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绕新形势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区域教育科研文化的创新需要在愿景定位上统整融合,兼顾不同视角;在功能设置上沟通架桥,辩证处理多元化的关系;在实践取向上灵动开放,努力寻找新平台,探索新路径。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育科研;文化创新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近年来,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这必将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从全社会的大环境来看,伴随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县域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一、统整融合的愿景定位
1.统筹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定位发展目标
学校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基层的单位。学校教育的发展建立在师生发展的基础上,而师生的发展应当是共同促进、有机统一的,师生的发展愿景与学校的发展愿景也应当是有机统一的,教育科研的创新只有定位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有担当的科研创新。如一所乡镇小学崇尚“耕读”文化,将校训定为“日有所进”,寓意校园内的师生都应当像田间的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进”。
2.兼顾精英培养与大众普惠,定位发展对象
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少数“先富起来”的精英,更需要普惠大众,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致富”。整个教师队伍应当呈现为稳固的“金字塔”型,既需要平实的大多数教师群体致力于解决教育领域日常的基础性问题,也需要冒尖的少数致力于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定数量的中间层来承上启下。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教育科研文化创新来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负责任的教育作为。
3.融合科研创新与行政管理,定位发展机制
在研究中管理、在管理中研究,永远是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则。行政管理需要与科研创新有机融合,以增强管理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同时,科研创新也需要通过行政管理的推进来验证其合理性,并获得更深入发展的可能性,以产生更大的创新影响力。因此,科研创新需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所有的科研创新举措都要进入区域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否则极易陷入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桎梏。
4.整合体制视角与媒体视角,定位发展样态
教育发展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运行系统,而是一个与社会发展高度耦合的开放式系统。教育科研文化创新不仅要面对体制内视角的审视,同时还要时刻接受着体制外社会媒体的审视。教育科研人员要善于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讲好教育圈内的科研故事”,让全社会真正通俗地理解教育科研的本真状态。因此,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必然会与社会文化创新产生实时共振,任何形式的“泡沫科研”都将会“昙花一现”,只有真正求真务实的科研创新才能引领社会文化,领跑社会事业的活力发展。
二、溝通架桥的功能设置
1.理论与实践的交互生成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互生成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性工作。教育科研工作者需要把理论进行通俗化的解构与呈现,在基层教育教学实践中彰显理论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理论落地开花结果。基层优秀的实践经验需要通过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提炼总结,成为可供他人领会运用的一般性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理论真正推动行为改进。教育科研创新需要不断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路程,持之以恒地做好这种转化意义上的“关系实践”。“新基础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构之中,进行了长期的“转化实践”。这种“转化实践”表明:教育既需要理论的真理,也需要实践的方法,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的真理与方法。把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性”静态关系,变成一种“实践性”的动态关系。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创新不仅要立足于使自己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转化,还要更多地致力于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他人实现这种转化。
2.管理与科研的相互支撑
科研支撑管理的权威,管理支撑科研的深化。比较不同学校发展的状态不难发现,没有得到管理支撑的“科研创新”极易成为纸上谈兵的“面子工程”;没有得到深度科研支撑的学校质量管理是低层次的符号管理,飞不高、走不远。不少名校明确提出,科研也是管理的范畴,管理也是科研的范畴。只有实现二者的相互支撑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才会实现教育质量的长足发展。
3.精英与大众的互动成长
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某个区域教育群体的成长,会发现这是精英与大众互动的结果。教育科研文化创新不能偏重精英培养而忽视大众普惠。社会群体的发展需要用少数精英的优先发展带动大众化的转型发展,同时大众化的发展也会推动精英的高端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雁阵效应”,形成区域“梯队发展”“群体飞翔”的宏观局面。
4.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探寻
教育事业的发展既需要教育者胸怀理想,又需要其直面现实,在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中探寻可行的路径。教育科研文化创新既需要面向未来描绘美好的教育理想,同时也需要着眼实际客观分析“骨感”的现象和数据。学校的发展要有基于教育理想的战略布局,学校的管理也要有基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战术训练。教师、学生的发展既要有中长期的愿景规划,也要有明确进度的短期步骤。让师生从身边日常的小事做起,朝着理想的远方虽“不见其增”,但能“日有所进”。
5.务实与前瞻的权衡着力
区域、学校或个人阶段发展项目的选题与实施,可以在务实与前瞻的比重划分上进行动态的调控。在项目启动的初始阶段,可以存在80%的务实指标,以卷入更多基层教师的理念认同与积极参与。随着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化,教师在实践中逐步通过深切的体验获得深度的愿景认同。此时,可以逐渐加大项目中前瞻性成分的比例,甚至可以发展为前瞻性指标占80%、务实性指标占20%。如此动态调控前瞻性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某个区域或学校、个人的跨越式发展。 6.专业与生活的生态选择
