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孩子一起画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这一艺术形式,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感染着幼儿,它是孩子思想、认识、经验和情感的表达,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孩子爱画画是天性使然。但教师的执教模式也偏于走程序化,偏重作品成果的好看与否等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笔者在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几点思考与体会。
  思考体会一:学画还是画画
  案例呈现:组织绘画活动《可爱的小鸡》。教师出示范画并详细讲解步骤,钰钰(化名)学着老师,以一模一样的步骤和方法画黄色小鸡;烨烨(化名)装玩着油画棒,把油画棒从盒子里拿出来,放进去,就是不画画,嘴里还念叨着:“我不喜欢,我不要画!”小韬(化名)正拿着蓝色的油画棒在小鸡身上乱涂,陈老师马上阻止并提醒他:“不要乱涂,你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小韬感到很委屈,轻声地说:“小鸡掉进河里了!”接着照模照样开始画小草。
  (一)教师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模式单一
  整个教学活动没有新意和趣味,导致部分幼儿缺乏作画的兴趣。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因为范画临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教师更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模仿范画,应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鸡,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绘画。在幼儿作画时,老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倾听幼儿“说画”,尊重幼儿的表达感受和方式,以免扼杀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的萌芽。
  (二)幼儿绘画能力不一,个别差异明显
  钰钰这类幼儿,已经形成了模式化作画的习惯,没有自我表现和创作;烨烨这类幼儿,因为参照成人的标准,自认为画不好,画不像,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进行绘画,丧失了信心和兴趣;小韬这类幼儿,在模仿教师绘画的基础上,有了自发的表达与表现,但创作被老师扼杀在萌发状态。
  在《指南》的引导下,深刻认识到“重技能、轻感受、轻表现”的传统绘画教学理念非常不合理、不科学,教师应“重感受、重过程”。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过分强调技巧的运用,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美术活动应给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
  思考体会二:关注目标定位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的匹配
  案例呈现:
  如,大班美术活动《亲亲油画棒》的教学目标是:
  1.尝试用油画棒在纸上任意图画。
  2.探索学习用用多种色彩进行搭配。
  3.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一)目标定位太高或太低
  大班幼儿对油画棒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经验,这些目标显然过低。我们把它调整为:
  1.学习用各种色彩进行搭配涂画。
  2.用涂好颜色的纸剪出需要的图形,在白纸上进行重新组合粘贴作画。
  (二)目标制订太过单一
  许多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的时候,制订的教学目标不全面,太过单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要包含认知、技能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其中的一点。
  案例呈现:
  如,大班纸工《各种各样的小鸟》中目标是这样的:
  1.能进一步认识小鸟的身体特征。
  2.体会快乐纸工的乐趣。
  目标1是知识目标,目标2是情感目标,缺少了技能目标,在美术活动中,如果缺少了技能目标,就达不到学科教学的目的,我们把它更改为:
  1.通过将正方形、圆形等对折的方法表现小鸟的身体。
  2.尝试折出不同形态的小鸟,体会快乐纸工的乐趣。
  思考体会三:美术评价的价值在哪里
  很多老师认为评价幼儿就是“夸奖肯定”或者是教师在评价时一言堂、包办代替孩子说话。《纲要》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促进幼儿发展而进行评价。”为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围绕促进其发展这一主题。
  案例呈现:
  绘画《美丽的春天》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选几幅幼儿完成的作品开始讲评,另一部分幼儿只好在教师的强令下停笔,有的烦躁不已,有的意犹未尽……但教师依然评价:A小朋友画的是水、花,还有小草、小鱼。再看这幅画,B小朋友画了房子、大树、河水、太阳……他们画得真好,颜色搭配得很漂亮。
  体会反思:教师评价的语言缺乏针对性,没有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的作品,教师的评价是否是孩子的真实的想法。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说。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使他们获得了大人们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他们的画也因此而透露出一股天真烂漫的稚气。应如何评价幼儿的作品,有以下几种建议:
  (一)富有情趣的角色情境评价
  巧妙地利用一些富有情趣的角色来进行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效果,使评价更体现具体性、针对性,使幼儿感受到来自评价的生动有趣。如“蝴蝶”角色来评价春天的绘画创作作品等。
  (二)倾听幼儿的“童话”独白
  应充分理解幼儿的作品和创作心理,了解幼儿的绘画语言,请幼儿自己来读画。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及绘画过程的指导手段,也是集思广益,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
  (三)“读”画与“品”画
