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底,央视推出了大型文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获得一片好评。今年春节期间,央视又推出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再掀收视热潮。前者是让文物与明星搭配,后者是将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都成功地将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内涵,重焕其魅力。近年来,央视不断做深做强文化类节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舌尖上的中国》,全方位挖掘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让看似陈旧的文化重获新生,一次次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
素材解读
解读1 传统文化是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适用考题:“——给我力量”“沉淀”“星光灿烂好——”等。
同做古诗词,《中国诗词大会》是通过选手对弈、竞技来展现诗词的魅力,而《经典咏流传》则通过谱曲来赋予诗篇别具一格的新生命。同是博物馆里的文物,不仅可以拍成《国家宝藏》,也可以拍成《我在故宫修文物》。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演绎,传统文化看似停滞不前,其实却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创新的可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都是对传统文化这座富矿的不断挖掘。《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曾举例:有一个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小选手,因为痴迷汉字文化,便潜心研究了古人造字的逻辑。比赛现场,他被一个字难住后,就按照造字的规律现场造字,结果顺利晋级。可见,无论何时何地,传统文化都能让我们从中获取养分,实现知识、素养甚至人格的提升。
解读2 浮躁的时代仍要不忘初心
适用考题: “——很重要”“读懂”“成长的记忆”等。
《经典咏流传》是通过流行乐编曲形式,把古诗词填入旋律之中,再由传唱人演唱,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国家宝藏》则为每个文物匹配一个“守护人”,守护文化,也就是守护初心。就像去年《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的姜闻页面对失利仍淡定地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既然怀有一颗喜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以输赢和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在这个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不管节目形式如何新颖、明星如何夺目,我们仍要记得节目的初心:不论是说还是唱,都要继承好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牢记自己的根。
解读3 继承传统文化要符合时代的方式
适用考题:“因为——,我爱上读书”“解开缚心的绳索”“从——到——”等。
《经典咏流传》的节目主创说,做好诗词与音乐的跨界融合,关键是两点:一是有时代性,被选中的诗词能被当下的中国人读懂;二是时尚性,由明星和有特点的“素人”分别演绎,有利于经典二度流传。作家梁晓声也认为这种创新形式会提升诗词的流行度,“用如此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对全国的电視台文化节目都是一个示范。这样的节目才是适合走出去的节目”。可见时代发展到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文化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寻找符合时代潮流的传播手段,焕发第二次生命力。
佳作范本
爷爷说的话
文/天空的蓝 校对/廖方舟
《国家宝藏》的热播,让一件件蒙尘的宝物重现于世。看着那些从历史深处抬头的文物,我跟着想起了一样古物——铜钱,也想起了离开我好多年的爷爷。
小时候,爷爷在乡下开了一个游戏厅,我因此有一个格外幸福的童年。
那时候,我们把“游戏币”俗称为“铜板”。它圆圆的,是铜黄色,和古代没有凿钱眼的铜钱相仿。这通俗的叫法,让它一下亲切了许多。
犹记得那些年,因为我的贪玩,爷爷总念叨:“小小年纪老是盯着屏幕,要近视的!”“一天到晚不读书,要变坏了!”可我听不进去,只管自己埋头操作。实在被他念得烦了,我也做过一件傻事。那一次,店里来了几个社会青年,他们认识我,就动起了坏主意,过来怂恿我说:“哎!那个游戏我们带你闯关!你只要去偷几个铜板出来给我们,怎么样?”那时我正被爷爷训得一肚子气,他们这么一说,我竟然答应了,傻乎乎地去后房抓了一把铜板分给他们玩。
爷爷过来一看,立刻分辨出那些人没付过钱,于是大声嚷嚷起来。这些小青年立刻从凳子上跳下来,一溜烟跑了出去。结果只有我一个人受罚。印象中,那次惩罚无比严厉。爷爷让我贴着墙壁站了好久,不仅不让我回家,还一个劲儿骂我:“不学好!跟坏人混!”我吓得浑身发抖,眼泪直往下掉。
可没想到,喊声那么洪亮的爷爷,说走就走了。
爷爷喜欢抽烟,医生说,香烟严重损害了他的肺。他就这样自己去了天堂。
我常常想,玩游戏时,我只要往游戏机投下一个铜板,人物就会顷刻复活。如果我再悄悄投一个铜板,爷爷会不会苏醒呢?
如今长大了,我知道,满天星星都是爷爷的铜板,只是这一次,我一个也偷不到了。
但我始终记得他教过我的话:“游戏要少玩,人不能变坏!”
