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倍增”不是月薪倍增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国内有关“国民收入倍增”与收入分配改革的话题不断升温,显然与两大背景有关:一是收入分配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政府和公众的议论焦点;二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呈现极其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解决分配不公,提高居民收入的呼声日益强烈;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十分明确。于是,“国民收入倍增”与收入分配改革,自然被当做可以一箭双雕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的良方。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1961-1970年度,日本池田内阁推行的一份经济增长计划。目前不少媒体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解读存在理解片面、望文生义的错误,不予澄清则不利于人们正确思考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
  首先,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所讲的“国民收入倍增”,并非“居民收入倍增”或“工薪收入倍增”。该计划的具体要求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充实社会资本,主要是指通过公共投资,改变道路、港口、公用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落后状态,认为这些社会资本的充实,能加强产业和生活基础,同时扩大就业和收入,并由此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引导产业结构走向现代化,鼓励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鼓励重化工业发展;第三,促进贸易和国际合作,认为以出口为中心的外汇收入的扩大是完成该计划的重要关键;第四,培训人才和振兴科学技术,认为技术革新将继续延续并广泛渗透,经济进步将有赖于国民能力的有效利用;第五,缓和双重结构和确保社会稳定,所谓双重结构,是指技术和设备均较先进的大企业和较落后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并存的现象。从该计划的具体内容看,所谓“国民收入”,是指一确定的国民经济核算范畴,系国民生产总值(GNP)减去固定资本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外的余量,当时在日本其数量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0%。在统计上,“国民收入”可以具体分解为3个部分:(1)劳动者报酬,当时日本的“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比约为50%;(2)非企业的财产性收入,其主体包括政府、住户和非营利机构,当时该收入占国民收入不足10%;(3)企业在获取投资红利和向外支付红利之后的所得,该收入占国民收入40%多一点。一般民众,尤其是工薪阶层,容易将“国民收入倍增”理解为最后可以拿回家的个人收入倍增,其实是误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前池田曾提出过“月薪倍增”的意见,对于民众中因误解出现的欢呼和兴奋,池田内阁采取了装糊涂的办法。日本一学者曾生动地指出:“对于政府和自民党来说,这种误解也许是一种意外的幸运。”
  其次,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成就也的确在相当一段时期被有意无意地夸大了,且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给日本留下的绝不仅仅是一片光明。自1961年至1970年的10年间,日本的GDP实际增长了1.78倍,大大超出计划目标,让政府赚足了资本和风光,而百姓翘首企盼的“工薪收入倍增”并未同步进行,实际只增长了0.94倍。由于追求高速增长而缺乏调控能力,“计划”推出的第三年开始,便出现了令日本民众普遍恐慌的剧烈通货膨胀;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后,原已严重的“公害”继续蔓延,1965年出现了臭名昭著的“新潟水俣病”。当时日本媒体上甚至出现了“GDP,见鬼去吧!”这样的讥讽口号。诸如此类的严重问题,在较长时间里被高速增长的繁荣所掩盖。现在值得深思的是,日本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经济低迷和至今依然挥之不去的麻烦,难道与之前令日本人一直骄傲的高速增长一点关系没有吗?
  当前,在考虑“国民收入倍增”或收入分配改革时,一定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充分顾及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任务,且不可做欲速则不达,伤害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高涨的改革意愿和热情的事情。
  收入分配改革,绝不只是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加大低保力度这么简单。如果仅靠这些技术性措施,不转变旧有的发展模式、平衡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利用结构,恐怕于事无补。也绝不是制定一个工资收入翻番计划,而不去触及已经扭曲并不适应了的分配制度就能解决问题的。
  我们知道,创造财富的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矿产等资源。就初次分配和价值形成看,它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又形成了新财富的分配。所以,财富要素的利用模式是改善初次分配的关键。比如,主要依靠资本推动经济增长,即资本密集型发展模式,创造财富的主要要素是资本,即厂房、机器设备、生产线及车辆等。那么,自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投资者)的分配比例较大,而劳动(劳动者)的分配比例较小。这主要不是因劳动者与资方的工资博弈机制失衡,如资方力量太强、克扣工资导致的,而是在大的发展模式上,要素利用结构失衡导致的。因此,在考虑收入分配格局时,需要思考的是追求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追求资本、资源、劳动等要素平衡的模式,或是追求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毫如疑问,一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之初,需要资本的推动。然而,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转移频繁和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在长时期中,若一直着重用资本和资源密集推动经济发展,过度追求资本和资源密集的发展模式,必然会使劳动力实际的失业率增高。由于劳动力过剩,工资又过低,结果必然是资本和资源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所以,转变发展的要素利用模式,平衡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利用结构,实际上是改善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收入初次分配的一个关键。
