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基于朴实的本质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匠心,源于心,忠于心。
  高文安传承解构中国传统建筑,将有质感的东方思潮带入国际视野。可谓:天人合一,匠心独运。
  高文安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身上有着无尽的故事为你讲述:他被业界称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是香港由建筑师转为室内设计师的第一人。这个传奇的男人不仅仅是室内设计的神话:50岁开始专业健身,53岁拍摄个人写真;年过花甲,来内地创业,业务遍及大江南北;他将深圳的旧厂房改造成办公室;他把面馆和咖啡馆开进故宫;年轻的设计师追捧他为偶像,把他演讲时的句子作为座右铭……
  采访高文安,是在一个早春的午后,当时他正在用最熟练的粤语和伙伴们分析设计图纸。而此时,他刚刚完成一次长途出差,而在访谈结束后,他将要飞往国外继续他的工作。高文安的助理诉我,这就是高文安日常生活的浓缩,似乎永不疲倦的他,以分钟来计算工作时间。也很难想象,眼前的他已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
  故宫遗梦,我的面馆
  对高文安的设计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故宫神武门内东长廊的故宫面馆,它是高文安精心设计的集餐饮、设计、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展示空间。
  回想起当初那段经历,高文安说:“在紫禁城的地界儿开一面馆真心不易啊!” 2007年初,因为“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的热议,在故宫经营八年的星巴克被撤出。得知这一消息,高文安开始与有关部门接洽。从开始接洽故宫到最后进驻,高文安前后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所幸的是他的执着与坚持让我们最终见到了故宫面馆。
  在他看来,故宫中的食肆应该是国家文化的展示窗口。举目世界,无论是法国卢浮宫还是大英博物馆内都有优雅闲适的餐厅,而偌大的故宫却没有,时常可以看到游客蹲在地上吃盒饭、吃杯面,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与气势恢宏的故宫亦无从匹配。他决意在故宫里做一间既接地气又有质感的餐厅,让中外游客在品尝食物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利用面馆作为空间载体,实现文化交流。
  设计伊始,高文安及他的团队非常上心,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了解学习故宫的方方面面,力求设计与故宫融为一体。在初期的方案设计中,高文安认为关于历史的记忆,不只是来自一本本古书的记载,更是来自建筑、服饰、器物等一系列文化载体。但高文安并没有将古代元素照搬,而是用现代的视角,将宫廷特色的装饰元素提炼出来。
  古代宫廷特色的装饰元素被融入到平易近人的餐厅设计之中。京味浓郁的鸟笼、坐礅、雅致的宫灯、竹篮……处处散发文化气息,营造出独特的怀旧氛围。
  在最终成型的方案中,更强调对故宫古文物的保护,为了尽可能展示建筑六百年前的历史状态,将天花板完全外露,保留原有实木架构。店中的柱子也做了洗漆处理,将油漆一层层抹去,露出原来楠木的裂痕,力求原汁原味。这一大胆构想成为故宫面馆最大的设计亮点,也创故宫内所有餐厅之首例,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故宫古建筑与古文物的精髓。
  高文安用其数十载的专业经验赋予中国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价值,旨意以设计的视角展示和推动传统文化。
  故宫面馆,正是高文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浓缩。
  除却血脉相承的民族归属感与使命感,更因着其无法被其他文化比拟的深厚蕴藉。高文安希望能以一己之力向世界开一扇窗,让世界见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容纳百川的气度。


高文安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身上有着无尽的故事为你讲述。

  设计,应有人的味道
  72岁高龄的高文安出生于上海,幼年移居香港。怀着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向往之心,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墨尔本大学,他也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建筑师,作品被墨尔本大学收藏至今。
  回国后,高文安意识到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建筑的外在理念,而忽视了作为建筑的核心精神——人的最基本需求。于是,逐步转移工作重心,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室内设计领域至今。
  在高文安的设计中,可以看到他对建筑与环境相融相生的高度重视和以人为核心所展开的设计理念的呈现。浑厚而又浓郁的设计风格,却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独具个性的同时与周围环境、自然环境相融合,他认为这将是今后设计理念发展的方向。
  在近30年的设计生涯中,高文安设计了超过2000个室内项目,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可以说,高文安的设计糅合了中西文化,将中国文化渗入建筑概念,并加上西方的科技及舒适的特质,从而设计出独特的作品。


故宫面馆,更强调对故宫古文物的保护,为了尽可能展示古建筑六百年前的历史状态,将天花板完全外露,保留原有实木架构。店中的柱子也做了洗漆处理,将油漆一层层抹去,露出原来楠木的裂痕,力求原汁原味。这一大胆构想成为故宫面馆最大的设计亮点,也创故宫内所有餐厅之首例,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故宫古建筑与古文物的精髓。

