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饮篇》人物形象中看柏拉图的文艺理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巨匠,他的著作在西方拥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国内外的学者不断地对柏拉图及其著作进行深入的研究。柏拉图作为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其作品中渗透着他重要的文艺理论。本文着重分析《会饮篇》中吹笛女、爱神颂词的发言者、狄欧蒂玛三大类人物形象,并从这些人物形象中解读柏拉图的文艺理论。
  关键词:柏拉图;人物形象;文艺理论
  作者简介:导师杨燕翎(第一作者);学生赵剑娇(1989-),女,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第二作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出身于古希腊雅典的贵族阶级,到了二十岁,他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了八年(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99),直到苏格拉底被当权的民主党判处死刑为止。当时雅典社会正发生激烈的变化,在民主党和贵族党不断地进行斗争中,民主党战胜了失势的贵族党。不仅由于阶级出身,柏拉图站在贵族党立场上。在学术思想上他和代表民主势力的诡辩学派相互矛盾。在他看来,诡辩学派代表的民主势力的兴起导致了希腊文化的衰落和道德风气的败坏,同时苏格拉底被当权的民主党判处死刑加深了他与民主势力的对立。
  一、被“呼来唤去”的吹笛女
  《会饮篇》是柏拉图在公元前385年后不久写成,它是一个由希腊的各种最优秀的大人物关于爱神发表的六篇颂辞组成的对话。叙述者阿波罗陀若并未参加会饮,他是从会饮的一个参与者阿里斯多兑谟那里得知这一故事的。晚宴的当晚,希腊的各种最优秀的专家、戏剧家、智者、政治家、哲人等,他们都发表了颂词赞颂爱神,而这些身为大人物的专家都是男性。在文章中,宴会上出现女人的身份有吹笛女。有关女性的描述,文章中这样写道:“于是鄂吕克锡马柯说:‘既然大家决定随意饮酒,不加勉强,我建议把刚才进来的吹笛女打发出去,让她们吹给自己听,或者在乐意的时候吹给闺房里的女眷听’我们还是用谈论来消遣这次聚会的时光。”可见只在那些大人物需要饮酒助兴的时候,“吹笛女”才被需要,而当他们要讨论问题的时候,就把这些服务的“吹笛女”赶到宴会场外,从中可以看出在古希腊女性地位的低下,同时也可以看出柏拉图对吹笛这项艺术的蔑视。柏拉图通过其对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不会仅仅通过自己笔下讲话者的直白话来表达,我们需要以极度的精神来阅读。在柏拉图对话里,没什么是多余的,没有什么东西没有意义。柏拉图在学术思想上他和代表民主势力的诡辩学派处在势不两立的敌对地位,他在《斐德若》篇里攻击诗人和艺术家,把他们列为第六等人。柏拉图轻视奴隶和平民所从事的生产劳动,而技巧或技术一般是与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同时他痛恨诡辩学派爱谈文艺和修辞学的技巧。因此《会饮篇》中各大人物对于吹笛女的言行,显示了柏拉图对于运用技巧知识从事生产劳动的手艺人的轻蔑。
  二、对爱神颂辞的发言者
  《会饮篇》中颂扬爱神的这个论题是裴卓创始的,他认为爱若是一个伟大的神,为人类和诸神所景仰,可是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写诗颂扬他。由裴卓开始,大家一一发表对爱神的颂词。发表颂词的发言者分别是智术师包萨尼亚、医生鄂吕克锡马柯、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悲剧作家阿伽通。苏格拉之前其他人对爱神发表颂词的部分占了一半篇幅,苏格拉底的发言占了另一半篇幅。苏格拉底的对话经常以如下的方式进行:苏格拉底先要求与他对话的人,对某种道德做出定义。在对话者提出某些片面、狭隘或者宽泛然而肤浅的说法,苏格拉底先让对话者感到自我满足,随即苏氏对这些说法作出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在对话者放弃自己的观点后,苏格拉底然后对此加以引导,然后归纳出某一事物的共同本质。晚宴的当晚,苏格拉底鼓励希腊优秀的智术师、医生、戏剧家等发表颂词赞颂爱神。他们对爱神作颂词,随后苏格拉底对他们的颂词先扬后抑,指出他们把一切最优美的品质用来称赞爱神,不管是真是假。随即苏氏对爱神年轻、美丽、善良等品质作比较分析,使得裴卓、包萨尼亚、鄂吕克锡马柯、阿里斯多芬、阿伽通陷入被动的境地,苏格拉底然后根据狄欧蒂玛的观点对他们加以引导。
  希腊人所了解的“艺术”是指可凭专业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音乐、雕刻、图画、诗歌之类是“艺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还是“艺术”。对话中的的大人物大部分从事的是艺术行业。《会饮篇》中不同人物分别对爱神发表了各自的言论,他们对爱神的赞美也构成了希腊的一部文学史:神论-史诗-悲剧-哲学对话。在苏格拉底迫使对爱神的赞颂者陷入被动的境地时,他说,“你不能驳斥的是真理,驳斥苏格拉底并不是难事。”从而可见苏格拉底的哲学就是真理。那么《会饮篇》实则就是通过苏格拉底的哲学对话隐含了哲学和诗的对立,也就是柏拉图认为的哲学重要的竞争者和替代者是诗。柏拉图对文艺的影响作了些心理的分析,他认为诗人只注重情感而忽视了对理性的遵从。悲剧和喜剧性的文艺分别是摹仿诗人看中与人相关的“感伤癖”或者投合人类“本性中诙谐的欲念”,过分放纵人的情欲中那些低劣的部分。“感伤”和“诙谐”这种“寄情于物”的诗使人性格中理智失去控制,不符合柏拉图的“文艺为社会服务”的文艺理论。人们只有像哲学家那样理性地生活,拥有永恒的美的理念,即从注重肉體、德行,攀登到爱美的知识这一爱的阶梯,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智慧的狄欧蒂玛
  狄欧蒂玛和吹笛女同样是性别同样是女性,为什么去把狄欧蒂玛作为引导苏格拉底智慧上升的人呢?不光和传达神示的女巫有对应关系,而且柏拉图把狄欧蒂玛划分在他的《斐德若》篇里分得地的第一等人。他们是神灵凭附,得到灵感的人,是人与神的中介者,也是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家”,也就是贵族阶级中的文化修养最高的代表。对狄欧蒂玛的描写完全高于同样是女性、身份不同的吹笛女,这也表现了他对第一等人和第六等人的不同态度。
  同时《会饮篇》也是对柏拉图对其老师苏格拉底的颂词,在最后启发苏氏的狄欧蒂玛,让我们想到了苏格拉底的弟子开瑞丰得到得尔菲的神托所的女巫传达的神示“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于是苏格拉底为了可以驳正神的所示,他和政界的大人物进行辩论,希望找到比自己聪明的人。然而经过苏格拉底自己的观察,他发现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有知识,实际上并没有知识,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愚昧,而他们反过来怨恨他,认为他自大。因此苏格拉底招人记恨,于是受到指控,成为被告。《会饮篇》中苏格拉底的最后发言也证明了其他人的无知。正如听完其他人对爱神的颂词后苏格拉底说:“这只是无知之徒看来如此,绝非有识之士眼中显示。所以说这是一篇富丽堂皇的颂词。”在《会饮篇》中,不论是与会的苏格拉底门外一直冥想,或是他类似于森林仙子的外貌以及他的才智,还是在《会饮篇》的末尾,饮酒后大家都睡着了,只有苏格拉底还特别有精神,都印证了《会饮篇》中苏格拉底最后和大精灵画上了等号。同时也体现了柏拉图迷狂说的文艺理论,即神通过苏氏在传达自己的旨意。
