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在一线教学20年的语文教师,我自1998年到教务处分管初中教学以来,对我们社区和学校的语言环境有着具体的了解,对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体会,坦率的说,几年来我们学校的统考和中考语文成绩都不尽人意。在校内的语文课堂和教学公开课,我走进了几十位的百来次得语文教师的课堂,并针对他们的教学进行了一番梳理、思考。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背景下,在中考语文成绩不如意的现状下,我认为,目前我们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在此,我们诚愿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仅供大家参考。以便“对症下药”,达到 “药到病除”之效果 。
一、在乡村中,过于浓厚的本土意识,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学校建在一个有一万多人的乡村里,这里有着浓浓的闽南意识和乡土观念,在改革开放外来工初来咋到时,说普通话反而受人歧视,就是在农村走向城市化的今天,在日常生活中,本地的家庭和社区用语,全是闽南话;乡村的广播,用的是闽南语;一万多人的乡村的市场相当繁荣,但文化氛围令人不敢恭维,肉摊几十摊,菜摊百来位,商店几百家,可是出售报刊杂志只有2处,卖报纸的连一家也没有;甚至在我们中学和职业中专学校的校门周围,饮食烧烤店也有20来家,一到下课那生意令人叹为观止,可卖文具只有1家,卖书籍杂志一家也没有,学生课外时间特别是寒暑假,想买一本杂志书籍来阅读,要到十来公里的市区去买,试问生活在这样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学生如何能提高语言与文学素养?现实的答案是:提升的很少,倒是有不少外来工子女的普通话水平下降啦!普通话语言能力退化啦!学生的语文成绩年似一年,就是不见涨。
二、在校园里,文化氛围和语文环境,有待改善与重建,有待常态化与规模化
课堂上,朗朗的普通话;宿舍和食堂,欢声笑语的闽南话,在课后,学生之间交流,老师之间的谈话,师生之间的座谈,年段室和办公室的用语都是闽南话当道,不少的外地老师总要不时纠正那些讲闽南话的人,这种环境不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良好的语言标准化的建设;作为文化教育堡垒的阅览室图书馆,读者数量写实的用三三两两来修饰,夸张一点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或许是网络文学的发展,学生不用那么麻烦半借书证借书,或许更新跟不上潮流,但我们更多的应该反思一下,这些书刊杂志符合当代青少年口味吗?我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到位了吗?我们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到位了吗?报刊杂志更新及时吗?新书籍的上架和推介及时吗?我们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意识充分重视吗?
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语言文学活动竞赛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科技文艺才能的平台,一时的喧哗又回归于课堂,回归于平静;诗歌朗诵、雅言诵读、作文竞赛、故事演讲、没有常态化,且参加的对象范围局限于几个优等生;辩论赛、“文学采风”,“读书节”“小记者行动”“啄木鸟行动”和“推普周”活动口号化随意性,没有真正落实。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和规模化是今后的建设重点。它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平台,它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另一捷径,
三、在语文课堂上,是讲堂,而非学堂;只重视文本的讲解,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忽视口语交际、课内练笔和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新课程》: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而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这次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这8个强调,中心词就是“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还有这样一段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作用,这对改变目前阅读教学中的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尤其要指出的是,阅读目标特别强调读者的个性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就多达9处,“拓展自己的视野”,…… “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等。我觉得老师只能是导演,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学生,今后教师要把学生参与的程度,广度和深度是作为判断一节课优劣的标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的学习成为互动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所共同追求的层次和境界。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营养品”文学活动如同生活饮食,“不在于多而在于规律性”,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可以制定语文单项计划如《名著阅读计划》《竞赛参加计划》《周记计划》《语文实践活动安排计划》《诗文原创计划》,然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语文活动计划,并及时指导监督,相信这项活动的切实开展,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提高都难。
四、在课后,我们只重视作业的完成度,而忽视课外练笔、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量,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初中三年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三年阅读名著总量不少于6-9部,教学大纲还推荐了十部名著和五十篇古诗文,实际上我们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我们的读书指导、读书节活动、交流会等应有的教学活动几乎是空白。事实证明,只有教读与自读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水乳交融,才能学好语文。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在课本上有限的28篇课文,我们应该从初一开始就树立大语文观,特别是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并引导他们做好随笔和读书文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语文教师,是校园文学的建设者,是学生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引路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或许我们无法改变社区的文化环境,无法改变家长的重理轻文的意识,但我们可以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内涵,我们可以也应该艺术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文艺素质,因为,文化的建设与传播是我们的使命。
