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但在正常幸福生活中的人们,凭什么要“挪一挪”?不是还有一个词叫“折腾”吗?人们当然不喜欢无谓地折腾。
移民一词,在“互动百科”中有着丰富的义项。记者在查阅这一词汇时,被其中的一个义项深深吸引住了,那就是:移民是人类历史得以繁荣的重要基础。
永胜移民最大的工程,鲁地拉库区移民,是国家能源战略和金沙江水电开发战略的产物。单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首先,鲁地拉库区移民是一种需要,是国家发展可再生水电能源的战略需要,是金沙江中游可开发“一库八级”水电能源的战略需要;其次,鲁地拉库区移民是一项任务,是应需要而落实在永胜县委、县政府及所涉及乡镇、村落、群众头上的任务。是任务,就意味着必须限期完成。当然,移民的本质还是“人类历史得以繁荣的重要基础”。
那么,永胜县委、县政府是如何出色地完成了“鲁地拉库区移民”这一项繁重程度仅次于三峡水电移民的重大任务的呢?又是如何带领移民走出繁荣发展、昌盛新象的路子呢?
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共永胜县委书记张佐及中共永胜县委副书记、永胜县人民政府县长冯忠。
张佐书记说,“2013年4月30日前,全面完成鲁地拉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一项硬任务,容不得我们有半点迟疑,容不得我们再去争论,也没有缓气歇脚的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不能有半点含糊,不能有半点闪失。”
冯忠县长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既是电站顺利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移民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努力抓住机遇,注重把移民搬迁安置与转变移民库区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以农业生产区域化、标准化、生态化为重点,促进移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新路子,推动库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字字恳切,言犹在耳。
透过他们铿锵豪迈的语言,透过他们坚定的眼神,记者仿佛看到了金色的金沙江畔,一卷戮力实践的工作新篇,一幅移民新象的美好未来。一个清晰的鲁地拉水电移民链条,也渐渐在记者的脑海中形成……
搬:凭什么搬
5240户20191人。
这仅仅是鲁地拉库区移民一地的人口数字。
永胜县上下把这一最大的移民任务标的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尤其是2012年9月以来,按照云南省、丽江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时间节点,永胜县各级领导和广大移民工作者扎根一线,忘我工作,涌现出了无数鼓舞人、感染人的先进事迹,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永胜奇迹和水电移民工作的永胜经验,打造了新时期的永胜精神。
完成鲁地拉水电移民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张佐说,“移民搬迁关系到农户群众的生存、生活和长远发展,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突然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群众意愿是实施好移民搬迁安置的关键。”
群众意愿的实质是什么?群众凭什么搬离自己世代居住、生产生活的故土?
这不是一个仅靠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仅靠一般的工作方法就能解决的问题。永胜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这一实质、把握这一实质、紧抓这一实质,在疏通群众意愿上打好了五张牌:
第一张:优待政策牌。
对于国家移民政策,永胜县认真落实不打折扣。按照“优越、优先、优厚”的原则,坚持在国家补偿政策上让移民多得,在全民普惠政策上让移民都得,在搬迁安置政策上让移民实得。把各项惠民政策用足、用够、用活,从政策层面最大限度地服务移民安置和发展的需求,通过把移民本身的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政策有机结合,为移民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了移民政策和其他惠民政策互为补充。很多移民群众的合法诉求,也通过努力得到认可,成为移民政策的一部分,做到了政策与实际相统一,扭转了被动局面,促进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迅速推进。
“永胜县委、县政府为鲁地拉水电站库区移民争取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前所未有,在整个云南水电开发史上首屈一指。”张佐告诉记者。
第二张:深入理解牌。
长期以来,水利水电建设难点在移民、关键在移民、成败在移民,移民工作利益关系复杂,新老问题交织重叠,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但在鲁地拉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永胜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移民当亲人,贴近移民群众,主动与移民群众交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坚持“换位思考理解移民,满腔热情服务移民,千方百计帮助移民”,始终站在移民的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始终把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在规划、协调、建设、政策扶持等环节上,充分倾听移民呼声,尊重移民意愿,满足移民合理诉求,让广大移民群众受到关怀、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使移民不仅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贡献者,而且成为受益者,从而赢得了移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张:广泛宣传牌。
在宣传上做到“四到户”,即工作上门到户,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以村组为单位逐户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在通过报纸、电视、媒体宣传的同时,将宣传手册、宣传单及时发放到移民对象手中,让移民政策家喻户晓;政策宣传讲解到农户,讲清时间性、紧迫性和特殊性,在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摸底的同时,仔细讲解移民搬迁安置政策、措施和办法,使移民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主动配合移民搬迁工作;群众顾虑解答到户,对移民提出的问题,按照政策一一讲解清楚,帮助群众算账对比,树立群众后期发展、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张:群众工作牌。
