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聚,才有网的力量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多年前,某门户网站以一句“网聚人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口号,成为网站投放电视广告的先行者。这一口号显示了网络平台介入现实生活的初期,平台构建者的焦虑。他们急切地呼唤网络使用者的到来:只有当你们进入了网络的世界,才能有效地汇聚所有零星的力量,取得超越个人的成功。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及WEB2.0概念的兴起,网络用户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这句口号也被一只看不见的手逐渐拉转。2006年中文互联网世界的种种声音终于将这一翻转过程落实:网民聚合,网络才会变得充满力量。
  
  平滑演进的网民文化建设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精英时常对当下中国的文化景况发出叹息。他们的错误在于,并未意识到文化的负载工具已经发生了变化,文化的形态也已因此改变。新的文化形态正在传统的文化精英无法进入的领域中,以其不可想像的方式生长着。
  
  网络亚文化便是这种新兴文化的代表。网民的自发聚合和主动创作为这个时代新的文化形态提供了基本框架。
  在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尽管捅了大娄子,但却使网络视频剪辑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表达方式,最终在贺岁档电影《大电影》中得到发扬光大。“关机山”则围绕北大登山学生关机失踪的事件,通过版本剪切、戏仿等手段生成特殊的文本效果。它成为继2000年的“小鸡过马路”以后,中文互联网最重要的文本创作。在“巴士阿叔”事件中,一段视频展示了“阿叔”在公车上与人争吵,大呼“有压力”的场景。这一“压力”呼喊引起了全港甚至整个中文互联网的共鸣,并带动了网络文化创作及文化消费品制作的潮流。也是在这一年,网络PS图片名流小胖迎来了他的“5岁庆典”。尽管它们并未得到知识分子的褒奖,也没有得到认证单位的封诰,但制作者和欣赏者却从中获得了乐趣。而这种乐趣正是文化前进的动力。
  互联网活动同样带来了语言的创新。不同于早期“恐龙”之类专名,一些带有成语、习语色彩的词汇在2006年得到普遍运动,并不断发展。
  “沙发”是网络习语中最重要的一个。尽管有网络考证者指出,这一词汇的出处不雅,但依然在中文互联网上大放异彩。2006年它甚至通过电视广告的方式,超越了互联网的范畴。第一个回帖称沙发,第二个回帖称板凳,然后从马扎到地板,不断翻新的花样体现了网民人数优势带来的创造力量。最初在日文网络中盛行的“失意体前屈”符号Orz,也于2006年在中文互联网络上繁衍出“跪求”文化。作为最大程度表现乞求心情的用语,“跪求”开始被使用在一切网络要求内容中,并由此衍生出“雪夜裸体跪求”、“屈体前空翻720度跪求”等众多变体。这些可能被文化精英视作“哗众取宠”的小伎俩,却让大众乐此不疲。
  
  力比多引发网络人身伤害
  
  2006年中国网络文化的一大创建是“网络通缉令”。从年初“虐猫女事件”中网友祭出的“宇宙A级通缉令”,到铜须门事件,再到上海某教授发起的通缉流氓外教。在此期间,由于未婚妈妈通缉“薄情郎”、“武校少女色情图事件”、“牙疼妹妹通缉事件”等网络事件,网友不断将“通缉”作为发泄、报复的形式,并引发当事人与网站方面的争议。
  日渐增多的通缉事件引起了警惕。“网络通缉令”在一些事件中的出现有助于吸引公众的目光,通过众人的力量探求某些事情的真相。这正是网络力量的体现。但一些人以通缉为名通过网络发布其他人的私人信息,这给很多当事人带来了困扰。更重要的是,网络的力量时常溢出显示屏。2005年底的“陈易调查事件”中,网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杀伤力,网络的虚拟力量以舆论的形式传递到现实中,并对当事人造成了直接伤害。“网络暴力”一说由此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吸引众多网民注意,并最终引发舆论浪潮的事件大都与性有关。铜须门事件中正是由于一段“包皮男”与“口暴女”之间的热辣对话,才搅动得整个中文互联网魂不守舍。在参与这些事件的讨论时,力比多成为相当部分网友的惟一驱动力,并依此做出是非判断。一些评论者称,“网络暴民”泛滥的状态是“不理想状态”,并试图寻找“网民力比多”的正确宣泄出口,将之转恶为善。不过,这种将“力比多”改造为社会道德的企图看起来有些“山在虚无飘渺间”。正如朱大可在其《铜须、红高粱和道德民兵》一文中揭示的,1980年代中国的文艺界就试图用文艺作品完成现代道德的启蒙,这并未打破中国乡村暴力的坚硬传统。它们通过网络“道德民兵”的舌头与拳头,再次在中国的大众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部分人的暴政”。
  
