沙湾镇的7千米长的公路已被滑坡阻断,而这里地处群山之中,根本没有大一点的平坝。两边的山体被地震撕出一条条“伤口”,“伤口”处不断向下滚落石头。白龙沟的出水量在地震后骤然减少,这意味着上游已被泥石流堵塞,形成了堰塞湖,而堰塞湖一旦发生溃决,倾泻而下的洪水就有可能淹没整个研究中心.核桃坪的情形非常严峻……
  16时50分,管理局副局长王鹏彦借来一台推土机开路,硬是打通了道路,从沙湾镇赶到了核桃坪。他在查看了饲养场的情况后果断做出决定:立即把未受伤的14只2007年出生的大熊猫幼仔转移到相对安全的沙湾。为了保证这批熊猫的食物供应和安全,王鹏彦组织工作人员再次返回饲养场抢出了一些奶粉和医疗、医药用品。
  17时30分,工作人员给14只大熊猫幼仔喂了一次奶,然后抱着它们乘车前往沙湾。
  18时06分,闯过在余震中不断垮塌的危险路段,大熊猫幼仔们被安全送抵沙湾广场。但是,还有一些大熊猫不得不被留在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从沙湾坐车到核桃坪去照顾它们。大灾后需防大疫,工作人员每天还要清扫圈舍,进行严格消毒。
  
  8个小家伙终于住进安全、宽敞的新家。
  
  
  地震使熊猫圈“流水潺潺”的供水系统遭到破坏,给大熊猫喂水得从远处一桶桶提来,然后再提进熊猫圈舍内,这加大了饲养员的工作量,而且频繁进出熊猫圈舍很不安全。每次余震袭来,熊猫圈舍都像被一双大手抬起又“扑通”地扔下。
  地震前,2006年出生的16只亚成体大熊猫除8只即将进京的“奥运熊猫”外,其余的都被关在紧靠山坡的一个大圈舍里。地震时,山体垮塌,滚滚而下的石头将坡上站立的树木全部砸断,将圈舍外的防护沟填满,还推倒了一段院墙,好在圈舍还算结实,没有被震垮。地震那天下午,饲养员们费了好大劲才将它们一只只地哄进圈舍。
  到5月15日,这8只大熊猫已被“禁闭”在狭窄的圈舍里整整三天了,虽然不缺食物,一天两顿,竹笋管够,但见不到人给它们造成的心理恐慌恐怕比地震还要厉害。当饲养员抱着粗大的楠竹笋来到圈舍时,它们马上凑过来,扒着栏杆站立起,一声不吭地向外瞅,而在往常,它们一看到饲养员就会发出小狗似的吠声,向人撒娇并索要食物。
  “老关着不行啊!得让它们到院子里透透气。”王鹏彦副局长说。
  工作人员花了整整一上午时间,把防护沟里的石头、断树弄了出来,又用钢筋把坍塌的圈墙修补好。谁想到,中午吃饭时的一个余震,又将防护沟填满了石头,一上午的活全白干了。经商议后,大家决定将这8只大熊猫搬到“奥运熊猫”圈旁边的大圈里。
  骄阳似火,小伙子们脱下外套,打着赤膊忙碌了近两个小时,才将8只大熊猫从圈舍中唤出,哄进铁笼子,最后转移到安全、宽敞的新家。大家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要山体不发生整体坍塌,这个圈舍应该是安全的。也许今年整个夏天,它们都不能回到原来的圈舍了。
  
  这里山势陡峭,基本上都是呈60度角的狭小陡坡,甚至还有呈90度角的5米高的悬崖。如何将120千克重的茜茜送回家呢?在驻扎卧龙抗震救灾的重庆交警部队和重庆十三军三十七师的增援下,借助绳子和滑轮等工具,茜茜终于在当天19时被安全送回饲养场。茜茜安全了,小分队队员及部队官兵们也累瘫了。
  
  公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刻也不离开女儿。
  
  地震前,公主与两个9个月大的女儿也住在“熊猫别墅”,院子里有几棵十几米高的冷杉。公主的女儿在院子里玩耍时,常爬到高高的树梢上,任人呼唤也不下来,有时甚至在树上呆一整天。为了把它们弄下来,得费好大周折。所以,在没有专人看顾时,它们经常被关在“闺房”里。
  5月12日,当发威的大地推翻圈舍后院的院墙时,公主本来可以奔向“自由”的,可它却叫着在圈舍周围打转,因为它的两个女儿被关在一个小间里。大难之际,公主拼着性命守在女儿们身边。
  由于情况危急,工作人员担心泥石流会淹没整个饲养场,就将公主的两个女儿与“熊猫幼儿园”的其他大熊猫幼仔一起转移到了沙湾。母女分离后,公主的眼神显得特别焦虑和无助……
  到5月18日,幼儿园的大熊猫幼仔们被搬回核桃坪原来的家。公主终于与它的女儿团聚了。地震前,公主从来都是自顾自地吃竹笋,或者独自在院子里溜达,而现在,它一刻也不离开女儿。一个女儿黏在妈妈身边,公主不停地用舌头舔它,亲不够的样子……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大熊猫母性的一面。
  