  高文安一直强调希望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更多的设计中来。“我在香港长大,在国外念书,对中国文化并不习以为常,所以我对传统文化很好奇。或许有的元素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但我却如获至宝。”在设计中,不需要有那么多固定的条框束缚思维,因而他乐于用反传统的思维进行创新。“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反而给我多一些空间来创作。”高文安强调,我们不能活在历史里面,要活在一个非常现代的、为未来创作的空间里,才可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将传统元素进行现代演绎。   高文安对民族特色品一向兴趣盎然,并对民间文化情有独钟。“你不能只是做一些宫廷里的文化,就说代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物馆的陈列品并不是最好的,我要追寻的是老百姓的智慧。”
  在高文安的眼里,室内设计的关键是要有人的味道,有生活化的气息。因为空间不是拿来看的,而需要有人在里面活动。所以他做的空间永远不会是很饱满的,而需有人进入这个空间才能成为一幅完美的画。
  喜欢高文安作品的人,多半选择不远千里亲自登门,并与之交流。高文安一直强调自己从不追潮流,也不标榜风格。“设计师应该是完全没有界限的,这样,设计才可以更加广阔宽大。潮流很快会过时,设计是生活,人永远比风格重要。”高文安说,他拿捏的尺度是尊重客户,懂得客户的需求,与客户保持充分的沟通。高文安认为,做设计师首先要用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客户,而且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要好好地去分析消化客户的要求,达成有效沟通,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作品中。
  尽管目前除香港总公司外,已经拥有深圳、上海、成都等分公司,高文安对待工作依然认真,每一张设计图纸他一定亲自把关。即使在飞机上或者商务车内,他都会带着画板随时画图纸。
  对待工作,永不止步。
  7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高文安的全部生活都是工作。每年坐150次以上的飞机,大半年时间在天上飞来飞去,去各地向客户做方案汇报,跟年轻设计师交流和演讲。最喜欢旅游,爱去文化悠久的国家,那些有两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其生活文化场景,更是高文安的学习对象。高文安从不收藏东西,“我的东西都是要卖出去的”,在旅途中精挑细选的物品,高文安都把它用回客人身上。
  “一个设计师也应该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你才可以叫自己是一个设计师。设计师只有懂得生活,懂得享受,然后再从生活点点滴滴里面吸收体验,最后发挥出来。”高文安珍惜每一寸光阴,但又非常懂得享受生活。
  一年当中,高文安有30次演讲, 300多天住酒店,尽管如此,但他坚持每天早上7点30分起床,跑步、健身。闲暇时,他会一个人驾驶游艇出海,也会选择和朋友们开PARTY狂欢。
  “享受生活,贡献社会,不断学习,享受人生。”这是高文安的人生序曲。重视生活素质,乐观地思维,让他不避讳谈自己的“隐私”。“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高文安说,对待工作和爱人他同样重视,但他只能选择已经选择的,如果再去选择婚姻,对爱人一定是不公平的。所以,直到今天,72岁的他依然单身。他选择不婚,却赞美婚姻。他设计过的上千户家庭,无一例夫妻离婚,而这绝非巧合,这无非是他把对生命的关爱和祝福都留在了他所设计的每一所房子里,唤起人们心底的归属感。
  “善待自己,享受生活”是高文安的八字箴言,他说的“善待”,指的是不断学习进取,不做有压力的事情,他说的“享受”,是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作为丽江瑞吉项目的品质顾问,高文安在这个空间中将纳西传统文化转化成一种建筑语言符号。不过要把控其比重,土地的颜色、木材的颜色要有比例的呈现于建筑。配以丽江强烈紫外线所带来的虚实光影效果,一天内便会给住户带来不同的景观,这不仅有了移步换景的诗意,更多了静赏千景化万象的惊喜。

