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困境的形成与治理机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来源 :管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率困境是创新经济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和组织科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然而,这方面的文献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因而,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以1978年到2018年间的225篇文献为样本,本文系统地考察了生产率困境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方式。首先,本文描述了这方面文献的演进脉络,进而形成了3个不同但是互补的研究视角。然后,从这3个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生产率困境的前因后果。最后,将这3个视角综合起来,我们发展了一个关于生产率困境的综合性的理论框架,系统地揭示了生产率困境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技术范式下,技术发展存在自然和经济的极限,因而,生产率的增长最终会缓慢下来。重要的是,由于效率-创新冲突的存在,企业对生产率的追求使得它们不具有通过颠覆式创新推动技术范式转换的激励。进一步,即使企业具有这种激励,它们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变成了核心粘性,因而失去了颠覆式创新的能力。于是,企业对短期生产率的追求反过来使得它们难以突破生产率增长的极限,进而长期锁定在生产率困境中。
其他文献
一、学科概况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最早源于1910年广东农业教员讲习所开设"农业理财学课程",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获批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在温思美、罗必良等杰出学者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现拥有专任教授5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7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2001年和2007年相继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评选条件】(1)评选对象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信息经济和信息管理领域的论文(发表时间不限),其中代表作3-5篇(第一或通讯作者);(2)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性和影响力;(3)评选对象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21年7月31日前不超过45周岁的学者.【资助计划】资助人数为1-3名,资助总额为20万元人民币.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成立于1989年,致力在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领域搭建理论创新的桥梁,推动跨学科发展.学会创始人乌家培教授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和信息经济学会创始人.为促进中国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领域的青年学者成长,产生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会于2015年设立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资助计划,以表彰中国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领域青年学者的理论创新贡献.2016-2020年分别进行了一至五届乌家培资助计划的评选.
2020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乌家培资助计划授予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俞宁教授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卢向华教授.俞宁教授在理论经济学的机制设计和社会选择方面做出了不少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工作,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卢向华教授的研究涵盖了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与市场营销的交叉领域前沿课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较好的影响力.
加强政府有效监管,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监管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监管专业委员会定于2021年11月6日在北京举办"2021中国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承办,管理世界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
经济超大规模性,是一个经济体依托超大规模的人口、国土空间、经济体量和统一市场所形成的叠加耦合效应,在运行效率、产业构成、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全球影响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特性。经济超大规模性使我国在生产率持续提高、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高水平创新创业创造、孕育世界级都市圈和城市群以及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等方面具备了比较优势。我国的经济超大规模性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最大范围地动员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统筹布局区域发展、重视基础产业发展、持续丰富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推进全国市场一体化所取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达目标和所需的结构条件进行分析,是编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也有助于为新时期深化改革、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明确政策重点。本文结合典型后发经济体在中高收入阶段的增长经验,我国在2020年预计达到的要素条件,以及利用联合国国际比较数据集进行国别层面增长核算所估计的参数,对我国到2035年的经济增长可达目标进行了测算。要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有效应对资本产出效率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增速下降、创新环境变化、城镇化速度放
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不仅与自身因素相关,还与生产分工流程相关;本文首次从理论与实证验证了企业的生产链位置对于创新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首先,基于产品分工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诠释了企业生产链位置对于创新模式的影响:位于生产链上游的企业的产品可塑性强,适用范围更广,激进式创新引入的新产品替代旧产品的可能性较小,它们面临更小的"利润侵蚀效应";生产链上游企业中间品种类相对较少,激进式创新带来的高不确定性产生的协调成本较低,它们的"协调成本效应"也相对较小,因此位于生产链上游的企业采取激进式创新具有比较优势,
以2016~2017年间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证投服")提起的4例证券支持诉讼为研究对象,本文深入分析了该组织在证券支持诉讼中的作用实现机理及其在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后果和溢出效应。本文发现:中证投服提起的证券支持诉讼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虚假陈述案件的赔偿机制,主要体现为赔付主体更加合理化,赔偿金额的计算更加科学,赔付比例有明显提升,赔偿款项的执行力度得以加强;在作用实现机理方面,中证投服作为投资者保护公益组织向中小股东提供了公益服务,同时又具备政府弹性监管的色彩,与我国
股价高估指的是公司市场价值超出其内在价值的现象,但如何衡量内在价值一直存在争议。借鉴行为金融文献中锚定效应的概念,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锚定比率(简称"RPR")这一新的股价高估指标。为了证实该指标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事后的股价崩盘风险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第一,锚定比率与股价崩盘风险正相关;第二,更少的分析师跟踪、更多的散户持股以及更高的股票流动性均会强化锚定比率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第三,在控制常用的股价高估指标、两类代理问题和管理层"捂盘"行为后,本文的结果依然成立;第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