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森林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u19872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的影响,以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小叶岽林场25年生4种不同抚育间伐林分密度(600、750、950、1150株·hm-2)控制措施后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优势物种重要值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伐后第2年(2019年)和第3年(2020年),样地中物种组成共计49科93属122种;当林分密度为600~1150株·hm-2时,林分密度越小,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Shanno
其他文献
为探讨保护播种对高寒区刈割型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EN)+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FS)]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无保护草种播种为对照,研究了4比例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LM)和燕麦(Avena sativa,AS)保护播种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单播量的20%,30%,40%和50%处理其2年总干草产量分别为9389 kg·hm-2,17284 kg·hm-2,1
灵谷糯1号是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常糯1号通过60Co-γ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其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适用性广等特点,适合在苏南以及沿江稻区种植。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苏审稻2020054。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趋势方兴未艾。农业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各类传感器与感知技术,采集各类农业生产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通信与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典型应用领域,着重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设施大棚生态环境参数的自动控制、特粮特经作物的精确定量栽培、农田节水灌溉与施肥、特粮特经作物果实产品的贮藏、生鲜农产品流通与产地质量追溯管理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场景,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业物联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2020年在江苏省高邮市汤庄镇汉留村20组,对高邮市11个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开展安全性测试,对其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泗稻20号的高产稳产性最为理想;扬农稻1号、泗稻301、南粳5718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淮稻5号作为高邮地区当家品种(对照),2020年产量居第10位,南粳9108居最后一位。
苏北黏土地稻茬麦频繁受不良天气影响,经常无法适墒耕翻。针对当地多年来普遍应用少免耕作业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供试黏土地2年旋耕作业的基础上,采用3种机械整地方式:耕翻+正旋+反旋(常规,处理1)、正旋+反旋(处理2)、反旋+反旋(处理3),分别对小麦出苗率、幼苗整齐度、根系发生情况、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苏北黏土地处理1小麦出苗率低于处理2和处理3,但小麦幼苗素质较处理2和处理3好,且次生根数目较多,处理1小麦产量也均高于处理2和处理3;处理1土壤经翻耕之后,结构得到了改善,土壤容
富麦66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与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泗麦1108中间材料F4为母本、高产多穗型中熟小麦品种淮麦1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全生育期214.7 d,较对照济麦22早熟1.0 d左右,株高71.2 cm,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561.8万个/hm2,穗型较大,穗粒数34.6粒/穗,千粒质量46.5 g。该品种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具有产量潜力高、成熟落黄较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富麦668于2021年通过安徽
为了探究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磷钾动力作对照,选择其他3种叶面肥(芸苔素内酯、“粒粒金”“施倍多”),在最佳用药时期按照推荐用量进行喷施,设置清水处理,探究3种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水稻的高峰苗高于对照,而单独喷施叶面肥的效果都不如对照。在水稻灌浆—成熟期时,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喷施磷钾动力和清水处理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除清
为了揭示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特征,选取花椒地、山豆根地、金银花地、撂荒地进行土壤水分原位监测,分析土壤水分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4种降雨事件中的响应过程,探究植被类型的降雨响应补给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层稳定程度对植被土壤储水量有影响,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越大,土壤层相对活跃,则土壤储水量相对较少;各植被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具有滞后性,表现为山豆根地>花椒地>撂荒地>金银花地。金银花
为探索出云南小麦施肥的最佳模式,筛选出科学合理的小麦施肥方法,减少麦田化肥施入量,提高小麦化肥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并为小麦绿色栽培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底肥尿素、复合肥、硫酸钾与猪粪配置处理,进行小麦梯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量的基础上,减施20%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7210.05 kg/hm2,增效最大,达3550.51元/hm2;减施20%、40%及60%处理的小麦产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减施60%的处理使小麦能获得7035 kg/hm
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促进新疆昌吉州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在昌吉州奇台县、木垒县、吉木萨尔县等地开展了青稞白豌豆混播栽培技术研究。青稞白豌豆混播栽培,便于机械化收获,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从而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得到了当地农户的认可,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