  高文安现在出门,会得到很多粉丝、尤其是女粉丝的尖叫,以及踊跃要求签名及合影留念。这不像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应该得到的待遇,哪怕是“香港室内设计之父”——让粉丝们如此疯狂的,便是那个身穿白色PoloT恤,健硕身材、古铜肤色、闪亮银发、低沉声线的健美型男高文安。高文安50岁那年决心健身,还找来私人教练督导,一年半后已由中年发福的水桶身形变成健美先生。之后高文安更拍摄全裸写真影集,轰动全港,同时更掀起一股健身热潮。
  “我好高兴,因为可以令人知道五十岁不一定走下坡,可以是另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回首这些年真是多姿多彩,工作顺利,做人变得成熟,器量更大,信心更强,做人更加谦厚,我觉得都是做运动得来。”永不言倦的高文安在工作和健身中获得人生的所有乐趣,他坦言永不退休,一直工作到老到死。说起自己的代表作品,他说还没有出来,将会发生在未来,那将是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永远不过时的空间。
  每年,高文安都要出国6次,会见不同的客人,感受不同的风情,参观不同的博物馆,生活异常精彩,但“香港室内设计之父”也是凡人,在喝咖啡、品红酒的优雅生活之外,高文安也会守候电视机前看历史剧和人情剧,和朋友们聊聊生活。
  高文安直率、自信、沉稳、专注、原则清晰,但这一切都基于朴实的本质之上。如何评价自己?“我是一个非常懂得生活,非常能够把握机会,永远不放弃的人,而且我对自己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视,我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工作做得更好。”高文安语速平缓地说道。
  匠,治也。小能治心,大能治世。高文安如今虽已年过70,依然精力充沛并保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正如他所说“70岁,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10月16日,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为伙伴单位,全联旅游业商会协办,世界旅游经济研究中心筹办,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世界旅游业理事会、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和欧洲旅游委员会支持的第六屆“世界旅游经济论坛”(以下称“
期刊
马敬能已经在中国工作了近30年,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头衔很多。他是动物学家、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湿地保护专家;他是大学教授、摄影师、作家;他是联合国官员、也担当着中国政府决策咨询顾问。他是JohnMacKinnon,一个英国人,却有一个更被广为熟知的中文名字“马敬能”。2015年5月20日,在中科院动物所动物保护专家解焱博士狭小的办公室里,马敬能接受了《中国周刊》记
期刊
电影《转山》中,大部分场景处于中国滇藏边界,险峻与壮美并存,渺小的人面对着严苛的自然展开一番对话,可谓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完美再现。  比起美国公路电影中的各种混搭元素的构成,《转山》略显低调与平淡,一辆单车急速飞奔在崎岖不平、深渊莫测的路上,背景晴日蓝天或是“冰激凌”雪山若隐若现,就像明信片上的景色那般一成不变,不仅如此,也没有知名影星的加盟,即使是这样的拍摄手法,也并未使观者有单一冗长之感。
期刊
柏拉图说,艺术是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却说,诗比历史更普遍,更真实。两位古代西方哲人关于艺术与真理的观念在王琛的图像叙事中再次得到统一。24年的时间,沿着丝绸之路,无数次快门的闪动定格的是被柏拉图称为“表象”的精彩纷呈的自然、人文景观,呈现的则是有着普遍意义和本真价值的人类文明的进步。镜头在王琛手中成为穿透表象直指本质的视觉化的诗艺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期刊
每次身处湖北武汉都会有种特殊的感觉:混沌、包容、丰厚、幻化……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江湖气质和模糊王者力量的城市。  竣工于上世纪初的京汉、粤汉铁路仿佛是历史时空中的一枚指针,将北京-武汉-广州三座城市天然的经济宿命和政治使命清晰标注,有如天平的中轴,大国枢纽在此隐显。  从更宏大的维度来观察,包括湖北在内的长江流域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最活跃的生存场所,长江经济带涉及11个省市,是地球上人口最多、产业规模最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艾芩止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m)色谱柱,以乙腈-0.025 mol/L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0 ℃。结果 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0.77 ?g(r=0.999 92),精密度试验RSD=0.11%。平均加样回收
期刊
红彤彤的身体,威猛的大钳子,一只小龙虾会有多大能量?又能产生多大的价值?没到过湖北潜江,没吃过“潜江龙虾”,没亲临潜江体会这座“龙虾之城”的氛围,你或许无法了解。  每年5月到9月,是小龙虾肥美丰腴的季节,也是传统的“吃虾”季。来到潜江,龙虾元素随处可见。位于潜江生态龙虾城的一座高15米、长18米、重100吨的全球最大单体小龙虾雕塑,成为一道抢眼的风景。慕名而来的“吃货”们占领了街头大大小小的龙虾
期刊
湖北是中国沿长江流域发展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气候因素加剧和人为开发过度,湖北湖泊大面积萎缩,湿地面积减少了40%。湖北在承受经济重压的同时,面临严峻的环保形势。  作为一个以企业家为主体的环保组织,阿拉善SEE在湖北成立项目中心,主要是为了发动当地的企业家,因地制宜,探索开拓湖北本土环保项目的建设和环保机构的组织建设,为“千湖之省”的生态恢复做出贡献。秉承
期刊
2015年9月初,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自然教育基地在卓尔书店揭牌。该基地举办的首场环保公益活动,就是让市民在书店内免费观赏人工养殖的萤火虫。  50张精美的图片和15块展板,展示了萤火虫由卵变成成虫的一生,以及数万只野生萤火虫在野外漫天飞舞的壮观景象。这些难得一见的珍贵图片,是华中农业大学萤火虫专家付新华副教授,多年在野外寻找和研究萤火虫的过程中拍摄的。  那次活动,在两年后的今天,让阿拉善S
期刊
宜昌是全国知名的“茶乡”,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节点城市,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优势茶业产区。宜昌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茶圣陆羽的《茶经》将宜昌列为八大茶区之一,称“山南茶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对宜昌就有“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诗赞。六百年工艺传承,两万里茶香绵延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长盛川创始人——何氏先祖何德海,首制帽盒茶,是为青砖茶鼻祖,并在日后漫长岁月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