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政党政治格局演变及其影响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0631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两党政治格局自加拿大联邦建立就成为加拿大政党政治的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保守党的分裂以及改革党和魁北克集团两个新政党的崛起,两党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进入21世纪后,两个右翼政党保守党和加拿大联盟合并成立新的保守党,两党政治重新成为加拿大政党政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加拿大,政党,演变
  中图分类号 K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22—0027—04
  
  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的两党政治格局自加拿大联邦建立就成为加拿大政党政治的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保守党的分裂以及改革党和魁北克集团两个新政党的崛起,两党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自由党获得了绝对优势地位,保守党则受到极大的削弱,一度失去官方反对党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两个右翼政党保守党和加拿大联盟合并成立新的保守党,政党政治力量的对比再一次发生重大变,保守党的地位得到空前加强,两党政治重新成为加拿大政党政治的基本框架。
  
  一、加拿大政党政治格局的演变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保守党的分裂及其在1993年大选中的失败,加拿大政党政治出现了新的特征:自由党一枝独秀,保守党遭受重创,新兴政党崛起,政党地区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两党政治的基础受到动摇。
  
  (一)自由党在两党政治竞争中取得明显的优势
  在1984年的大选中,自由党在议会全部议席中只获得了40个席位,保守党获得绝对优势地位。在1988年的大选中,自由党所获得的议席上升到了83个,虽没有获得执政地位,但重新具备了与保守党竞争的实力。随后,保守党在1988—1993年马尔罗尼第二任期内发生分裂,使得保守党的地位进一步削弱,自由党的地位则进一步得到加强,并在随后的1993年、1997年和2000年三次大选中获得全胜。在1993年的大选中,自由党获得了全部295个议席中的177个席位,成为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党。在1997年大选中,自由党以155个议席的微弱多数蝉联执政。在2000年的大选中,自由党获得了173个议席,第三次以多数党当选。相比之下,其他几个政党由于选票分散化和选民基础薄弱,虽然个别政党在1997年和2000年的大选中所获得的议席较1993年大选有所增加,但是都难以对自由党的执政地位构成威胁,自由党处于前所未有的“一党独大”的优势地位。
  
  (二)保守党在两党政治竞争中日趋衰落
  在1993年大选中,保守党所获得的议席从1988年大选的169席降到了2席,从执政党沦为议会第五大政党,这一选举结果直接动摇了加拿大两党政治的基础。在1993年大选中,传统的三个政党(自由党、保守党和新民主党)所获得的选票比原来降低了30个百分点,占总选票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在三个政党失去的选票中,分配并不均衡:自由党所获得的选票不降反升,获得议会绝对多数地位;保守党所获得的选票下降了27个百分点,在议会中只获得2个席位,退到了加拿大政治生活的边缘。大选结束以后,保守党的传统支持力量丧失殆尽,党内弥漫着悲观甚至绝望的气氛。迪芬贝克时期保守党在西部建立的深厚选民基础不复存在,被新成立的改革党所控制;马尔罗尼时期保守党在魁北克的选举基础全部被魁北克集团代替。在1997年大选中,保守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21个议席,比1993年增加了19个,但并未摆脱困境。在2000年大选中,保守党只获得了议会12个席位,依旧徘徊在加拿大政治生活的边缘。
  
  (三)新兴政党的崛起
  在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两党政治基础受到动摇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两个地方性政党——改革党和魁北克集团的兴起。在1993年大选中,魁北克集团获得了54个议席,取代保守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改革党获得了52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三大党。在1997年大选中,改革党所获得的议席增加到60个,成为议会第二大党,魁北克集团获得44个议席,为议会第三大党。2000年大选,改革党所获得的议席又增加了6个,继续保持议会第二大党的位置,魁北克集团获得了37个议席。在1993年、1997年和2000年的三次大选中,改革党和魁北克集团所获得的议席数超过议会议席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加拿大政党政治中的重要力量。
  
