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为解决城乡二元差距、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打通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全国各地相继实施措施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并与当地金融机构协同促进电商扶贫,成立村级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但目前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推广范围小、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受到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广泛关注。文章以精准扶贫为背景,阐述四川遂宁、山东聊城以及湖北潜江村级电商金融平台发展情况,并剖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关键詞:精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
一、研究背景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提出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启动农村流通设施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快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运用”。财政部、商务部向河北、四川等八个省份下发《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强调“加快农村商业网点信息化改造,完善网购、缴费、电子结算等功能”。2015年8月21日,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功能,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体系。2015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率。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出现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随后又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二)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方式,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整个业务活动实现电子化,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军务、电子教务、电子医务、电子事务、电子家务等。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各方通过交换电子数据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办理各项商贸手续以及收付交易款额。而狭义的电子商务则是指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商务活动在互联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
(三)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电子商务并不单指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是指与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有关的电子商务。许多专家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方式。周海琴、张才明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中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为“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的将农村经济活动中易得的产品传递到市场并完成交易的全过程”。徐芳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中认为农村电子商务“涉及的商品包括农产品、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农资农具、家电下乡等活动中推出的,面向广大农民或者农村的生活资料。参与者包括与农业相关的人员,比如农资农具等生产商、农户、农产品经销商、农产品消费者等。”
(四)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
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是指运用现代化、智能化、多元化的自助设备,为村内农户提供电子商务及金融服务,扶持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户发展农副业、丰富农民生活、助力产业升级等多种功能于一站的综合服务渠道。
三、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强调金融在农村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响应国家号召,纷纷针对地区特色进行了有益实践,因地制宜建立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在具体实践中,有三种较为突出且成效显著的模式,即“政府+银行”模式、“银行+电商”以及“银行综合经营”模式。“政府+银行”模式主要以各级政府扶持为依托,银行参与为手段,该种模式的特点是各级政府对辖区基本情况的了解较为清楚,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使得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金融惠民属性得以有效发挥;“银行+电商”模式主要是指当地银行与电商企业进行合作,打通货物流通与资金流通渠道,实现商品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有效合一,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得到购物、支付货款及物流配送的有效服务;而“银行综合经营”模式则是指银行依托自身金融属性,整合配送网络,对农民需求进行“一条龙”全程服务,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是邮政储蓄银行推出的“邮掌柜”系统,邮政储蓄银行具有三流合一的天然优势,在物流配送、基层网点、品牌响度上都是其他电商所难以企及的。
目前全国较为成型的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如表1所示。
四川省遂宁市是我国较早明确提出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城市,2015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四川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要搭建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完善涉农电商服务体系。同年9月,遂宁市射洪农商与新黄村村委沟通协商,建立首个村级电商金融服务中心。新黄村以传统种养农业为主,农民人均年收入9953元,是全国典型的贫困村。新黄城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银合作、社银共建模式,建设“线上+线下、物理+网络、人工+平台”服务平台,切实帮助农村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2015年,遂宁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50亿元,较2014年增长27.35%。
山东省聊城市电商金融服务平台是全国首个农村“银行+电商”模式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由聊城农商银行与北京华信恒昌合作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96668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是集金融支付结算、日常消费及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即以现有结算渠道为基础,以农金员为基本服务点,依托新型农金通,实现客户从生产、消费、生活服务需求到金融结算支付的全方位、综合性、开放性、共享式平台。
同样进行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尝试的代表还有湖北省潜江市。2015年3月,潜江邮政公司推出“邮掌柜”电子商务平台,成立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主要包含商品批发、线下代购、会员管理、进销存管理、便民服务等五大主要功能。潜江“邮掌柜”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依托中国邮政已有的物流配送和基层网点布局,全面覆盖农村、校园、偏远基地,在实施过程中更具可行性和高效性。截至2015年年底,“邮掌柜”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已入驻潜江市300多个村庄,开通邮政代收网店136个,代收比居湖北全省第一。
然而我国村级电商服务平台发展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以山东省聊城市的“银行+电商”模式为开端,各地开始尝试“农村金融+农村电商”,推广村级电商服务平台。但目前多数地区,农村电商与农村金融发展仍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并未真正实现有机融合,导致该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其“惠民”作用。而且即使是已经开办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地区,政府“引路人”和“辅助者”角色把握不足,农村金融体系、网络信息系统等硬件设施尚不完善,农民金融意识淡薄、网络信任度不足等,均阻碍了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报刊等资料,相关学者研究视角分别集中于农村金融或是农村电商,但无论是对农村金融亦或是农村电商的发展,绝大部分学者提出将“农村金融+农村电商”结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龚剑.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大学,2006.