  毛毛,给天堂的孩子们带去欢乐……
  
  毛毛出生于野外。2000年11月,当人们在野外发现它时,还在哺乳期的三个月大的毛毛连冻带饿,已经奄奄一息。当时它瘦小得仅有哈巴狗大小,浑身毛支愣着,又长又乱,所以大家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毛毛。
  2008年春天,毛毛成为18只“准妈妈”中的一员,从繁殖圈舍挪到“熊猫别墅”,有卧室,还有一个宽敞的后院。
  地震后,毛毛失踪了。地震时,山坡飞起的石头将毛毛圈舍的厚厚的玻璃墙砸出一个洞,因此大家都满怀希望,以为毛毛从地震开的“后门”中“自我放归”到山野去了。
  然而,20多天后,人们在清理毛毛圈舍的乱石时,发现了它的尸体——它也许在地震发威的那一瞬间就被埋在了滚石之下……
  毛毛遇难的噩耗压在工作人员的心头,尤其是繁殖组的饲养员更是难忍心中的悲痛,痛哭不已。6月10日上午,研究中心为毛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毛毛去了天堂,相信它会给在这次大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带去欢乐。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地震前,这里有圈养大熊猫63只。大地震改变了卧龙山河的模样,但由于人们的拼力营救,卧龙大熊猫圈养种群并没有受到重创,活下来的大熊猫目前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安然无恙。5月18日,进京大熊猫提前离开卧龙,24日顺利抵达北京动物园。
  
  来自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报告
  撰文 李德生 郭勤 供图 李伟 王承东
  2008年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距离震中直线距离不足20千米的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因地震造成周围山体多处发生大型滑坡,致使大熊猫圈养、科研、后勤等基础设施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生活在这里的63只圈养大熊猫中有6只失踪,全部32套大熊猫圈舍有18套毁坏,14套严重受损,不能使用。地震还造成电力、通讯、交通一度全部中断,圈养大熊猫面临食物供应紧张、圈舍严重不足、饮用水源被污染以及次生灾害威胁等生存困难。
  多年来,经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随着大熊猫人工繁育中“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幼仔成活难”三大难关被攻克,研究中心的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0余只增长至2007年底的130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这些大熊猫主要圈养在卧龙核桃坪和雅安碧峰峡两个基地。2007年,研究中心又开始在卧龙建设黄草坪基地。
  “5·12”大地震发生后,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对失踪大熊猫展开紧急搜救。截至7月15日,失踪的6只大熊猫中已有4只被找回,1只死亡。
  
  地震后,有关专家对核桃坪进行了地质灾害评估,认为核桃坪区域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很大,严重威胁到大熊猫的安全。为此,研究中心于5月18日开始对外转移疏散核桃坪基地的圈养大熊猫。截至目前,卧龙原有的63只大熊猫除1只死亡,1只失踪外,有8只“奥运熊猫”被安全转移到北京动物园;有33只被陆续转移到碧峰峡基地(其中1只因伤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的20只大熊猫也将在近期转移,其中2007年出生的6只大熊猫幼仔将从核桃坪基地转移到卧龙镇政府至卧龙小学之间的安全地带饲养。另外,由卧龙转移到碧峰峡基地的大熊猫和碧峰峡基地原有的大熊猫中,又有18只被临时寄养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和番禺野生动物园等具备大熊猫饲养条件的单位。
  目前,雅安碧峰峡基地为大熊猫修建的17套临时性圈舍(活动板房)已经全部竣工,在建的20套固定圈舍也将于10月中旬完工,届时所有从核桃坪基地转移到雅安碧峰峡的大熊猫都将搬入固定圈舍居住。
  7月6日,大熊猫帼帼在发情配种近4个月后,在雅安碧峰峡基地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这是“5·12”大地震后在该基地出生的第一对双胞胎,也是全世界2008年出生最早的大熊猫宝宝。
  7月13日,祖母级大熊猫英英不甘落后,也顺产一只大熊猫宝宝。
  
  相关链接
  大熊猫避震大转移
  由于核桃坪基地在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研究中心于5月22日开始疏散全部圈养大熊猫,这也是研究中心自1980年设立以来首次对全部圈养大熊猫进行转移避险。
  5月22日,福娃、欢欢等8只“奥运熊猫”被安全转移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于5月24日安全送抵北京动物园。
  5月23日,海子等6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雅安碧峰峡基地。
  6月18日,希望、喜豆等13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雅安碧峰峡基地;同时,强强、戴丽等4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6月24日,喜妹、张卡等6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雅安碧峰峡基地;同时,福福、林阳等4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寄养。
  6月26日,仙女、耀耀等5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番禺野生动物园寄养;同时,思佳、美茜等3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云南野生动物园寄养。
  6月27日,希望、伟伟被安全转移到武汉动物园寄养。
  6月28日,晔晔、竹韵等7只大熊猫被安全转移到雅安碧峰峡基地。
  (注:被转移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单位的18只大熊猫中,也包括碧峰峡原有的大熊猫。)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我们更要把这一传统发扬到惠及人民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教育事业上来,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增强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孩子读书是头等大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书,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是所有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我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从古至今,人类就一直向往着建造世界上“最高的大楼”、“最高的塔楼”、“最高的建筑”,摩天大楼的出现更是激发了人们争相“攀高”的欲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