  (四)政党地区化日益明显
  政党地区化趋势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是改革党和魁北克集团的兴起,使得政党地区化的特征更加突出。在1993年大选中,魁北克集团获得了魁北克省选民的普遍支持,改革党获得了西部四省选民的支持,政党按地区瓜分议席的格局已经形成。1997年大选结果进一步强化了政党地区化的趋势:自由党控制了安大略,所获得的155个议席中的102个来自安大略省;改革党得到了西部各省的支持,获得了60个议席,取代了魁北克集团而成为官方反对党,但是在马尼托巴省以东,改革党没有获得一个席位;魁北克集团所获得的44个议席全部来自于魁北克本省;保守党20个席位中有18个来自于安大略以东的大西洋沿省;新民主党有13个席位来自于西部,有8个席位来自于大西洋沿岸省,这样第36届众议院便出现了一个以安大略省为基础的多数党和代表地区利益的地区性政党同时并存的局面。
  在2000年大选中,执政的自由党只在安大略、爱德华太子岛和纽芬兰地区占多数席位;保守党在大西洋沿岸地区只占有13个席位,但在西部的传统势力消失殆尽,在安大略和魁北克也几乎不占席位;加拿大联盟(The Canadian Alliance),(原改革党)所获得的议席比1997年有所增加,但仍主要来自于西部各省;魁北克集团的选票仍主要集中在魁北克省;新民主党的势力范围只局限在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省。从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大选结果不难看出,选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代表地方利益的政党,加拿大政党政治地区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自由党的支持基础主要是安大略;魁北克集团控制着魁北克省;新民主党的支持力量主要来自于萨斯喀彻温和马尼托巴两省;保守党自从分裂以后,只有大西洋沿岸的一部分选民仍然是保守党的忠实拥护者。
  
  二、加拿大政党政治格局演变的原因分析
  
  纵观加拿大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两党政治失衡的重要表现就是:作为两党政治格局中重要一极的保守党受到严重削弱,失去了抗衡自由党的能力。保守党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原因、西部地方主义兴起和魁北克民族问题。
  
  (一)经济原因
  保守党1984年上台执政后,面临着巨额联邦赤字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面对这两个难题,马尔罗尼政府坚信只有吸引外资才是促进经济繁荣、减少赤字和降低失业率的有效途径。为此,马尔罗尼政府提出了“振兴经济,扩大贸易,吸 引投资和寻找新市场”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行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对内积极实施私有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高利率,稳定加元,降低通货膨胀率。对外则放弃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积极推进与美国贸易的自由化。这一系列的政策在稳定加元和控制通货膨胀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美国相比,加拿大经济处于弱势竞争地位,自由化的贸易政策并没有在吸引外资、增加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赤字、降低失业率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马尔罗尼政府第二任期内,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这对本就十分脆弱的加拿大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西方七国中,加拿大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规模、失业率均高居第二位,经济增长率却仅居第六位。联合国有关机构在一份报告中尖锐地批评加拿大政府“在过去10年内在解决贫困方面似乎没有取得任何显著的进步”。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增长乏力,财政赤字、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选民对政府大为不满,保守党的支持率直线下降,成为1993年保守党大选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西部地方主义问题
  西部地方主义的兴起,是西部对联邦两党政治的不信任和本地区对联邦缺乏影响力不满的结果。由于人口稀少,选举地位薄弱,西部长期被忽略而隔绝于国家权力之外。在整个20世纪执政时间长达70年的自由党采取了牺牲西部发展东部的政策,这以特鲁多时期的联邦能源政策最为典型。在缺乏代表西部利益的强大政党的情况下,西部各省的支持自然就转向两党政治中的另一极——保守党。1984年受到西部各省广泛支持的保守党政府上台执政。新政府上台后作出了不少有利于西部的决策和让步。但是保守党政府在魁北克问题上所采取的两项政策却极大地伤害了西部的利益。1986年,联邦政府将CF-18战斗机的维护权交给了技术明显不如西部温尼伯公司的魁北克蒙特利尔加拿大航空公司。CF-18事件使西部对保守党政府大为失望,认为这是联邦对西部的歧视和对魁北克省的偏袒,是国家政策不公平和西部被边缘化的象征。联邦总理马尔罗尼又试图承认魁北克省的独特地位,并起草了《米齐湖协议》,交各省批准。这一做法进一步伤害了西部的感情。西部认为任何对魁北克的让步都满足不了它的要求,承认魁北克省的独特地位是对西部的抛弃和不公平。马尔罗尼政府的政策使得被长期边缘化的西部各省对保守党失望到了极点,支持西部地方利益的保守党员纷纷脱离保守党,加入改革党,保守党发生分裂。保守党在西部各省的选民基础丧失殆尽。
  
