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的我们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uai6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一位美国华裔选美冠军引发了史上最激烈的“审美批判”。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亚裔“密歇根州小姐”,23岁的全安琪还没来得及享受荣誉,就陷入灾难般的舆论漩涡:
  “23岁看着像43岁,还以为是朝阳区大妈呢。”“简直是360度全死角,怎么拍怎么丑。”“不是丑,是吓人,是惊悚。”“美国人这审美也是没谁了,简直是对中国人的高级黑!”“人和人之间的审美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猪都大。”……
  在这场网友以及各种微博大V、微信公号、网络媒体参与的“审美讨伐”中,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密歇根州小姐”其实选的不是颜值,而是整体综合素质,包括才艺、礼仪、学历等。可见,以貌取“女人”,在中国是多么根深蒂固的偏见。
  看起来,中国女性已脱离男权社会多年,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自己,骨子里对于女性在社会上的责任分工与评判标准,却依然停留在女人只能靠颜值说话的男尊女卑上,如:“女人只有长得漂亮才能活得漂亮”“漂亮的女人才能嫁给优秀的男人”。即女性成功学=貌美如花。
  书评人李小丢说,这种审美意识带有浓重的男权倾向,它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用严苛且政治正确的态度来批评女性的外貌,并将之作为评判女性价值的重要标准。当男人们用恶毒的言语攻击全安琪的长相时,不少女性也跟着附和,这无异于一种自我歧视:女性之美若不能讨好男性,就不配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的确,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来看,全安琪算不上美。但长得丑是否就该被拿到公众面前大肆点评、攻击?在审美观扭曲的当下,女性能不能活得漂亮,恐怕并不在于长相,而在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能活出“老娘就长这样,你能怎样”的霸气,才叫真正的漂亮!
其他文献
著名导演张艺谋携蓄势之作《长城》于2016年12月重返银幕,这部大制作电影囊括了一众中外知名男演员,从小鲜肉到老戏骨一网打尽:马特·达蒙、刘德华、张涵予、彭于晏、鹿晗、王俊凯……而景甜,是剧中的女主角,也是唯一重头的女演员。  有人调侃道:“本来觉得演员阵容还可以,看到景甜的名字我就沉默了……”“《长城》能破景甜之咒票房大卖吗?”“老谋子也没能顶住景甜的势力沦陷了。”……  从2008年出道,8年
期刊
作为父母,我们总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期望孩子健康快乐,别无他求。  然而,没几个父母真正别无他求。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变得焦虑,替孩子操碎了心:吃什么样的奶粉才健康、有营养;买一堆益智玩具,早早开发智力;一两个月就送去上早教课,两三岁就开始上幼儿园,四五岁就报满各种兴趣班;上了小学、初中、高中,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又担心其青春期的叛逆;上了大学,毕了业,又操心孩子的工作、婚姻大事……  
期刊
为人父母,情绪稳定而乐观,才能让孩子在最初狭小的世界里,慢慢对自己进行构造。  曾有一个绘本是《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内容是一只小企鹅在面对妈妈发火时,吓得魂飞魄散。最后,即使妈妈找到了小企鹅,但受过伤害的小心灵早已无法弥补。  大量的调查表明,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更具幸福感以及安全感。  年少时碰到过一个男孩子,曾一块去上兴趣班。他坐在我的身后,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样子,会偷偷拉我的辫子;下课的时
期刊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比老一辈父母开明,知道把快乐作为对孩子的最大期望,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再严格要求。可如此,孩子就快乐了吗?  孤独感强,现实感弱  从1993年以后,孩子们就开始不一样了。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意味着中国人再也不愁吃饭了。当一个民族不再愁吃,需求就变得不一样了。人对人的需要、家长对孩子的需要、社会对人的需要、人对社会的需要,都统统变得不一样了。  现在的孩子,是带着天生的
期刊
茫茫人海相遇,或爱上她的美好容颜,或爱上他的青年才干。爱的理由有千万种,但爱得久的基石只有一个:彼此信任。  婚姻具有契约精神,“签约”的双方终归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只有了解了对方的过去、三观、能力、梦想、视野、家境等与你相配还是相悖之后再谈信任,这场建立在坦诚之上的婚姻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长期竞赛。  缺乏了解的信任让人爱得迷惘。你为他熬羹添饭,承担下所有生活的重负,却造就了他恃宠生骄;你未曾过问他
期刊
因为爱你,所以不管多难,都要让更好的自己嫁给你……美国25岁的姑娘杰奎·鲍彻(Jaquie Goncher),原本是位游泳运动员。17岁时不幸发生意外,从脖子以下全身瘫痪。当时医生告诉她,她重新站起来的几率几乎为零。  几年后,二十岁出头的她与现任丈夫安迪·鲍彻(Andy Gonche)恋爱了。在杰奎 24 岁时,安迪向她求婚。  与安迪订婚之后,杰奎不愿在婚礼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只能坐在轮椅上被推
期刊
35岁的约书亚·贝克尔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写作指导师、国家级演讲大师。他的代表作《Minimalism:Live a Meaningful Life》改变了许多人。这是一本讲述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书籍,搜集了许多极简生活家的经历和感悟。  比如,1845年,美国著名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零2天,以验证他所悟出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
期刊
在美国,玛莎·斯图沃特这个名字无人不晓。她与奥普拉、希拉里这样的著名女性齐名,被美国人视为“中产阶级生活领袖”,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女性之一,也是美国第二大女富豪。而这一切成就,只因她会做家务。  拼命读书摆脱穷苦出身  玛莎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富裕的生活。  1941年,她出身于美国一个波兰移民家庭,在6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他们一家8口挤在市郊一个小公寓中,孩子们从来没有新衣穿,并且长到10
期刊
华天的奥运征程在北京时间8月10日马术三项赛事结束的当天,就结束了。第八名,这是他,也是中国马术运动员在世界顶级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回到英国,照例没有盛大的庆功宴,短暂的休息和调整后他迎来世界青年马匹锦标赛预选赛,也不出所料地取得了该赛事(6岁马龄组)的资格。  他习惯了这样毫无间隙的充实安排,8年如一日的一人一马,26岁的华天成为体育故事里“孤独的英雄”。但真正的孤独,从来不是这些故事里的
期刊
对张旭同来说,“四院”是一个忌讳的名词。  2009年,卫生部一纸禁令叫停了电休克治疗仪在网瘾治疗的使用。但7年过去了,仍有孩子被源源不断送到这里,成为杨永信掌控的网戒中心的“病人”。  2016年8月,一篇超过十万阅读量的文章《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在朋友圈传播,揭露了这几年里更多不为人知的事实。  电击、追捕、“病人”之间的互相监视揭发……但对张旭同而言,“13号电击治疗室”带来的伤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