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着修葺一新的步道,抬眼望去,绿莹莹是漫山遍野的柑橘树,远处是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6月初,柑橘枝条上已经开始挂起嫩油油的绿橘。丹江口市龙山镇田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正清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站在田溝精神纪念馆的台阶上,他引着记者指向东北方向一片山坳:“看,那一片就是田沟人当年第一次开窝种柑橘的地方。”
但是谁能想到,40多年前,这个因丹江口水库蓄水而后迁到山岗上的田沟村,却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而田沟村如今的富足,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田沟人将不等不靠、不向困难低头、自力更生、敢想敢干、大胆探索、勇于创业建设新家园的“田沟精神”发扬光大并加以传承。
一定不能让乡亲们饿肚子
1960年代的田沟曾经是一个有名的地方——只有20户人家100来人的田沟村,却拥有近300亩的河滩地。河滩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只要撒种,不愁收获。每年只小麦产量就有10来万斤,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田沟人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但是,1969年秋天,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汉江水位急速上升,淹没了肥沃的河滩地。9户人告别了田沟,走了。还有11户72人舍不得自己的家乡,后靠在库区边的荒山沟里。这11户72人中,就有生产队长曾元成。
后靠时,田沟人面临的现实是:原来人均二三亩好地,移民后人均不足0.3亩旱坡地。遇到干旱缺水的年份,有些移民无米下锅、甚至拉棍出门讨饭。面对此情此景,曾元成拦住大家说:“我们要想办法自救,国家也困难,但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大家的力量,互相帮助一下,渡过难关就可以了。”
曾元成带领乡亲们顶着各种困难和压力,不等不靠,更不向困难低头,在田少、土地瘠薄的恶劣条件下,开始想其他办法增加收入。捕鱼、养蚕、放羊、跑航运……数年里,田沟人方法想了个遍,但都没有成功,乡亲们仍然在为吃不饱饭而发愁。
曾元成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乡亲们饿肚子!
“马家岗能吃果子饭,我们也能!”
1974年,正在一筹莫展时,县农业局技术员陆显临来到田沟,他认为田沟的环境适合种植柑橘。在陆显临的介绍下,曾元成领着几位乡亲,跋山涉水前往六里坪马家岗考察,学习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们惊奇地发现:马家岗的土质、气候条件比田沟还要差,山沟里的石头比田沟的还硬还多。“马家岗能吃果子饭,我们也能!”血气方刚的曾元成下定了种植柑桔的决心。
一回来,曾元成就鼓动大家上山挖橘树窝。然而,没过多久,公社和大队对田沟提出了严厉批评:这是偷偷搞资本主义!但雄心勃勃的曾元成和田沟人并没停下来,他贷款50元到供销社买了12盏马灯,一家一个,大家日夜奋战在山头岩下。他们白天参加填山挖沟的农业学大寨集体大生产,晚上照样来到自己的荒山上,点起马灯挖树窝。
1975年的春节,其他生产队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颇有过年的气息。而此时田沟最是冷清、也最火热,因为喝了红薯叶面糊的田沟人全都在山上挖树窝。
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田沟人一共挖了870多个树窝,就在这年的春天,第一批870棵桔树苗栽上了。田沟人成功了,带动了库区人民种植柑橘的积极性,周边的村庄开始大力发展柑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经历了1977年冬天的低温冻害,1978年的金秋时节,田沟人收获柑橘2000多斤,每斤售价4角钱,第一年的柑桔收入就有800多元。到1983年,经过10余年的奋斗,田沟村的柑橘年产量达到13万斤,人平年收入达到473元,这在当时农村无疑是个天文数,乡亲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曾经绝望的田沟人从此对生活充满希望。
