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强化改善滞流景观水体水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几种人工生态强化净化技术对滞流景观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碳素纤维生态草表面可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最好,对NH3-N、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92%、92%和85%,生态草对浮游藻类繁殖和水体色度增加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随着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强;间歇曝气充氧法对水中氮、磷及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但与其他方法相比,曝气扰动会使水中COD浓度增加,还可能会促进藻类的繁殖;美人蕉浮岛对氮、磷及色度的去除作用低于生态草和间歇曝气法,但对COD的去除和抑
其他文献
设计了总体积为439 L的水解酸化集成D-A2O反应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并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校园生活污水处理小试。结果表明,经水解酸化段后,厌氧池进水端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大幅提高;系统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最佳混合液回流比(R)、污泥回流比(r)分别为220%、90%;两系列厌氧/缺氧交替运行时间(DAOT)为1 h。控制系统于最佳工况下运行,其对COD、TN、NH+4-
期刊
对景电灌区二期总干一泵站的运行工况计算分析,发现水源最枯水位与最大提水量存在季节差异时,理想工况比实际工况浪费19.09%的提水能力,按现有方法所选水泵超出实际需要,造成水泵机组投资和电能浪费,增大折旧费用和管理运行费用。鉴于此,打破取水泵站传统设计方法,在水源水位和提水量变化时,提出以景电灌区春灌、夏灌所需提水量和提水扬程为控制依据的优化设计方法,为景电灌区取水泵站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研究了D-A2O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污泥龄(SRT)。结果表明,D-A2O反应器的活性污泥性状指标、微生物活性、系统除污效能均随SRT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SRT为30 d时,活性污泥的MLSS、SV和SVI值最为理想,分别为3 320 mg/L、30%、108.7 m L/g;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内污泥的TTC-脱氢酶活性最高,分别为88.57、86.42、72.45μg TF/(m
期刊
设计了以TTC-脱氢酶活性确定D-A2O反应器最佳两系列交替运行时间(DAOT)的试验研究。6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常温(25±1)℃和低温(10±1)℃条件下,系统内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的综合TTC-脱氢酶活性均在D-A2O反应器的DAOT为60 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5.93和267.35μg TF/(mg MLSS·h),由此初步确定系统最佳DAOT为60 min。通过验证可知,
期刊
研究了D-A2O反应器处理污水过程中活性污泥表观性状、微生物活性及后续生态沟渠的生物相等。结果表明,D-A2O反应器内形成了结构稳定的菌胶团,活性污泥外观呈棕黄色,土壤味浓厚,表观性状较为理想;D-A2O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较高,其TTC-脱氢酶活性平均可达(83±2)μg TF/(mg MLSS·h);后续生态沟渠中形成了只有水质较好时方可出现的轮虫、纤毛虫、大型水蚤、绿藻等微生物群落,这与D-A
期刊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市政排水泵站在遵循生态设计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四新"技术,工程中应用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水流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屋顶光伏发电、变频控制及离子除臭、监控管理系统等新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和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办,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国际管线专业学会、国际非开挖协会、石油化工行业地下管线技术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自动化分会(《办公自动化》杂志)等单位协办的"2014年北京国际地下管线展览会",将于2014年11月14日—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管线展以"智慧管线与城市安全"为主题,将全面展示我国地下管线行业
期刊
《生态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学高级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报道生态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和团结广大生态学科研工作者,探索生态学奥秘,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为我国培养和造就生态学科研人才和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生态学报》主要
期刊
厌氧发酵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需求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常见的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存在的甲烷发酵技术问题,开展了产甲烷系统的调控技术研究。在特定条件下,比较CSTR和ABR两类反应器的甲烷发酵系统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 000 mg/L、HRT为24 h条件下,CSTR系统运行73 d后可形成完整甲烷发酵,对COD的去除率维持在70%左右,但系统运
期刊
针对东营南郊引黄水库微污染原水,在不同絮凝方式及搅拌速度条件下,进行了污泥回流强化絮凝效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回流量在5%~10%时,对絮凝/沉淀工艺的强化效果较好,此时,采用省略传统搅拌方式中的中速和慢速搅拌过程而仅在300 r/min条件下快速搅拌50 s的絮凝方式,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沉淀效能均优于传统絮凝方式,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42%和3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