《国家宝藏》里,每个文物都有一位守护人。爷爷,你说过的话,我会用心一生守护。
点评:
文章从“初心”角度切入,写了一件爷爷严惩“我”不学好的小事,将“初心”落脚于爷爷对“我”成长的教育和嘱咐。作者在开头用了一个巧妙的过渡:从传统古文物联想到古铜钱,再从铜钱联系到铜板,接着引出童年回忆。结尾处再次呼应开篇,将节目中的“守护文物”对应“铭记爷爷的话”,使热点素材和自身情感融合得更加紧密。
素材解读
解读1 传统文化是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适用考题:“——给我力量”“沉淀”“星光灿烂好——”等。
同做古诗词,《中国诗词大会》是通过选手对弈、竞技来展现诗词的魅力,而《经典咏流传》则通过谱曲来赋予诗篇别具一格的新生命。同是博物馆里的文物,不仅可以拍成《国家宝藏》,也可以拍成《我在故宫修文物》。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演绎,传统文化看似停滞不前,其实却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创新的可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都是对传统文化这座富矿的不断挖掘。《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曾举例:有一个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小选手,因为痴迷汉字文化,便潜心研究了古人造字的逻辑。比赛现场,他被一个字难住后,就按照造字的规律现场造字,结果顺利晋级。可见,无论何时何地,传统文化都能让我们从中获取养分,实现知识、素养甚至人格的提升。
解读2 浮躁的时代仍要不忘初心
适用考题: “——很重要”“读懂”“成长的记忆”等。
《经典咏流传》是通过流行乐编曲形式,把古诗词填入旋律之中,再由传唱人演唱,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国家宝藏》则为每个文物匹配一个“守护人”,守护文化,也就是守护初心。就像去年《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的姜闻页面对失利仍淡定地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既然怀有一颗喜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以输赢和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在这个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不管节目形式如何新颖、明星如何夺目,我们仍要记得节目的初心:不论是说还是唱,都要继承好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牢记自己的根。
解读3 继承传统文化要符合时代的方式
适用考题:“因为——,我爱上读书”“解开缚心的绳索”“从——到——”等。
《经典咏流传》的节目主创说,做好诗词与音乐的跨界融合,关键是两点:一是有时代性,被选中的诗词能被当下的中国人读懂;二是时尚性,由明星和有特点的“素人”分别演绎,有利于经典二度流传。作家梁晓声也认为这种创新形式会提升诗词的流行度,“用如此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对全国的电視台文化节目都是一个示范。这样的节目才是适合走出去的节目”。可见时代发展到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文化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寻找符合时代潮流的传播手段,焕发第二次生命力。
佳作范本
爷爷说的话
文/天空的蓝 校对/廖方舟
《国家宝藏》的热播,让一件件蒙尘的宝物重现于世。看着那些从历史深处抬头的文物,我跟着想起了一样古物——铜钱,也想起了离开我好多年的爷爷。
小时候,爷爷在乡下开了一个游戏厅,我因此有一个格外幸福的童年。
那时候,我们把“游戏币”俗称为“铜板”。它圆圆的,是铜黄色,和古代没有凿钱眼的铜钱相仿。这通俗的叫法,让它一下亲切了许多。
犹记得那些年,因为我的贪玩,爷爷总念叨:“小小年纪老是盯着屏幕,要近视的!”“一天到晚不读书,要变坏了!”可我听不进去,只管自己埋头操作。实在被他念得烦了,我也做过一件傻事。那一次,店里来了几个社会青年,他们认识我,就动起了坏主意,过来怂恿我说:“哎!那个游戏我们带你闯关!你只要去偷几个铜板出来给我们,怎么样?”那时我正被爷爷训得一肚子气,他们这么一说,我竟然答应了,傻乎乎地去后房抓了一把铜板分给他们玩。
爷爷过来一看,立刻分辨出那些人没付过钱,于是大声嚷嚷起来。这些小青年立刻从凳子上跳下来,一溜烟跑了出去。结果只有我一个人受罚。印象中,那次惩罚无比严厉。爷爷让我贴着墙壁站了好久,不仅不让我回家,还一个劲儿骂我:“不学好!跟坏人混!”我吓得浑身发抖,眼泪直往下掉。
可没想到,喊声那么洪亮的爷爷,说走就走了。
爷爷喜欢抽烟,医生说,香烟严重损害了他的肺。他就这样自己去了天堂。
我常常想,玩游戏时,我只要往游戏机投下一个铜板,人物就会顷刻复活。如果我再悄悄投一个铜板,爷爷会不会苏醒呢?
如今长大了,我知道,满天星星都是爷爷的铜板,只是这一次,我一个也偷不到了。
但我始终记得他教过我的话:“游戏要少玩,人不能变坏!”
《国家宝藏》里,每个文物都有一位守护人。爷爷,你说过的话,我会用心一生守护。
点评:
文章从“初心”角度切入,写了一件爷爷严惩“我”不学好的小事,将“初心”落脚于爷爷对“我”成长的教育和嘱咐。作者在开头用了一个巧妙的过渡:从传统古文物联想到古铜钱,再从铜钱联系到铜板,接着引出童年回忆。结尾处再次呼应开篇,将节目中的“守护文物”对应“铭记爷爷的话”,使热点素材和自身情感融合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