“田沟精神”再次唤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1985年,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来到田沟村,带领各级领导召开了现场会。深有感触的钱运录将田沟人不等不靠、不向困难低头、自力更生、敢想敢干、大胆探索、勇于创业建设新家园的品质和精神,概括为“田沟精神”,并号召全省人民群众认真学习“田沟精神”、领悟“田沟精神”、艰苦创业,努力奋斗,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后来,钱运录还写下了一篇关于田沟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调查报告递交给了湖北省委,省委发出了学习“田沟精神”的号召,全省掀起了学习“田沟精神”的热潮,田沟成为全省库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1990年代初,著名作家梅洁在其长篇报告文学《山苍苍 水茫茫》中,称田沟柑橘的发展是一个“金色的神话”。2005年,梅洁在采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世纪大移民的艰难创业史中,来到田沟深入采风,把“田沟精神”写进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大江北去》。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荼开展的今天,“田沟精神”并没有淹没在历史中。为了弘扬“田沟精神”,加快和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和龙山镇高度重视“田沟精神”的发扬和传承。
十堰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书记孙咏平对“田沟精神”十分重视,多次批示一定要做好“田沟精神”的宣传、弘扬和田沟村的建设,一定要把库区这面创业旗帜举得更高。
2017年8月,《“田沟精神”资料汇编》(第一辑)整理完成。2018年9月,“田沟精神”文化广场动工兴建。2019年3月,“田沟精神”展览馆及接待中心破土动工。2019年5月,与河南南阳雕塑设计院签订合同,设计“田沟精神”主体雕塑并施工建设……
“田沟精神”再一次唤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他,受“田沟精神”的感召回来了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龙山镇柑橘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达到42000余亩,年产柑橘5万吨,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从2016年开始,龙山镇把“田沟精神”再次树为龙山人的旗帜,于2017年5月成立了“田沟精神”办公室,并于当年9月任命回乡创业的田沟人张正清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主抓“田沟精神”与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谈起回乡的缘由,张正清回答起来简单明了:“田沟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老一代田沟人创造的‘田沟精神’,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更值得现代年青人学习和发扬。我爱我的家乡,同时受‘田沟精神’的感召,就回来了……”
回村后,张正清投资成立湖北丹江口八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闲置土地和荒芜的果园进行流转改造,发展苗木花卉、高标准桔园和生态养殖。同时,还从外地引进新项目,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由公司统一回收产品,让老百姓免除后顾之忧,放心种植……
老家枝江市的李海清,来龙山镇种植柑橘已经有七八年,现在承包的柑橘园有300多亩。除了家人帮忙管理外,日常会请帮工10来人,农忙时会雇用当地五六十人。“去年柑橘产量就有50万斤了,纯收入达到近50万元,光工人的工钱就发了12万元,交给村集体的承包费有8万元。”谈起去年的收入,李清海脸上充满自信神情。
张正清介绍说,目前田沟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橙子有850畝。“2019年雨水条件好,柑橘和橙子价格可观,给田沟人每户平均增收8000元以上。”
也正是在“田沟精神”的影响下,汉江中上游“三阳”地区(郧阳、南阳、襄阳)乃至陕南地区兴起了柑桔种植的热潮,丹江口库区成为中国新兴的柑桔主产区。仅仅丹江口市,现在柑桔种植面积已达30多万亩,年产柑桔30多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0%。“田沟精神”引领下的柑橘种植,为丹江口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记者手记
传承的力量
40多年前,为库区移民而奉献的田沟人在生产队长曾元成带领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战荒山、斗严寒、挖树窝、治穷根,硬是走出一条柑橘致富路,把穷山沟变成富裕村,还成了汉江中上游“三阳”地区(郧阳、南阳、襄阳)乃至陕南地区学习的榜样。
40多年后,在新时代里,创业青年张正清毅然决然回乡工作。他大力宣扬“田沟精神”,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流转改造闲置土地和荒芜果园;发展苗木花卉、高标准桔园和生态养殖;依托柑橘和新开发的脐橙园,筹备乡村观光旅游和民俗文化项目……
时光荏苒,时代在变,可敢作敢为、大胆创新、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田沟精神”,依然在两代田沟人的血脉里传承赓续、发扬光大,田沟人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的初心从未改变。我们为一种精神传承的力量而感动。“田沟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荼开展的新时代里一定会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成为民族奋斗精神的象征和写照。