永胜全县65个部门,从领导干部到职工都长期深入一线,贴近群众,与群众心连心,耐心细致宣传政策,竭尽所能解决问题,将困难消化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处理在一线。特别在清库阶段,大部分处级挂钩领导,都到现场亲自组织指导;65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直接到一线,劝导群众,指挥挖机,亲自上阵开展房屋拆除工作。这支干部队伍,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移民搬迁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灵魂得到了洗礼,意志得到了锤炼,作风得到了转变。 冯忠深情地说道,“本次移民搬迁就是最典型的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典范。我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并得到丽江市委、市政府的肯定,那就是‘鲁地拉库区的移民搬迁工作是永胜县干部最密切地拥抱群众的一次工作’,书写了群众工作的‘永胜经验’。我们的干部主动深入群众,不用等老百姓上访,让老百姓觉得有依靠,有问题反映的渠道。矛盾其实很多,但都在基层解决,及时解决不掉了,也让老百姓知道县里面有什么想法、镇里面有什么想法,要怎么做该怎么做大家积极沟通,这样一来,老百姓的知情权也有了。所以干部下去落实群众路线,就让党委政府的政策与老百姓有一个无缝对接,这样就达到了理解,这就是对群众路线最好的贯彻落实。”
张佐对永胜县的群众工作十分肯定,“永胜县在移民工作中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取得的群众工作经验,在永胜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
第五张:工作网络牌。
移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永胜县委、县政府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了责任清晰、运转高效的工作机构,开展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策法规宣传,推行了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指挥部、片区负责人、工作组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了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部门包干制度和县直部门挂钩包干制度。按挂钩包村包户制度,设立10个安置点指挥部,在涛源镇、片角乡推行镇、村、组三级工作网络,形成了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指挥部总协调、各安置点指挥部分块包干、各片区分头负责、各部门工作组对口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事事有专人负责、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疏通群众意愿犹如抽丝剥茧,集腋成裘,终见成效。面对鲁地拉库区移民这项对永胜来说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和重大挑战,永胜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忍辱负重,从大局出发,举全县之力,采取“白+黑”“5+2”工作方式,抢时间、赶进度,终于把一个渺茫的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变成一个可圈可点、具体实在、振奋人心的现实。取得这样的成果且没有出现过一次群体性事件,没有出现过一次大规模到县、出县上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也是一种经验。这种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围绕群众意愿打好每一张牌的精神,唱响了永胜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主旋律,书写了永胜发展史册上的壮丽篇章。这种精神,是一种“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力量,是一种“风雨同舟、所向披靡”的信心,是“团结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也是对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的诠释。这种精神不但为永胜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同时也将成为推动永胜县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宝贵精神财富。
移:往哪儿移
4个集镇安置点、12个农村安置点。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移民方向。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未来家园。“要建设一批移民新村,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要求,建成一批标准高、功能全、环境美、发展快的移民新村,为永胜县新农村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张佐对移民的未来家园寄予厚望。
完成鲁地拉库区移民任务的要害是什么?张佐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为加快鲁地拉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鲁地拉库区部分移民安置点实施统规代建,超前启动学校、医院等公建工程建设,加快涛源镇政府办公楼及移民样板房建设,让广大移民群众眼见为实。”
眼见为实的意义何在?就是要通过安置点建设,打消移民心中的顾虑,坚定他们的搬迁信心。冯忠对此有着深切感悟,他说,“永胜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千方百计加快移民搬迁安置阶段性工作,一步一步地提振移民的信心及移民工作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移民搬迁安置不仅仅是人的空间流动,还是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活要素的重新配置。”
如何坚定移民的信心及移民工作的信心?永胜县委、县政府敢于攻坚克难,突破常规思维,创新办法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艰苦奋战,在坚定移民信心上构筑起五大平台:
第一大平台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永胜县全力加快移民安置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工期,统筹抓好移民集镇对外连接公路、集镇给排水、安置区村内道路硬化、村委会办公场所、公共厕所、垃圾场、集贸市场和电力、电信等项目工程,使各安置区告别泥滑路烂、灰尘漫天的历史,以整洁街巷、崭新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移民环境,提升移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信心。
第二大平台是生产用地配置。
永胜县千方百计加快长效人口核定、生产用地配置工作,打好继清库、搬迁之后的又一场硬仗。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长效人口核定这一事关移民群众长期利益,也最容易引发社会热点难点的工作稳妥推进,确保群众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特别是生产用地的配置刻不容缓,农无地不安,必须及时按相关政策和规定认真研究,加强协调,强化措施,尽快予以解决。
第三大平台是移民发展规划。
