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是极为重要的。其既是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因此,我国的文言文教学一直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序列中存在着,但文言文教学与白话文教学的教学难度、教学要求层级等却截然不同,对于白话文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的生活对话就是由白话文组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好地理解力与分析力。而文言文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瑰宝,其流传千年的时间跨度在增加其魅力的同时,也使其与白话文系统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着较大地学习难度,这也是我国文言文教学质量、效率皆不高的主因。因此,本人对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进行系统化探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在现有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体系中,教学素材多集中在“千古名篇”之上,而选材则尽量照顾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挑选了语法与内容都较为简易的文言文。但学生的语文思维毕竟是现代化的,在理解这种具有深度与广度的文言文文章时,容易出现“不互通”的情况。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理所应当”地认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知识学生必然熟练掌握了,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就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省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掌握完备的文言文知识,这就又变相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降低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良,推动课程发展。
一、在教学文言文时为学生详解典故,使学生认识到“典故”的作用
如同现代汉语文学中的“引用”一般,文言文也有着明显的“引用”以衬托或暗喻作者的心理活动,而这种“引用”在教学中被称作为“典故”。这种典故的运用使得文言文在内容表达上更为含蓄、隐晦,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对典故不甚了了则更难以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事实上,当文言文教学中出现典故时,若学生对典故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篇文言文的思维脉络,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当学生对其中的典故不知道、不清楚时,学生就无从解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无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学习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想要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典故储备”入手,尽可能地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详解文言文中所出现的历史典故,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典故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赤壁赋》这一课时,我就为学生讲解了典故在其中的作用。首先《赤壁赋》中至少引用了前人三处典故或诗句来表达苏轼或其友人的内心活动。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此一句就出自于《诗经》。当学生对这一点缺乏了解时,学生只会认为这一句是表达了苏轼“风雅”的一面。而当学生了解到这一句出自《陈风·月出》时,学生就会发现这一句诗文典故所表达的感情上的爱慕与烦闷,正对应了后一句的“望美人兮天一方”,学生就会发现这一句并非是“有感而发”,而是有着明显的写作目的。这就有效地使学生对《赤壁赋》的感情基调有所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就着落在这种感情基调上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
二、推动文言文学习氛围的建立,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文言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应当认识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当语文教学氛围侧重于白话文时,学生的学习重心自然会放置在白话文之上,进而提高学习白话文的效率与质量,而对照文言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推动课堂文言文学习氛围的建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言文内容的学习。当然,文言文与白话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体两面,决然无法分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推动文言文课堂氛围的形成而忽略了白话文氛围的培养,这种“顾此失彼”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得不偿失。教师应当依据实际需要,调整课堂氛围的侧重点,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教学《离骚》这一篇时,多數学生都认为屈子所作的这篇文章过于晦涩,不仅与白话文不同,更是与大多数的文言文文体不同。这就显示出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匮乏, 事实上,文言文的文体如同白话文的文体一般,大致都可以分作几类。我就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离骚》与其他几篇文言文,使学生了解到文言文问题的基本划分,再与白话文体进行了对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从而愿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大对文言文学习的投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我培养其文言文基础的时间,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其类型、内容的多样丰富。但在其中最多的便是表达情感的文言文,如《项脊轩志》《滕王阁序》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是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其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降低自己的学习投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但学生在客观上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近距离”观察作者当时所处的情景,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水平。
【结 语】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内涵等是支撑文言文发展、延续的灵魂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文言文基础”,而是应当在学生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情认知,从学生角度促使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婷婷,韩光,谷丽亚. 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任务设计策略初探——以《归去来兮辞(并序)》和《项脊轩志》为例【J】. 商情, 2017(12)
【2】章文荣.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以丽水市农村高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是极为重要的。其既是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因此,我国的文言文教学一直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序列中存在着,但文言文教学与白话文教学的教学难度、教学要求层级等却截然不同,对于白话文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的生活对话就是由白话文组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好地理解力与分析力。而文言文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瑰宝,其流传千年的时间跨度在增加其魅力的同时,也使其与白话文系统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着较大地学习难度,这也是我国文言文教学质量、效率皆不高的主因。因此,本人对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进行系统化探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在现有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体系中,教学素材多集中在“千古名篇”之上,而选材则尽量照顾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挑选了语法与内容都较为简易的文言文。但学生的语文思维毕竟是现代化的,在理解这种具有深度与广度的文言文文章时,容易出现“不互通”的情况。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理所应当”地认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知识学生必然熟练掌握了,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就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省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掌握完备的文言文知识,这就又变相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降低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良,推动课程发展。
一、在教学文言文时为学生详解典故,使学生认识到“典故”的作用
如同现代汉语文学中的“引用”一般,文言文也有着明显的“引用”以衬托或暗喻作者的心理活动,而这种“引用”在教学中被称作为“典故”。这种典故的运用使得文言文在内容表达上更为含蓄、隐晦,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对典故不甚了了则更难以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事实上,当文言文教学中出现典故时,若学生对典故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篇文言文的思维脉络,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当学生对其中的典故不知道、不清楚时,学生就无从解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无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学习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想要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典故储备”入手,尽可能地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详解文言文中所出现的历史典故,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典故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赤壁赋》这一课时,我就为学生讲解了典故在其中的作用。首先《赤壁赋》中至少引用了前人三处典故或诗句来表达苏轼或其友人的内心活动。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此一句就出自于《诗经》。当学生对这一点缺乏了解时,学生只会认为这一句是表达了苏轼“风雅”的一面。而当学生了解到这一句出自《陈风·月出》时,学生就会发现这一句诗文典故所表达的感情上的爱慕与烦闷,正对应了后一句的“望美人兮天一方”,学生就会发现这一句并非是“有感而发”,而是有着明显的写作目的。这就有效地使学生对《赤壁赋》的感情基调有所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就着落在这种感情基调上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
二、推动文言文学习氛围的建立,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文言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应当认识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当语文教学氛围侧重于白话文时,学生的学习重心自然会放置在白话文之上,进而提高学习白话文的效率与质量,而对照文言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推动课堂文言文学习氛围的建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言文内容的学习。当然,文言文与白话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体两面,决然无法分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推动文言文课堂氛围的形成而忽略了白话文氛围的培养,这种“顾此失彼”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得不偿失。教师应当依据实际需要,调整课堂氛围的侧重点,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教学《离骚》这一篇时,多數学生都认为屈子所作的这篇文章过于晦涩,不仅与白话文不同,更是与大多数的文言文文体不同。这就显示出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匮乏, 事实上,文言文的文体如同白话文的文体一般,大致都可以分作几类。我就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离骚》与其他几篇文言文,使学生了解到文言文问题的基本划分,再与白话文体进行了对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从而愿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大对文言文学习的投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我培养其文言文基础的时间,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其类型、内容的多样丰富。但在其中最多的便是表达情感的文言文,如《项脊轩志》《滕王阁序》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是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其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降低自己的学习投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但学生在客观上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近距离”观察作者当时所处的情景,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水平。
【结 语】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内涵等是支撑文言文发展、延续的灵魂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文言文基础”,而是应当在学生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情认知,从学生角度促使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婷婷,韩光,谷丽亚. 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任务设计策略初探——以《归去来兮辞(并序)》和《项脊轩志》为例【J】. 商情, 2017(12)
【2】章文荣.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以丽水市农村高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