但是谁能想到,40多年前,这个因丹江口水库蓄水而后迁到山岗上的田沟村,却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而田沟村如今的富足,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田沟人将不等不靠、不向困难低头、自力更生、敢想敢干、大胆探索、勇于创业建设新家园的“田沟精神”发扬光大并加以传承。
一定不能让乡亲们饿肚子
1960年代的田沟曾经是一个有名的地方——只有20户人家100来人的田沟村,却拥有近300亩的河滩地。河滩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只要撒种,不愁收获。每年只小麦产量就有10来万斤,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田沟人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但是,1969年秋天,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汉江水位急速上升,淹没了肥沃的河滩地。9户人告别了田沟,走了。还有11户72人舍不得自己的家乡,后靠在库区边的荒山沟里。这11户72人中,就有生产队长曾元成。
后靠时,田沟人面临的现实是:原来人均二三亩好地,移民后人均不足0.3亩旱坡地。遇到干旱缺水的年份,有些移民无米下锅、甚至拉棍出门讨饭。面对此情此景,曾元成拦住大家说:“我们要想办法自救,国家也困难,但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大家的力量,互相帮助一下,渡过难关就可以了。”
曾元成带领乡亲们顶着各种困难和压力,不等不靠,更不向困难低头,在田少、土地瘠薄的恶劣条件下,开始想其他办法增加收入。捕鱼、养蚕、放羊、跑航运……数年里,田沟人方法想了个遍,但都没有成功,乡亲们仍然在为吃不饱饭而发愁。
曾元成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乡亲们饿肚子!
“马家岗能吃果子饭,我们也能!”
1974年,正在一筹莫展时,县农业局技术员陆显临来到田沟,他认为田沟的环境适合种植柑橘。在陆显临的介绍下,曾元成领着几位乡亲,跋山涉水前往六里坪马家岗考察,学习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们惊奇地发现:马家岗的土质、气候条件比田沟还要差,山沟里的石头比田沟的还硬还多。“马家岗能吃果子饭,我们也能!”血气方刚的曾元成下定了种植柑桔的决心。
一回来,曾元成就鼓动大家上山挖橘树窝。然而,没过多久,公社和大队对田沟提出了严厉批评:这是偷偷搞资本主义!但雄心勃勃的曾元成和田沟人并没停下来,他贷款50元到供销社买了12盏马灯,一家一个,大家日夜奋战在山头岩下。他们白天参加填山挖沟的农业学大寨集体大生产,晚上照样来到自己的荒山上,点起马灯挖树窝。
1975年的春节,其他生产队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颇有过年的气息。而此时田沟最是冷清、也最火热,因为喝了红薯叶面糊的田沟人全都在山上挖树窝。
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田沟人一共挖了870多个树窝,就在这年的春天,第一批870棵桔树苗栽上了。田沟人成功了,带动了库区人民种植柑橘的积极性,周边的村庄开始大力发展柑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经历了1977年冬天的低温冻害,1978年的金秋时节,田沟人收获柑橘2000多斤,每斤售价4角钱,第一年的柑桔收入就有800多元。到1983年,经过10余年的奋斗,田沟村的柑橘年产量达到13万斤,人平年收入达到473元,这在当时农村无疑是个天文数,乡亲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曾经绝望的田沟人从此对生活充满希望。
“田沟精神”再次唤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1985年,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来到田沟村,带领各级领导召开了现场会。深有感触的钱运录将田沟人不等不靠、不向困难低头、自力更生、敢想敢干、大胆探索、勇于创业建设新家园的品质和精神,概括为“田沟精神”,并号召全省人民群众认真学习“田沟精神”、领悟“田沟精神”、艰苦创业,努力奋斗,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后来,钱运录还写下了一篇关于田沟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调查报告递交给了湖北省委,省委发出了学习“田沟精神”的号召,全省掀起了学习“田沟精神”的热潮,田沟成为全省库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1990年代初,著名作家梅洁在其长篇报告文学《山苍苍 水茫茫》中,称田沟柑橘的发展是一个“金色的神话”。2005年,梅洁在采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世纪大移民的艰难创业史中,来到田沟深入采风,把“田沟精神”写进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大江北去》。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荼开展的今天,“田沟精神”并没有淹没在历史中。为了弘扬“田沟精神”,加快和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和龙山镇高度重视“田沟精神”的发扬和传承。
