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管理法在低年资护士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是低年资医生护士参加工作后需要再次考核的技能。医疗卫生再教育是教育学中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管理模式对学习至关重要。传统管理法主要是根据课本知识内容来制定,并由专人对模拟人进行示教,护士进行观摩学习等,但大多护士常处于被动状态,因此管理效果不明显[1,2]。微格管理法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管理者可利用录音、视频模式提前完成管理目标,护士可通过视频进行学习及实操练习,极大地提升了护士的实操水平,并有效提高低年资医生护士的理论水平,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促进
其他文献
慢性紧张型头痛属于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病率约占所有头痛的70%~80%,临床表现为头部钝痛感、受压感、紧束感,其发病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源有关,初期症状较轻,之后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1]。由于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机制十分复杂,加之病因不明,所以单纯非甾体抗炎镇痛类、肌肉松弛类、抗抑郁类等西药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不仅病情易反复发作,且用药安全性较差[2]。目前,如何通过可靠且安全的治疗手段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症状,抑制疾病复发已成为临床学者亟需解决的重点课题。中医认为
左氧氟沙星作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感染药物之一,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化学合成抗菌药[1],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由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外伤伤口继发感染以及眼耳鼻口腔等中、重度感染。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报到也日益增多[2,3]。了解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早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收集长治地区某三甲医院2020年全年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
重症科室已逐渐成为医院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心,该科室的监护质量及设备先进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总体水平的标志之一[1]。多数重症科室患者因病情严重,治疗时间过长,极易出现抵触、消极情绪,同时因治疗过程中所需设备较多,患者也容易出现导管脱出、机器故障等不良事件[2,3]。因此需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方法,以降低不良事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应急护理应用于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现报告如下。
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苯并咪唑类衍生物,作用于机体和酸性抑制有关疾病,能阻滞胃酸分泌最后通路,抗酸作用显著且持久。临床较常运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但随着临床应用不断增加,不合理用药随之产生,如药物用法用量不当、超适应证用药等,干扰患者治疗效果,引发不良事件[1-3]。质子泵抑制剂作为医院常备药物,临床需求量大,对其临床应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山西省长治市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合理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在持续关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的基础上,加强Ⅱ、Ⅲ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可以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探讨临床药师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Ⅱ、Ⅲ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管理成效对耳鼻喉科、普外科进行了专项整治及干预,通过对比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总结经验,为构建围术期抗菌药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老年人常患有各种慢性病,在管理共病老年患者时,多重用药是研究的重点。对于多重用药,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多数研究者将服药种类数>5种即认为多重用药,也有研究者提出将服用超出临床实际需求药物的行为认定为多重用药[1,2]。我国老年人多重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平均用药为9种,最多者达36种[3]。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非预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及后果(如体液潴留、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高钾血症、跌倒等)高于使用
药品说明书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用来指导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的法定文件,也是医疗事故仲裁的基础[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其生理特点与一般人相比有所差异,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一般人不同。肝脏和肾脏作为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两大主要器官,功能不全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会受到影响,所以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算特殊人群[2,3]。特殊人群用药的风险性较大,为了保障其安全用药,药品说明书中一般会给出相关标注以指导其用药。所以,本文对药品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的用药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手术报告审批管理,是指临床工作中的手术备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术前谈话、书面告知、医患承诺。这里论述的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又称手术审批备案。手术审批备案分为计划和非计划手术备案。计划手术中需要审批备案的主要包括重大、疑难、危重手术,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以及外请专家手术。非计划手术备案主要指急诊手术和二次手术的审批。因为这些类目手术风险大、影响大,是影响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高危因素,因此对这些手术的管理尤其重要[1]。原卫生部制定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中明确要求实
动静脉内瘘(AVF)可维持患者血液透析永久性的血管通路,现阶段AVF技术已发展较成熟,能为患者血流量供给提供有利条件,从安全角度分析,并发症较少,可使用周期较长,现已成为该病患者血管通路最佳的治疗方案[1]。血液透析的首要步骤为内瘘穿刺,在穿刺针的选择上具有较高的要求,因其对透析时患者内瘘血管及血流量的保护作用具有重大价值,加之穿刺针的优劣也会对透析患者内瘘血管保护作用起到一定的影响效果。临床常使用的金属针可致使患者动静脉瘘发生程度不一的损伤,严重影响血管通路的长期使用情况[2]。
当前有较多研究[1-3]显示,在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多种慢性疾病的临床工作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病情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到长期病痛的折磨或者因长期服药、接受治疗、生活方式转变以及治疗产生的经济负担等因素[4],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消极、焦虑等不利情绪,进而导致其治疗依从性降低甚至拒绝治疗、自暴自弃等情况的发生[5],慢性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出现会对其疾病治疗以及健康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