一、在乡村中,过于浓厚的本土意识,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学校建在一个有一万多人的乡村里,这里有着浓浓的闽南意识和乡土观念,在改革开放外来工初来咋到时,说普通话反而受人歧视,就是在农村走向城市化的今天,在日常生活中,本地的家庭和社区用语,全是闽南话;乡村的广播,用的是闽南语;一万多人的乡村的市场相当繁荣,但文化氛围令人不敢恭维,肉摊几十摊,菜摊百来位,商店几百家,可是出售报刊杂志只有2处,卖报纸的连一家也没有;甚至在我们中学和职业中专学校的校门周围,饮食烧烤店也有20来家,一到下课那生意令人叹为观止,可卖文具只有1家,卖书籍杂志一家也没有,学生课外时间特别是寒暑假,想买一本杂志书籍来阅读,要到十来公里的市区去买,试问生活在这样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学生如何能提高语言与文学素养?现实的答案是:提升的很少,倒是有不少外来工子女的普通话水平下降啦!普通话语言能力退化啦!学生的语文成绩年似一年,就是不见涨。
二、在校园里,文化氛围和语文环境,有待改善与重建,有待常态化与规模化
课堂上,朗朗的普通话;宿舍和食堂,欢声笑语的闽南话,在课后,学生之间交流,老师之间的谈话,师生之间的座谈,年段室和办公室的用语都是闽南话当道,不少的外地老师总要不时纠正那些讲闽南话的人,这种环境不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良好的语言标准化的建设;作为文化教育堡垒的阅览室图书馆,读者数量写实的用三三两两来修饰,夸张一点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或许是网络文学的发展,学生不用那么麻烦半借书证借书,或许更新跟不上潮流,但我们更多的应该反思一下,这些书刊杂志符合当代青少年口味吗?我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到位了吗?我们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到位了吗?报刊杂志更新及时吗?新书籍的上架和推介及时吗?我们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意识充分重视吗?
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语言文学活动竞赛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科技文艺才能的平台,一时的喧哗又回归于课堂,回归于平静;诗歌朗诵、雅言诵读、作文竞赛、故事演讲、没有常态化,且参加的对象范围局限于几个优等生;辩论赛、“文学采风”,“读书节”“小记者行动”“啄木鸟行动”和“推普周”活动口号化随意性,没有真正落实。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和规模化是今后的建设重点。它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平台,它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另一捷径,
三、在语文课堂上,是讲堂,而非学堂;只重视文本的讲解,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忽视口语交际、课内练笔和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新课程》: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而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这次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这8个强调,中心词就是“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还有这样一段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作用,这对改变目前阅读教学中的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尤其要指出的是,阅读目标特别强调读者的个性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就多达9处,“拓展自己的视野”,…… “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等。我觉得老师只能是导演,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学生,今后教师要把学生参与的程度,广度和深度是作为判断一节课优劣的标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的学习成为互动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所共同追求的层次和境界。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营养品”文学活动如同生活饮食,“不在于多而在于规律性”,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可以制定语文单项计划如《名著阅读计划》《竞赛参加计划》《周记计划》《语文实践活动安排计划》《诗文原创计划》,然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语文活动计划,并及时指导监督,相信这项活动的切实开展,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提高都难。
四、在课后,我们只重视作业的完成度,而忽视课外练笔、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量,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初中三年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三年阅读名著总量不少于6-9部,教学大纲还推荐了十部名著和五十篇古诗文,实际上我们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我们的读书指导、读书节活动、交流会等应有的教学活动几乎是空白。事实证明,只有教读与自读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水乳交融,才能学好语文。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在课本上有限的28篇课文,我们应该从初一开始就树立大语文观,特别是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并引导他们做好随笔和读书文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语文教师,是校园文学的建设者,是学生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引路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或许我们无法改变社区的文化环境,无法改变家长的重理轻文的意识,但我们可以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内涵,我们可以也应该艺术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文艺素质,因为,文化的建设与传播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