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封闭试验对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来源 :建筑施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a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上海软土地区某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的封闭性试验,分析围护结构及首道撑施工完成、基坑开挖前的承压水降水试验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数据,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由此引起的坑外地面沉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复杂敏感环境基坑工程开挖前封闭性试验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封闭性试验引起的围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达开挖深度的0.12%。邻地铁侧设置小坑可以有效减小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基坑外围地下连续墙变形及坑外地表沉降。小基坑外侧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约为大基坑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的30%。小基坑地下连续墙外侧地表最大沉降约
其他文献
针对连铸坯成材大厚度SA516Gr70钢板心部冲击韧性偏低,尤其是模拟焊后状态心部冲击韧性偏低的问题展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功不合格原因在于钢板厚度1/2处偏析较严重。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调整C、Mn、P、S等易偏析元素含量,延长铸坯加热时间等措施,钢板模拟焊后热处理态板厚1/2处冲击功得到明显提高,且均可满足技术协议要求。
结合工程实际,对泥浆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试验,并结合后续施工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粉砂地质下旋挖桩施工的控制要点。泥浆密度、含砂率、胶体率是影响成孔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地质制备相应指标的泥浆,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获得的数据和经验可为后续同条件施工提供参考。
基于成熟度理论,采用5种不同养护条件对C40混凝土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深入研究了养护方式对C40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规律。采用不同的强度-成熟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分析了不同拟合模型的精准性。结果表明,双曲函数关系能够较好地表征C40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成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随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中。以深圳某水质净化项目为依托,采用BIM技术及智慧工地技术对项目的设计、施工、安全和质量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期的同时,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应用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钢结构支撑体系与幕墙板块的组合系统以其灵活多变、外露精美的特点,可以轻松实现符合建筑师设想的各种建筑效果,在超高层及大跨度结构场馆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钢结构支撑体系与幕墙板块的组合系统,使原来钢结构与幕墙分别施工的“各自为战”模式越来越不适用,因此,钢结构幕墙一体化业务新模式应运而生。结合企业实际展开论述,为钢结构幕墙一体化业务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针对铸造起重机小车减速器的振动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找出了导致其振动的真实原因,为起重机小车的布置及结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提高起重机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满足国家及地方有关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求,舞钢公司于2019年对180 m2烧结机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内容包括对烧结机机头原有除尘、脱硫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增SCR脱硝系统,改造完成后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得到显著降低,烧结机机头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低于5 mg/m3、30 mg/m3、30 mg/m3,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分别为74.13 t/a、208.67 t/a、57
国内某钢厂进行产线升级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展产品种类,新建轧后超快冷系统。超快冷系统是整个生产线工艺控制的关键工序之一,其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则是超快冷系统良好使用的基础,对钢板冷却的均匀性、冷却能力、自动化控制都有较大影响。通过水系统工艺优化设计、设备合理配置、全自动变频控制调节,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供水在0.2 MPa水压条件5 s内稳定,0.5 MPa水压条件10 s内稳定,流量稳定精度为±5 m3/h,实现了超快冷用水稳定、高效的目标。
利用TG-FTIR技术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秸秆(麦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其两者混合物麦秆-PET(质量比1∶1)在20 K/min的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行为、主要热解产物、协同效应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ET热解初始温度为375℃,最大热失重速率处的温度为454.9℃,失重率为62.87%,其热解残余质量为19.42%;麦秆-PET的热解DTG曲线表现为麦秆和PET主失重峰(339.9和444℃)的叠加,且混合试样在两个强峰处的失重率分别为22.9%和73.9%,最终热解残余质量为23.52
基于数据驱动的软测量模型广泛用于工业过程中产品质量与环保指标等难测参数的在线测量,该过程中存在的概念漂移问题易导致模型精度下降.如何有效识别过程概念变化并精准检测漂移样本是提高模型测量性能的关键.本文总结并分析目前漂移检测的研究思路与进展,为面向工业过程软测量的漂移检测算法提供设计指导.首先,介绍了概念漂移的通常定义与其在工业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然后,从检测依据与检测对象两个视角分析了目前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