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娜拉”的抗争到“房思琪”的救赎——论林奕含视角下的当代女性成长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198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信息互通,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潮也慢慢影响人们对性别关系的认识.新时期女性对两性世界的憧憬,虽然朦胧但却处处透露强烈的主观欲望.她们在等待一个真正回归“本性”的蜕变,也在期待一个完整的“自我”的出现.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通过记录男性中心话语的“反叛”方式,突出被传统男权文化所遮蔽的隐秘心理,为多年来被遗忘的女性权力话语系统重建,提供了介于“我”与“他”之间角色解读的全新视角.
其他文献
“东北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是以左翼文艺界在1936年“九一八”五周年推出的作品集为历史契机的,传达了以“国防文学”为口号的革命文艺转向信号.但这个群体的出现并非“国防文学”单纯建构的结果,而是因其“土地与人”的草根关怀和对“东北”的多样表达而被选中的.左翼文艺界因“民族”与“阶级”立场的不同强调引发了“两个口号”论争,而“东北”作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先声,于无形中却将“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勾连起来,体现了这两种立场在左翼革命文艺中矛盾统一的共存状态.
作为近期一种重要的传播现象,“凡尔赛文学”有着独特的话语模式与传播机制.“凡尔赛文学”的产生,不仅与网络文化的传播特性相关,也证明某种语言现象与大众文化心理的贴近,是其能够广泛传播的重要前提.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明晰“凡尔赛文学”的传播特点,辩证地看待这一传播现象的复杂性,并从价值实现层面分析其传播效果,对于分析某种特殊传播现象,将会产生良好的借鉴作用.
《新潮》同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哲学”的基本认知,同时又继续推进讨论.首先,通过“哲学”划归文理科的讨论,指出哲学是“一切学术汇通的总积”,把西方近代哲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其次,在哲学“新人”与“新民”作用的辩证思考中,逐渐把其哲学关注的焦点集中到面向每一个个体的实际人生上.由此,《新潮》同人把詹姆士的Pragmatism(《实用主义》)一书作为基本的知识资源,更关注实用主义哲学的“效果论”面向,把社会人生作为其“实际主义”哲学的标的.《新潮》同人的“哲学”关切背后,乃是具有五四学生一代特色的
朱筠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底至安徽赴任,乾隆三十八年(1773)九月降级回京,在任不足两年.因学问尚优,命在四库馆行走.朱筠在任职安徽学政的近两年里,主持安徽各地科举考试,搜集校勘与刊刻书籍,教育徽士,培养后进,旌表孝烈,祭祀先贤,为安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近代中国文学学科形成的历程中,癸卯学制作为清季第一部实际施行的学校规章,规定了“中国文学”一科的宗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然而,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依据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颁行的奏定本;关于学制章程修订的具体过程,一直缺乏有力的实证材料.最近新出的吉林图书馆藏“清内府档案”各学堂章程稿本,为厘清这些问题提供了初步线索.对照各稿本和最终颁布的奏定本,“文学史”的名目和内容逐渐隐去,中国传统的集部之学和文章辨体之学却得到刻意的凸显.“中国文学”一科不再限于单纯的语文学科,而是被托付了传承国族文明、存续经史
恩古吉·瓦·提安哥出身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肯尼亚农村,他创作了多部具有反对殖民主义色彩的作品,这些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一粒麦种》就是其代表性的著作.分析主人公穆苟在殖民主义统治之下对自我的追寻和对民族的认同,对我们探索自我与民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台湾光复前后,不少本省籍作家在作品中表达过对祖国深情与热爱,钟理和、李荣春可谓其中代表.纵观战前战后的创作,不难发现他们始终坚持自己作为“中国人”这一事实,但他们关于祖国的美好想象和强烈期待却伴随着他们在两岸的生活经验而有所波动.他们的“悲情”,一方面源于战时祖国的贫弱苦痛所带来的生存忧虑;另一方面是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在复杂时局下难以自我成就的焦虑.他们的创作历程和各自曲折的人生体验,共同呈现了台湾知识分子在坚守祖国立场过程中真切而复杂的情态.
李白援“发”入诗,赋予其独特的审美意义,使其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写云鬓素丝所表现的青春情态,体现出积极乐观、昂扬蓬勃的生命活力;二是嗟老伤怀下的唏嘘感慨,体现出哀伤落寞、感慨无奈的诗者心理;三是表披云散发的隐逸情怀,呈现其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隐者志趣.其援“发”入诗能打动人心,使之象征意义更为丰富而深刻.
“烛影斧声”滥觞于宋代僧人文莹笔记,但是原文语境应该并未含有篡杀暗示,宋代人相关著述及相关解读多赞颂宋太祖宋太宗兄弟帝王德行.宋元之际“柱斧”的民间记忆由仪仗礼器混用为兵器,“烛影斧声”在明清民间叙事中流变为宫廷弑兄阴谋.几乎与此同时,宋太祖在文艺作品中被刻画为侠义豪杰或帝王功烈的正面形象,宋太宗则以暴虐、不择手段暗杀政敌等私德不光彩的形象被集体无意识接受.这样的对立可能既是“烛影斧声”流变的动因,亦可能是后人形成思维定式并扩大传播的结果.“烛影斧声”的民间叙事流变与传播并非历史孤立现象,其活跃的文艺创作
本文通过考察《朝花夕拾》的创作周边发现,其写作虽然有现实刺激的影响,但更与鲁迅青年时期文艺运动思想有关.青年鲁迅在现代人类观念变迁、文化体系的意义上,吸取了18世纪末发源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接受了赫尔德的思想遗产,尤其是文学为民族之声的观念.鲁迅的文学观以及他对文学与民族及政治的思考,都深植于这种世界性观念思潮中.文化史、思想史意义上的“文化民族主义”不仅是阐释《朝花夕拾》的新视阈,也是理解鲁迅文学思想重要的、具有问题辐射效应的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