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压力大,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经济外向度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同时也汇聚了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企业,已经渐渐形成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区域,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珠三角 大学生 择业观
一、项目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二、文科和理科大学生择业观的不同
在进行统计过程中,对所有问卷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300份问卷作为抽样个体,300份样本问卷里分为文理科专业方向,文科专业类有201人,占样本数的67%,理科专业有99人,占样本数的33%。
(一)、文理分科大学生对职业类型的选择
在问卷中设置了填卷人认为更偏向的类型选择分别有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独立型和安全型五种类型。数据表明:60个个体选择技术型(倾向于自身个性与爱好的考虑),占样本的20%,其中理科有32个个体,占比53.33%,文科个体为28,占比46.67%;81个个体选择管理型(倾向于有相当职责的管理岗位),占样本数的27%,理科有28个个体,占比57%,文科有53个体数,占比65.43%;33个个体选择创造型(倾向于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占样本数的11%,有11个个体数是理科,占比33.33%,22个文科个体,占比66.67%;48个个体选择自由安全型(倾向于独立从业或与他人合伙开业),占样本数的16%,12个理科个体,占比25%,36个文科个体,占比75%;78个个体选择安全型(倾向于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占样本数的26%,有16个个体数是理科,占比20.51%,62个文科个体,占比79.49%。
(二)、文理分科对于是否跨专业就业的想法
对于问卷中的跨专业就业的选择的三个选项,分别是“有”、“没有”以及“不确定”,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对自己有跨专业想法的有119个,99个的理科个体对此有47个,合计有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166;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对自己没有跨专业想法的有48个,99个的理科个体认为自己没有跨专业就业的有27個,合计没有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75;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不确定自己有无跨专业想法的有34个,此选择的理科个体有25个,合计不确定有无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59。
三、性别对择业观的影响
(一)、性别对择业类型及因素选择的影响
1、女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和工作稳定有保障方面。
2、男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社会地位方面和工资福利待遇方面。
(二)、性别对未来择业的规划及想法的影响
1、是否对未来择业有一定的规划。
从我们收集整理得到的数据中显示,43.3%的男生对未来择业已经有一定的规划,而女生所占比例稍低于男生,占39.4%,差距甚微;但是男生对未来择业没有规划这一选项中,同样占据比女生更大的比例,男生24.7%,女生18.2%。从总体上来看,到了大学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心智或者行为上都更加趋向成熟,更懂得为日后走进社会做好准备。
2、理想的工作地域
毕业以后到哪个地区工作也是在未来的择业规划中的一部分,两性对于工作地域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男性与生俱来的冒险、探寻新事物的精神,使得男性在家乡以外的地域工作所占据的比例更大,偏向于选择到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工作,占51.6%。而对于女性来说,更偏向于回到家乡工作,寻找稳定的环境和状态,
3、自身择业能力的自我评定
数据表明,在这部分中不管男女,都对未来就业方向以及工作的选择感到一片茫然,不确定自己日后能否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其中男性占55.7%,女性占65%。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因素,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自身能力以及个人就业观、心理素质等等。
(三)、性别对是否深造的影响
毕业去向通常有三个方向,就业、考研、出国留学。在做出选择前,两性间要考虑的因素和着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调查主要研究的是考研继续深造方面的两性选择差异,数据显示,女性跟男性相比,在选择是否继续深造上,女性相对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顾虑状态。之所以女性没有很好地把握目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女性在做出继续深造决定前,她们不仅跟男性一样需要考虑金钱、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女性更多了一层需要考虑的年龄因素,继续深造就意味着结婚年龄往后推移,同时还要担忧 “不敢娶女硕士、女博士”等附带衍生的问题。
四、结论
(一)、性别对择业类型及因素选择的影响
女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工作稳定有保障方面;男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社会地位方面;但男女都希望找到工资福利待遇好的工作。
(二)、性别对未来择业的规划及想法的影响
男生对未来择业比女生更有一定的规划;女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地域是稳定的、甚至是家乡本地,而男生则偏重到外地闯。女生还会因为家庭因素对创业较为保守,男生对于创业相对保持一致态度,比女生相对有更大的信心。
(三)、性别对是否深造的影响
考虑金钱、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女性更多了一层需要考虑的年龄因素,男生更多选择通过考研来深造,而女生则对于深造的态度会保守和不确定性。
从本次的择业观问卷调查的90后这个社会群体中反映:在做与就业或者择业相关决定时,男女生的差异较为明显,显著的因素是男女性在先天因素的差异,男生主观上会更大胆冒险,受影响因素相对较单一;女生则会受到更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自身择业能力的自我评定方面男女都对于自己以后的择业能力持有怀疑的态度,甚至有些茫然的心理,这也是90后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一个特征,因此无论男女生都需要培养自身心里方面的适应能力以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 吴薇,刘继亮.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 常海波,邹本俊,刘波,大学生择业观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大连医科大学,2010
