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rner(1866~1919)这个名字,总是与配位化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13年,他因创立配位理论的卓越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在他逝世70多年之后,他的理论仍是配位化学研究的基础
利用多层次跟踪法, 对80 年代以来华南及沿海地区发生的9 次大于 M S50 级和2 次陆区接近 M S50 级地震的发震时间进行了系统验证。在11 个震例中预测时段正确的有: 中期10 个、短期5 个和短临2 个, 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华南及其沿海地区未来中强地震发震时间的预报
对华南地区地震带的划分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认为北东东向断裂是控制华南地震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同时东部有北西向巴士系裂交汇,迭加。
在对福建的地下流体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1990年以来闽台地区若于次中强地震的前兆异常信息,并对异常点的变化形态、时间、空间分布与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掌握了闽台地区地震前地下流体中、短期或临震的前兆异常特征,并发现在不同的观测位置,将出现不同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食物的要求被更加重视起来,对生猪质量的关注度也逐渐升高,因此无公害生猪的饲养开始成为养殖业的一大热点。
面波群速度计算中容易出现长周期部分时间域分辨率低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时间域的分辨率很重要。本文将引入等误差滤波的方法就改进群速度计算中滤波效果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等误差滤波能明显提高群速度长周期部分的分辨率,对准确地测定长周期部分的群速度有重要意义。
对甘肃省内全部地电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做了处理,筛选了6个观测台项十四个测向的电阻率观测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异常信息并结合甘肃及邻区发生的MS≥5.0级地震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地电临震异常特征明显,可以为地震预报提供相对定量的参考依据。
应用灰色拓扑方法对1987年8月2日的寻乌5 5级地震进行分析,按地震地质背景选取两组不同的源数据,建立了两个不同的时间函数即灰色预测模型,两组计算结果均预测1982年2月25日龙南地震后5 765~5 785年将再次发生中强地震,实际上间隔了5 430年发生了寻乌地震,相差小于0 36年。通过误差效验和外推检验,证实该方法对地震预测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灰色拓扑方法用于地震分析预报,文中提出了一些
使用渤海沿岸8个验潮站的海潮潮位观测资料,根据近海或沿岸地区强震前后海平面变化的实例,分析了海平面变化的前兆意义。资料证实,大部分近海大地震前局部海域存在着可以识别的海平面异常变化。通过周期分析方法和潮汐分析方法来消除各种周期及非周期因素的影响,可以显示出地壳垂直形变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沿岸的海平面变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地质构造活动信息,而且可能反映较大地震前后的地壳形变过程。提取海平面地壳垂直
采用标准贯人试验法对抽取的汕尾市区34个野外钻孔资料进行液化分析,计算液化指数,判断液化等级,进而划分液化小区。结果表明,汕尾市区滨海堆积平原普遍存在砂土液化地震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