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张晓梅:越老越有魅力的“美丽中国星”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her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网络上最红的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美容业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兼总编,是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诸多美容专著,曾先后获得国内外行业协会授予的“影响中国美容业30人”“影响中国美容经济30人”“中国美媒大使”等称号,是中国美容时尚界的领军风云人物……她的身上究竟有多少职务挂身,恐怕连她自己一口气也数不过来,她的名字注定与美容行业紧密连接在一起,她就是与杨澜、赵雅芝等被人们称为越老越有魅力的女人——张晓梅。
  
  初次挑战,从军旅
  丫头变身杂志社副社长
  
   1963年,张晓梅出生于北京军人家庭。父亲是山东青岛人,母亲是位“特别坚韧而包容”的女性,张晓梅从小就在母亲独立自强的教育中长大。
   4岁那年,张晓梅随父母来到四川成都与青城山相依相傍的总参某部驻地,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小时候的张晓梅像个男孩一样上树、爬山、下河摸鱼,而对女孩喜欢的扎蝴蝶结、织毛衣等一点也不感兴趣。那时,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个夏天喜欢泡在河水里晒得浑身上下像煤球一样黑、冬天喜欢与伙伴在雪地里打雪仗的“野小子”,会成为后来的美容大王、魅力女人。要说女孩喜欢的东西张晓梅都不感兴趣,那也不会是,因为至少有两样东西是例外的,那就是洋娃娃和书。部队研究所有一些从国外回来的老专家,张晓梅同学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东西令张小梅大开眼界。因此,张晓梅去同学家玩,就成了她小时候无比快乐与奢侈的事。
   1978年,张晓梅在四川总参某部入伍。善于学习、不甘落后的张晓梅在解放军工程技术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不久便获得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成后她成了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如果说,她一直那样走下去,像父母一样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也会有很好的前程。但是,张晓梅却时常感觉不快乐,到底为什么不快乐,她一时也说不清楚,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当时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自己最想要的。
   张晓梅开始回顾自己那些年的心路历程,第一次对于人生进行思考,她越来越意识到“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个道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张晓梅终于决定转业。这样的抉择,令她的父母以及周围的人都备感意外。
   1989年,张晓梅的转业申请批下来了,她的内心突然涌起一股巨大的失落感。马上就要离开工作了12年的部队,她反倒恋恋不舍,内心开始犹豫。一向理性又有主见的张晓梅第一次感觉自己心里没底了。这时,爱人揽过她肩膀说:“别想太多了!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正是爱人的那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使张晓梅坚定了信念,终于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军营。
   张晓梅从部队转业之后,被分配到外贸部在北京的一个下属单位。机关单位多少人梦寐以求,而张晓梅却直接把个人档案转到了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她不喜欢有条不紊的机关生活,不喜欢毫无挑战性的安稳环境。
   同年底,经朋友介绍,张晓梅应聘到香港一家杂志社当了一名记者,她干得得心应手,从记者、社长助理并很快升为副社长,而且收入颇丰。
  
  弃文从艺,只因“美是
  一件利人利己又利家的事”
  