  (三)魁北克民族问题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一个由法、英殖民地演变而来的国家,两大建国民族(法裔加拿大人和英裔加拿大人)之间的关系一直笼罩在阴影之中,法裔聚居的魁北克有着与其他省不同的语言、文化、传统和制度。魁北克问题主要来源于英裔对法裔的征服,是加拿大法裔居民与英裔居民间民族矛盾的反映。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魁北克经济实力的增强,魁北克省法裔居民的民族主义运动转变为一种分裂活动。1980年魁北克公民投票是魁北克分离运动史上的转折点,魁北克约86%的选民参加了公民表决,虽然公投以59.6%的多数票否决了魁北克要同联邦政府谈判分离问题的主张,使加拿大度过了一次分裂的危机,但却表明了法裔加拿大人与英裔加拿大人之间的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魁北克分离主义势力进一步加强。同年10月,自由党特鲁多政府向众议院提交宪法修正决议案,允许加拿大收回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权。1982年3月英国议会批准该决议案,但是由于魁北克提出的体现魁北克特殊地位的“二元原则”没有在宪法中得到体现,遭到了魁北克的反对。
  1984年,来自魁北克省的保守党领袖马尔罗尼当选为联邦总理。上台执政以后,马尔罗尼积极推行民族和解政策,着手推动特鲁多时期悬而未决的修宪问题。经过各方讨价还价,最终于1987年在魁北克五个条件的基础上达成一项修宪协议,即《米齐湖协议》。1987年6月23日,魁北克第一个批准通过了该协议,由此开始了协议的批准过程。但是许多英裔选民认为《米奇湖协议》是对其他人利益的拒绝和排斥。到1990年6月23日最后期限前,马尼托巴省和纽芬兰省议会反对批准该协议,使得魁北克要求承认其独特性的希望再次成为泡影,魁北克民族主义高涨。支持魁北克的保守党议员对联邦政府大为不满,以布沙尔为代表的保守党议员纷纷脱离保守党,另建新党魁北克集团,保守党也再次发生分裂。
  
  三、加拿大政党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保守党分裂以及加拿大联盟(原改革党)和魁北克集团的兴起,改变了加拿大传统的两党政治格局,出现了自由党“一党独大”的局面。为了抗衡自由党,作为传统两党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保守党开始了重建工作,加拿大联盟则积极致力于右翼联合。2004年3月,加拿大两个右翼政党(原保守党和加拿大联盟)合并组建新的保守党标志着右翼政党重建工作取得重要的成果。2006年1月加拿大联邦大选结果则标志着保守党的重新崛起和两党政治格局的回归。
  
  (一)两党政治格局的回归
  2004年6月30日举行的第38届联邦大选结果表明了两党政治格局的回归。在众议院308个议席中,自由党获得135个,保守党99个,魁北克集团54个,新民主党19个,另外还有1个独立议席。虽然自由党可以通过与新民主党联合执政而组成一个稳定的少数派政府,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这次大选中自由党的力量大为削弱,所获得的议席比上届大选减少了38个,是自由党25年来最少的,而保守党地位却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2006年1月23日举行的加拿大联邦大选中,保守党获得124个席位,成为执政党,结束了自由党长达12年之久的执政,保守党领袖哈伯成为第一位来自西部地区的联邦政府总理。保守党重新成为抗衡自由党的最大政党,因而,2006年加拿大联邦大选也成为两党政治格局回归的重要标志。
  加拿大两个右翼政党实现联合以及两党政治格局得以回归,有其深刻的意识形态背景。从某种意义上看,加拿大曾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及其独立进程,使得加拿大这个北美大陆国家具有较强的保守主义传统。而19世纪40至50年代,美国独立革命中的效忠派大量移民到加拿大,尽管这些人不是纯粹的、完全意义上的保守党人,但却是巩固加拿大保守主义传统的一支重要力量。联邦成立初期,保守主义是加拿大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保守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加拿大政治生活中,另一种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是自由主义。联邦成立初期的二三十年间,大量推崇自由主义思潮的欧洲移民移居加拿大,自由主义由此发展壮大、成为与保守主义相抗衡的社会意识形态。在随后的100多年中,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成为加拿大两大主流意识形态。即使在保守党分裂、地方性政党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作为加拿大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地位也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保守党的分裂也并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果,而是地方利益冲突加剧、保守党未能很好平衡的结果。而加拿大联盟和保守党实现联合的最重要基础却是两党都信奉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
  
