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水县下洞老寨页岩矿恢复治理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为矿山生产期间及开采完毕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并为矿山依法完善采矿手续提供材料依据。
  关键词:广西融水;矿山地质环境;合理利用;恢复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0-0176-02
  1 矿山的基本情况
  融水县水东村下洞(老寨)页岩矿区位于融水县融水镇水东村下洞(老寨)屯西约400m处,西距县城约5km,行政区划属融水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9°18′00″~109°18′11″,北纬25°03′42″~25°03′51″。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9°18′05″,北纬25°03′46″。矿山有简易公路与融水至柳州二级公路相通,交通条件十分方便(见图1交通位置示意图)。
  2 矿山地质环境
  2.1 地形地貌
  矿区属丘陵地貌,地势东高西低,附近山顶最高标高243.5m。矿区范围平面上呈长方形,长215m,宽190m,矿区内地形切割较强烈,起伏变化较大,地表自然坡度一般为10~30°,绝对高程为196.1~136m,最大相对高差为60.1m。
  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地层岩性:矿区一带出露地层为寒武系边溪组(∈b)及第四系(Q)地层,现分述如下:
  边溪组(∈b):分布于整个矿区并向外延伸,主要岩性为黄色薄层状页岩、砂质页岩,裂隙面渲染铁质呈铁红色。该地层区域厚度10~865m。
  第四系(Q):分布于丘陵表面,为页岩、砂质页岩风化残积而成的黄色粘土,一般厚度2~4m。
  (2)地质构造:矿区为一单斜构造,岩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产状一般为128°∠60°~70°,区内无褶皱及岩浆岩发育。
  2.3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矿区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孔隙水赋存于松散的第四系粘土层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含砾粉砂岩、页岩的小裂隙中,均靠大气降水补给,补给条件单一,由于岩石结构致密,含水层的水量贫乏。
  矿区范围内地表无水体分布,设计开采矿体位于山坡坡脚一带。大气降水大部分以渗透的方式进入矿区土体和下伏基岩,再以下降泉的方式流入地表溪沟,少部分以地表面流的方式流入沟谷,汇入附近溪沟后流出区外,最终排泄。
  综合认为:矿区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水,地下水的补、迳、排简单,地下水对矿山开采影响小,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1)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根据实地野外调查和访问,矿区位于村屯公路边,矿山已修建有砖窑、制砖间和办公生活区,并有矿山公路与村屯公路相通。矿山当前的露天采场边坡最大高度约30m,办公生活区边坡最大高度约8m,各边坡角一般小于50°,现状边坡稳定,未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评估区内没有现状地质灾害,历史上也没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记录。
  (2)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情况:矿山以往采矿剥采最大高度约30m,开采最低标高为+140m,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基建工程主要有砖窑、制砖间和办公生活区等,采矿活动和基建工程对矿区浅部地下含水层造成了切割破坏作用,但对矿区地下水的补、迳、排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区域地下水没有造成影响。
  矿区远离居民饮用水源,历年采矿和基建工程活动对周边居民生活用水水源没有造成影响或破坏。
  综合认为,矿山采矿活动和基建工程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
  3.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3.2.1 对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1)矿山基建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预测:根据矿山《开采设计方案》,结合矿山现有布局情况,矿山基建工程主要有砖窑、制砖间和办公生活区等。据调查分析,矿山基建工程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根据实地调查,目前所有基建工程已全部建成使用,其中砖窑、制砖间和矿山公路设置在坡底平地一带,远离陡坡,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崩塌、滑坡:办公生活区削坡而建,建筑物与边坡距离约5m,目前边坡最大高度约8m,边坡角约50°,根据前文预测评估,边坡上方岩土体结构较松散,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局部巖土体可能失稳形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由于边坡面与岩层面呈逆向,预测办公生活区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2)采矿活动加剧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区内无现状地质灾害,不存在矿山采矿和基建工程加剧地质灾害问题。
  (3)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小结:①预测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②预测基建工程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③评估区内无现状地质灾害,不存在矿山采矿和基建工程加剧地质灾害问题。
  3.2.2 采矿活动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预测评估
  矿床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含水层的水量中等。开采矿体位于山坡坡脚一带,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采用露天开采,设计开采深度为+195.951~+139.851m,开采终了后,最终边坡最大高度约50m,矿山开采对矿区浅部地下含水层将会造成一定的切割破坏作用,但对矿区地下水的补、迳、排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影响或破坏程度较轻。   评估区内无重要水源地,矿山开采采用挖掘机直接挖掘,不需选矿,矿山开采不排放有毒有害污水、废水,不会对矿区及邻近地段环境水源造成污染,对矿区及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不会造成影响或破坏。
  预测采矿活动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较轻。
  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4.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
  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②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③坚持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
  4.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
  (1)具体目标: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改善和提高矿山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②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目标:矿山闭坑后1年内,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使矿山在土地的复垦和绿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等方面,基本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关的规定标准。
