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淡水生态系统是大气中N_2O的重要排放源,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城市小型景观水体作为区域淡水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环境容量小,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其N_2O排放特征及影响机制并不清楚。选择重庆大学城8个典型景观水体和2个城市外围的自然水体(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法和漂浮箱法对水体溶存N_2O浓度及排放通量进行季节性监测,并通过分析生境特征及水环境特征,探究城市小型景观水体N_2O排放特征及关键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生态系统是大气中N_2O的重要排放源,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城市小型景观水体作为区域淡水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环境容量小,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其N_2O排放特征及影响机制并不清楚。选择重庆大学城8个典型景观水体和2个城市外围的自然水体(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法和漂浮箱法对水体溶存N_2O浓度及排放通量进行季节性监测,并通过分析生境特征及水环境特征,探究城市小型景观水体N_2O排放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小型景观水体TN、NO~-_3-N、NH~+_4-N、NO~-_2-N含量总体偏低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逐步发展完善,在测绘遥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能够获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这种新型测绘手段在城市管理、国土规划、土地确权、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高原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探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高原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分析,并提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地质灾害调查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利用倾斜摄影测量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地面目标物识别与提取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在点云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出现地物相互遮挡的情况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山区中植被对目标物的遮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倾斜摄影点云数据的空间三维关系区分出植被点与目标点的方法,进而采用C#编程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剔除植被覆盖点,得到没有植被遮挡的目标物清晰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空间关系
针对多镜头测绘级无人机构建实景三维模型价格昂贵、技术门槛较高等问题,提出消费型倾斜无人机高精度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消费型无人机结合倾斜摄像相机采集多视影像数据,分别探讨了针对多视影像数据特点的影像匹配方法、引入曝光延迟模型的光束法区域平差算法以提高多视影像的定位信息以及实景三维构建等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小区域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提供一种思路。
针对智慧校园实景三维建模的问题,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倾斜摄影建模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校园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几款常见建模软件,选取Context Capture处理遥感影像进行三维建模,使用Dp Modeler优化模型。以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为试验区,进行实景三维建模作为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建模效果。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党自身建设作出的全局性和整体性部署。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和加强机关党建的必然要求,也为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明确了价值意涵。要围绕彰显机关政治属性,从加强机关政治建设、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水平、深化党管干部原则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机关党建,为机关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提供路径选择。
开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已经成为国土空间功能管治、城市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工作中的先行基础动作。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和模型方法多,数据需求复杂,传统基于多学科软件开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工作模式知识和技术门槛较高、效率低。当前专业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软件多为美国从业人员开发,对我国的数据构成和本地化参数适应性有限。介绍了我国自主开发的生态系统分析软件(城市生态智慧管理系统,IUEMS)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情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局部气候与环境的综合表现,它与土地利用格局密切相关,但是相应的机制研究还不充分。以深圳市为例,首先基于2018年LANDSAT 8遥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提取土地利用与覆盖度信息,分析了城市土地覆盖对地表温度以及热量收支状况的影响。基于2003—2018的MODIS地表温度数据,进一步研究了深圳市城市热岛现象的时空变化,从地表能量的角度分析城市热岛变化背后的形
物种间相互作用网络研究能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提供指导。基于群落水平的城市蝴蝶蜜源植物互作网络的研究较少,对城市蝴蝶蜜源网络结构缺乏深入认识。研究在国内城市生态系统中构建蝴蝶蜜源网络,并探讨不同类型植物对网络特征的影响。2020年6—9月,在北京26个城市公园中记录访花蝴蝶和蜜源植物物种及互作频次,采用交互多样性(ID)、交互均匀性(IE)、专业化程度(H2′)定量化生态网络
植被固碳功能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生态服务之一,但是定量揭示城市森林植被固碳功能空间格局及其抵消碳排放的研究较少。基于光合速率法和生物量法测算了上海城市森林植被的固定CO_2功能,并结合其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CO_2排放状况对比分析了抵消能源CO_2排放的成效。结果表明,2017年上海城市森林植被可固定CO_2135.57万t,约合单位面积固碳17.02 t/hm~2。上海城市森林植被的固定CO_2功能呈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形态难以刻画并且受城市化的空间影响难以定量等问题,以太湖平原杭嘉湖地区为例,基于地形图获取的1980s与2010s水系数据和遥感影像等资料,运用多重分形理论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发展对河网水系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杭嘉湖地区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均呈减小趋势,衰减率分别为10%、13%;区内水系分布集中,均匀性下降;河流曲度降幅为0.5%,干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