十堰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书记孙咏平对“田沟精神”十分重视,多次批示一定要做好“田沟精神”的宣传、弘扬和田沟村的建设,一定要把库区这面创业旗帜举得更高。
2017年8月,《“田沟精神”资料汇编》(第一辑)整理完成。2018年9月,“田沟精神”文化广场动工兴建。2019年3月,“田沟精神”展览馆及接待中心破土动工。2019年5月,与河南南阳雕塑设计院签订合同,设计“田沟精神”主体雕塑并施工建设……
“田沟精神”再一次唤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他,受“田沟精神”的感召回来了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龙山镇柑橘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达到42000余亩,年产柑橘5万吨,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从2016年开始,龙山镇把“田沟精神”再次树为龙山人的旗帜,于2017年5月成立了“田沟精神”办公室,并于当年9月任命回乡创业的田沟人张正清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主抓“田沟精神”与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谈起回乡的缘由,张正清回答起来简单明了:“田沟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老一代田沟人创造的‘田沟精神’,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更值得现代年青人学习和发扬。我爱我的家乡,同时受‘田沟精神’的感召,就回来了……”
回村后,张正清投资成立湖北丹江口八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闲置土地和荒芜的果园进行流转改造,发展苗木花卉、高标准桔园和生态养殖。同时,还从外地引进新项目,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由公司统一回收产品,让老百姓免除后顾之忧,放心种植……
老家枝江市的李海清,来龙山镇种植柑橘已经有七八年,现在承包的柑橘园有300多亩。除了家人帮忙管理外,日常会请帮工10来人,农忙时会雇用当地五六十人。“去年柑橘产量就有50万斤了,纯收入达到近50万元,光工人的工钱就发了12万元,交给村集体的承包费有8万元。”谈起去年的收入,李清海脸上充满自信神情。
张正清介绍说,目前田沟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橙子有850畝。“2019年雨水条件好,柑橘和橙子价格可观,给田沟人每户平均增收8000元以上。”
也正是在“田沟精神”的影响下,汉江中上游“三阳”地区(郧阳、南阳、襄阳)乃至陕南地区兴起了柑桔种植的热潮,丹江口库区成为中国新兴的柑桔主产区。仅仅丹江口市,现在柑桔种植面积已达30多万亩,年产柑桔30多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0%。“田沟精神”引领下的柑橘种植,为丹江口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记者手记
传承的力量
40多年前,为库区移民而奉献的田沟人在生产队长曾元成带领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战荒山、斗严寒、挖树窝、治穷根,硬是走出一条柑橘致富路,把穷山沟变成富裕村,还成了汉江中上游“三阳”地区(郧阳、南阳、襄阳)乃至陕南地区学习的榜样。
40多年后,在新时代里,创业青年张正清毅然决然回乡工作。他大力宣扬“田沟精神”,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流转改造闲置土地和荒芜果园;发展苗木花卉、高标准桔园和生态养殖;依托柑橘和新开发的脐橙园,筹备乡村观光旅游和民俗文化项目……
时光荏苒,时代在变,可敢作敢为、大胆创新、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田沟精神”,依然在两代田沟人的血脉里传承赓续、发扬光大,田沟人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的初心从未改变。我们为一种精神传承的力量而感动。“田沟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荼开展的新时代里一定会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成为民族奋斗精神的象征和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