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工作者常态的文化生活高度融合的。教育科研文化创新不能回避生态化选择的问题。如果一个教育者所追求的教育科研文化创新破坏了他日常的生态,那就背离了科研创新的本质。因此,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必须在教师的常态生活中实现自己应有的功能,以促进教育科研文化创新的生态化发展。
三、开放灵动的实践取向
1.开放式的问题导向
教育科研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基于草根的问题驱动。首先,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需要开放。问题由任务的主体提出,问题的解决就有了活力的源泉。其次,问题解决的过程也需要开放。多层次主体的参与更有利于问题的深度解决。最重要的是,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和成果表现都需要开放。俗话说,教育的失败可能是由某一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而教育的成功却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多样化的项目引领
教育群落的多样态、多层次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项目引领。观课议课类的项目可以推进教学行为的改进;不同主题的沙龙可以活跃教育教学思维,引发智慧的碰撞;网上培训项目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方便教师的学习;论文展评可以梳理磨砺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维;乡村培育站可以打造上下贯通的展示平台;专家论坛可以集合最前沿的理念引领。名师工作室可以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各级各类的特色品牌活动能传承良好的品牌文化……跨学科的项目创新可以带动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融通式的跨越发展。“两课(课题研究和课堂研磨)融合”可以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度开展和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三课(课题研究、课堂研磨和课程建设)融合”则能推动学校、区域课程生态的整体优化发展。
3.网络化的协作保障
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带动的是多领域的综合参与,需要构建网络化的协作保障体系。横向上需要联合三支队伍的力量,一是师范大学和科研院所以专家、学者为主的理论指导队伍;二是以教育实践专家和行政部门领导为主的实践指导队伍;三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同时配备相应的辅助人员,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纵向上要构建上下贯通的执行体系,以学校为联接主体,向上联接省市县各级行政、指导机构,向下联接年级组、教研组,保证覆盖到每一个教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化教育科研组织体系,建构立体式合作型文化创新团队。
4.群体化的共享互动
教育科研文化创新最终呈现为区域的群体现象,必须有共享互动的机制来推动实现。因此,教育科研成果的呈现不能止于论文的发表、课题的结题或项目的验收,构建阶段成果的过程性共享互动机制,能盘活成果创新的链条,推动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形成创先争优的良性循环。个人与个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間乃至区域与区域之间,通过线上基于网络媒体的信息化成果推广、线下基于对话互动的制度化成果交流,都能促进这种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
教育科研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推进区域教育科学地发展、持续地发展、充满活力地发展。教育者需要胸怀大局、立足草根,用统整融合的理念推进开放灵动的实践,致力于形成有理性的实践体系和有实践的理论体系,永远保持与时俱进、引领社会发展的文化姿态。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育科研;文化创新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近年来,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这必将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从全社会的大环境来看,伴随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县域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一、统整融合的愿景定位
1.统筹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定位发展目标
学校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基层的单位。学校教育的发展建立在师生发展的基础上,而师生的发展应当是共同促进、有机统一的,师生的发展愿景与学校的发展愿景也应当是有机统一的,教育科研的创新只有定位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有担当的科研创新。如一所乡镇小学崇尚“耕读”文化,将校训定为“日有所进”,寓意校园内的师生都应当像田间的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进”。
2.兼顾精英培养与大众普惠,定位发展对象
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少数“先富起来”的精英,更需要普惠大众,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致富”。整个教师队伍应当呈现为稳固的“金字塔”型,既需要平实的大多数教师群体致力于解决教育领域日常的基础性问题,也需要冒尖的少数致力于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定数量的中间层来承上启下。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教育科研文化创新来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负责任的教育作为。
3.融合科研创新与行政管理,定位发展机制
在研究中管理、在管理中研究,永远是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则。行政管理需要与科研创新有机融合,以增强管理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同时,科研创新也需要通过行政管理的推进来验证其合理性,并获得更深入发展的可能性,以产生更大的创新影响力。因此,科研创新需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所有的科研创新举措都要进入区域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否则极易陷入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桎梏。
4.整合体制视角与媒体视角,定位发展样态
教育发展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运行系统,而是一个与社会发展高度耦合的开放式系统。教育科研文化创新不仅要面对体制内视角的审视,同时还要时刻接受着体制外社会媒体的审视。教育科研人员要善于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讲好教育圈内的科研故事”,让全社会真正通俗地理解教育科研的本真状态。因此,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必然会与社会文化创新产生实时共振,任何形式的“泡沫科研”都将会“昙花一现”,只有真正求真务实的科研创新才能引领社会文化,领跑社会事业的活力发展。
二、溝通架桥的功能设置
