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典型人物的审美意义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美学范畴。典型人物不仅在与典型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对情节走向具有驱动作用;同时也因其自身的艺术独创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典型人物的创造不但使现实型文学显现出迷人的魅力,更好地反映出各自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更贴近人们的内心,与读者交流更密切,从而增强了文学效应。
  关键词: 现实型文学;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审美意义 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91-02
  
  现实主义叙事文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多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深得大众喜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典型的直观性和普遍性。首先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实践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反映,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作家体验的并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于是,它就具备一种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的气质。其次,文学典型主要满足人类认识生活,认识自己的审美需要,即不但能真实地再现某一历史的客观风貌,同时也要反映历史过程的进步要求,是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涵和趋势。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作品的成功取决于作者是否塑造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人物,就如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至今一直都被人们奉为经典,是因为有像林黛玉、薛宝钗、诸葛亮、刘备等一批为人们所喜爱的典型人物跃然于纸上。
  一、典型人物的审美效应集中表现在接受中的“共鸣”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会和典型人物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并使其情感得以净化,从而达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然而这些的前提必须是典型人物的性格合乎读者的理想。具体来说,共鸣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观念相通。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是由开始的积极、乐观、精干、有抱负深入人心,以至于最终当他堕落时,读者也对他怀有怜悯之情。二是情感经验相似。读者会因为典型人物与自己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经验而产生共鸣,这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如高尔基曾经这样谈论他阅读福楼拜的短篇小说《一颗纯朴的心》的感受:“黄昏时分,我坐在杂物室的屋顶上,爬到那里去是为了避开那些节日里兴高采烈的人。我完全被这篇小说迷住了,好像聋了和瞎了一样,我面前的喧嚣的春天的节日,被一个最普通的,没有任何功劳也没有任何过失的村妇——一个厨娘的身姿所遮掩了”[1]。高尔基这里所描述的,正是在文学阅读活动中产生的“共鸣”现象。福楼拜在《一颗纯朴的心》中,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纯朴的当仆人的乡间妇女的形象,描绘了她平凡而又惨淡的一生,表现了作家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同样有着丰富的下层劳动者生活体验的高尔基,显然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深深打动了,从而产生了感同身受的强烈共鸣。
  二、典型人物集中凝结为“一种性格”
  文学作品中,不同民族展示出不同的人物风格。这长长的人物画廊,吸引了古今中外、各形各色的读者的注意和喜爱。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给这些人物起了一个很中听的名字,叫做“熟悉的陌生人”[2],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典型人物。别林斯基认为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人物吸取了许许多多人的共性;之所以陌生,是因为它只属于“这一个”。换句话说,典型人物表现出与他相似的某类人群共有的某种鲜明的精神特征。如老舍笔下的祥子是单独的、个别的,他希望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同时他也固执的认为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努力就能与黑暗的世界相抗衡,结果可想而知。这也是那一类人、一群人的缩影。从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老北京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黑暗动乱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贫困和戕害,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许多贫困善良的人们苦苦挣扎而无所得最终走向堕落与毁灭的深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像祥子一样奉行个人主义最终沦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拉萨尔说:“我感到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色。”[3]这里所谓的“特色的东西”,指的就是典型的一个重要美学特点:“特征性”。文学典型必须具有一个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凡是为世人所公认的典型,大抵都具备这个“总特征”。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以至于平常人在形容人多愁善感时总是借林黛玉来指代,无需多做解释,别人也就心领神会了。
  其次,典型人物又是一种复杂性格,不仅在横向上由不同的侧面组成,在纵向上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如同黑格尔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而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寓言式的抽象品。”[4]使读者在伴随典型人物经历其生活的迭宕起伏时,思考感悟,从而获得一种灵魂的突然感慨与情感的共鸣,甚至在感受到作者对典型人物的批判之时,对自己相似的行为也有悔愧之意,这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用。
  如在《骆驼祥子》开篇时,祥子是一个积极、乐观、精干、有抱负的好小伙,“他觉得,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即使这样,在文章中,老舍也不讳直言的指出祥子自私、重财,个人主义的人格缺陷。同样,随着情节的推进,祥子慢慢丢弃曾经拥有的美好人性,最终被畸形的人际关系逼得不得不放弃反抗,彻底堕落。老舍不仅在横向上丰富了祥子的性格特征,使其读起来更具真实性,这样的祥子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似乎就在读者中间,又或是那便是不自觉的自己。同样作者也从纵向上交待了其性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命运悲剧的结局埋下伏笔。
  三、典型人物在与典型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显示他的魅力
  恩格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人是环境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如祥子,正是当时病态社会的产儿。而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环境的生活环境,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物命运和结局提供现实依据。当祥子十八岁离开乡下来到城里,可谓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信心,这时他带着乡村淳朴厚道的性格,可来到了北京城,在大的环境的侵染下,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祥子被击垮了,他沾染上了一些恶习,变得同流合污,变得自私堕落了。老舍通过祥子堕落的历程,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地狱般的社会和作为其核心的吃人的病态文化。
  同时,在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冲突对抗中,老舍也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的悲剧轮回命运。面对祥子“凭什么?凭什么?”的抗议,老舍不断探究人生真相与人类命运,以致能够洞悉人类更深广意义上的关于人性的悲剧。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思考,使老舍更清醒也更痛苦地体察到这种悲剧的普遍存在,却又让人无奈。
  四、典型人物身上蕴含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其魅力所在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具体地说,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这里的审美意识形态则是作者通过塑造文学典型,使其传达艺术魅力借以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更多应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包括:
  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文学在其无功利性的背后隐藏着“唤醒社会”的功利性,它在那个年代起到“鼓舞革命”的作用,即“唤醒和鼓舞人民参与变革世界的实践”。作为小说家的老舍,其通常被定位为文化批判型作家,他坚持认为文学“最要紧的,是对人的认识”,“文学使人们明白什么是人”。“人”成为老舍文学的中心,老舍通过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文学创作成为一位富有深度的生命追索者。
  二是看典型人物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对卓越的个性刻画,都能揭示出更多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列宁称赞“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就是肯定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托尔斯泰的创作揭露了旧俄国经济制度的本质,如《安娜•卡拉列尼娜》中,托尔斯泰通过表现贵族妇女安娜遭遇,从独特的角度和侧面有力揭发了俄国上流社会的卑鄙、残酷和罪恶。托尔斯泰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大胆地“撕去一切假面具”。他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的生活的图画”。[5]他的现实主义不但“最清醒”,而且具史诗般广阔的性质。他的创作壮阔、深邃、精美,力图从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上展现当时俄国的社会风俗画,表现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展示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生长时期俄国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关系、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他的现实主义为更深刻更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三是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老舍在描述典型塑造的审美升华过程中这样写道:“(人物)创作是被这表现力催促着前进,非到极精不能满足自己。心灵燃烧着,生命在艺术境遇中活着,为要满足自己把宇宙擒在手里,深了还要深,美了还要美,非要登峰造极不足消减渴望。”[6]
  综上所述,典型人物就是取材于群众,又为群众所接受的艺术形象。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就在人群中发现他的影子,在让我们倍感亲切的同时,显示出生命的斑斓色彩和复杂性格,这也是文学作品包含艺术魅力的所在。文学典型集中体现的审美理想,造就了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和他灵魂的深度。
  