  互送“友情卡”。请每位幼儿制作一张“友情卡”,送给自己喜爱的作品的作者,并告诉他为何喜欢他的作品。借助“评价标记”。创设“标记”评价情境,将代表“色彩运用”“细节表现”“创意表现”的三种小标记黏贴在孩子画纸上,代表同伴对他的肯定与欣赏。这样既对美术作品进行了评价,又使幼儿之间的情感得到了沟通与培养。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关注他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审美教育容易被忽视。通过长期的调研,对随迁子女占学生数98%以上的三所公办小学进行调查分析,重点研究随迁子女的美术表现力。认为与同龄城市儿童相比,随迁子女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存在不足。深入剖析原因,并对其进行探索性教学实验研究,
校运会后,大家都为同学小陈拍手叫好,因为她跑了年级第一,所以我让他们把当时精彩的场面书写下来,不失为一篇佳作。在进行一节课的书写后,作文新鲜出炉,全班一起讨论评讲。重点品评了当事人小陈的习作如下:  跑第一真不容易  “嘟——”的一声,紧张的比赛开始了,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心中的一个念头不断在提醒我:要跑第一,为班级争光!  观众席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大家挥舞着拳头,大声喊着:“加油!加油!
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下面主要介绍我在阅读方面和孩子们的收获。  一、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我觉得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挖掘经典诵读的内在潜力:(1)将继承文化与熏陶育人相结合。经典,是历代先贤的文化与思想的结晶,不管是文学或是厚德,它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及早从文本中感悟人类丰富的精神财富,只要慧根已拨下,他
摘 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常会为个性鲜明的“问题”学生而烦恼,如果能加以合理的引导、转化,或许就能激发数学课堂中的“鲶鱼效应”。  关键词:数学课堂;鲶鱼效应;引导  “鲶鱼效应”起源于挪威,据说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得多,然而绝大部分沙丁鱼在运输中途因窒息而死亡。唯有一位渔农每次都能带回满船的活沙丁鱼,原来是他在装满沙丁鱼的鱼舱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鲶鱼。鲶鱼进入
谈及作业,网上流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等关于作业的说说,发笑后总会让人深思。作业量多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考试分数”的功利作业也比比皆是。事实上,我们不缺少作业,而是缺少尊重学生天性和个性的好作业,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好作业。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在关注课堂的同时,更应该在作业改革上做文章。  一、立足儿童发展,明晰改革思路,“421”自主作
摘 要:近几年,“翻转课堂”成为教育和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对于“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态度。“翻转课堂”能否开展,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两个群体——教师和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通过调查对比分析这两个群体对“翻转课堂”的态度和相关诉求,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态度;调查;分析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什么?“课堂”也能“翻转”?  起源于美国的“翻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创建富有生命的高效课堂。我校根据课改和实际情况研制出教学的方针:先学后教,精讲多练,当堂巩固,及时检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也依据这个方针教学实践,经过实践取得初步的成效。  什么是生命课堂?就是关爱生命历程(时间维度),共享生命体验(价值维度),实现生命价值(质量维度)。依据生命课堂的理解。  我校十六字方针内涵: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课下提前预习
摘 要: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早已明确提出把基本活动经验列入“四基”,上升到了基本目标的层面,但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是忽略活动过程的教学。以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来阐述数学活动经验的缺失将引发学生思维的障碍,从而阻碍了问题的正确解决,以引起广大同仁对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思维障碍;问题解决  杜威先生有一句名言突出了经验的重要性:一盎司的经验胜
【案例背景】  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冷处理”——不予理睬或“热处理”——批评惩戒,这往往是每个教师的第一反应,但我们发现,这种“反应”收效甚微,学生常常离老师“越来越远”,不但和老师在课上没有互动,甚至可能到最后产生厌学情绪。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只是他们闪烁的亮度或是出现在你视线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言文字的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而“舍本逐末”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表现为说话和写作能力的低下——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语病多多,言不成文,情感缺失。  但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说易行难的过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体现一个“妙”字,如何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