  (2)具体任务:①对露天采场边坡及矿区上方自然边坡定期进行监测,清除不稳定边坡,消除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②在采场底部平台内侧开挖排水沟,将大气降水引导至矿区范围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泥石流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5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1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及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防治措施应符合可行、合理、经济的原则。结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总体部署,本方案对本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部署如下: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结果,采矿活动和基建工程引发或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矿山企业首先应加强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尽量按照开采设计进行自上而下分层开采,不超挖坡底,保留安全稳定的边坡角,保证最终边坡的稳定性。其次是加强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排查,监测中发现崩塌、滑坡隐患后,首先应采取避让措施,撤出危险区所有人员和可能撤出的设备,并在崩塌、滑坡可能影响区的周边设置危险标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防治工程措施:①对规模小的崩塌隐患体,采用机械清除。②对规模较大的崩塌隐患体,采用全面削坡的方法处理。③对发现的滑坡隐患,应先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查设计,根据设计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法处理。
  5.2 含水层破坏防治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据结果,矿山开采仅对矿区浅部地下含水层造成小规模的切割破坏,导致矿区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较轻,对区域地下水和周边居民饮用水没有产生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 论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结果为:无现状地质灾害,对地下含水层影响或破坏较轻,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
  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结果为:①地质灾害预测评估为: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基建工程引发或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②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较轻。③采矿活动对矿区地形地貌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矿区内无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区和其他人文景观,不存在对其影响问题。
  6.2 建 议
  ①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开采设计方案进行采矿,防止不规范开采造成的崩塌、滑坡等地質灾害的发生。②矿山企业应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确保矿山安全生产。③矿山企业应加强矿区地质环境管理,协调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工作与矿山开采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在组织、资金等方面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保障,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2]《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0]561号).
  [3]1/50万广西区数字地质图.
  [4]融水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幅号:G49G071021).
  收稿日期:2018-6-10
  作者简介:叶锦阳(1992-),男,本科,主要从事学校实习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市政道路工程越来越多,遇到的软土地基施工也不断增多,因市政道路施工的工期比较紧,施工的场地较狭窄,并且施工时还要确保其它道路正常的运行,所以对软土地基处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软土地基处理时应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土体的性质,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法与施工的工艺,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与许多通用型和专业性软件不一样,用户对于通用的GIS平台软件似乎从来没有满意过,这种不满意不仅仅限于功能,还有许多在界面。毕竟,花了那么多钱购买的东西,看起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心里似乎
摘 要:路基处理技术是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重点,以现阶段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路基处理技术优势,明确高速公路工程地基处理特点,以软土路基为例,深层探索高速公路路基处理技术的施工要点,以此为具体施工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处理技术;要点;软土路基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0-0166-02  在新时代背景下,
摘 要:预应力技术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阶段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预应力技术应用特点,明确预应力技术的作用,了解新时代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要求,分析如何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引用预应力技术。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预应力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0-0167-02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
[题目1]读某地(54°N、80°E)静风林区CO2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地带性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_,这种森林类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
一、有关“石油”问题的热点试题[背景材料]材料一:据新华社2004年1月报道,2003年中国已经超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进口石油依赖程度已达32%。根据国
摘 要:针对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此后总结了如何对钻孔关注将进行具体施工,内容有:护筒的埋设、泥浆制备和护臂分析、钻孔、清孔、灌注。最后,总结如何对具体施工中遇到问的问题进行解决,内容有:掉钻问题的解决措施,钻孔时孔壁坍塌问题,钻孔偏斜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
摘 要: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互通式立交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专门的分析,在互通式立交桥的建设过程中,因为造价高昂,所使用的技术较为复杂,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并且占地面积巨大,这些都是建设高速公路的重难点。本文根据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进行相应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U41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桥梁伸缩缝直接承载着行驶车辆的反复作用,也是桥梁中最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分。而很多的桥梁无论是设计、施工等都存在质量问题,使得车辆通过时感到不适,严重者还会诱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符合桥梁结构的伸缩缝装置,并且全面的保证伸缩缝质量。  关键词:桥梁伸缩缝;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
摘 要:基于广西省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对合浦-北流断裂带、防城-灵山断裂带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条断裂带的近期的活动性增强。其中合浦-北流断裂带2017年活动速率达到了0.62mm/a,超过其年均活动速率范围0.44~0.59mm/a,防城-灵山断裂带2017年活动速率为0.02mm/a,处于其年活动速率范围0.02~0.04mm/a的最低值,而且2018年单期最大活动量均值达到了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