   张晓梅在香港这家杂志社只做了3个月,她内心里那种“不安份”的苗头又窜出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晓梅随朋友到一家美容院做皮肤护理。她看到时尚的香港满大街都是高档美容化妆品专卖店,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她从未见过的美容院。敏锐的张晓梅立刻意识到内地尚未出现的美容行业和其中的巨大商机。她立即报名参加美容学院的培训课程,而且在这里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兴趣之所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张晓梅掌握了纹眉等美容项目的技术。于是,她跟家人说自己要辞去杂志社的工作,回成都开美容院。从没听说过美容为何物的家人表示强烈反对,说她刚刚安顿下来,不要折腾自己。这次张晓梅没有犹豫,她坚持放弃待遇优厚的编辑工作回到四川。爱人看她主意已决,便拿出1600元钱,帮她开了一个美容小店——佳丽美容店,后改名为尚都美容院。
   这是一间只有9平方米的店铺,起初因为人们并不知道美容的概念,她便给顾客洗头维持生计。她雇佣了一个理发师傅,自己做小工成了洗头妹,很多事都是自己去做。每天早上,张晓梅骑自行车到小店,把当天洗干净的毛巾架在自行车上吹干。那时,洗一次头只收5元钱,还要分给理发师傅,她实际只能赚到2.5元。有时要等很久才会有顾客上门,这与她之前的工作有着天壤之别。
   渐渐地,张晓梅的纹眉技术得到顾客的认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找她纹眉的人排起了长队。后来,甚至不得不提前预约,她也因此赢得了“纹眉皇后”的称号。
   随着生意的日渐红火,张晓梅的店面也越开越大,从最初的9平方米到50平方米,她除了给顾客做美容,干脆将自己的美容院作为美容培训基地,开始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容工作爱好者。小店开张一年半后,张晓梅已有了三四十万元的积蓄。创业成功,张晓梅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她又拿出30万元资金开了一个500多平方米的美容院,不到半年她便收回成本。而这家美容院,最终发展了800家加盟店。
   2002年3月,张晓梅成为全国政协历史上唯一一位来自美容行业的委员。而这时她却因为常年忙碌得不到休整,身体出了一些状况。创业的巨大压力让她变得倦怠,对工作的热情骤减,人也变得无精打采,一度陷入了年龄的恐慌与苦恼之中。
   为了调节张晓梅的情绪,丈夫建议她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外出散散心。于是,张晓梅听从丈夫的劝导,她去了新加坡。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国际著名的造型师。这位造型师当时已有50多岁,但张晓梅完全看不出她的年龄。她告诉张晓梅,她每年都给自己拍一张照片,然后做成一个系列。在欣赏造型师的照片时,张晓梅和大家一样,都认为最后一张是最好看的。是的,年龄并没有让一个人的魅力消失,反而增加,这个理念给张晓梅触动很大。
   后来,张晓梅又到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专业美容进修学院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观念也随之转变。她知道,女人的魅力是可以“养”出来的。内养是根,是学识、阅历、气质、品行、世界观,是精神和心灵的,而外“养”是形。岁月的流逝可以带走娇好的容颜,却无法带走越来越美丽和优雅的心灵。张晓梅开始了从美容大王向魅力女人的转变。
  
  才艺双兼,让美的观念
  深入每位中国女性
  
   张晓梅说:“中国女性顾家,总希望自己省一点,多一些留给丈夫和孩子,这也是中国女性的美德。但是随着家庭经济的富足,打造自己应该不是一个问题,而且,不必花太多钱也同样可以扮靓自己。”张晓梅在海外留学多年,在她的视野中,国外女性得到的关爱比国内女性多,她们过着更优雅的生活。张晓梅认为,现代女性,不仅仅是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同时,她们的大部分时间在扮演社会角色,因此,塑造自身魅力、提高认知度是女性势在必行的一门必修课。张晓梅说:“有一次我在国内参加妇联会,我注意到,在场的女性没有一个人涂口红。”而在国外,女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都要更换不同的形象,这在她们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
   经济上的差距在缩小,但意识上的差距还需要拉近。张晓梅认识到这一点后,于是,着手写了《晓梅说礼仪》《修炼魅力女人》等书,书中都是她尽心竭力地从不多花钱的前提下,教女性如何提升自身形象。
   其实早在出书之前,张晓梅就开始涉足传媒业。在跨入美容行业一年后,她便推出了自己的美容内部刊物。几个人拿着剪刀、糨糊拼凑出来的,内容是关于美容常识和服务项目等。这份剪报就是《美容时尚报》的前身,后来成为美容业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美容时尚报》。接着她又出版了多部美容专著,填补了我国美容行业方面的空白。
   女性压力大、女性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张晓梅建议女性朋友们要学会“自救”。除了提升工作技能、学习技能之外,张晓梅认为自救的第一条要素是“关注自己的健康,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懂得取舍”。“如果健康没有了,还谈什么其他?”她说,“一个优雅自信的女性,可以得到更多孩子的喜爱,丈夫的尊重,和生活的机会。”这是张晓梅对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是对女性朋友传授打造魅力的经验之谈。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晓梅,认为中国女性应该建立这样一个认识:扮靓自己不仅是关照自己,同时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关照。美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2007年3月,她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应该把“妇女节”改名为“女人节”;2008年3月,张晓梅在“两会”上提出给女职工设“月经假”;2009年3月她又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实行四天半工作制”“倡导女性精神应对金融危机,加大发挥女性社会优势”等提案。这些提案受到媒体和网友的普遍关注,让她再度成为今年“两会”的明星人物。她的每一次出场都会让人大吃一惊。
   近两年,成为女性素质培训专家的张晓梅在全国做了大量女性魅力、修养身心、美容、礼仪等讲座。以前谈得最多的是魅力、美容话题,现在谈得更多的是修身养性。由她任社长兼主编的《中国美容时尚报》和全国妇女发展基金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玫瑰基金。这个基金救治了近百名美丽受损的女性,这些被援助者有的读上了大学,有的找到了工作,有的因此而获得了爱情……她们找回了梦想和激情,重新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力量。就像张晓梅2009年7月在女性论坛演讲的主题《幸福的金钥匙》一样,她开始教更多的女性“释放心的能量,用爱去芳泽身边的每一人、每一事,回馈的是美好和幸福”。
  
