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疫病菌对板栗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fu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实生苗和嫁接苗(怀黄)为试材,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块、CFE、ME等对板栗几丁质酶的诱导,测定了几丁质酶活性、比活性,并对其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菌块对板栗几丁质酶总活性、比活性的诱导效果最佳;接种后35~40 h几丁质酶活性持续上升并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能够同时检测到板栗几丁质酶的内切酶和外切酶,以内切酶活性稍高.初步确定板栗几丁质酶的分子质量为60 ku.
其他文献
总结了选育陕农28小麦新品种的经验教训,并通过陕农28的选育及选育基因的理论分析对小麦花培育种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在目前小麦花药培养绿苗诱导率的基础上,单纯通过F1
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就尿素、硫酸铵2种氮源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3种无机盐对1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的间歇发酵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尿素相比硫酸
通过人工模拟方法动态研究了汞与土壤脲酶关系中的作物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植物体系中,汞对土壤脲酶和作物根系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土壤脲酶和根系活力对汞的应答是
用田间原位密闭气室法和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蔬菜地不同施氮量下N2O的逸出量.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N2O通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除最高施肥量 (N450)外,N
采用杜仲优树的幼叶、嫩茎及种子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真叶、根为外植体,以B5和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NAA和0.3 mg/L BA,进行了不同外植体种类、外植体大小、试验接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建立了不同降水年型地膜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通过数学模型寻优得出了达到某一产量所需的最佳施肥量,并根据肥料的产投比得出了经济
采用L18(37)正交试验设计施肥处理,观测了施肥对大扁杏雌蕊发育状况的影响,并测定了相关的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秋季土壤施肥可以提高大扁杏完全花的比例,且主要是增加短果
采用休眠期强力注射黄叶绿制剂(YLG)进行缺铁黄化症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注射YLG制剂后黄化级平均为0.2级,比对照下降2.76级,复绿明显.处理单叶面积增加3.5 cm2,比叶重增加0.
在已建立的秦美猕猴桃叶片最佳再生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叶盘法和基因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秦美猕猴桃双价耐盐基因mtlD/gutD的转化研究,经诱导不定芽及诱导生根阶段卡那霉素(选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在假设木材价格符合几何布朗运动的基础上,建立了确定最优轮伐期的实物期权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