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归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尼尔·波兹曼的著作《童年的消逝》出发,联系《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走红所引发的“萌文化”的浪潮,将“萌文化”看成是一次童年的回归,并从真人秀节目中提炼出“萌文化”的传播趋势及在媒介传播中的表现与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萌文化媒介传播真人秀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等媒体的猛烈攻击下这一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童年也在逐渐消逝。
  而近年来,媒介传播的“萌文化”趋势愈发明显。无论是主流媒体的语态变化、电视节目制作的萌系转变、还是社会话语权日益加重的微博大V的刻意卖萌。媒介传播“萌文化”导向明显,似乎无论什么年龄段只要萌萌哒就可以有较好的传播效果。
  一、媒介传播“萌文化”的趋势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在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称霸收视率排行榜,2015年第三季已开播。这一真人秀节目源于韩国,紧密结合国内本土资源创造出远超韩国原版的经济效益,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从《爸爸去哪儿》开始,同类节目如《爸爸回来了》、《人生第一次》、《疯狂的石头》等以儿童为主体的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以“萌”为特色的媒介传播开始获得受传者和传播者的喜爱,传播效果得到证实。
  追根溯源,“萌文化”最初源于日本,“萌”这个词用于形容各种可爱、幼稚、天真的人或事物。“萌文化”在国内媒介传播中的表现形式,笔者将其分为两种:自然萌和卖萌。
  1、自然萌
  指类似于儿童的天真在节目制作中的自然展现。《爸爸去哪儿》利用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天真反应来形成丰富的拍摄资源,在节目中用各种萌系的符号和表情使观众在除了节目内容本身之外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节目所要传达的萌文化。有创新意识的字幕拼音化针对儿童观众群,使节目更加人性化、萌感十足。当然,这种对于自然萌的展现不仅仅表现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之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对自己身份的“轻视”也可以导致在传播中不经意间展示的萌态,而这种萌态的捕捉也成为媒介在新闻报道中的关注点。比如说最萌女主播、女明星在新闻发布会中不经意间的吐舌头都会成为新闻的关注点,这种萌点的播报和提取使新闻的报道方式不再干瘪而是更加生动活泼。
  2、卖萌
  指媒体脱离刻板印象,在语言表达和传播方式上有意识地天真化、简单化,以拉近和受众的距离。这种卖萌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贬义词,而是媒介在语态和自我定位上的一次突破,这种突破可以看作是媒介对于“萌文化”大潮的适应,也是对于以往常高高在上形象的一种改变。《新闻联播》在2014年第一期结尾时也卖起了萌,向全国观众“表白”。这种卖萌的方式拉近了节目和受众的距离,语态的改变使主流媒体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而是更加贴近民众。除了主流媒体用“萌”来改变语态,新媒体也紧随其后。海外各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官微卖萌成为了他们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必经之路,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竭尽全力跟上卖萌的大潮。
  媒介传播“萌文化”趋势的特征是潜移默化和添加式的渗透,在娱乐至死频繁被提起的今天用自己清新淡雅的方式走进传播的渠道之中。“萌文化”趋势的现状是多个层次的,大到主流媒体、小到媒介个人,“萌”作为一种传播渠道中的添加剂、润滑剂使媒介和受众的传播距离缩短,提高了传播效率也增强了传播效果。
  二、媒介传播“萌文化”的成因
  1、童真的回归——对娱乐至死的一种理性批判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仿佛是一个更加精准的预言,娱乐至死的传播理念导致了大众对于电视节目、新闻播报的猎奇性口味。波兹曼认为“媒体即隐喻”,媒体能够“定义现实世界”。20世纪传媒技术发展,使人类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其中电视图像已经成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形式,它改变了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式,引发出深刻的文化变迁。将“娱乐至死”作为准则,极力满足受众口味成为媒体存活的一种方式,媒介环境愈发低俗。
  而“萌文化”在媒介传播方式中的渗透则是一种童真的回归,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孩子纯真的天性,至少在电视节目制作上,《爸爸去哪儿》对于孩子的自由度的保护和其话语权的充分给予可圈可点。历史发展呈螺旋形上升的,泛娱乐化作为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产物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可避免。但经历这一阶段之后无数披着孩子外衣的小大人,过度成熟的孩子们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思考。受众需要媒体考虑孩子的感受,回归童真,增强对儿童的关注,因此“萌文化”在媒介传播中的渗透是媒介在大众呼吁下的对于娱乐至死的传播理念的一种理性批判,也可以看作是狂欢的媒体的一次集体自省。
  2、主动卖萌——媒体贴近受众的语态改变