  
  家是“无条件式的快乐”的地方
  
   关注女性工作的张晓梅,经常会遇到女孩在“做得好”还是“嫁得好”的两难中选择,张晓梅说:“‘做得好不如嫁得好’不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有它的客观性,不该被批判。”张晓梅甚至认为,婚姻中遇到一个好伴侣,等同于应聘到一个好的公司、遇到一个好的老板。“一边是工作伴侣、一边是生活伴侣,婚姻对女人的一生其实更为重要。”她诚恳地说。谈到爱人时,张晓梅还是情不自禁地说:“我很幸运,最终嫁给了他。我的每一步成绩都离不开他的支持。”
   张晓梅的爱人也是军人的后代,他俩青梅竹马,既是同学又是战友,是双方父母看着他们一起长大的。小时候,他们是玩伴;上学后,他们是同学,一起参加篮球赛,一起坐校车上学回家,几乎形影不离。只有跟他在一起,野性的张晓梅才会安静下来,才会把女性温柔的特质表现出来。爱人是一位很有责任感和重情重义的男人,对张晓梅几乎有求必应。每次提起爱人,张晓梅都会心存歉疚,说自己不是个好妻子。
   张晓梅有个漂亮的女儿,提起女儿她既愧疚又骄傲。张晓梅虽没像其他母亲那样为孩子洗衣、做饭、照顾饮食起居,但在精神方面却给予女儿很大的支持与帮助。每每遇到人生大事需要抉择时,女儿也总是第一时间向她征求意见和建议。张晓梅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会有意识地不去提建议。如果每天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她做不了那么多,自然就有抵触情绪,家长也就没有威信了。因此,只有我认为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时才会给她建议。”她和女儿既是母女,又是朋友。母女虽然远隔重洋,分居两地,彼此却心意相通,感情异常深厚。
   张晓梅一家人分处三地,聚少离多是常有的事,但彼此之间的牵挂与关爱却丝毫不减。她说:“我觉得在一个家庭当中,无论是团聚在一起,还是分离在两地,最重要的是你对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态度。在我的家里,我们都会去尊重彼此的喜好、选择,真心地祝福彼此,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很快乐,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张晓梅引用《改变由心开始》里的话说:“快乐分为三种:一种是竞争式快乐,你有车,我也要有车,我有我才快乐;第二种是条件式快乐,你爱我我才爱你。这两种快乐都是有条件的,而真正的快乐是第三种,无条件式的快乐。”
   现在,张晓梅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但她却喜欢成都的生活。张晓梅说:“成都地方不大,人与人之间经常相互走动,大家一起聚聚也比较容易,相互之间特别真诚……”都说看一个人喜欢的城市,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本色张晓梅,骨子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温情。对于成功,张晓梅是这样定义的:“获得快乐,才是真正的成功!”
   任何成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张晓梅的野心、好胜、执著的个性决定了她会不断给自己修订一个个目标,而只要确立目标,她又会低着头往前走,坚持到底。
   诚如她自己所言:“女人对自己的魅力一定要有信心。年龄是甩不掉的,相貌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内涵、修养、主张……将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积累到自己的身上,女人才会拥有魅力。”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张晓梅最终成为一个越老越有魅力的女人。成为我们中国女性心目中最闪耀的“美丽之星”。
  (编辑/李建华)
其他文献