  从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看,当三大产业的生产结构与劳动力配置结构扭曲时,由于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就导致了各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同时,由于各个产业要素利用程度不同,宏观上大部分生产由资本密集型的工业提供,而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例过低时,整个国家财富创造向工业和资本倾斜,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就会扩大。从世界各国的一般规律看,人均GDP在35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在60%左右,就业比例在65%左右。中国2009年人均GDP在3400美元左右,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只有42.6%,就业比例只有34.1%,分别与均值的偏差在20个和30个百分点。这在收入分配经济学上的含义就是,大量在第一产业中窝积的,且本来应该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没被转移,使这部分劳动力闲置而不能对应地分配财富。财富大部分由第二产业创造,第二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财富很大比重被资本所有者所分配。结果,宏观上导致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收入分配不平衡。工业总体上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自动化,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用越来越少的劳动力推动越来越多的资本。在此趋势下,若不能及时扩大服务业领域的生产和就业,劳动力将会更加过剩,失业率会更加上升,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分配将会更加恶化,收入分配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涉及收入分配或影响收入分配的发展方式问题不止以上两个方面,还有许多,不必一一述及已可断言:收入分配改革,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若不转变发展方式,不从调整结构出发,一味地只是从低保、工资增长、提供公共服务、财政支付转移、分配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还是解决不了由于结构问题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结构调整出发,全面构建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才是标本兼治的可持续的妥善之策。
其他文献
01. 沪深300指数  市场风格 大盘股和中盘股   适合人群 稳健,追求市场平均收益    特点 沪深300是中国股市第一个覆盖两大市场的统一指数。它由沪深两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A股市场整体表现。目前沪深300指数被境内外多家机构开发为指数基金和ETF产品,跟踪资产在A股股票指数中高居首位。    跟踪基金 嘉实沪深300 LOF、兴业沪深30
期刊
国庆后的行情再次印证了这样的市场规律:行情的发展总是出乎意料,我们可以猜测它的结果,因为50对50的概率不是涨就是跌,但是它的过程永远让人难以琢磨。这符合正常博弈理论。  10月初的上涨,先是煤炭有色龙头起涨,然后有色全盘皆涨,之后是金融地产,再然后是机械钢铁港口,大盘股基本轮动一遍。中小盘股由于前期处于高位,在近期机构投资者调整仓位结构的过程中,中小盘类股票出现全面下挫,部分具备业绩增长潜力或细
期刊
近期,股市明显走强,长期投资获利的机会确实来了,我们如何把握?为取得“理想回报”,不少投资者趋于采取一种号称“积小胜而成大胜”的方法,具体操作上强调降低每次操作盈利的预期,占了便宜就跑,觉得这样似乎能克服“贪婪”的投资大忌。  然而,不要忘记市场的短期和中期走势本就难测。所谓的基于各种观测指标之上的技术分析,虽然专业,但实际上都是只能用来事后解释已发生的走势,而鲜有能准确预测中短期未来趋势的。  
期刊
国庆长假后,股市欢腾雀跃,上探沪指3000点关口。在此期间发生的经济事件,几乎都被解读为股市上升的理由,投资人的乐观情绪再度成为市场的主导。  从国民经济的基本面看,9月份的采购经理指数在几度下探之后企稳回升,预示着经济增长的“冲高回落”已经结束。在我看来,这才是节后股市急速上升的原因,而人民币升值及所谓“热钱”涌入,可能是人们在欢乐中寻找的借口,推波助澜,锦上添花。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前期关
期刊
“我觉得自己能承受的风险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做下去了。”老期货杨先生是第一批开立股指期货账户的人,但在8月底,他终于下定决心撤离这个伤心之地。  其实,对于此次股指期货的上市,杨先生是早早地做好了参战准备,并对“蚂蚁搬大象”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作为一个已经在商品期货市场跌打滚爬了六七年的“老期货”,他信心满满地踏上了征程。  4月19日,股指期货上市的第二个交易日,杨先生就开始用100万元左右的资金
期刊
“快乐魔方”亚运主题公园,通过TCL领先的显示科技和设备,将体育激情和创新科技完美融合,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创享震撼、奇幻的“快乐亚运新视界”。    11月17日,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以5枚亚运金牌记录载入史册的前世界冠军、中国体操名将莫慧兰,现身TCL“快乐魔方”亚运主题公园,与现场观众一起感受亚运的精彩与快乐。  该主题公园是广州亚运会合作伙伴TCL集团携手亚组委共同开展的亚运大型赛时文化
期刊
30从4月16日到5月17日,老股民石先生在股指期货市场盈利30万元。    4月16日,中国投资市场迎来了下跌也能赚钱的做空时代。虽然此时恰好遭遇新一轮股市暴跌,但那些判断对了方向的投资者还是品尝到了这块大蛋糕的甜蜜。石先生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作为一个股民,石先生对股指期货产生了极大兴趣。“身边的朋友都劝我,这个市场风险太大,股民玩不溜。”但石先生坚持认为,对大盘趋势的判断是股民最大的优势,“
期刊
银行股换成股指期货,10个交易日就实现浮盈50%,而他的计划是4000点之上再考虑抛空。    身份 北京某医疗器械公司老板,业余从事期货投资。  操作风格 心态平稳至关重要,不频繁交易。  投资观点 买银行股不如买股指期货,股指4000点  之上再考虑抛空。  投资经验 投资股市和商品期货2年多,  9月底试水股指期货。    老汪是北京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总经理,外表憨厚沉稳,做期货投资只是他的
期刊
刘嘉玲,从来不缺新闻,哪怕她只是穿了一件市面鲜有的上衣,也会马上成为媒体的宠儿。  张扬的个性,永不停歇的花边新闻,充分展示了作为射手座的她不羁、崇尚自由的一面。即使结了婚,也依然收不住奔放的激情。  从贝多芬到马克吐温,从李小龙到车田正美,射手座的艺术特质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似乎很难让人把他们与理财联想在一起。但其实射手座胆大心细、不拘小节的特质如果运用得当,也是能在金融界闯出一片天空的。
期刊
身份 目前专职做期货投资,曾经是铁矿老板。  操作风格 顺势而为。大道至简,错了就承认错误。  投资观点 短线挣不到钱,还是要做中长线。  投资经验 2009年7月涉足股市,2010年4月份  全职从事商品期货投资,5月份投资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200天,喜欢顺势交易的老管,在短线上半场持续做空,下半场做多,踩准了节奏。然而,折戟沉沙“6.29”大跌行情,提前潜伏国庆节后的暴涨行情,大赔大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