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你是天赋凛然的学霸,还是普通的学民,上课的时候总难免打打瞌睡走走神,可就在你眯眼打盹的一瞬,重难点知识就这么被播放过去了。尤其是考试来临,大家都忙于复习准备,你昨晚又因为备考紧张而失眠,上课时偏偏瞌睡虫又很不识相地跑来捣乱,这种苦谁尝谁知道。于是,各大提神醒脑的法宝争相亮相,这次,我们就来说说一款出自我国且历史悠久的饮料——茶!
被夸大的功效之说
茶叶作为饮料被人们饮用,无疑是从中国开始的。当茶叶最早成为人们日常饮料时,被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其提神的功效。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饮真茶令人少眠”。在佛教寺院中,僧人也是靠茶来驱除打坐时的睡意。现在我们依然会使用这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来提神,但这是对身体的透支,并不可取。
茶叶中的咖啡因其实是一种有毒物质,毒性甚至高达192毫克/千克(按每千克192毫克的剂量喂食小鼠,100只中会有50只中毒死亡,即数值越小,毒性越强)。相比之下,酒精(乙醇)的毒性为7 000毫克/千克。
而因为咖啡因导致的失眠,也让人十分困扰。虽然有些茶商说发酵茶类中不含咖啡因,但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尽管茶树鲜叶加工的过程的确会造成某些成分的改变,但咖啡因的含量在各类茶叶中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说晚上喝红茶不会影响睡眠之类的,也都属于无稽之谈。
除了咖啡因,茶叶中还有另一类重要的呈味成分——茶多酚。当我们描述茶叶的各种抗菌功效时,其实主要就是这类物质在起作用,而它之所以能起到抗菌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本身含有一定的毒性。不过这些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有限,正常喝茶能摄入的剂量远远低于对身体造成危害的阈值,只要别大量饮用浓茶,就不用太过担心。
也正是因为受限于茶叶中的含量以及口服这种低效的利用方式,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很难在体内达到起效的阈值。因此,虽然在体外实验中纷纷取得各种成果,但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中,茶叶的功效却很难得到一致的结论。
我们可以将茶视为一种健康饮品,但若将其视为一种灵丹妙药,用来治疗现代医学也无法解决的病痛,那显然已经超出了饮茶本身的功效。
红茶or绿茶?谁说了算
我们常说的红茶、绿茶等各大茶類,其实都是围绕着茶多酚在做工作。20世纪70年代,中国著名的茶叶专家陈椽教授根据加工工艺、内涵物质(茶多酚类物质)变化以及品质的系统性三个方面,将我国的茶叶产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
同样一片茶树鲜叶,在加工时保留茶多酚类物质,不让其转化,做出来就是绿茶;而若是将鲜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充分转化(根据氧化程度的不同,可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那么做出来就是红茶。
究竟是做红茶还是绿茶?决定这一问题答案的,不是茶商,而是这片叶子自己。如果茶多酚含量偏高,那么这片叶子就适合做红茶;如果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这片叶子就更适合做绿茶。而茶树品种、种植的环境以及叶片的成熟度,则共同决定了茶多酚和氨基酸这两种物质在叶片中的含量。
说到茶树品种,一般来说茶树原始的野生种都是乔木型的,但现有的人工栽培中绝大部分都是经过矮化的进化型品种,所以灌木型的偏多。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适宜,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茶树长期以来保持着较原始或半原始的系统发育特性与生态类型,所以乔木型茶树一般分布在西南和东南地区。
喝茶功夫有几分
由于茶叶中咖啡因的苦味和茶多酚的涩感,给品茶带来的都是负面的味觉体验,因此,除了在茶叶加工中要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之外,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操作也是有必要的。
时值春夏之际,正是绿茶大量上市的时间,这一阶段的绿茶品质最好,就像是水果吃当季的,此时喝绿茶也是比较适宜的。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咖啡因在血浆中的半衰期是3~7个小时,若是不希望因为喝茶而影响睡眠,那么应该让喝茶的时间尽量远离入睡时间哦。
被夸大的功效之说
茶叶作为饮料被人们饮用,无疑是从中国开始的。当茶叶最早成为人们日常饮料时,被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其提神的功效。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饮真茶令人少眠”。在佛教寺院中,僧人也是靠茶来驱除打坐时的睡意。现在我们依然会使用这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来提神,但这是对身体的透支,并不可取。
茶叶中的咖啡因其实是一种有毒物质,毒性甚至高达192毫克/千克(按每千克192毫克的剂量喂食小鼠,100只中会有50只中毒死亡,即数值越小,毒性越强)。相比之下,酒精(乙醇)的毒性为7 000毫克/千克。
而因为咖啡因导致的失眠,也让人十分困扰。虽然有些茶商说发酵茶类中不含咖啡因,但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尽管茶树鲜叶加工的过程的确会造成某些成分的改变,但咖啡因的含量在各类茶叶中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说晚上喝红茶不会影响睡眠之类的,也都属于无稽之谈。
除了咖啡因,茶叶中还有另一类重要的呈味成分——茶多酚。当我们描述茶叶的各种抗菌功效时,其实主要就是这类物质在起作用,而它之所以能起到抗菌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本身含有一定的毒性。不过这些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有限,正常喝茶能摄入的剂量远远低于对身体造成危害的阈值,只要别大量饮用浓茶,就不用太过担心。
也正是因为受限于茶叶中的含量以及口服这种低效的利用方式,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很难在体内达到起效的阈值。因此,虽然在体外实验中纷纷取得各种成果,但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中,茶叶的功效却很难得到一致的结论。
我们可以将茶视为一种健康饮品,但若将其视为一种灵丹妙药,用来治疗现代医学也无法解决的病痛,那显然已经超出了饮茶本身的功效。
红茶or绿茶?谁说了算
我们常说的红茶、绿茶等各大茶類,其实都是围绕着茶多酚在做工作。20世纪70年代,中国著名的茶叶专家陈椽教授根据加工工艺、内涵物质(茶多酚类物质)变化以及品质的系统性三个方面,将我国的茶叶产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
同样一片茶树鲜叶,在加工时保留茶多酚类物质,不让其转化,做出来就是绿茶;而若是将鲜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充分转化(根据氧化程度的不同,可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那么做出来就是红茶。
究竟是做红茶还是绿茶?决定这一问题答案的,不是茶商,而是这片叶子自己。如果茶多酚含量偏高,那么这片叶子就适合做红茶;如果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这片叶子就更适合做绿茶。而茶树品种、种植的环境以及叶片的成熟度,则共同决定了茶多酚和氨基酸这两种物质在叶片中的含量。
说到茶树品种,一般来说茶树原始的野生种都是乔木型的,但现有的人工栽培中绝大部分都是经过矮化的进化型品种,所以灌木型的偏多。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适宜,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茶树长期以来保持着较原始或半原始的系统发育特性与生态类型,所以乔木型茶树一般分布在西南和东南地区。
喝茶功夫有几分
由于茶叶中咖啡因的苦味和茶多酚的涩感,给品茶带来的都是负面的味觉体验,因此,除了在茶叶加工中要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之外,在茶叶冲泡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操作也是有必要的。
时值春夏之际,正是绿茶大量上市的时间,这一阶段的绿茶品质最好,就像是水果吃当季的,此时喝绿茶也是比较适宜的。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咖啡因在血浆中的半衰期是3~7个小时,若是不希望因为喝茶而影响睡眠,那么应该让喝茶的时间尽量远离入睡时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