8月30日,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推出由王利芬主持的《廖昌永的音乐人生》,节目受到许多人的关注。说到王小丫,我们会想到她主持的《开心辞典》,而谈起王利芬,我们能联想到许多栏目:她先后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栏目的记者,《对话》《赢在中国》的总制片人兼主持人,《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的总制片人,她如今是《我们》栏目的总制片人兼主持人。这就像两大
《冷血》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该作品中作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杀手佩里这个人物,而佩里正是20世纪战后的反英雄人物代表,本
他是我家对门新搬来的房客,个头不高,脸庞黑黑的,身材也略显佝偻。第一次碰到他,是在他送女儿上学的路上。   他的女儿看上去大约十五六岁,文静白皙。看着女儿挽着他的胳膊下楼,我禁不住笑了。一黑一白,泾渭分明,反差还真是大!也许感觉到了我并无恶意的笑,他主动抽出自己的胳膊,小声说:“闺女,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   “怕啥?不好意思了?”女儿歪着头,笑问。他摇摇头,说:“你走在前头,万一有什么事
期刊
一     公司接了一个大业务,所有人留下来加班,我故意没有给齐鑫打电话,还关了手机。19时30分,老板招呼我们吃盒饭时,我开机低头一看,密密麻麻都是齐鑫的短信。他问我怎么还不回家,是不是公司有事?我一条条翻看短信,小卉脚步轻轻地在我身后停下,幽幽叹息:“家里有个男人担心你,多好。”   我不自然地笑笑,知道小卉只是嘴上这样说,她一心想找个有房有车的男人,所以,她对我的羡慕只有一分钟。   我这样
三十五六岁的兰兰,是我一个朋友的闺密。她的老公把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从一个普通职员直接升到目前的项目总监,出则名车相驾,美女助理相伴,原本清瘦的他进入中年愈发神采奕奕,看上去玉树临风、仪表非凡。有这样一个丈夫本该婚姻幸福,却不想亲朋的好心提醒却使兰兰怀疑老公有外遇,险些让家分崩离析。   女性到了中年被琐事纠结得愈发失去自己,再看身边的丈夫,比之前更有魅力,甚至每条皱纹都充满了岁月的睿智。此时,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他们是邻居,彼此都目睹了对方的苦难:一个是丈夫身患绝症,不幸去世;一个是妻子遭遇车祸,也不幸离开了人世。因为同命相怜,他们在彼此的帮助中生出了细小的情愫。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组成一个新家。    在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夜晚没有激情,更多的却是局促不安。他们彼此心照不宣,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在怀念曾经的爱人。   日子波澜不惊地走过,邻居们每每谈论起这对半路夫妻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他们是一对相敬如
2009年6月3日,理文公司壬山林场民工饭堂早餐膳食,有12人就餐,饭后15~40min相继有5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眼花、步履不稳症状。接到报告后,我们即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
梅华是我的一位朋友.她都40多岁了,可我们在她身上看不到中年女性疲惫的痕迹.她整天乐呵呵的,心情很好.有时我们开她的玩笑,不认识你的人还以为你有外遇呢!不然,怎么有这股子
一日,表妹明艳来找我,让我当她的“情感消防员”,一开口表妹就沦为怨妇:痛诉老公早出晚归,老公跟别的女人聊电话超过3分钟她就要发飙,最让她忍无可忍的是,自家空调还不制冷呢,他居然跑到对门一个单身女邻居家去帮着修理不出彩的电视,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我打量表妹,她身上的裙子是今夏最新款,睫毛一丝不苟刷得翘翘的,眼神明亮,说话中气十足,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的女人。   我当时脑子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