永胜县切实研究和编制好移民发展规划,为移民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移民搬迁安置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既是确保电站建设顺利推进的需要,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机遇。统筹考虑移民区发展定位和长远发展,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及时研究制定好移民发展规划、移民库区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使移民搬迁与全县发展规划、乡镇片区发展规划同步推进,实现移民搬迁与区域发展、推进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促使移民搬迁安置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目标的实现。依托搬迁安置重点集镇、村组基础条件好的区域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产业项目,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
第四大平台是维护移民稳定。
永胜县坚持在维护稳定中推进工作,在推进工作中维护稳定。“稳定是硬任务”。进一步强化维稳措施,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移民库区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移民相关政策,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严格按政策办事,不让移民利益受损。加强移民信访工作,坚持分级负责,认真研究制定领导干部接访、定期专题研究、联席会议、责任追究、移民信访零报告等移民信访工作制度。借助“法制宣传月”“挂牌接访”活动,开展法制宣传,引导移民群众正确理解移民政策和信访法规,依法合理反映诉求。抓好预防排查,把握化解移民信访的主动权,建立科学有效的移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 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县、乡(镇)、村、移民信访网络,及时化解信访问题;定期排查影响移民稳定的突出矛盾,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全面促进库区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大平台是践行服务移民群众。
永胜全县上下在“四群”教育中深入开展“三型三用”先锋行动,为把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到永胜各项工作,特别是移民这个重点工作中,永胜县以服务电站移民群众为主要对象,深入开展践行“三型三用”、服务移民活动。通过践行“三型三用”、服务移民活动,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作风,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急移民群众之所急、想移民群众之所想、解移民群众之难,深入移民开展服务,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在推进移民工作中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模范机关,打造一支用情融入群众、用心投入工作、用力转变作风的好干部队伍。这项活动在移民工作中得以认真实施,并将进一步向实践群众路线、服务移民群众方向深化。
在五大平台的合力作用下,经过永胜全县上下群策群力,在思路上的不断创新,在工作过程中的不断求真务实,在愿景蓝图与现实景象的不断交织变现中,广大干部职工逐渐达到思移民、服务移民的一种共识,不再对移民工作抱有任何怀疑态度,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广大移民群众渐渐从不愿意、不配合甚至是敌视和采取过激行为抵制转变到理解、支持和积极主动投身到搬迁安置建设美好家园的队伍中来。
有了信心,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毫无疑问,将鲁地拉库区移民缔造为丽江市、云南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一个奇迹的,正是广大移民群众被逐渐树立、提振起来的信心。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信心之路: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实际,永胜县用1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了5228户移民宅基地划分工作;用2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鲁地拉水电站移民人口确定、房屋特殊装潢调查和搬迁协议签订等工作;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完成防洪度汛临时过渡安置4905户;从2013年4月17日开始全面启动库底清理,到5月2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清库工作;用了7个月的时间,大干基础设施建设,淹没段复建工程投入使用,涛源镇政府迁建工程竣工,涛源镇党委政府进驻新大楼办公,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委会全部搬迁到临时办公地点,淹没区学校防洪度汛安置工作全部到位,集镇水、电、路得到保障,鲁地拉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在既定时间内通过了云南省、丽江市验收,并实现了按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时间节点正式下闸蓄水的目标。至2013年10底,鲁地拉水电站永胜库区除自行安置的911户外,已完成主体建房的3798户,占建房农户数的92%。移民建房和生产安置人口核定、土地配置等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美好憧憬 移民之愿
绿起来、亮起来、富起来。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繁荣憧憬。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美好梦想。冯忠信心百倍地说,“未来十年之内,永胜县要通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丽攀高速,以后永胜到丽江大约40分钟,另一条是大理到永胜的高速公路。以后永胜的通达条件将大大提高,这就意味着对库区的发展支持条件更好,所以永胜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实现鲁地拉库区移民发展的肯綮是什么?“就整个鲁地拉库区移民工作而言,虽然‘搬得出’的重任已经完成,但全县干部仍要像第一阶段一样,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做好‘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移民搬迁是大事,移民发展也是大事。没有移民的稳定就没有全县的和谐,没有移民区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永胜的跨越发展。我们惟有继续努力,不能松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搬出来不发展当然不行。因此要继续发扬前期‘搬得出’阶段的精神,毫不松懈。移民工作还在进行时,而且责任更大。永胜县党委政府一直在想如何让库区的三万多人富起来、发展好的问题,一直在做让库区的三万多人富起来、发展好的实事,一刻也没有停过。”冯忠一边说着,一边凝望库区,眼中充满了无尚的使命。
思路决定出路,梦想铸就舞台。永胜县转变思想、提前谋划,将思维逐步从以移民搬迁为主体向产业发展、移民就业、生态建设、和谐稳定等工作过渡转移,将眼光逐步放在致富舞台的铸就上,开始悉心谋虑、精心打造推动永胜发展的五大舞台:
第一舞台:大力发展库区高原特色农业。