  参考文献:
  [1]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541.
  [2]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8:1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
  [4]黑格尔.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03.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718.
  [6]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61.
  
  
其他文献
总结了德州市过去几年移民工作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全面提升德州市移民工作水平提供借鉴。
详细描述了智能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开发平台的结构设计,运用软件Agent和XML技术实现知识获取的规范化、知识存储的标准化,并介绍了平台的实现以及应用情况。
摘 要: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的城址出现的非常早,新石器时期即出现城址,夏商周继续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的形成,这不但是宏伟浩大的工程,更是我国先民智慧和气魄的体现。本文总结了先秦城市选址规划思想的发展演变,对这一时期城市进行集中论述,旨在对该时期选址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先秦城市;选址;布局规划  文章编号:978-7-5369-
摘 要: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清末的“切音文字”,民国的“注音字母”,无政府主义的“废除汉字”到解放后的“汉语拼音方案”等阶段,这场持续性的西化争论最终催生了汉字简化字的出现。现在看来,汉字西化大可不必,汉字本身的包容性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使汉字原本难写难认的缺点已不再是缺点。  关键词:汉字;拼音文字;拼音化;简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89-02  
格宾生态网挡墙稳定性强,而且不会对河堤防护造成破坏性干扰,体现了格宾网挡墙的优质性。目前河堤防护中非常注重格宾生态网挡墙的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格宾生态网挡墙进行研
简要介绍了实施光伏扬水灌溉的必要性,阐述了光伏扬水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莱芜市莱城区光伏扬水灌溉系统项目,总结了光伏扬水在我国特别是丘陵地区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
近年来,在农产品出口的贸易中,我国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查的挑战,本文从国际绿色贸易壁查的具体措施入手,分析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应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建立贸易
摘 要:隋代周后,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均衡,隋、高句丽、突厥三大势力在东北展开了斗争,而其焦点就是盘踞营州(今辽宁朝阳)的北齐残余势力的高宝宁。高宝宁事件反映了高句丽在东北地区的积极进取,影响了隋初与高句丽的关系及其走向。  关键词:高宝宁事件;隋初;高句丽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066-02    南北朝(420—589)后期,中国北方王朝林立,大大
摘 要:后妃群体是宫廷政治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她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从她们出现之初就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对甲骨文、金文记载的商周时代的两位王妃——妇好、王姜在王朝事务中的活动、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作简单比较,来探讨商代、西周时期王妃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妇好;诸妇;王姜;王妃;地位变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68-04    古往今
以乔家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例,阐述了水库除险加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对以后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