  通过对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和思想风貌了解,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对不同人物言语行为的描写,发掘隐含在深层的柏拉图文艺理论,即对社会中人物层次的划分以及他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把柏拉图的作品和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读者对柏拉图思想的有效理解,加深对其作品的解读。
  参考文献:
  [1]刘以焕.苏格拉底[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4.
  [2]施特劳斯著、邱立波译. 论柏拉图的会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柏拉图著、王太庆译.会饮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约翰.E.彼得曼著、胡自信译.柏拉图[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通过对三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描写,为读者塑造了无数个生动的男性形象,同时也为读者塑造了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针对《三国演义》中正面的女性形象的具体特征和代表人物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正面;女性形象;代表人物;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引言:  《三
摘 要:刘禹锡作为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刘禹锡优秀诗词作品的问世与他的交游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交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和思维,也使作品更加切合实际,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反过来,诗词创作也对刘禹锡的交游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文章从课题的研究背景出发,主要对刘禹锡创作与交游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刘禹锡;交游;创作;影响 
作者简介:于跃 (1995-),男,黑龙江大庆人,汉族,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八仙的故事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民间流传,早在宋代时就能找到关于八仙的故事,到了元代,由于丘处机对成吉思汗有着“一言止杀”之功,使得道教在元代依旧保持着迅猛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关于道教八仙的故事传说,并最终在明代定型。 
摘 要:《诗经》中的婚恋诗,形象再现了周代从恋爱到婚姻的整个过程,形成了喜剧美和悲剧美两类美学形态。喜剧美反映了美好的爱情和周代的盛世风貌,悲剧美反映了周代婚姻中的不平等、礼仪形成和爱情生活的痛苦。  关键词:婚恋诗;《诗经》; 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婚恋诗包括恋爱诗和结婚诗,包括了恋爱和婚姻之中的
摘 要:近年来,对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们而言,主题的对比研究已变成了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西游记》与《天路历程》这两部作品的主题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其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面对现实的姿态入手巧妙地引出了主人公改革现实的决心和希望。喻示着人们要注重内心修养,只要认准方向,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对比;现实生活;内心修养  作者简介:史丽琴(1990.7-),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为母本和奥地利黑麦(Secalecereale,2n=2x=14)杂交,对其杂交亲和性和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22个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大于50%,其可能基因型为kr1kr1kr2kr2,4个品
摘 要: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创作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是其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塔齐奥作为文本线索人物与第二主人公,作者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从象征意义角度分析托马斯·曼赋予塔齐奥的象征意义,以求更好地解读《死于威尼斯》这部作品。  关键词:威尼斯之死;塔齐奥;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马依娜(1991-),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内蒙古工业大学201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正确标点的前提是对文章的正确理解,错误的标点其根源是对原著的误读。在《论语》文本的研究中,对其对称习惯的甄别尤其重要,往往需要联系上下文,根据孔子的思想和谈话背景,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考虑,对句子结构,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
通过多点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富硅微肥可促进氮的吸收,双向调节磷的吸收,大幅度提高花生植株硅的含量,从而为花生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花生施用富硅微肥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值得大力
研究背景和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之一,与多脏器、多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