充分依托移民库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光热资源,完善金沙江沿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集中移民搬迁后的土地、林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推动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种养结合生产经营,努力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带和特色农业区。以精品庄园、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和打造移民搬迁农业园示范区、就业示范区、创业示范区、劳务示范区。大力发展蔬菜、畜牧、生态林果产业和特色淡水渔业。打造好涛源移民库区10万亩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好10万亩“云冠”褚橙基地,并结合褚橙采摘和农庄旅游,精心打造金沙江太阳谷褚橙高原特色农业精品庄园;以库区特色渔业养殖为重点,发展好库区特色渔业养殖10万亩(其中网箱养殖1500亩),全力打造丽江特色淡水渔业养殖基地。同时,因地制宜,引导好葡萄、柑桔、石榴、红花、甘蔗等传统种植产业的发展。
第二舞台:大力发展库区旅游产业。
紧紧依托库区蓄水后形成的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以库区沿岸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鲁地拉水电站永胜库区位于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干线上,是昆明、大理、丽江、攀枝花旅游环线上的重要区域和重要观光点这一有利条件,将永胜县境内金沙江215公里沿江一线内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电站的库区旅游观光、民族风情展示、特色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以库区观光、生态、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农家宾馆、特色餐饮、旅游购物、物流配送、商贸流通等服务产业,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涛源集镇打造成为全省水能开发移民特色新镇典范。
第三舞台: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积极鼓励发展劳务输出,有效整合扶贫培训、就业培训、劳务培训、农技培训等资源,切实增强移民就业技能,拓展就业创业领域,支持移民以多种形式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确保移民就业有渠道、生活有保障,以促进就业巩固搬迁成果。按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编制包装一批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资源加工型、生态环保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向重点集镇安置区聚集,吸纳移民进入企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着力打造移民搬迁劳务示范区。 第四舞台:资金扶持和项目整合。
认真落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制定与品牌、规模、效益和税收相挂钩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采用财政贴息、补助、奖励、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充分整合项目、资金资源,在认真组织实施好龙开口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工程等已建或在建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建设、林业生态建设、交通通村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突破,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搞好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建设,促进移民库区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舞台:统筹抓好库区美丽乡村建设。
切实抓好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的机遇,依托移民新镇、新村建设,以及交通便利、硬件配套基础设施较好和库区湖泊的自然风光等基础条件,结合移民新集镇全新的规划布局,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实施移民库区美丽乡村建设。以政府引导、农户自愿为原则,坚持多元投入,将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等相关项目向移民新集镇和重点村倾斜,进一步完善重点移民村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确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实现移民集镇和移民新村绿起来、亮起来、富起来,切实把移民新村建成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移民群众的美丽乡村致富梦。
冯忠说,只有为移民群众建立起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上自己跳舞,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节拍,绿起来才是生态的,亮起来才是自然的,富起来才是必然的。
冯忠告诉记者,在库区,原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已被淹没,因此要在村与村、乡与乡之间,把沿线交通连接好,把公共基础设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好。库区航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建好,大概要投资4亿元至5亿元。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建设亮化工程、美化工程、绿化工程、净化工程、硬化工程。亮化就是要有路灯,让它亮起来;美化、绿化,村前屋后要绿起来,家里要美起来;硬化就是要建设好道路。
当然,所有工作的中心还是一定要让移民群众在致富的舞台上富起来,经济的路子多起来,手中的票子多起来。目标就是要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山清水秀、和谐开放、生态宜居的新型搬迁安置区,将搬迁安置区建设成为一派繁荣的移民新镇、新村典范,让移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移民一词,在“互动百科”中有着丰富的义项。记者在查阅这一词汇时,被其中的一个义项深深吸引住了,那就是:移民是人类历史得以繁荣的重要基础。
永胜移民最大的工程,鲁地拉库区移民,是国家能源战略和金沙江水电开发战略的产物。单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首先,鲁地拉库区移民是一种需要,是国家发展可再生水电能源的战略需要,是金沙江中游可开发“一库八级”水电能源的战略需要;其次,鲁地拉库区移民是一项任务,是应需要而落实在永胜县委、县政府及所涉及乡镇、村落、群众头上的任务。是任务,就意味着必须限期完成。当然,移民的本质还是“人类历史得以繁荣的重要基础”。
那么,永胜县委、县政府是如何出色地完成了“鲁地拉库区移民”这一项繁重程度仅次于三峡水电移民的重大任务的呢?又是如何带领移民走出繁荣发展、昌盛新象的路子呢?
