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习语中的时间意象看东西方时间观之异同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常常传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与思维模式,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人因文化背景不同,看待时间的方式和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就各有异同。这些时间观,又常常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中以时间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将从英汉习语中出现的一些时间意象入手,分析两种语言中的时间意象及其特点,找出它们所反映出的两种时间观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时间意象 中西诗歌 时间观念 异同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时间观是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根据赵仲牧教授的时间三分法,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而我们人文学科内所说的时间观念主要是人的说写活动谈论着的时间问题。
  霍尔说:“时间会说话”。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人被抛到了这个时间,便与时间发生了联系,时间成了存在的地平线”。人类与时间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对时间的感受和领悟,是人们在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然中的星辰变化、日月更迭,人们自身的衣食起居、行为举止,无不与时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长期的观察中,人们逐渐摸索到一些关于时间运行模式的规律,并开始思考自身与时间、与宇宙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时间特性和生活本质的认识,就是所谓的时间观。人们看待时间的方式,常常附带着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思维模式,是该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因此对东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的研究,也揭示着两个民族沉积千百年的文化特性。
  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是本族语言中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时间的习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时间观念,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
  意象,在英文中叫image,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就是经过创作者加工的,融合了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一种结合体。认识主体通过视觉将客观实物纳入脑海,并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内心情感和彼时彼刻的心态感受进行加工,在思维中形成蕴含某种意义的主观形象并加以存贮,此后记忆中那个形象便会随时唤起当时的感受与情感。我们所要讨论的习语中的意象,就是凝练了人们对生活中所经历的时间产生的主观情感和经验感受,反映着人们对客体时间的态度和情绪。
  二 英汉习语中的时间意象
  英汉习语中所出现的时间意象,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使用者对时间的态度,反映着朴素实用的时间观。笔者经过对实际生活和课堂教学中收集到的关于时间的习语进行比对分析和总结分类,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时间的价值
  时间并无实体,它看似虚无缥缈、无法触摸,但人却是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用到的金钱一样。时光一分一秒的过去,若不抓紧,到生命的尽头便会哀叹无谓的荒废,方知其珍贵。于是英语中有“time is money”,汉语中有“一寸光阴一寸金”之说。两种文化都看到了时间在历史的漫长进程和人类有限的生命中的宝贵价值,从而不禁发出了时间之宝贵犹如黄金一般不可多得的感叹。时间作为“金钱”这个意象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时间宝贵、人们应该珍惜时间的观念;还衍生出了一系列基于金钱之说的习语和说法,如“寸金难买寸光阴”,即时间的宝贵性已经超过了金子。浪费时间或把时间消磨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被看做是可耻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两种文化下的时间观念无疑是有相通性的。
  但在相通之外也有微小的差别:作为“金钱”一样被看待的时间,在西方文化中带有一种浓厚的物质色彩。在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人们对时间特别敏感,尤其是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效率被放到了首要的地位,时间几乎成为了一种商品,它可买(buy)可卖(sell),可用(spend)可省(save),可以制造(make)也可以消磨(kill)。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确的schedule,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目了然。但在中国,虽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与世界各国文化的接轨,时间也已经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毕竟几千年以农耕为背景和起源的文化沉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和随性自然的生活模式养成的滞缓的时间意识,至今还在以其强大的惯性制约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国人大多还是倾向于随性散漫的工作模式和轻松休闲的生活状态,做事没有计划性,效率低下。守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觉悟,人们反倒会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云云。
  2 时间的流逝
  中外文化中对时间的流逝体会颇多,相应出现的时间方面的习语也层出不穷。
  时间流逝的速度是很快的。中文有“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把时间比作梭子、比作箭矢。“梭”,“箭”等意象无不反映了时间飞快流逝,人们感慨时间的速度之快,还没来得及抓住就一掠而过,不见踪影。而英文中相对应的也有“How time flies”,“the sandglass of time”,把时间比作鸟,比作沙漏等等。同样也体现了时间无法捕捉,难以把握,稍纵即逝。正因为时间如此之快,稍不注意,就在眼前消失了,因此对于人类这个有限生命的个体来说,每一分一秒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时间流逝又是悠长而静默的。岁月悠悠,漫漫无际,不管站在哪个点,向前向后,似乎都看不到尽头。中文中有“逝者如斯夫”,形容时间像江水一样一直向前,消逝于远方,无穷无尽。英文中有“the corridor of time”和“the long river of time flows”,一样把时间比作静静流淌、永不停息的长河和无穷无尽的长廊。河水永远只能从一头流向另一头,不会倒流,也不会在哪里停留,静谧的流淌,无声的向前,正像亘古不变的时间。
  3 时间的力量
  关于对时间力量的描述,中西方在强调时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各有侧重点。如西方多把时间比作“scythe(镰刀)”,“wheel(车轮)”,“east wind(东风)”,从这些意象来看,着重强调的是时间强大而猛烈的毁灭性:它像死神的镰刀,刈除现世的一切;又像巨大的车轮,碾过之处一片废墟;像是凛冽的东风,吹走和煦的春光。时间可以夺取美人的风华,也可以拿走骑士的荣耀,任何抵抗在它面前都是无济于事,任何浮世的繁华也终是镜花水月。   中文中形容时间的力量也有“东风恶,欢情薄”,把时间比作残酷的东风,吹散相爱的恋人,叫人悲哀神伤。还有“风烛残年”,把时间的流逝比作燃烧殆尽的蜡烛,凄凉无助。英雄气短,美人迟暮,却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劳燕分飞,各自天涯,也只能相望无言泪千行。然而时间也并不是全无善果,中文中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把时间比作“夕阳”,虽然伤感其衰老孱弱之态,但人若能如夕阳一般优雅地老去,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好。
  4 时间的永恒
  西方有“ouroboros(咬着尾巴的蛇)”这一意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的宇宙时间观中关于时间的圆形意象。蛇把尾巴咬在口中,头和尾相接,形成一个圆。圆形即永恒。一切线性的时间在自然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个圆形,代表着时间的永恒。在此意义上,之前所提到以沙漏为意象的线性时间就变成了圆形时间。
