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4月,教育部新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正式出版发行。是一部规划我国新世纪高中数学教育发展蓝图的纲领性文献,从课程理念,到课程框架,到课程内容,无一不渗透一股浓郁的时代气息。《新课标》的实施,既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胆举措,适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要求,也是对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一线工作者的一次重大挑战。在新情况下,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进行有效的概念教学。
一、数学知识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数学一向以抽象闻名,数学教材更是令学生厌烦。除了所谓的未知数x,y,z,就是三角形ABC,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好感。
事实上,数学学科是数学家活动的结果的记录。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活动的结果,完全掩盖了数学家活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所具有的‘人’性,其曲折、丰富及其生活意义和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全被湮没在符号化的概念、命题之中。若只操作这些“符号”与学生进行教学交往,它们就象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令学生感到厌倦。这时,教育者作为实践活动的主导者,让这些实践活动当着学生的面展开,实践知识的获得及其在获得过程中所付出的“人的意义”全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数学教师用深厚的数学基础,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来将数学教材“解释”得更美妙,生动一些。
二、有策略地进行概念教学
《新课标》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淡化数学的形式表达。例如统计,《新课标》将内容设置为统计案例,使学生能通过案例来学习它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又如对导数概念的理解,《新课标》也要求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导数就是瞬时变化率,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显然,《新课标》这样的处理,就是把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成了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由此,进行概念教学,必须舍弃以往的形式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操作概念。“现代教学论认为,概念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帮助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它有着双层含义:概念的形式和概念的操作,即将自我认识上升为抽象的规定,同时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再现。”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结构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约从12岁至15岁左右。学生开始发展出把具体的运算应用到假设情况上去的能力,逐步地获得了具有成人思维特征的更复杂的逻辑推理能力。”根据这些,引导学生直觉地理解这些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识,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掌握它们,从中抽象出概念的内涵,而后才能使概念成为思维中的具体,而同时应尽量避免过去那种用形式化的术语来表达这些观念,如用方程式等精心制作的言语性概念来表达。因为这种表达形式往往超越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使他们难以接受。
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突破一味的精细化模式。著名的哥式塔学习理论,也称完行学派,认为学习重在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把握。这对数学教学和学习很有启发意义。对有些数学概念,如负数、极限、典型二次曲线等,需要首先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之后再深入到局部来认识,这样更符合人的认知方式多样性的规律。而任何概念都处理为直线式的讲解不完全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对于目前所提倡的“过程教学”也有此含义。通常的过程有两种:一是概念表述顺序的过程;二是概念发生的真实过程。经过编者的处理,课本上的概念过程通常表现为顺序过程。“过程教学”的实质是将概念的顺序过程转化为概念真实发生的过程。这样一个完整、具体、清晰的逐步展示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
正面的概念知识传授之后,学生未必能立即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未必能立即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这就需要利用其他的方式继续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意识地动手,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做一做,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情趣。创设概念学习的情境任何一个成功的职业者都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数学教师也应具有教学意识。“教学意识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映,是教学过程中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教学意识决定教学活动,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意识水平实际上确定了他的教学水平。在教学意识的诸多方面中,基本而有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情境意识,即自然地创设学习情境,便于学生发现问题,领悟数学概念的意义。
數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学习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相关资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那种连珠炮式的提问,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应提倡;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提出个人的想法,切磋交流。情境意识的关键在于创设一个智力启发气氛,是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产生观念重视推理,形成一个合作的智力群体。
敏锐的情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而恰当地体现,有利于克服数学抽象呆板的冷面孔,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是新世纪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航标。《新课标》所体现的更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要求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思路,是中学数学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依据这些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突破口,施行生动有效的概念教学为基本。在此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索精神,以求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
一、数学知识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数学一向以抽象闻名,数学教材更是令学生厌烦。除了所谓的未知数x,y,z,就是三角形ABC,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好感。
事实上,数学学科是数学家活动的结果的记录。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活动的结果,完全掩盖了数学家活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所具有的‘人’性,其曲折、丰富及其生活意义和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全被湮没在符号化的概念、命题之中。若只操作这些“符号”与学生进行教学交往,它们就象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令学生感到厌倦。这时,教育者作为实践活动的主导者,让这些实践活动当着学生的面展开,实践知识的获得及其在获得过程中所付出的“人的意义”全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数学教师用深厚的数学基础,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来将数学教材“解释”得更美妙,生动一些。
二、有策略地进行概念教学
《新课标》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淡化数学的形式表达。例如统计,《新课标》将内容设置为统计案例,使学生能通过案例来学习它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又如对导数概念的理解,《新课标》也要求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导数就是瞬时变化率,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显然,《新课标》这样的处理,就是把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成了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由此,进行概念教学,必须舍弃以往的形式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操作概念。“现代教学论认为,概念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帮助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它有着双层含义:概念的形式和概念的操作,即将自我认识上升为抽象的规定,同时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再现。”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结构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约从12岁至15岁左右。学生开始发展出把具体的运算应用到假设情况上去的能力,逐步地获得了具有成人思维特征的更复杂的逻辑推理能力。”根据这些,引导学生直觉地理解这些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识,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掌握它们,从中抽象出概念的内涵,而后才能使概念成为思维中的具体,而同时应尽量避免过去那种用形式化的术语来表达这些观念,如用方程式等精心制作的言语性概念来表达。因为这种表达形式往往超越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使他们难以接受。
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突破一味的精细化模式。著名的哥式塔学习理论,也称完行学派,认为学习重在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把握。这对数学教学和学习很有启发意义。对有些数学概念,如负数、极限、典型二次曲线等,需要首先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之后再深入到局部来认识,这样更符合人的认知方式多样性的规律。而任何概念都处理为直线式的讲解不完全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对于目前所提倡的“过程教学”也有此含义。通常的过程有两种:一是概念表述顺序的过程;二是概念发生的真实过程。经过编者的处理,课本上的概念过程通常表现为顺序过程。“过程教学”的实质是将概念的顺序过程转化为概念真实发生的过程。这样一个完整、具体、清晰的逐步展示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
正面的概念知识传授之后,学生未必能立即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未必能立即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这就需要利用其他的方式继续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意识地动手,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做一做,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情趣。创设概念学习的情境任何一个成功的职业者都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数学教师也应具有教学意识。“教学意识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映,是教学过程中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教学意识决定教学活动,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意识水平实际上确定了他的教学水平。在教学意识的诸多方面中,基本而有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情境意识,即自然地创设学习情境,便于学生发现问题,领悟数学概念的意义。
數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学习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相关资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那种连珠炮式的提问,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应提倡;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提出个人的想法,切磋交流。情境意识的关键在于创设一个智力启发气氛,是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产生观念重视推理,形成一个合作的智力群体。
敏锐的情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而恰当地体现,有利于克服数学抽象呆板的冷面孔,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是新世纪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航标。《新课标》所体现的更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要求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思路,是中学数学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依据这些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突破口,施行生动有效的概念教学为基本。在此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索精神,以求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