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共永胜县委书记张佐及中共永胜县委副书记、永胜县人民政府县长冯忠。
张佐书记说,“2013年4月30日前,全面完成鲁地拉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一项硬任务,容不得我们有半点迟疑,容不得我们再去争论,也没有缓气歇脚的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不能有半点含糊,不能有半点闪失。”
冯忠县长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既是电站顺利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移民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努力抓住机遇,注重把移民搬迁安置与转变移民库区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以农业生产区域化、标准化、生态化为重点,促进移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新路子,推动库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字字恳切,言犹在耳。
透过他们铿锵豪迈的语言,透过他们坚定的眼神,记者仿佛看到了金色的金沙江畔,一卷戮力实践的工作新篇,一幅移民新象的美好未来。一个清晰的鲁地拉水电移民链条,也渐渐在记者的脑海中形成……
搬:凭什么搬
5240户20191人。
这仅仅是鲁地拉库区移民一地的人口数字。
永胜县上下把这一最大的移民任务标的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尤其是2012年9月以来,按照云南省、丽江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时间节点,永胜县各级领导和广大移民工作者扎根一线,忘我工作,涌现出了无数鼓舞人、感染人的先进事迹,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永胜奇迹和水电移民工作的永胜经验,打造了新时期的永胜精神。
完成鲁地拉水电移民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张佐说,“移民搬迁关系到农户群众的生存、生活和长远发展,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突然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群众意愿是实施好移民搬迁安置的关键。”
群众意愿的实质是什么?群众凭什么搬离自己世代居住、生产生活的故土?
这不是一个仅靠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仅靠一般的工作方法就能解决的问题。永胜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这一实质、把握这一实质、紧抓这一实质,在疏通群众意愿上打好了五张牌:
第一张:优待政策牌。
对于国家移民政策,永胜县认真落实不打折扣。按照“优越、优先、优厚”的原则,坚持在国家补偿政策上让移民多得,在全民普惠政策上让移民都得,在搬迁安置政策上让移民实得。把各项惠民政策用足、用够、用活,从政策层面最大限度地服务移民安置和发展的需求,通过把移民本身的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政策有机结合,为移民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了移民政策和其他惠民政策互为补充。很多移民群众的合法诉求,也通过努力得到认可,成为移民政策的一部分,做到了政策与实际相统一,扭转了被动局面,促进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迅速推进。
“永胜县委、县政府为鲁地拉水电站库区移民争取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前所未有,在整个云南水电开发史上首屈一指。”张佐告诉记者。
第二张:深入理解牌。
长期以来,水利水电建设难点在移民、关键在移民、成败在移民,移民工作利益关系复杂,新老问题交织重叠,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但在鲁地拉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永胜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移民当亲人,贴近移民群众,主动与移民群众交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坚持“换位思考理解移民,满腔热情服务移民,千方百计帮助移民”,始终站在移民的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始终把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在规划、协调、建设、政策扶持等环节上,充分倾听移民呼声,尊重移民意愿,满足移民合理诉求,让广大移民群众受到关怀、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使移民不仅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贡献者,而且成为受益者,从而赢得了移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张:广泛宣传牌。
在宣传上做到“四到户”,即工作上门到户,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以村组为单位逐户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在通过报纸、电视、媒体宣传的同时,将宣传手册、宣传单及时发放到移民对象手中,让移民政策家喻户晓;政策宣传讲解到农户,讲清时间性、紧迫性和特殊性,在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摸底的同时,仔细讲解移民搬迁安置政策、措施和办法,使移民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主动配合移民搬迁工作;群众顾虑解答到户,对移民提出的问题,按照政策一一讲解清楚,帮助群众算账对比,树立群众后期发展、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张:群众工作牌。
永胜全县65个部门,从领导干部到职工都长期深入一线,贴近群众,与群众心连心,耐心细致宣传政策,竭尽所能解决问题,将困难消化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处理在一线。特别在清库阶段,大部分处级挂钩领导,都到现场亲自组织指导;65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直接到一线,劝导群众,指挥挖机,亲自上阵开展房屋拆除工作。这支干部队伍,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移民搬迁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灵魂得到了洗礼,意志得到了锤炼,作风得到了转变。 冯忠深情地说道,“本次移民搬迁就是最典型的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典范。我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并得到丽江市委、市政府的肯定,那就是‘鲁地拉库区的移民搬迁工作是永胜县干部最密切地拥抱群众的一次工作’,书写了群众工作的‘永胜经验’。我们的干部主动深入群众,不用等老百姓上访,让老百姓觉得有依靠,有问题反映的渠道。矛盾其实很多,但都在基层解决,及时解决不掉了,也让老百姓知道县里面有什么想法、镇里面有什么想法,要怎么做该怎么做大家积极沟通,这样一来,老百姓的知情权也有了。所以干部下去落实群众路线,就让党委政府的政策与老百姓有一个无缝对接,这样就达到了理解,这就是对群众路线最好的贯彻落实。”