  (二)民族利益和地方利益将会有更大的表达空间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加拿大政党政治的框架依然是两党政治。但是由于魁北克民族问题和西部特殊利益长期存在,加拿大现在的两党政治相比1993年大选前的两党政治将有所弱化,民族利益和地方利益将会在两党政治中有着更大表达空间。作为代表法裔加拿大人利益的新崛起的政治力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四次大选中,魁北克集团所获得议席占议会总议席数的13%以上,在自由党和保守党两党力量重新趋于均衡的情况下,将成为影响两党政治的重要因素,使得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大选中获得绝对多数而单独执政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由于加拿大联盟是代表西部利益的政党,虽然两个右翼政党实现联合,但新的保守党内部将会出现强烈的代表西部利益的声音,保守党的政策必须进行某种向西部倾斜的政策调整,在保守党内部也会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冲突,如果保守党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保守党在两党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将会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未来加拿大政党政治框架依然是两党政治,但与1993年以前的两党政治相比,民族利益和地方利益将会得到更大的表达空间,新的两党政治会有所弱化。
其他文献
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部署面临的风险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下关于工具、信息和组织结构的建议是执行一个成功的云安全策略所必须的。  将数据和服务向云端迁移,让许多公司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网络安全措施。他们是否需要一个云安全策略?云安全策略的区别之处在哪里?近期的调查揭示了安全策略正在如何变化,更为重要地是调查揭示了它们应当如何改变。  将更多的基础设施部署在云端,在某种程度上比部署在本
“黄祸論”是西方用以向同种示警,并对日本和中国进行诬蔑、丑诋与寻衅的核心话语之一。其说利用“历史记忆”掩饰自利的现实目的,对自己在东亚地区的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予以合理化,反诬自卫者和潜在的竞争者为“祸”。“黄祸论”泛滥之际,适逢近代日本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高涨,因而两者如同水火交激。日本的民族主义者或者嫁祸于人,或者宣扬“日本人种优越论”、“万世一系”的“国体优越论”,以及皇国主义和泛亚洲主义,从种族
[摘要]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美国西部的城市化大体经历了孕育萌生、快速发展和鼎盛三个阶段,在发展模式、基础产业建设和移民等方面呈现了独特的经历和做法,为现阶段我国西部城市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美国,西部,城市化,借鉴  [中图分类号]K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0-0066-0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能极大地推进社会进步,改变世界
南北对峙与上海广东社会内的政见纷扰(1917-1927)    1917年至1927年的十年是中国南北分裂的年代,两个政权的对峙和互相征讨,加深了民族危机,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围绕如何解决国内时局,上海广东同乡社会出现了尖锐的政见分歧。以广肇公所为首的同乡组织坚持南北和平统一,反对武力统一政策,从而遭到同乡社会内亲民党势力的抨击。本文分三个阶段对广肇公所以及这一时期公所与广东政府的关
工信部近日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将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市场,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实现突破。到2023年,我国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万亿元,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  在技术创新上,《行动计划》提出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頻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
专家们介绍了软件开发团队如何可以“将安全左移”(即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就注重安全),并改善使用开源组件、管理代码、部署服务和处理数据等方面的治理工作。  首席信息官及其IT部门面临来自业务部门的巨大压力,需要更新改造应用程序、改善客户体验、将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端,以及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敏捷开发和开发运维(DevOps)包括相应的文化、实践、工具和自动化,它们使软件开发团队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并交付业务价
[摘 要]从“分割”到“自治”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天津城市管理体制的近代化过程。有一个“自治”的政府和这个政府有比较明确的施政区域——城市型政区是天津城市自治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天津,分割,城乡合治,自治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11-0073-05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镇是统治广大农村地区的堡垒,从来没有形成统一
1979年3月英国总督麦理浩的北京之行,代表英国方面以香港“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过“九七”的“英国管治”让步的“发难”,第一次将中英两国政府“长期搁置”的香港“九七”前途问题公开化。而邓小平“叫香港的投资者放心”的正面回应,初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关于“九七”前途问题“国家统一”的战略重心,将以“一国两制”的“新思维”解决香港问题的“时间表”提前,开始逐步探索将“台湾版”的
今天的首席信息官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技术,如果想要在职业生涯中获得长久性的成功,他们还需要拥有一套核心业务技能。  首席信息官们凭借自己的技术能力开启长期职业生涯的时代正在迅速消失。德勤咨询公司的负责人Bob Hersch警告说:“对于IT领导者来说,仅仅成为技术专家已经不够了。最优秀的首席信息官也需要精通业务,利用自己的知识将IT作为一种服务能力。这种以业务为中心的方法可将IT整合到整体业务战略当
企业管理协会称,企业网络管理人员在IT领域最关注的是云计算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方面的工作,超越了过去10年服务器虚拟化的主导地位。  2018年,企业管理协会(EMA)基于對251名北美和欧洲企业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的调查报告指出,云计算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首次成为企业网络部门最为关注的焦点,超越了曾最受关注的服务器虚拟化。  这是10多年来他们第一次改变了对自己最关心问题的看法。自2008年以来,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