关键词:珠三角 大学生 择业观
一、项目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二、文科和理科大学生择业观的不同
在进行统计过程中,对所有问卷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300份问卷作为抽样个体,300份样本问卷里分为文理科专业方向,文科专业类有201人,占样本数的67%,理科专业有99人,占样本数的33%。
(一)、文理分科大学生对职业类型的选择
在问卷中设置了填卷人认为更偏向的类型选择分别有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独立型和安全型五种类型。数据表明:60个个体选择技术型(倾向于自身个性与爱好的考虑),占样本的20%,其中理科有32个个体,占比53.33%,文科个体为28,占比46.67%;81个个体选择管理型(倾向于有相当职责的管理岗位),占样本数的27%,理科有28个个体,占比57%,文科有53个体数,占比65.43%;33个个体选择创造型(倾向于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占样本数的11%,有11个个体数是理科,占比33.33%,22个文科个体,占比66.67%;48个个体选择自由安全型(倾向于独立从业或与他人合伙开业),占样本数的16%,12个理科个体,占比25%,36个文科个体,占比75%;78个个体选择安全型(倾向于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占样本数的26%,有16个个体数是理科,占比20.51%,62个文科个体,占比79.49%。
(二)、文理分科对于是否跨专业就业的想法
对于问卷中的跨专业就业的选择的三个选项,分别是“有”、“没有”以及“不确定”,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对自己有跨专业想法的有119个,99个的理科个体对此有47个,合计有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166;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对自己没有跨专业想法的有48个,99个的理科个体认为自己没有跨专业就业的有27個,合计没有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75;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不确定自己有无跨专业想法的有34个,此选择的理科个体有25个,合计不确定有无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59。
三、性别对择业观的影响
(一)、性别对择业类型及因素选择的影响
1、女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和工作稳定有保障方面。
2、男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社会地位方面和工资福利待遇方面。
(二)、性别对未来择业的规划及想法的影响
1、是否对未来择业有一定的规划。
从我们收集整理得到的数据中显示,43.3%的男生对未来择业已经有一定的规划,而女生所占比例稍低于男生,占39.4%,差距甚微;但是男生对未来择业没有规划这一选项中,同样占据比女生更大的比例,男生24.7%,女生18.2%。从总体上来看,到了大学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心智或者行为上都更加趋向成熟,更懂得为日后走进社会做好准备。
2、理想的工作地域
毕业以后到哪个地区工作也是在未来的择业规划中的一部分,两性对于工作地域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男性与生俱来的冒险、探寻新事物的精神,使得男性在家乡以外的地域工作所占据的比例更大,偏向于选择到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工作,占51.6%。而对于女性来说,更偏向于回到家乡工作,寻找稳定的环境和状态,
3、自身择业能力的自我评定
数据表明,在这部分中不管男女,都对未来就业方向以及工作的选择感到一片茫然,不确定自己日后能否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其中男性占55.7%,女性占65%。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因素,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自身能力以及个人就业观、心理素质等等。
(三)、性别对是否深造的影响
毕业去向通常有三个方向,就业、考研、出国留学。在做出选择前,两性间要考虑的因素和着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调查主要研究的是考研继续深造方面的两性选择差异,数据显示,女性跟男性相比,在选择是否继续深造上,女性相对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顾虑状态。之所以女性没有很好地把握目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女性在做出继续深造决定前,她们不仅跟男性一样需要考虑金钱、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女性更多了一层需要考虑的年龄因素,继续深造就意味着结婚年龄往后推移,同时还要担忧 “不敢娶女硕士、女博士”等附带衍生的问题。
四、结论
(一)、性别对择业类型及因素选择的影响
女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工作稳定有保障方面;男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社会地位方面;但男女都希望找到工资福利待遇好的工作。
(二)、性别对未来择业的规划及想法的影响
男生对未来择业比女生更有一定的规划;女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地域是稳定的、甚至是家乡本地,而男生则偏重到外地闯。女生还会因为家庭因素对创业较为保守,男生对于创业相对保持一致态度,比女生相对有更大的信心。
(三)、性别对是否深造的影响
考虑金钱、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女性更多了一层需要考虑的年龄因素,男生更多选择通过考研来深造,而女生则对于深造的态度会保守和不确定性。
从本次的择业观问卷调查的90后这个社会群体中反映:在做与就业或者择业相关决定时,男女生的差异较为明显,显著的因素是男女性在先天因素的差异,男生主观上会更大胆冒险,受影响因素相对较单一;女生则会受到更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自身择业能力的自我评定方面男女都对于自己以后的择业能力持有怀疑的态度,甚至有些茫然的心理,这也是90后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一个特征,因此无论男女生都需要培养自身心里方面的适应能力以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 吴薇,刘继亮.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 常海波,邹本俊,刘波,大学生择业观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大连医科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