  力量均势中的口水战
  
  在一些情况下,网络力量分化为两个阵营。他们各据是非之一端,互不买帐,互相攻讦。有时,这种大规模的网络口水战也被称作“粉丝战”。
  早在2004年,第一届超级女声的比赛就引发了最早的“粉丝战”。2005年超级女声的浩大声势将这种争吵扩大到整个中文互联网的范畴。到这时,争议的焦点还是事件本身:你拥护选手A,而我拥护选手B。在2006年的众多网络事件中,粉丝大战的形式和内容都大大丰富,偏离主题的争吵成为核心。
  3月初,韩寒在其博客上向白烨发难。而陆天明及其亲党陆川、高晓松的加入则最终引发了一场战役。一侧是“80后”文学推土机的拥护者,一侧是文艺电影、1990年代校园歌曲的爱好者,双方就谁的嘴更脏,展开了严肃的讨论。而韩寒随后对“文坛腐败分子”的讨伐,则被无精打采地搁在了一边。
  在“韩医申遗”的巨大压力下,一场关于“中医存废”问题的讨论在网络上展开。最初,讨论的双方尚能在医学理论、医疗制度的框架内讨论问题,很快双方论争的焦点就转移到了传统文化与国族精神上。争论迅速变成了谩骂与攻击。与此几乎同时的民间学者黎鸣与方舟子的争论,更是粉丝大战的典型战例。一方强调科学并非由某一些人垄断的,另一方则强调科学的基本方式不可动摇。在黎鸣未公开其破解“四色问题”方法的情况下,两派粉丝已经就其破解是对是错争得头破血流。
  与此前的各种网络争论不同,粉丝大战的主角是粉丝,而非最初引起争论的偶像——偶像的声音甚至会被完全湮没。粉丝们将复杂的争议问题简化为一两句话的判断,然后选择对其偶像有利的一侧,有规则地列队,摆出合适的姿态,开始比嗓门。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们对对方的论证、论据毫无兴趣,也没有兴趣罗列自己的论证、论据,只是以人数为基础来比嗓门,最后臊眉耷眼地消失在字符丛林中。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有益有趣的辩论也在这样无意义的网络力量的挥霍中悄然退出舞台。
其他文献
四大古文明之一    印度有很多深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一般人要理解还是十分艰难的。我们今天普通的中国人对于欧美、韩日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自己的近邻印度就知之甚少。尽管大家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对于佛教最终在印度消亡又疑惑不解。正因为如此,还请读者花不多的时间读完本篇文章,相信对于你快速了解印度是有益的。  要写印度,不得不从古印度写起。人们通常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包括了印度。但实际上当
期刊
应准确而全面了解    如今,人们常常喜欢使用这样两个时髦的单词,叫做“按国际惯例”和“与国际接轨”。甚至连教育人们走路,都要用上这样庄严的词汇。最近,看到好几篇文章都在呼吁一件事,指出人们在搭乘自动扶梯时,要做到“右侧站立,左侧急行”,也就是站在黄线右边,将左边的通道让出来,以供有急事的乘客快速通行,避免发生碰撞和拥挤,说这是与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接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因为文章认为“左行右
期刊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池。它永远安静地驻扎在心里,将无数细节平面成一片沉默的黑白光影。抽离那些扰攘而始终错身的人流,摈弃那些喧嚣而一闪而过的声响,留下的是否就会是一座只属于一个人的都市?平面因为内藏对比而生动,细节由于凝固在具体的景象中而获得质感。单纯的影像,当快门按下,将统统冠上我的名字,因为这样,我们彼此熟悉,然后彼此珍惜,它们是我的那座城池中具体而永恒的片断。