[2]周海琴,张才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2(01).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关键詞:精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
一、研究背景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提出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启动农村流通设施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快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运用”。财政部、商务部向河北、四川等八个省份下发《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强调“加快农村商业网点信息化改造,完善网购、缴费、电子结算等功能”。2015年8月21日,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功能,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体系。2015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率。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出现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随后又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二)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方式,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整个业务活动实现电子化,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军务、电子教务、电子医务、电子事务、电子家务等。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各方通过交换电子数据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办理各项商贸手续以及收付交易款额。而狭义的电子商务则是指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商务活动在互联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
(三)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电子商务并不单指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是指与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有关的电子商务。许多专家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方式。周海琴、张才明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中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为“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的将农村经济活动中易得的产品传递到市场并完成交易的全过程”。徐芳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中认为农村电子商务“涉及的商品包括农产品、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农资农具、家电下乡等活动中推出的,面向广大农民或者农村的生活资料。参与者包括与农业相关的人员,比如农资农具等生产商、农户、农产品经销商、农产品消费者等。”
(四)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
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是指运用现代化、智能化、多元化的自助设备,为村内农户提供电子商务及金融服务,扶持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户发展农副业、丰富农民生活、助力产业升级等多种功能于一站的综合服务渠道。
三、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强调金融在农村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响应国家号召,纷纷针对地区特色进行了有益实践,因地制宜建立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在具体实践中,有三种较为突出且成效显著的模式,即“政府+银行”模式、“银行+电商”以及“银行综合经营”模式。“政府+银行”模式主要以各级政府扶持为依托,银行参与为手段,该种模式的特点是各级政府对辖区基本情况的了解较为清楚,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使得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金融惠民属性得以有效发挥;“银行+电商”模式主要是指当地银行与电商企业进行合作,打通货物流通与资金流通渠道,实现商品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有效合一,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得到购物、支付货款及物流配送的有效服务;而“银行综合经营”模式则是指银行依托自身金融属性,整合配送网络,对农民需求进行“一条龙”全程服务,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是邮政储蓄银行推出的“邮掌柜”系统,邮政储蓄银行具有三流合一的天然优势,在物流配送、基层网点、品牌响度上都是其他电商所难以企及的。
目前全国较为成型的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如表1所示。
四川省遂宁市是我国较早明确提出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城市,2015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四川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要搭建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完善涉农电商服务体系。同年9月,遂宁市射洪农商与新黄村村委沟通协商,建立首个村级电商金融服务中心。新黄村以传统种养农业为主,农民人均年收入9953元,是全国典型的贫困村。新黄城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银合作、社银共建模式,建设“线上+线下、物理+网络、人工+平台”服务平台,切实帮助农村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2015年,遂宁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50亿元,较2014年增长27.35%。
山东省聊城市电商金融服务平台是全国首个农村“银行+电商”模式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由聊城农商银行与北京华信恒昌合作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96668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是集金融支付结算、日常消费及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即以现有结算渠道为基础,以农金员为基本服务点,依托新型农金通,实现客户从生产、消费、生活服务需求到金融结算支付的全方位、综合性、开放性、共享式平台。
同样进行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尝试的代表还有湖北省潜江市。2015年3月,潜江邮政公司推出“邮掌柜”电子商务平台,成立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主要包含商品批发、线下代购、会员管理、进销存管理、便民服务等五大主要功能。潜江“邮掌柜”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依托中国邮政已有的物流配送和基层网点布局,全面覆盖农村、校园、偏远基地,在实施过程中更具可行性和高效性。截至2015年年底,“邮掌柜”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已入驻潜江市300多个村庄,开通邮政代收网店136个,代收比居湖北全省第一。
然而我国村级电商服务平台发展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以山东省聊城市的“银行+电商”模式为开端,各地开始尝试“农村金融+农村电商”,推广村级电商服务平台。但目前多数地区,农村电商与农村金融发展仍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并未真正实现有机融合,导致该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其“惠民”作用。而且即使是已经开办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地区,政府“引路人”和“辅助者”角色把握不足,农村金融体系、网络信息系统等硬件设施尚不完善,农民金融意识淡薄、网络信任度不足等,均阻碍了村级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报刊等资料,相关学者研究视角分别集中于农村金融或是农村电商,但无论是对农村金融亦或是农村电商的发展,绝大部分学者提出将“农村金融+农村电商”结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龚剑.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大学,2006.
[2]周海琴,张才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2(01).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