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矿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等多方面分析,阐述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为以后在该区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石英岩 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46-1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在区域上位于南祁连褶皱带,柴达木—仓吉哈达隆起东端。对应的成矿带为东居洪图—石乃亥加里东期(钨、锡、铋、金、铜、铅)成矿亚带(Ⅳ8),区域内中—酸性侵入岩十分发育,构成较为醒目的花岗岩带。岩体规模较大,多呈岩基状产出,岩体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蚀变作用不甚强烈。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岩性较简单,主要為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和石英脉,其次为第四系(Q),构造不发育。
2.1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主要组成为灰-灰黄色砾石层夹亚沙土层。第四系覆盖面积大。
2.2侵入岩
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岩体出露于详查区中部和中南部,其它部位被第四系风积砂土覆盖,岩石呈灰白一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基质具粗粒花岗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10~25%,条纹长石为主),椭圆状,卵形,颗粒巨大(见最大者其长轴可达8cm),边缘不完整,晶体内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磷灰石等包裹体,斑晶与基质界线清楚。基质由斜长石(20~30%)、钾长石(25~30%)、石英(20~40%)、黑云母(3~8%)、金属矿物(少量)及微量的磷灰石、褐帘石等组成。
2.3构造
本区内第四系覆盖厚,构造行迹不明显。
2.4脉岩
石英脉呈岩墙产出,位于详查区中东部,围岩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脉沿由斑状花岗岩北东-南西向张性断裂贯入。该石英脉位于平缓的山梁上,残坡积覆盖较大。石英脉高出地表10~27m,远远望似一道雄伟的城墙,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石英脉走向50°-65°,倾角78°-80°,长480m,宽50m。石英脉呈坚硬块状,洁白,断面为油脂光泽,质地纯净。
在本区中西部有一石英脉体,宽约3m,长约35m,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
3矿体特征
经2011年度工作,圈出石英岩矿体9条,具体特征见表1。
3.1特级级别矿体
Ⅵ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透镜状,沿走向长27.16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757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9.438%。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63°,由CWCY2控制。
3.2 Ⅰ类级别矿体
(1)Ⅱ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48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356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89%。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7控制。
(2)Ⅲ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93.12米,矿体平均厚度为7.798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84%。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10°<82°,由CWCY4、CWCY5控制。
(3)Ⅷ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811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9.01%。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8控制。
3.3Ⅱ类级别矿体
(1)Ⅰ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02.6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6.533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58%。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58°,由CWCY6控制。
(2)Ⅳ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76.52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634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2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10°<82°,由CWCY5控制。
(3)Ⅴ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86.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3.857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28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63°,由CWCY2控制。
(4)Ⅶ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16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365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787%。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8控制。
(5)Ⅸ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69.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2.618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44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CWCY8控制。
参考文献
[1]1980年,省地质局第一区调队开展了1:20万《鱼卡》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关键词]石英岩 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46-1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在区域上位于南祁连褶皱带,柴达木—仓吉哈达隆起东端。对应的成矿带为东居洪图—石乃亥加里东期(钨、锡、铋、金、铜、铅)成矿亚带(Ⅳ8),区域内中—酸性侵入岩十分发育,构成较为醒目的花岗岩带。岩体规模较大,多呈岩基状产出,岩体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蚀变作用不甚强烈。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岩性较简单,主要為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和石英脉,其次为第四系(Q),构造不发育。
2.1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主要组成为灰-灰黄色砾石层夹亚沙土层。第四系覆盖面积大。
2.2侵入岩
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岩体出露于详查区中部和中南部,其它部位被第四系风积砂土覆盖,岩石呈灰白一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基质具粗粒花岗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10~25%,条纹长石为主),椭圆状,卵形,颗粒巨大(见最大者其长轴可达8cm),边缘不完整,晶体内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磷灰石等包裹体,斑晶与基质界线清楚。基质由斜长石(20~30%)、钾长石(25~30%)、石英(20~40%)、黑云母(3~8%)、金属矿物(少量)及微量的磷灰石、褐帘石等组成。
2.3构造
本区内第四系覆盖厚,构造行迹不明显。
2.4脉岩
石英脉呈岩墙产出,位于详查区中东部,围岩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脉沿由斑状花岗岩北东-南西向张性断裂贯入。该石英脉位于平缓的山梁上,残坡积覆盖较大。石英脉高出地表10~27m,远远望似一道雄伟的城墙,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石英脉走向50°-65°,倾角78°-80°,长480m,宽50m。石英脉呈坚硬块状,洁白,断面为油脂光泽,质地纯净。
在本区中西部有一石英脉体,宽约3m,长约35m,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
3矿体特征
经2011年度工作,圈出石英岩矿体9条,具体特征见表1。
3.1特级级别矿体
Ⅵ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透镜状,沿走向长27.16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757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9.438%。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63°,由CWCY2控制。
3.2 Ⅰ类级别矿体
(1)Ⅱ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48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356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89%。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7控制。
(2)Ⅲ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93.12米,矿体平均厚度为7.798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84%。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10°<82°,由CWCY4、CWCY5控制。
(3)Ⅷ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811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9.01%。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8控制。
3.3Ⅱ类级别矿体
(1)Ⅰ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02.6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6.533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58%。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58°,由CWCY6控制。
(2)Ⅳ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176.52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634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2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10°<82°,由CWCY5控制。
(3)Ⅴ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86.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3.857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28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20°<63°,由CWCY2控制。
(4)Ⅶ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74.16米,矿体平均厚度为5.365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787%。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由CWCY8控制。
(5)Ⅸ号矿体:石英岩矿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沿走向长69.44米,矿体平均厚度为2.618米,矿体平均品位达到98.445%。矿体围岩为印支期中心相浅灰色中粒斑状花岗岩(γ51b)石英岩产状为130°<80°,CWCY8控制。
参考文献
[1]1980年,省地质局第一区调队开展了1:20万《鱼卡》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