张佐对永胜县的群众工作十分肯定,“永胜县在移民工作中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取得的群众工作经验,在永胜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
第五张:工作网络牌。
移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永胜县委、县政府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了责任清晰、运转高效的工作机构,开展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策法规宣传,推行了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指挥部、片区负责人、工作组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了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部门包干制度和县直部门挂钩包干制度。按挂钩包村包户制度,设立10个安置点指挥部,在涛源镇、片角乡推行镇、村、组三级工作网络,形成了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指挥部总协调、各安置点指挥部分块包干、各片区分头负责、各部门工作组对口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事事有专人负责、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疏通群众意愿犹如抽丝剥茧,集腋成裘,终见成效。面对鲁地拉库区移民这项对永胜来说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和重大挑战,永胜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忍辱负重,从大局出发,举全县之力,采取“白+黑”“5+2”工作方式,抢时间、赶进度,终于把一个渺茫的希望在规定时间内变成一个可圈可点、具体实在、振奋人心的现实。取得这样的成果且没有出现过一次群体性事件,没有出现过一次大规模到县、出县上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也是一种经验。这种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围绕群众意愿打好每一张牌的精神,唱响了永胜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主旋律,书写了永胜发展史册上的壮丽篇章。这种精神,是一种“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力量,是一种“风雨同舟、所向披靡”的信心,是“团结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也是对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的诠释。这种精神不但为永胜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同时也将成为推动永胜县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宝贵精神财富。
移:往哪儿移
4个集镇安置点、12个农村安置点。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移民方向。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未来家园。“要建设一批移民新村,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要求,建成一批标准高、功能全、环境美、发展快的移民新村,为永胜县新农村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张佐对移民的未来家园寄予厚望。
完成鲁地拉库区移民任务的要害是什么?张佐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为加快鲁地拉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鲁地拉库区部分移民安置点实施统规代建,超前启动学校、医院等公建工程建设,加快涛源镇政府办公楼及移民样板房建设,让广大移民群众眼见为实。”
眼见为实的意义何在?就是要通过安置点建设,打消移民心中的顾虑,坚定他们的搬迁信心。冯忠对此有着深切感悟,他说,“永胜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千方百计加快移民搬迁安置阶段性工作,一步一步地提振移民的信心及移民工作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移民搬迁安置不仅仅是人的空间流动,还是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活要素的重新配置。”
如何坚定移民的信心及移民工作的信心?永胜县委、县政府敢于攻坚克难,突破常规思维,创新办法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艰苦奋战,在坚定移民信心上构筑起五大平台:
第一大平台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永胜县全力加快移民安置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工期,统筹抓好移民集镇对外连接公路、集镇给排水、安置区村内道路硬化、村委会办公场所、公共厕所、垃圾场、集贸市场和电力、电信等项目工程,使各安置区告别泥滑路烂、灰尘漫天的历史,以整洁街巷、崭新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移民环境,提升移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信心。
第二大平台是生产用地配置。
永胜县千方百计加快长效人口核定、生产用地配置工作,打好继清库、搬迁之后的又一场硬仗。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长效人口核定这一事关移民群众长期利益,也最容易引发社会热点难点的工作稳妥推进,确保群众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特别是生产用地的配置刻不容缓,农无地不安,必须及时按相关政策和规定认真研究,加强协调,强化措施,尽快予以解决。
第三大平台是移民发展规划。