期刊
一个考察人员在深入研究了几个月的野生动物之后,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字。  根据下面的提示,猜猜每个动物的名字:  捣蛋鬼、小飞侠和跟屁虫与其他动物看东西的方向相反。  跟屁虫和胆小鬼是兄弟。  书呆子和小飞侠是它们各自种类中唯一的动物。  嗲妹妹和开心果是姐妹,站在它们哥哥的前面。  美人、老顽固和弹簧都是妈妈。  小狂躁在弹簧和开心果中间,弹簧是它妈妈,开心果是它姐姐。  芦苇就在老顽固的后面,老顽
期刊
都市的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的艰辛,学习的劳累,生活的压抑,使得现代都市人不得不寻找一个能释放自己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有一群人当结束了白天的繁忙后,晚上喜欢穿梭于都市的酒吧,画廊和时尚场所,混迹于各种派对中释放压力展现自我,所以就有了一群叫做派对动物的人。
期刊
低调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华丽,上海人很避讳“乡气”、“俗气”,在这个令_人惊艳的都市,每个人都会让自己尽量与周围协调,慢慢地,造就出一个华丽的城市。没有西方人的张扬,我们从低调中走出我们自己的华丽。  低调中是一种理性,在现在上海人的眼中,比财富更重要的是拥有财富的气质。上海人眼光“势利”,大概就是如此。人不会一辈子活在低调中,但偶尔能从低调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低调,上海精神   
期刊
“黄段子”批判  林德清    手机的短信功能本来是省事省钱的好功能,令人们大为方便:本来要在电话中罗嗦的,只需惜字如金“发个电报”就行;本来声息沟通有所不便的,一条短信省却了几多尴尬……方便是方便,可也给垃圾信息提供了方便——无论情不情愿,你必须低头察看,细分真伪,去芜存精。其中尤其令人烦恼的,便是“黄段子”。  这“黄段子”让人烦恼在何处呢?  首先,容易引起“亲密者”的误解。很多段子肉麻无聊
期刊
创意产业,上海一门正在兴起的热门行业。创意产业基地大多建在上海的老工业建筑内,如老厂房,老仓库等。这些本已废弃的老工业建筑通过一双双妙手注入了新的产业元素,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城市的活力。上海宜昌路88号的“壹号码头”精品酒店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老厂房华丽转身成为上海文化的新地标,在延承匈牙利设计大师邬达克ART DECO艺术的基础上,成为了现代上海的十大奢侈之地。继承历史文化,
期刊
中国当代文学是不是垃圾?  刘利     这可能是日前文化圈最热闹的话题了。文人干嘴仗,一般都是鸡一嘴鸭一嘴,吵到最后除了加入争吵的弄得个一嘴鸡毛鸭毛外,所谓结论、所谓事物的真相都不甚了了。如果这场争论也是这样的过程与结果,那就只有说,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是不是垃圾的争论本身就是垃圾。  断定一场争论是不是垃圾,其标准可以有两个:这场争论有没有真知灼见的火花闪现?或者这场争论中有没有出现一个或者更多的
期刊
在我们过去一年多列总领事的采访过程中,这还是第一次在正式采访前就已经有过一些接触,甚至拜访过他的官邸。  去年9月,在上海戏剧学院,由印度政府赠送给上海戏剧学院的迦梨陀娑雕像揭幕仪式上,我们首次与印度驻沪总领事相识。上个月,由于采访驻上海总领事夫人团的原因,我们拜访了印度驻沪总领事官邸,与作为会长的总领事夫人了解了许多关于他们一家的故事和相关的印度文化,同时品尝了地道的印度点心。    扩展中的领
期刊