1.理论与实践的交互生成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互生成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性工作。教育科研工作者需要把理论进行通俗化的解构与呈现,在基层教育教学实践中彰显理论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理论落地开花结果。基层优秀的实践经验需要通过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提炼总结,成为可供他人领会运用的一般性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理论真正推动行为改进。教育科研创新需要不断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路程,持之以恒地做好这种转化意义上的“关系实践”。“新基础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构之中,进行了长期的“转化实践”。这种“转化实践”表明:教育既需要理论的真理,也需要实践的方法,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的真理与方法。把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性”静态关系,变成一种“实践性”的动态关系。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创新不仅要立足于使自己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转化,还要更多地致力于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他人实现这种转化。
2.管理与科研的相互支撑
科研支撑管理的权威,管理支撑科研的深化。比较不同学校发展的状态不难发现,没有得到管理支撑的“科研创新”极易成为纸上谈兵的“面子工程”;没有得到深度科研支撑的学校质量管理是低层次的符号管理,飞不高、走不远。不少名校明确提出,科研也是管理的范畴,管理也是科研的范畴。只有实现二者的相互支撑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才会实现教育质量的长足发展。
3.精英与大众的互动成长
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某个区域教育群体的成长,会发现这是精英与大众互动的结果。教育科研文化创新不能偏重精英培养而忽视大众普惠。社会群体的发展需要用少数精英的优先发展带动大众化的转型发展,同时大众化的发展也会推动精英的高端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雁阵效应”,形成区域“梯队发展”“群体飞翔”的宏观局面。
4.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探寻
教育事业的发展既需要教育者胸怀理想,又需要其直面现实,在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中探寻可行的路径。教育科研文化创新既需要面向未来描绘美好的教育理想,同时也需要着眼实际客观分析“骨感”的现象和数据。学校的发展要有基于教育理想的战略布局,学校的管理也要有基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战术训练。教师、学生的发展既要有中长期的愿景规划,也要有明确进度的短期步骤。让师生从身边日常的小事做起,朝着理想的远方虽“不见其增”,但能“日有所进”。
5.务实与前瞻的权衡着力
区域、学校或个人阶段发展项目的选题与实施,可以在务实与前瞻的比重划分上进行动态的调控。在项目启动的初始阶段,可以存在80%的务实指标,以卷入更多基层教师的理念认同与积极参与。随着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化,教师在实践中逐步通过深切的体验获得深度的愿景认同。此时,可以逐渐加大项目中前瞻性成分的比例,甚至可以发展为前瞻性指标占80%、务实性指标占20%。如此动态调控前瞻性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某个区域或学校、个人的跨越式发展。 6.专业与生活的生态选择
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工作者常态的文化生活高度融合的。教育科研文化创新不能回避生态化选择的问题。如果一个教育者所追求的教育科研文化创新破坏了他日常的生态,那就背离了科研创新的本质。因此,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必须在教师的常态生活中实现自己应有的功能,以促进教育科研文化创新的生态化发展。
三、开放灵动的实践取向
1.开放式的问题导向
教育科研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基于草根的问题驱动。首先,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需要开放。问题由任务的主体提出,问题的解决就有了活力的源泉。其次,问题解决的过程也需要开放。多层次主体的参与更有利于问题的深度解决。最重要的是,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和成果表现都需要开放。俗话说,教育的失败可能是由某一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而教育的成功却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多样化的项目引领
教育群落的多样态、多层次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项目引领。观课议课类的项目可以推进教学行为的改进;不同主题的沙龙可以活跃教育教学思维,引发智慧的碰撞;网上培训项目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方便教师的学习;论文展评可以梳理磨砺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维;乡村培育站可以打造上下贯通的展示平台;专家论坛可以集合最前沿的理念引领。名师工作室可以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各级各类的特色品牌活动能传承良好的品牌文化……跨学科的项目创新可以带动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融通式的跨越发展。“两课(课题研究和课堂研磨)融合”可以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度开展和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三课(课题研究、课堂研磨和课程建设)融合”则能推动学校、区域课程生态的整体优化发展。
3.网络化的协作保障
教育科研文化创新带动的是多领域的综合参与,需要构建网络化的协作保障体系。横向上需要联合三支队伍的力量,一是师范大学和科研院所以专家、学者为主的理论指导队伍;二是以教育实践专家和行政部门领导为主的实践指导队伍;三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同时配备相应的辅助人员,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纵向上要构建上下贯通的执行体系,以学校为联接主体,向上联接省市县各级行政、指导机构,向下联接年级组、教研组,保证覆盖到每一个教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化教育科研组织体系,建构立体式合作型文化创新团队。
4.群体化的共享互动
教育科研文化创新最终呈现为区域的群体现象,必须有共享互动的机制来推动实现。因此,教育科研成果的呈现不能止于论文的发表、课题的结题或项目的验收,构建阶段成果的过程性共享互动机制,能盘活成果创新的链条,推动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形成创先争优的良性循环。个人与个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間乃至区域与区域之间,通过线上基于网络媒体的信息化成果推广、线下基于对话互动的制度化成果交流,都能促进这种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
教育科研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推进区域教育科学地发展、持续地发展、充满活力地发展。教育者需要胸怀大局、立足草根,用统整融合的理念推进开放灵动的实践,致力于形成有理性的实践体系和有实践的理论体系,永远保持与时俱进、引领社会发展的文化姿态。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