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从“文本”走向“生本”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j1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重文本内容解读,轻生本个性展示的现象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重视结果的呈现,忽视过程方法的引导;重视答案的唯一性,忽视学生思维独特性的培养。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从“文本”走向“生本”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转变;学习方式;文本;生本
  一、激励主动参与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条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富有个性的自主探究的过程。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空间,学生才会大胆地“自由参与”和“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都是营造民主和谐气氛的催化剂,都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不敢参与课堂活动到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2.激励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人的这种渴望被赏识的需求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放大学生的学习亮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的满腔热情并投入学习中去,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念。传统教学中答案的唯一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已经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意愿了。我们要重新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建立表扬赏识的机制,让表扬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引导自主探究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基本方法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有问题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带着问题学习才是主动学习,疑问是自主探究的动力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做到在关键处设疑、引疑,以疑导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并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抓住文眼设疑
  《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字,可谓一字千金,围绕一个“游”字,课文重点写了聋哑青年画鱼画得很逼真,达到了“游到了纸上”的境界。初见课题,便使人浮想联翩。一篇写人的文章,却用“鱼”做题目,到底是写人还是写鱼呢?几经猜想后,学生的目光自然停留在了“游”字上。按常理,鱼只能画在纸上,怎么会游到了纸上了?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这个看似有悖常理的“游”字,再一次点燃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迫不及待想探个究竟。此时,教师只要扣住题眼“游”字引导学生做各种猜想,便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抓中心句,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我紧扣全文的中心句:“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引导学生抓住“造福”和“痛苦”两个关键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阅读体验、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煽情引读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细细揣摩,慢慢品味,从中感受到普罗米修斯一颗善良、正义、坚强、无私的美好心灵;一片不畏强暴、热爱人类的浓浓真情;一个为民造福、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共通共融,和谐发展,真正实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3.在困惑矛盾处设疑
  如《西门豹》一文,西门豹明知巫婆官绅是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罪魁祸首,为什么不直接派兵把官绅抓起来,而是对老百姓说:“看来河伯还真灵啊,到河伯娶媳妇那天,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这是文本最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恰恰是这样一个令人感到困惑和矛盾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师根据问题的生成情况,逐步推进学习进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的过程。可见,准确抓住困惑矛盾处设计探究性学习是转变学习方式,推动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步骤。
  4.在意犹未尽处设疑
  新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现在的教学不能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如《唯一的听众》一文,“我”从妹妹的叫声中得知老妇人是音乐学院富有声望的教授,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情呢?“我”心里会怎么想呢?以后每天早晨“我”还会如约到小树林里去拉琴吗?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省略号未表达的意思。在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的关键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兴趣最为浓厚。
  三、加强语文实践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手段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这种能力离不开语文实践,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1.动手演示,在实践中习得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语文学科以感性为基础,那些抽象性的文字,只有通过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能形成感性的认识。教学《爬山虎的脚》时,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学生通过读文还不能在脑海中形成准确的画面,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再现爬山虎的真实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脚生长的位置,然后再对照课文描述,这样图文结合,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文中“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是教学难点,解决这个难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演示中加深理解,并领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虚拟情境,在体验中深化感受,获得情感熏陶
  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模拟真实功能,创设真实的或仿真性的情境,深化体验。《海底世界》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虚拟出潜水员深入海洋探索深海的情境,学生同样也能走入虚拟的“真实”:500米处的深海画面色彩运用有层次的渐变色,由浅蓝、深蓝,再过渡到黑;接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洋深处闪现着点点星光,耳旁不时传来海底动物的各种怪异的声响,学生惊讶不已。通过虚拟情境的生动再现,学生在观察、想象、感受中加深了体验,激起了探索海洋奥秘的强烈愿望。
  3.立足实践,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我经常会结合当下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的光盘行动调查、街边饮食卫生调查、街头用字规范调查、中国式过马路调查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对这类调查兴趣浓厚。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探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合作等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调查研究、收集、阅读,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都得到发展,逐步迈向学会学习之门。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
其他文献
“经历不总结,永远只是经过。”每天在学生们的陪伴下,虽然忙碌而平淡,但却收获着幸福与快乐,也收获着更加丰富的教育“经历”。本文描述了笔者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一、基本情况  学生小红(化名),女,13岁,该生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现寄养在姑姑家,这种特殊的家庭状况,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她喜欢独来独往、忧郁、内向,比较自卑,做事胆怯,缺乏自信,有学习的想法,但不愿下苦工夫,成绩处
摘要: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高。高效英语课堂的实现是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上的,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成为推进高效课堂前进的臂膀。  关键词:英语学习;重要性;课堂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原来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从过去的单一灌输知识到现在的注重能力的培养等。其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数学课堂多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但细观我们的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例如:多预设导致课堂变为“轨道式”教学;教学中教师想放开,但学生好像“动”不起来
摘 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对传统教师培训的一种变革。本文选取河北省T市A校L学科b班为调研样本,管窥2012年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情况,从一线受训教师的视角,对存在问题进行检视,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问题检视;解决对策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就是利用IT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起网络多媒体教育平台,对在职教师开展继续教育,也称为“网络培训”。网络培训因其具有丰富的多媒
笔者从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了。在教学中笔者越来越感觉到在课堂上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做一些相关的拓展与延伸,对于学生来说易于接受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课文中的内容来简要说一下我所作的一些尝试与探索。  比如:在教学《父母的难处》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艰辛,了解父母的现实生存状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
湖南省怀化市锦溪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自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坚持以学生养成教育推动素质提升,以课堂教学改革领舞教育蝶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步入课改深水区,静悄悄地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校走出了一条“以学生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保障”的具有锦溪特色的课改之路。  一、养成教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石  学校的领导
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形象必然成为学生的“审美”中心,必然会潜移默化、深刻地浓缩成为学生心中活生生的影子。因此教师形象的好坏,对于学生形象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明白教育的伟大意义和自己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常常告诫自己说:“教师的每一点疏漏都会带来学生一生的知识和人格的缺失。”为力求在工作中不出现任何差错,我努力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理论学习,在工作中严格遵守
背景:《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一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对10个省份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5.4千米,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7.47千米,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失衡的时期,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时代的新命题……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若能把清新之风融合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依此为基点构建出自然、朴实、超脱、鲜明的新型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教学将会有新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课堂环境;清新;互动;音乐  一、创建清新育人环境,构建和谐音乐课堂  一方面,充分利用音乐教室墙面的育人功能,对音乐专属室进行精心的设计:“音乐说话墙”——与教师、同学对话,交流分享,诉说
摘 要:农村地区大量人员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学生成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成为当前高中教育的一大难题。他们性格怪异、亲情缺失、行为习惯差、学习困难、思想观念错位,给当前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此,班主任应通过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向监护人反映学生真实情况、利用“家校通”实现家校双方及时沟通、严格执行学校封闭式管理制度、定期举办主题班会等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提高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