  无论新老媒体,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自身所形成的一套传播模式,媒体的刻板印象在受众眼中根深蒂固。借由互联网东风,受众话语权得到增强。意见的自由市场虽说没有建成,但多层次的受众群让媒体觉得众口难调,在传播上有些吃力,分众传播也应运而生。而“萌文化”在媒介传播中的体现则是更明了的展现出媒体对自身形象的良性改变,它们开始注重受众的感受,用一种卖萌的手段改变固有的语态以贴近民生,贴近受众。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在其著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中提到:从1993年开始,新一轮语态改革发端于早间和新闻,它使电视从业者的传播理念及其所制作的节目质量发生了飞跃,如《东方时空》等栏目的先后创办以及大型直播节目的运作等等。在书中孙玉胜作为电视媒体的领军人物重新检讨电视与观众的关系,重新认识电视的“家用媒体”属性,重新定位电视的叙述态度和叙述技巧,乃至改变电视的语态。媒体主动卖萌改变了媒介语态,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卖萌”的传播方式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因此成为新老媒体重塑、维护自身形象的一条捷径。
  3、中国特色——体制下的和谐要求和平衡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浪潮愈演愈烈,传媒集团也早已如坐针毡,纷纷谋求转型。在深化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寻求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趋利避害,取得了转型上的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博瑞传播的特色转型之路,不仅能够促进其后续的转型发展,同时也能够让类似的传媒集团借鉴学习。  【关键词】博瑞传播传媒转型多元化经营新媒体  当前,传媒集团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转型,在国内报业集团还在为“是否向移动互联转型”“建立全媒体
对于复杂多变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这样描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遇到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确实,在学生、教师、课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复杂多变的活动,无论教师课前做了怎样详尽充分的预设,课堂中也难免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利用这些“意外”,抓住生成的契机,从学生发展需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
【摘要】大众传播媒体对都市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良友》画报作为诞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份大型综合画报,甫一出现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画报立体的构造着这座大都会的语境与空间。本文以都市符号、女性叙事、消费文化为关键词对《良友》画报进行解读。  【关键词】《良友》都市符号女性消费文化  《良友》画报是我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创刊于上海,对二十世纪的“魔都”影响极大,超高的销售量
10月8日是全國第20个全国高血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特别邀请了心内科及高血压科的权威专家,针对血压测量、用药误区、防治方法等关键问题为高血压患者做一全面介绍,希望这些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控制血压,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写在前面:  血压测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而血压计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今年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我国将采取多种措
【摘要】近几年,媒介形象的构建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其既是一种吸引力资源,又是构建自身价值和品牌的优势资源。目前,对于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研究媒介组织自身的形象,媒介自身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二是研究社会中的具象或个体,通过媒介传播形成的形象,媒介在其中只是作为一种传播的介质。城管,一直是近几年媒介形象研究的焦点,其形象的构建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争议。本文选取城管作为媒介形象的研究对
提到发烧,总有一些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俗话”,比如怎样怎样就容易发烧啊,再比如发烧之后不要怎样怎样啊,等等。这些“俗话”真的有道理吗?道理是什么呢?  “天凉了,多穿点,别冻得发烧了。”  这句话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一些新妈妈担心孩子受凉,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可奇怪的是孩子穿得越多越容易发烧。原来,孩子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旺盛,穿得过多,加上活泼好动,容易引起出汗,这时毛孔大开,遇到
这个老太不寻常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畅销书籍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也随着影视作品的热播,出现了大量的剧本书、影视剧小说等。这种“以图书发展影视,以影视促进图书”的发展模式即“书影联动”发展模式,或将成为图书与影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以业内最早践行“书影联动”发展模式的北京白马时光传媒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司取得的成就,来探究“书影联动”模式对图书出版业的影响。  【关键词】图书影视书影联动  随着数字时代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数学教育也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和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两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