永胜县切实研究和编制好移民发展规划,为移民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移民搬迁安置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既是确保电站建设顺利推进的需要,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机遇。统筹考虑移民区发展定位和长远发展,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及时研究制定好移民发展规划、移民库区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使移民搬迁与全县发展规划、乡镇片区发展规划同步推进,实现移民搬迁与区域发展、推进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促使移民搬迁安置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目标的实现。依托搬迁安置重点集镇、村组基础条件好的区域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产业项目,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
第四大平台是维护移民稳定。
永胜县坚持在维护稳定中推进工作,在推进工作中维护稳定。“稳定是硬任务”。进一步强化维稳措施,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移民库区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移民相关政策,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严格按政策办事,不让移民利益受损。加强移民信访工作,坚持分级负责,认真研究制定领导干部接访、定期专题研究、联席会议、责任追究、移民信访零报告等移民信访工作制度。借助“法制宣传月”“挂牌接访”活动,开展法制宣传,引导移民群众正确理解移民政策和信访法规,依法合理反映诉求。抓好预防排查,把握化解移民信访的主动权,建立科学有效的移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 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县、乡(镇)、村、移民信访网络,及时化解信访问题;定期排查影响移民稳定的突出矛盾,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全面促进库区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大平台是践行服务移民群众。
永胜全县上下在“四群”教育中深入开展“三型三用”先锋行动,为把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到永胜各项工作,特别是移民这个重点工作中,永胜县以服务电站移民群众为主要对象,深入开展践行“三型三用”、服务移民活动。通过践行“三型三用”、服务移民活动,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作风,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急移民群众之所急、想移民群众之所想、解移民群众之难,深入移民开展服务,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在推进移民工作中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模范机关,打造一支用情融入群众、用心投入工作、用力转变作风的好干部队伍。这项活动在移民工作中得以认真实施,并将进一步向实践群众路线、服务移民群众方向深化。
在五大平台的合力作用下,经过永胜全县上下群策群力,在思路上的不断创新,在工作过程中的不断求真务实,在愿景蓝图与现实景象的不断交织变现中,广大干部职工逐渐达到思移民、服务移民的一种共识,不再对移民工作抱有任何怀疑态度,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广大移民群众渐渐从不愿意、不配合甚至是敌视和采取过激行为抵制转变到理解、支持和积极主动投身到搬迁安置建设美好家园的队伍中来。
有了信心,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毫无疑问,将鲁地拉库区移民缔造为丽江市、云南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一个奇迹的,正是广大移民群众被逐渐树立、提振起来的信心。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信心之路: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实际,永胜县用1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了5228户移民宅基地划分工作;用2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鲁地拉水电站移民人口确定、房屋特殊装潢调查和搬迁协议签订等工作;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完成防洪度汛临时过渡安置4905户;从2013年4月17日开始全面启动库底清理,到5月2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清库工作;用了7个月的时间,大干基础设施建设,淹没段复建工程投入使用,涛源镇政府迁建工程竣工,涛源镇党委政府进驻新大楼办公,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委会全部搬迁到临时办公地点,淹没区学校防洪度汛安置工作全部到位,集镇水、电、路得到保障,鲁地拉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在既定时间内通过了云南省、丽江市验收,并实现了按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时间节点正式下闸蓄水的目标。至2013年10底,鲁地拉水电站永胜库区除自行安置的911户外,已完成主体建房的3798户,占建房农户数的92%。移民建房和生产安置人口核定、土地配置等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美好憧憬 移民之愿
绿起来、亮起来、富起来。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繁荣憧憬。
这就是鲁地拉库区移民的美好梦想。冯忠信心百倍地说,“未来十年之内,永胜县要通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丽攀高速,以后永胜到丽江大约40分钟,另一条是大理到永胜的高速公路。以后永胜的通达条件将大大提高,这就意味着对库区的发展支持条件更好,所以永胜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实现鲁地拉库区移民发展的肯綮是什么?“就整个鲁地拉库区移民工作而言,虽然‘搬得出’的重任已经完成,但全县干部仍要像第一阶段一样,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做好‘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移民搬迁是大事,移民发展也是大事。没有移民的稳定就没有全县的和谐,没有移民区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永胜的跨越发展。我们惟有继续努力,不能松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搬出来不发展当然不行。因此要继续发扬前期‘搬得出’阶段的精神,毫不松懈。移民工作还在进行时,而且责任更大。永胜县党委政府一直在想如何让库区的三万多人富起来、发展好的问题,一直在做让库区的三万多人富起来、发展好的实事,一刻也没有停过。”冯忠一边说着,一边凝望库区,眼中充满了无尚的使命。