  与此相对照的,老子创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时间观,还提出了时间周而复始的命题,也是在说明时间的循环性和永恒性。所谓“沧海桑田”,“地老天荒”,说的正是时间的这种悠远和永恒。在这方面,东西方的智者和哲人都能站在一个颇为客观的角度,跳出个体的樊笼,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历史,观察时间。浩浩苍穹,渺渺乾坤,人的个体在时间的轮回里终不过是沧海一粟。
  三 中西时间观之比较
  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人的生命存在,人的文化存在,处于永恒的无始无终的时间之流中。总结时间,不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人文问题,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哲学问题。对于时间,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明显不同的感受。
  首先,中国人遵循的是多元化的时间制,即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不同的几件事。人们做事往往随心所欲,信奉“船到桥头自然直”。社交活动和生活细节都不进行预先的安排计划,而是临场应变,灵活有余,效率不足。而由于整个社会并未形成一致的守时意识,失约或拖延也都会被宽容的对待,更不会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但西方人奉行的却是一元化的时间制,即在同一时间只安排一件事,讲究效率和速度。不管是社交场面还是生活琐事,凡事都要预约,以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浪费。
  其次,中国人对时间的划分是模糊的,而西方人则追求时间的精确。比如在中国人形容一段时间的词汇中,多见“一炷香的时间”,“半盏茶的光景”等非常不具体的描述,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时钟的时代里依据自己生活经验所估量出来的时间的概念,没有科学依据,全凭个人主观感觉去度量,当然准确性无从说起。但西方人对时间的描述通常是精确到分甚至秒的。
  再次,中国人喜欢向前看,西方人喜欢向后看。中国人喜欢回顾历史,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再面对现在和未来,“往事不堪回首”,“念天地之悠悠”。人们喜欢古物,崇尚传统,尊师敬祖,注重传承。人们相信“经验之谈”,认为“姜还是老的辣”。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浩浩汤汤几千年,确实值得为之自豪和骄傲,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很多人坐拥祖宗的宝藏沾沾自喜,讨厌创新,痛恨思变,看不起一切异族文化,成为新时代的卫道士,阻碍着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但西方人却习惯放眼未来,喜欢新事物,憧憬新生活。他们客观地对待过去,主张站在历史的基石上眺望未来,敢于尝试,期待改变,勇于创新,相信“nothing is impossible”。
  四 结语
  在漫漫时间长河中成长的人类,从开始认识时间、计量时间,到谈论时间、总结时间,最后掌握时间和利用时间,时间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各民族文化的血脉当中。了解一个民族,从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开始,时间观虽然只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却很能从侧面反映这个民族的大文化背景。时间与文化的结合,时间的文化性,使时间具有了文化质量、文化价值及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虽然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同有异,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西时间观念也和其他一切文化理念一样,不断变迁,也逐渐趋于融合。习语只是反映文化和时间观的一个方面,本文对时间意象的解析和对由此反映出来的时间观念的对比,旨在从一个微小而客观的角度来揭示两种文化中所蕴含的时间观念之异同,为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时间观念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 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成语习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3] Edward T.Hall.The Silent Language[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M].New York:STATE UNIV OF NY PR.2010.
  [5] Helga Kotthoff & Helen Spenser.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7
  [6] 张亮平:《从习语对等看中西方时间观的文化重合》,《作家》(下半月),2010年第9期。
  [7] 赵仲牧:《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8] 胡家峦:《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时间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9] 黄慧霞、董剑桥:《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对比》,《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 崔俊媛:《瞬间与永恒——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象》,《中国电力教育》,《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2007年第S2期。
  [11] 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12] 李建明:《中英文成语趣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王李云,女,1982—,陕西汉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中西文化对比,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母语者和学习者的汉语陈述句语调进行声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全调域、调群调域、语调起伏度、语调格局和字调在语调中的表现等诸多方面分析了母语者和学习者汉语陈述句
“坏”义词是语言中一类具有特殊语义内涵的词。这类词在历史演变中可以向程度词、话语标记发展,还可能演变为语义色彩相反的“出色”义形容词。本文考察汉语史和现代汉语方
摘要:电影的片名是对电影主题内容和情感的高度概括,是电影的点睛之笔。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电影片名在选词构造上也更加灵活多变。这使得电影片名呈现出多样化的语言色彩。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电影片名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影 片名 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观众在接触一部电影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电影的片名。无论是从别人口中听说或者是在其他传媒中读到,电
在“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一首首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电影歌曲成为影片最具艺术魅力的剧作元素,同时也是彰显影片独特审美价值的重要艺术源泉。这些电影歌曲其独特
反问句语义的隐含性、语用含义的多样性和语用功能的多样化使得习得难度较大。反问句的解读涉及推理机制。这给反问句教学带来一些启示:教学内容要以先询问句后反问句为原则;
生物电脑 这种电脑借助于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分子 ,制成生物芯片 ,信息通过生物芯片以波的形式传播。量子电脑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种全新的微型电脑。并行电脑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视中频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对重现图象质量的影响,然后较深入地讨论了应用在电视技术中的中频滤波器——螺旋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最后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字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数学知识,更应注意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发散性和思维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很多的工作,而一
俄国伟大的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等传世之作广受青睐,经常被列为音乐会演奏曲目
2010年4月21日至25日,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重现的边疆”首届人类学/社会学纪录影像年度论坛。论坛力图透过有史以来与边疆少数民族有关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