思路决定出路,梦想铸就舞台。永胜县转变思想、提前谋划,将思维逐步从以移民搬迁为主体向产业发展、移民就业、生态建设、和谐稳定等工作过渡转移,将眼光逐步放在致富舞台的铸就上,开始悉心谋虑、精心打造推动永胜发展的五大舞台:
第一舞台:大力发展库区高原特色农业。
充分依托移民库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光热资源,完善金沙江沿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集中移民搬迁后的土地、林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推动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种养结合生产经营,努力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带和特色农业区。以精品庄园、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和打造移民搬迁农业园示范区、就业示范区、创业示范区、劳务示范区。大力发展蔬菜、畜牧、生态林果产业和特色淡水渔业。打造好涛源移民库区10万亩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好10万亩“云冠”褚橙基地,并结合褚橙采摘和农庄旅游,精心打造金沙江太阳谷褚橙高原特色农业精品庄园;以库区特色渔业养殖为重点,发展好库区特色渔业养殖10万亩(其中网箱养殖1500亩),全力打造丽江特色淡水渔业养殖基地。同时,因地制宜,引导好葡萄、柑桔、石榴、红花、甘蔗等传统种植产业的发展。
第二舞台:大力发展库区旅游产业。
紧紧依托库区蓄水后形成的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以库区沿岸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鲁地拉水电站永胜库区位于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干线上,是昆明、大理、丽江、攀枝花旅游环线上的重要区域和重要观光点这一有利条件,将永胜县境内金沙江215公里沿江一线内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电站的库区旅游观光、民族风情展示、特色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以库区观光、生态、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农家宾馆、特色餐饮、旅游购物、物流配送、商贸流通等服务产业,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涛源集镇打造成为全省水能开发移民特色新镇典范。
第三舞台: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积极鼓励发展劳务输出,有效整合扶贫培训、就业培训、劳务培训、农技培训等资源,切实增强移民就业技能,拓展就业创业领域,支持移民以多种形式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确保移民就业有渠道、生活有保障,以促进就业巩固搬迁成果。按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编制包装一批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资源加工型、生态环保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向重点集镇安置区聚集,吸纳移民进入企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着力打造移民搬迁劳务示范区。 第四舞台:资金扶持和项目整合。
认真落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制定与品牌、规模、效益和税收相挂钩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采用财政贴息、补助、奖励、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充分整合项目、资金资源,在认真组织实施好龙开口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工程等已建或在建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建设、林业生态建设、交通通村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突破,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搞好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建设,促进移民库区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舞台:统筹抓好库区美丽乡村建设。
切实抓好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的机遇,依托移民新镇、新村建设,以及交通便利、硬件配套基础设施较好和库区湖泊的自然风光等基础条件,结合移民新集镇全新的规划布局,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实施移民库区美丽乡村建设。以政府引导、农户自愿为原则,坚持多元投入,将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等相关项目向移民新集镇和重点村倾斜,进一步完善重点移民村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确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实现移民集镇和移民新村绿起来、亮起来、富起来,切实把移民新村建成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移民群众的美丽乡村致富梦。
冯忠说,只有为移民群众建立起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上自己跳舞,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节拍,绿起来才是生态的,亮起来才是自然的,富起来才是必然的。
冯忠告诉记者,在库区,原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已被淹没,因此要在村与村、乡与乡之间,把沿线交通连接好,把公共基础设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好。库区航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建好,大概要投资4亿元至5亿元。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建设亮化工程、美化工程、绿化工程、净化工程、硬化工程。亮化就是要有路灯,让它亮起来;美化、绿化,村前屋后要绿起来,家里要美起来;硬化就是要建设好道路。
当然,所有工作的中心还是一定要让移民群众在致富的舞台上富起来,经济的路子多起来,手中的票子多起来。目标就是要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山清水秀、和谐开放、生态宜居的新型搬迁安置区,将搬迁安置区建设成为一派繁荣的移民新镇、新村典范,让移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